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学习会议记录(全文),供大家参考。
会议记录: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2 年 03 月 12 日 会议地点: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记录人:杨广耀 会议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 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 方针、 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形成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现阶段,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 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并且为此而改革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消灭贫穷, 达到共同富裕, 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跨入新世纪,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 到建党一百年时,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建国一百年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紧时机, 加快发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 做到效益好、 质量高、速度快, 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会议记录:认识党员标准, 坚持党员标准学习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2 年 06 月 13 日 会议地点: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记录人:杨广耀 会议内容:
对照检查, 需要镜子; 整改提高, 需要尺子。
这就涉及党员标准问题。
党员标准是对照检查的镜子, 也是衡量党员合格与否的尺子。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全过程中,尤其是对照检查阶段, 使用好党员标准这面镜子、 这把尺子, 意义十分重大。
所谓党员标准, 其实就是作为一个党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以及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战士, 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这个“特殊材料”其实就是“特殊标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 正是这个标准, 塑造出了千千万万个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先锋战士。
党员标准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员条件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它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都写在了我们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的章程上。
在党章中, 第一章所列内容, 其实就是党员标准所应当包含的内容。
其中有三句话最为关键, 我们可以视其为党员标准的核心内容, 这就是党章第二条所规定的: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三句话的深刻含义呢?
第一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 尽管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 但并不是说每一个工人阶级分子都可以自动成为共产党员, 也不是说只有工人阶级出身的人才能
成为共产党员。
能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觉悟, 是否愿意承认党的纲领, 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不这样, 我们党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性质, 同时也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或者申请入党的同志, 不仅要保证工作优秀、 业务优秀, 同时必须具有共产主义的觉悟。
所以, 共产党员不仅应该是工作上的模范, 更应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二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是大公无私的党, 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党, 因此她绝无私利可言, 其全部活动, 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只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只能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就必须时刻想着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同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 而是一种行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申请入党的同志, 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 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并努力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第三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 尽管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天职, 但是共产党员绝对不能以人民的主人或救世主自居; 尽管共产党员应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觉悟, 但不能享有高于群众的特权, 更不能利用人民赋予的职权谋取私利。
共产党员“应该是民众的朋友, 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 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毛泽东语, 见《毛泽东选集》 第 2卷, 第 522 页, 1991 年版)。
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当懂得, 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需要作为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共产党人团结和发动广大人民去共同完成。
因此, 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向群众学习, 和群众打成一片,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共产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事。
这些要求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尤为重要。
会议记录:学习科学发展观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2 年 09 月 06 日 会议地点: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全体党员 记录人:杨广耀 会议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坚持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 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的实践基础、 历史经验、 时代背景和理论根源,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 20 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它既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的社会, 又是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既是一个科教更加进步的社会, 又是一个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 既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 又是一个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全面”这两个字, 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新要求。
并且, 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我们也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新的实践呼唤我们深化认识“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 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好发展观, 创新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战略、 拓宽发展途径, 走一条更高层次、 更高水平发展的路子, 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 更博大的智慧来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 目的、 内
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 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围绕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 如何实现我国又快又好的发展, 我们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着眼于新的实践,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 历史性成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 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又如,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同时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任务繁重。
再如, 我国社会总体安定团结, 同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 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
而且, 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2003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1000 美元。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 202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