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7篇)

时间:2024-09-17 11:0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篇二: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形考任务2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2012年9月12日,全国各省份按交通部文件,节假日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在收费道口不发卡抬杆免费放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节日高速免费政策意义:重在向人民群众传递了政府让惠于民的决心。此举将为推行公路免费提供一个探索和实践的机会,相信下一步就是全由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由政府财政适当买单,取消或降低收费;对于一些超期收费、过高收费的公路,从法律上设臵一个合理的利润上限和收费年限,给公众一个合理交代。

  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实施4年多来,收获许多好评,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对于完全国有、政府运营的高速公路,通过行政之力将其免费尚有一定理由,但是对于其他资本运营的公路,强力推行则未必合适。更加重要的是,三年来,由于特定时段出行车辆激增,节假日期间拥堵现象日益严重,有些路段拥堵时间长达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高速公路运行效率严重下降,没有达到“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的初衷。

  另外,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变相鼓励私家车出行,不但未能照顾到中低收入者利益,还使各种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尾气排放、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凸显,不利于绿色发展。

  同时优化免费方案,将优惠的对象由私家车主变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群,即在重大节假日对七座以上的客运车辆免收通行费,同步降低票价,其他车辆正常收取车辆通行费。既鼓励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又能让中低收入者也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福利,更加体现公平合理。

  借鉴电价错峰消费做法,在不同时段执行有差异的收费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和鼓励驾驶人员选择不同的出行时间和方式,从而实现调节通行流量的目的。比如,可以参照机票淡旺季价格,允许驾驶人员与高速公路经营者以月票、年票、团购等方式协商确定车辆通行费优惠标准;或者在相对固定的交通流量较大时段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反之,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同时,如果小型客车的优惠不能完全取消,可考虑对小型客车发放一定期限(如10-20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券,在除重大节假日之外的时段自由选择出行时间使用。

篇三: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2——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本次实旨在将《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了解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的发展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农村现状,与农民和基层干部交流以及填写“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综合以上信息,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基本的了解。

  本次实分为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权益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失地农民的产生与现状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根据XXX的统计,1987年至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未计算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乡村私下卖地等情况。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

  至3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年至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导致失地农民高达5000万人。根据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万至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每年新增失地农民420万人,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人。

  因此,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征地程序的监督,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补偿和安置政策的公正执行。同时,应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帮助他们重新安置和就业。此外,应该加强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和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国民”待遇。为了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需要采取措施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首先,应该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这样可以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避免他们因为失地而无处可去。

  其次,应该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这样可以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总之,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以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

篇四: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

  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

  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民权益保障的、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別对农民和农权益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

  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

篇五: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ThedocumentwaspreparedonJanuary2,2021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小组讨论提纲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电子杂志等。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娱乐功能,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

  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公共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即政府过程,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再提升到政府议程,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即政策制定阶段为:公共问题的产生;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策合法化。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利用媒体,使其对公共政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媒体的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

  二、媒体的多元性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平衡

  三、媒体的开放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媒体的便捷性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联系实际例子

  例一:2003年湖北打工青年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东被收容致死,消息在网络上激起强烈讨论,形成强大的取消暂住证管理制度的民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实施21年的5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6随之被废除;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再次掀起一波网络舆论大潮,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日本企业王子制纸在南通设立的造纸工厂为了方便含致癌物质的废水流入大海,正在建设一条全长110公里的排水管道。2012年7月,当地群众为阻止施工,在市政府门前抗议,场面一度失控,因此,南通市紧急宣布“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事件得以平息。近些年来,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发了诸多的群体性事件。如7月2日,因担心四川省什邡市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陆续有市民到什邡市委、市政府门口聚集,并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最后市政府叫停这一项目。此外,还有今年初的天津市民抗议PC项目,去年大连市民反对PX项目等。一个社会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公共政策问题。一般而言,公民总是作为消极、被动的政策遵从者而存在。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打破了政府垄断决策信息的局面,有效消弭了公民之间、公民与决策主体之间在信息占有、支配和使用方面的差异,为私人主动提出公共政策问题提供了宽松的平台,使公共决策主体走向大众化。

  例二:2007年6月5日,《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发在河南的大河论坛上,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截至2007年6月12日,大河网上该帖点击率超过31万。6月7日,这篇帖子被转帖到天涯杂谈后,短短6天时间,该帖更是获得了高达58万的点击率和3000多篇回帖。众多论坛均以“紧急呼救”和“全国网友都在转发”的标题将此帖置顶,迅速将此事传播到全国。这次“网络上访”震憾了百姓的心灵,在网上和媒体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时的总书记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等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严肃查处。

  例三:2005年3月21日,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随即于3月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体纷纷跟进,国家环保局于3月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批手续。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首次公开敏感项目的环评报告等。在此事件中,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即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环保、水利、文物、园林之间,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公众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例四:2004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透露,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8日早上的7点59分,新华网发展论坛就有网友上首贴,截至到当天晚上的11点27分,已经有330条回复,绝大部分持否定态度。此后数天,全国网络媒体进行全面跟踪报道和开展公开讨论,基本都是反对态度。在政策辩论已经非常充分的基础上,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正式表态说,“延长退休年龄并不是当前中国立即需要实行的政策”,同时他透露正在吉林、黑龙江开展试点。通过这次“网络决策气球”释放,政府非常巧妙地收集网络舆情与民意,稳妥地将决策匡正在符合民意的范围之内。聚合各种民意资源,缓和社会公共危机。

篇六: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和治理社会,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查和报告,以实现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调查报告

  1.基本情况调查:

  充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数量、性质和所在地区等情况,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

  2.调查目标分析:

  分析调查对象的状况、以及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等,确定调查的方向和目标。

  3.问卷设计:

  设计问卷,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使调查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4.调查实施:

  根据问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保证问卷回收率和质量,收集到的数据要有充分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5.调查结果分析:

  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总结,制定出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6.调查报告撰写:

  撰写调查报告,以科学精细的方式,将数据分析和结论描述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为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工作报告

  1.工作实施: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增强服务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为此,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实施各种工作内容和措施。

  2.工作目标分析:

  根据实际工作的准确需求,分析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难点,明确工作重点和分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工作进度控制:

  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进度的偏差,保证工作进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工作效果展现:

  对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工作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需求,以表现出工作效果的可见性和量化。

  5.工作报告撰写:

  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将工作成果详细地呈现出来,并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报告的排版和撰写,使工作报告具有可读性、易懂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

  在今天的社会中,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行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篇七: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国开(新平台)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答案

  形考任务3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

  考核内容: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

  1000字之间)(25分)考核要求:

  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

  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

  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多权益受到侵犯

  而被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

  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

  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

  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

  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

  (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

  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

  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

  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

  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

  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

  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

  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

  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

  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

  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

  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

  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

  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

  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

  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

  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

  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

  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

  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

  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

  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

  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

  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

  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

  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

  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

  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建立严格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区分公共利益性和经营性

  农地征用,界定土地征用的主体、客体、对象、条件、方式、适用范围、具体

  步骤,约束公共权力,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费

  用基金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社保体系,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

  计。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征地补偿安置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但要求政策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科学,运作

  有序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

推荐访问: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 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