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正文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时间:2022-07-24 19: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
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的政治优势;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必胜法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对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发挥政治优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但是什么是群众路线?怎么能够做好群众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弄清群众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明确群众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对待群众根本态度和领导的方法,它贯穿于党的成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它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动员、教育、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性质,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要本利益的长期性和常态化工作。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保障;
是全局性工作,涉及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
是长期性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是常态化工作,必须经常开展、反复进行。

(一)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共同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所以,党在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上,始终把相信群众的观点,依靠群众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的观点,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实践和创造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为群众服务的观点,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实践路线,群众工作是群众观点的实践形式。

(二)群众立场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共同的政治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三重政治自觉: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强调基于中国的实际而非外国的经验或理论开展实践;
第二,对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采取包容性价值取向,通过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目标奋斗;
第三,构建对象区别原则和矛盾转化逻辑,标签化区别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因时应势灵活转化敌我矛盾。新世纪之初,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两大转变,“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三)群众利益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42年,毛泽东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无论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党常态化的群众工作,都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四)群众标准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共同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标准就是实践标准,这就决定了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成功与否、成效大小都由人民群众决定。群众标准为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提供了检验标准。

(五)群众路线是群众工作的实践路径

群众工作作为党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常态化工作,必须有一个实践的路径,这个路径就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曾经非常形象地描述过这一个实践路径:“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通过群众路线这个实践的路径,群众工作就更加容易掌握、更加容易操作。现时,通过群众工作,群众路线能够“变现”成为群众的利益、满意度等具体成果。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反来说,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路线“路线图”又有了新内涵,即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三个环节,重点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给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划定了新路径、标明了新航向。

二、牢固把握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群众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还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群众工作的理论。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立的群众工作理论,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个第一政治观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武装头脑。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执政者与民众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所有统治集团和执政党都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水论”反映了古人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朴素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明封建君主的“群众观”。我们党作为历史上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汲取“舟水论”的合理成分,总结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强调党来自群众,党离不开群众,党与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血肉论”,为党的群众观注入了新的深层含义。党的十六大,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执政党及其各级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系列的论述,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掌好权、执好政。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鱼水关系”,又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血肉关系”,更有长期执政条件下的“主仆关系”。“鱼水论”、“血肉论”、“主仆论”的辩证统一,构成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内涵,是指导我们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强大思想武器。

  2.要牢牢继承联系群众这个“看家法宝”。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感情决定立场、决定价值取向、决定工作力度。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这些年,由于干部队伍中新成分的增多,加上通讯的发达,一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的机会少了,确实存在对群众感情淡薄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淳朴善良,是最富感情的,可以说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才有多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既怀崇敬之心,又抱歉疚之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为人民做事情,是职责所在。常抱愧疚之情才能不用扬鞭自奋蹄,加倍做好工作。党员干部来自群众,工作和生活也在群众中间,对群众要将心比心,遇事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了联系群众的“看家法宝”,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就有了方向和动力。

  3.要牢牢站稳群众立场这个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各级干部对待群众态度的试金石。我们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因此,群众立场是我们必须始终站稳的政治立场。一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党员干部,首先是群众中的一员,深入到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才能汲取智慧和力量,带领群众共同前进。那种入了党、当了“官”就沾沾自喜,自以为高人一等,脱离群众、疏远群众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这实际上是“官本位”的封建思想作祟,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也与群众的愿望背道而驰。党员干部要经常反省自问:为什么当干部?当干部为谁服务?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决不是封建社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如果有人真的骑在人民头上,就一定会被人民群众打翻在地。二要站在群众的前面。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是当好群众的表率和向导,团结带领群众前进。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后正人。要求群众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能当“老好人”,更不能附和落后的东西,做群众的尾巴。要多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遇到与群众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要多从自身工作找原因,找找我们的工作在哪些方面侵害了群众的利益,有没有措施不对头、方法不得当的问题。即使一些群众一时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通过教育和实践逐步觉悟、改正错误。要真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监督,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不断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4.要牢牢抓住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自觉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取向,深刻领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满腔热情地做好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既要着眼长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锲而不舍地打持久战;
又要立足当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不做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二是千方百计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上学就业、住房行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琐碎,实际上件件关系群众生活,是民生大计。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不拒细小,高度重视,尽力办好。三是满腔热情办好帮扶困难群众的事。现在,城镇和农村还有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这样,实现“活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和支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目标才会成为可能。

三、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在网络兴起之前,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离开案头、走近地头、坐上炕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的诉求,汇集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一个汇聚越来越多网民的虚拟社会逐渐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三次《中国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率为45.8%,其中手机规模达5亿。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依托网络信息终端设备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群众表达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新媒体给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提升媒介素养,运用新媒体联系群众,沟通社情民意,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这给新时期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

1.党员干部要善待新媒体。媒介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虽然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有“术”,也就是技巧,但这绝对不是核心。“术源于道”,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道”,也就是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方面,要真正确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明白党和政府的权力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授权,人心背向决定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要高度重视新媒体上群众的表达和诉求,因为一方面是引导舆论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公权力原本属于人民的体现。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把新媒体作为政治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加以高度重视,并以适当的制度化安排体现其政治功能。

2.党员干部善近网络媒体。要主动亲近媒体而不是被动应付媒体,把新媒体建设成为与民交流、执政为民的平台。要深刻认识新媒体在党群沟通中的作用,认识到新媒体既是政府的服务者,又是政府的监督者。要以积极、开明的态度面对新媒体,建立和新媒体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要具有掌控、引导舆论的责任意识,能够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形势变化与发展规律,提高对新媒体构成群体、新媒体舆论形成过程和存在风险的认识,因势利导,使新媒体的发展适应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要认识到,在新媒体沟通中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地位是平等的,享受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摆正心态,由“单纯灌输”向“传播交流”转变,由“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变,由“侧重控制”向“侧重引导”转变。

3.党员干部要善识新媒体。要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学会主动选择和思考,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只有具备了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所需信息的敏感性和能力,才能发现各种对工作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及时发现网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社会矛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提高对信息价值的研判能力,能够分清是与非、真与假、利与弊。要具有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善于透过表层信息,认识到不同媒介所持有的不同立场、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次背景及原因,培养不被媒介不良信息迷惑和牵制的能力,提高对媒介信息的认识、解读、研判能力。

4.党员干部要善用新媒体。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使社情民意联系在物质载体上保持与时俱进。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学习运用新媒体,要躬身实践。要充分认识到,在倡导社会管理创新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网络常识和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已成为一个必要条件。要善于新媒体主动发布重要、权威信息,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构建自己的媒体舆论场,提高党和政府意志的社会化程度和加大贯彻力度。要充分利用网上调研等方式,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舆情,了解民情民意,汇集民心民智,为引导舆论和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善于通过新媒体方式与群众“零距离”对话,直接、主动与基层群众交流想法,深入了解纷繁的利益需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提高党和政府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自觉接受新媒体监督。面对比较复杂的网络舆论,要摆正位置,坦诚面对,科学分析网络舆情的性质,及时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与事件的关注者沟通对话,疏导群众情绪,避免矛盾升级,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进行处理,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5.党员干部要善管新媒体。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领导干部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不能动摇更不能放弃对新媒体的管理,要牢牢把握新媒体舆论的根本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之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大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要加强对新媒体舆论的监管,提高对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领导干部掌握大量第一手权威信息,具有较高公信力,应当善于主动设置议题,并密切关注新媒体中传递的观点、意见与信息,及时灵活地对这些舆情进行阐释与评论,尤其是对有较高影响力和民众关注度高的意见要重点引导。要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难点、敏感问题时,要协调各类传统媒体主动介入事件报道与舆论引导工作,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有机结合。要营造理性的新媒体文化。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影响社会,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改善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提高群众在新媒体沟通中的道德文明水平和自律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培养健康理性的新媒体文化。

当前,新形势下新媒体给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模式、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方式、丰富党的群众工作内容。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新形势下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根据本课程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