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史中的纪律建设讲课
《中共党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共党史
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教学,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导言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熟悉中共党史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共党史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学习中共党史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状况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中国革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熟悉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了解党在创立时期的活动及其经验教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
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早期的工人运动
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四、中国工人运动的第—次高潮
五、党在创立时期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我党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以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我党和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和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认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核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认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总结第一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酝酿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四、国共合作实现后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五、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全国革命高潮的兴起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一、全国革命高潮的兴起
二、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和大革命的失败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二、党为挽救革命的艰苦斗争
三、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和大革命的失败
四、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领导人民坚持革命,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卓越功勋,学习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以及关于党建、人民军队建设、土地革命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战争尤其是长征期间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正确分析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严重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认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发展上的伟大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和中国革命的低潮
二、各地武装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回答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发展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古田会议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四、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第三节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九·—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三、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四、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
第四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一、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二、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总结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英勇斗争事迹和历史经验,认识党和毛泽东同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方针;掌握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制定的理论、路线和一系列政策;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党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全民族奋起抗战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的局面
三、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四、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反对王明投降主义
第二节
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国民党投降反共活动
一、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投敌反共活动
二、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打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三节
党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和巩固解放区
一、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和党的十大政策
二、延安整风运动,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贡献
三、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四、敌后军民艰苦的“反扫荡”斗争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二、国统区的深刻危机和党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其历史经验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战略任务,明确党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和作好自卫战争准备的策略方针;熟悉人民解放战争的全过程,认识党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所制定的政策和策略;学习党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和实现革命转
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认识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进一步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一、战后国内外政治形势与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第二节
党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党关于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二、解放区的土改、整党、整军运动和党的十二月会议
三、第三条道路的破产和人民民主统—战线的巩固与扩大
第四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二、党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其基本经验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国初期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党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总结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思想,正确认识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我党的重大意义;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及其重大意义,明确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二、各级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三、财政经济状况的初步好转和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四、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五、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粉碎高岗、饶漱石反党阴谋
四、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伟大胜利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及基本经验
第四节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的制定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方针的制定
四、顺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经验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认识党的“八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了解这一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总结党在这一时期中积累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正确分析党在这一时期中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认识“左”倾错误的危害,提高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第二节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过程中的曲折
一、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开始及其中断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发展
一、党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二、政治上和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成就,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
四、十年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总结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性质、发展过程和严重错误,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了解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认识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和全国大动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三、全国大动乱和老—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和党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挫折
一、贯彻“左”倾方针的“斗、批、改”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三、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党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第三节、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组阁阴谋的破产
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各条战线的全面整顿
三、全国声讨“四人帮”的群众抗议运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四、“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教训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深刻认识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学习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认识这一决议和全会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批判“四人帮”,“两个凡是”的提出,纠“左”工作遇到严重阻碍
二、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与经济建设的新失误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党的十—届六中全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
—、巩固拨乱反正成果,继续发展大好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
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成就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
第四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二、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制定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社会实践的任务和教学目标
:
社会实践是与《中共党史》课程相配套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理论认识得到提升,认识进一步深化,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课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社会实践内容和学时安排:
总计6学时,其中:
1、实地参观或调查:2学时
组织参观典型的地方,如革命纪念馆。了解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组织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一定范围的调查。
2、举办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2学时
邀请知名专家与学者就学术前沿问题做专题报告,并同时进行学者与师生的交流。
3、观看影像资料片:2学时
就教学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开展教学片观摩,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引发思考。
社会实践考核:依据所采取的社会实践内容及方式给予不同的、合理的考察方法。具体方法可包括:实地参观或观看影像资料后组织班级讨论、汇报发言,或者撰写观后感;社会调查以后提交调查报告;学术活动后组织班级讨论或辩论,等等。
四、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12345678910导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第二章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合
计
内
容
学
时
488888844464含学术报告2学时
含社会实践6学时
备
注
含观看影像资料2学时
含实地参观或社会调查2学时
五、其它
1.先修课程:无
2.教学方法建议:授课、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方面结合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15%平时测试15%期末考试70%4.作业要求
作业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三次作业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樊文娥主编,《中共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重点著作:《中国社会各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论人民民主专政》。
(2)翟作君,《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
(3)叶永烈,《红色的起点》,人民出版社,1999年
(4)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5)解力夫,《抗日战争实录》,上、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6)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7)《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8)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八十五年历史的思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9)李琳,《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
《中共党史资料》(总100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11)刘益涛
张树军主编,《红色铁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制订者:樊文娥
审核者:蔡
娟
法政
学院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教研室
篇二:党史中的纪律建设讲课
中共党史讲课提纲
一、开天辟地的起点——党的创立时期
1、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起了领导作用;
(2)波及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大党的纲领
(1)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3)大会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4、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1922年—中共二大
(1)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2)大会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半封,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当前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3)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1923年,中共在广州召开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2、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使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下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为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群众条件;
(3)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
(4)有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重要条件。
3、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4、土地革命的兴起
1931年春,根据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开辟
6、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7、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圹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汇总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8、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9、延安整风
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0、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1)1945年春,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七大,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指出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5)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
(6)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7)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8)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
线。这三件事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依靠这三件,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毛泽东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1)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土地改革运动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4)“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情报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国民经济的恢复
(2)1953年,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工、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1、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的《政治报告》
提出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在经济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3、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4、“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5、“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形成
十四大提出中国特色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荐访问:党史中的纪律建设讲课 党史 讲课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