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育》读后感500字,《人教育》读后感1~165页(十一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一
一、了解了福禄培尔的生平事迹,拓展了眼见。
福禄培尔是19 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父亲整日忙碌无暇管教,继母对他也很冷漠。因而福禄培尔的童年是孤独、寂寞的。童年的遭遇使得福禄培尔对儿童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推动他创办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并探索、研究及实践了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写下了著名的教育论著《人的教育》,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理解了福禄培尔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读《人的教育》全书,可以看出福禄培尔是一位虔诚的徒,他认为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爱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性善论的观点。基于人性本善的认知,福禄培尔得出了教育的基本规则,教育要尽量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不能去破坏儿童的天性,除非这种天性遭到破坏,否则不应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规则认知在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强大的影响力。
三、《人的教育》一书对现代德国教育的影响深远。
德国是资源缺乏的国家,在欧洲国家中人口最多的,科技发展很高,腐败水平低。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像大众、戴姆勒(daimler)、西门子(siemens)和宝马都位于德国。它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群体。德国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系统著称。可是对于儿童,严谨的德国人似乎多了些宽容,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甚至于对于那些在常人眼里的“问题”儿童,他们也能找出孩子闪光的一面。德国的儿童教育能达到今天的高水平绝对有教育先行者福禄培尔不可磨灭的功绩。
四、福禄培尔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非常强调情感教育,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其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
福禄培尔把对人的教育和对自然物的栽培进行类比后指出,在对待自然物方面,我们的做法常常是正确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动植物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必须给它们提供适宜、宽松的环境,要反对揠苗助长,要反对粗暴的干预和意志的强加。但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人们却会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尽管人与动植物的成长遵循的是同一条法则,但人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喜欢把他们当作橡皮泥,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随意地塑造,结果是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天性背道而驰。为此,福禄培尔呼吁,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要适应孩子的本性,让他们遵循其规律自由地成长,就像我们对待花园中的葡萄藤一样。
五、我们倡导的“生本教育”可谓对《人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当我读到这一段文章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倡导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从“教育适应自然”和“生本教育”的观点看,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学生的生长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专业的好老师。如果说学生的天性就是与生俱来的种.种禀赋,那么,教育就要为这些禀赋的生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词源学上讲,希腊文的“学校”(school )本身就是从“闲暇”(shule )中派生出来的。在希腊人看来,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有充裕的闲暇,可以专注地体验和沉思,在这种体验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长。
更多在本书阅读中的收获数不胜数,无法一一列举。我在阅读中趟过了书籍的长河,在静思中感悟了教育的真谛。阅读是与古老的睿智的作者用书籍去沟通交流;阅读是对灵魂的一种洗练,阅读还是对教育先知思想的传承。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这样的幸福与快乐真是多多益善。带着阅读的幸福与快乐,投身于不平凡的教育事业中去,“余愿足矣”。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二
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平日里耕耘在教学一线,忙忙碌碌的,用在阅读上的时间就少了,但是对书本的渴望却越积越多。在上一学期我有幸参与到特级教师黄咏梅工作室中,工作室开展的“阅读阅快乐”活动点燃了学员们阅读的热情,也激发了我挤出时间来阅读的源动力。在指导老师黄咏梅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中我看到了《人的教育》这本书,我一下子就被书名深深吸引住了。有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对我说一定要选它,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为什么呢?身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该关注的不正是人的教育吗?书名引发了我教育理念的共鸣,利用假期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部教育名著,可谓“收获满满”。
一、了解了福禄培尔的生平事迹,拓展了眼见。
福禄培尔是19 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父亲整日忙碌无暇管教,继母对他也很冷漠。因而福禄培尔的童年是孤独、寂寞的。童年的遭遇使得福禄培尔对儿童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推动他创办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并探索、研究及实践了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写下了著名的教育论著《人的教育》,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理解了福禄培尔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读《人的教育》全书,可以看出福禄培尔是一位虔诚的徒,他认为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爱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性善论的观点。基于人性本善的认知,福禄培尔得出了教育的基本规则,教育要尽量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不能去破坏儿童的天性,除非这种天性遭到破坏,否则不应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规则认知在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强大的影响力。
三、《人的教育》一书对现代德国教育的影响深远。
德国是资源缺乏的国家,在欧洲国家中人口最多的,科技发展很高,腐败水平低。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像大众、戴姆勒(daimler)、西门子(siemens)和宝马都位于德国。它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群体。德国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系统著称。可是对于儿童,严谨的德国人似乎多了些宽容,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甚至于对于那些在常人眼里的“问题”儿童,他们也能找出孩子闪光的一面。德国的儿童教育能达到今天的高水平绝对有教育先行者福禄培尔不可磨灭的功绩。
四、福禄培尔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非常强调情感教育,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其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
福禄培尔把对人的教育和对自然物的栽培进行类比后指出,在对待自然物方面,我们的做法常常是正确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动植物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必须给它们提供适宜、宽松的环境,要反对揠苗助长,要反对粗暴的干预和意志的强加。但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人们却会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尽管人与动植物的成长遵循的是同一条法则,但人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喜欢把他们当作橡皮泥,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随意地塑造,结果是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天性背道而驰。为此,福禄培尔呼吁,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要适应孩子的本性,让他们遵循其规律自由地成长,就像我们对待花园中的葡萄藤一样。
五、我们倡导的“生本教育”可谓对《人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当我读到这一段文章自然而然的联系到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倡导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从“教育适应自然”和“生本教育”的观点看,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学生的生长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专业的好老师。如果说学生的天性就是与生俱来的种.种禀赋,那么,教育就要为这些禀赋的生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词源学上讲,希腊文的“学校”(school )本身就是从“闲暇”(shule )中派生出来的。在希腊人看来,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有充裕的闲暇,可以专注地体验和沉思,在这种体验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长。
更多在本书阅读中的收获数不胜数,无法一一列举。我在阅读中趟过了书籍的长河,在静思中感悟了教育的真谛。阅读是与古老的睿智的作者用书籍去沟通交流;阅读是对灵魂的一种洗练,阅读还是对教育先知思想的传承。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这样的幸福与快乐真是多多益善。带着阅读的幸福与快乐,投身于不平凡的教育事业中去,“余愿足矣”。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三
福禄培尔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19 世纪新教育的倡导者之一,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父亲整日忙于教区事务,继母对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禄培尔的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禄培尔对儿童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动他创办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并构筑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写下了著名的教育论著《人的教育》,由此开创了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由于受到德国绝对唯心论代表人物(谢林、费希特等)的影响,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带有非常强烈的神学色彩;又由于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影响,福禄培尔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非常强调情感教育,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其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人作为一种理智的生物,与石头、植物、动物一样,都是上帝的创造物,服从于同一条发展规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质,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于上帝的,人性也应统一于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爱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基于这种性善论的观点,福禄培尔认为教育应该是容忍的、顺应的,教育要尽量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不能去破坏儿童的天性,除非这种天性遭到破坏,否则不应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
福禄培尔还运用比喻来论证“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在《人的教育》第10 页上写道:“为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训,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他把对人的教育和对自然物的栽培进行类比后指出,在对待自然物方面,我们的做法常常是正确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动植物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必须给它们提供适宜、宽松的环境,要反对揠苗助长,要反对粗暴的干预和意志的强加。但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人们却会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尽管人与动植物的成长遵循的是同一条法则,但人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喜欢把他们当作橡皮泥,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随意地塑造,结果是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天性背道而驰。为此,福禄培尔呼吁,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要适应孩子的本性,让他们遵循其规律自由地成长,就像我们对待花园中的葡萄藤一样。
回到我们的中学教育,如果我们需要培养的不是一台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健康活泼的有生命力的人,那么我们在办学时也应该要遵循“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卢梭曾经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这意味着生长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说考高分、上名校、谋求好职业等等。当然,考高分、上名校、谋求好职业不是不重要,但它们不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健康地生长,生长好了,成了一个优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实现。
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教育即生长”的观点看,学校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一方面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专业的好老师。以葡萄藤的生长为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阳光雨露,教师就像专业的园丁。
如果说学生的天性就是与生俱来的种.种禀赋,那么,教育就要为这些禀赋的生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词源学上讲,希腊文的“学校”(school )本身就是从“闲暇”(shule )中派生出来的。在希腊人看来,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有充裕的闲暇,可以专注地体验和沉思,在这种体验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长。所以,学校在安排功课时不应太密集,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顺应他们的本性并发展他们的禀赋。
适宜的环境的另一个要素就是专业的好老师。其实,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影响,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师,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老师当然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形成一个场,通过这个场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世界观。什么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个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长,凝聚了—批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影响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总之,教育要适应自然,就要以学生的生长为终极目的,要为学生的生长提供阳光雨露(自由的时间)和配备专业的园丁(专业的好老师)。如果这些方面都具备了,也就掌握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四
作者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是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一种对当时来说是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以“幼儿园”这个独特的名称命名,可以说是首倡者。
书的第一篇是总论,作者写的很抽象。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才能够有所理解,并且真的受益匪浅。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质在他的身上得到发展和表现,成为觉悟,并使这种觉悟在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人的本质具体是指什么呢?它是“构成自然本质并永久地显现在自然中的东西”。本质是自然的。“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们必须求助于人类的智慧和才智,我们只能建立空中楼阁。”对于幼儿来说,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儿童本质的体现。因此,学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展。儿童从刚刚出生到这个世界上起,人们就应当按照他们的本质去理解和正确对待他,让他自由地、全面地运用他的能力。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学到别人不会的东西,各种兴趣班,暑期班,培训班越来越多。为了强调某些能力和肢体的运用而牺牲其他能力和肢体,这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是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因此,“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下,人类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或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作为教育者,如果永远以领导者自居,对学生进行命令和干预,让教育和教学起着毁灭的、阻碍的作用,反过来是害了孩子。
在幼儿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在没有其他活动物体存在时,不能让幼儿独自呆在床上或摇篮里,这样不仅会使身体虚弱,也是产生心理上娇嫩和脆弱。幼儿的卧床从早期起不应过于柔软,也不能用羽毛的枕头。而饮食始终只能是养料,唯一的目的是促进体力和智力活动,儿童的食物应该尽量简单,以能够维持儿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体力和智力上达到同样程度的发展为限。教幼儿站立和步行时,我们不应当使用拐杖和绳子。在幼儿的成长中,他会自己发现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学会这些技能。这些观点,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儿童过分的保护,并不能让他们最好的成长。适当的放手,让幼儿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生活,在困难中学会坚强。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展,又有利于他们心理的锻炼让他们成为独立、坚强、自信的人。
福禄贝尔把人的教育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幼儿期和少年期,幼儿期又分为一般婴儿期和幼儿期,少年期有分为少年期和学生期。在幼儿期,幼儿把他以前内化的东西重新外化,在这一阶段,感官发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的东西,即学习的过程。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所在。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家庭生活对儿童来说就是他生活的榜样,会对他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担任学生期的人的教学任务的主要是学校。在这一节里,福禄贝尔对学校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学校教育问题作了论述。
“恩物”是福禄贝尔设计的一套活动玩具,为了让儿童开展游戏和其他活动,因为他十分重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这一时期人的发展最高阶段。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尽情的享受快乐。但可惜的是,作为成人我们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种快乐。对于儿童的游戏,他们不仅不积极的参与,还采取各种行为进行阻止。认为玩泥巴太脏,玩水衣服会湿……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而往往只有这些儿童自发选择的这些游戏才能显示出他未来的内心世界。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是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此外他还主张为儿童创设活动条件,如让孩子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植物,组织他们手工制作等。我想,现在幼儿园里设立的植物角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对以后生活的预习。所以,每一个大人都应该重视这个时期的游戏,给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为我们讲述了幼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整本书看下来,我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真正的读懂,我想,以后我还是应该再仔细的读。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五
翻阅当代教育大师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等的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他们仰望星空,勾画美好的教育愿景,同时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竭力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翻阅着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合上书本,“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一页页读过,合上《姿态》,嗅一嗅书香,大爱无疆这四个字悄然浮现于脑际。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弃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六
翻阅当代教育大师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等的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他们仰望星空,勾画美好的教育愿景,同时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竭力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翻阅着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合上书本,“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一页页读过,合上《姿态》,嗅一嗅书香,大爱无疆这四个字悄然浮现于脑际。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弃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七
朱永新是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他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发现,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缺乏信心。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进的目标。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这个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一生默默无闻。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都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使自己的行为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热情,追求真理的执着,被深深地感染。我蹲下身子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徜徉于学习的海洋,一起采撷智慧的火花,我快乐着孩子的快乐,烦恼着孩子的烦恼,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我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赋予我崭新的生命;我爱学生,因为学生赐于我无限的动力;我更在乎学生,仅仅因为学生在乎!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不禁产生困惑:如何上好数学课?带着困惑,我乐此不疲地追寻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现在的我心中经常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豁然开朗。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义。
二、认真是我工作的态度。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个词概括我的工作态度,那就是认真。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无疑要求我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语文?课堂是基点,是生命的源泉。一直记得一位名师的话:“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我感觉到这句话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地铺展我的教育历程。我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和挑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中时而静谧无,时而欢呼雀跃,激烈的男女擂台赛总是让他们忘了下课,即使下课也意犹未尽。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爱动脑筋了,会动脑筋了,胆子小的敢上台了,胆子大的俨然一个小老师。他们每一个会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个摇头皱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时调整。正因为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才使我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才使我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一直用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与学生交往中我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及时指点,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
三、学习是我进步的阶梯。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最紧迫的任务。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孩子学习,是我学习的法宝。
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说:“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时间“读”最多的书,用眼睛用耳朵,用双手,用心灵……我读教育名著,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珂、杜威、陶行知、魏书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我读教育报刊,读到了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它们是我工作的好帮手,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道德素养,所以经典的文学名著更不应该束之高阁,而成为我们平时经常享受的精神食粮。
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人教论坛,在那儿碰到了很多优秀敬业的老师,他们和我一样年轻,却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无疑给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在学习借鉴中尝到甜头,在尝到甜头中不断学习,我大量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杂志,由看教案发展到看论文,由此我成了学习的好手;然后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思考教学成败,思考创新教法;接着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总结,在不断总结中不断提炼;最后在不断总结中不断交流,在不断交流中不断升华。我的教学水平就是这样慢慢得到进步的。
向孩子学习,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经常抱着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才赢得了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一本书上讲到教师应当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我不一定能行遍万里路,读遍万卷书,但我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止读书、探索、思考、写作的人,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讲台上循循善诱,身后留下的,惟有藏书万卷。”这便是热爱读书,积极进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又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认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八
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本书主要记载了窦桂梅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桂梅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
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小时侯的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窦桂梅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窦桂梅语)
读完名师之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离窦桂梅老师有多远?我们离理想中名师有多远?
名师之名在于学识胆略,在于砺志勤恳,在于审视笃行。他们都有一种忘我的独立、奉献之精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实践,努力的去奋斗,去获得一种稳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们与名师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离和实践的勇气、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旧的思想意识,让精神站立!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一个要进步的人,对自己应该自找一个压力,这样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们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窦桂梅老师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感谢《玫瑰与教育》!感谢窦桂梅老师!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九
朱永新是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他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发现,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缺乏信心。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进的目标。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这个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一生默默无闻。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都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使自己的行为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热情,追求真理的执着,被深深地感染。我蹲下身子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徜徉于学习的海洋,一起采撷智慧的火花,我快乐着孩子的快乐,烦恼着孩子的烦恼,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我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赋予我崭新的生命;我爱学生,因为学生赐于我无限的动力;我更在乎学生,仅仅因为学生在乎!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不禁产生困惑:如何上好数学课?带着困惑,我乐此不疲地追寻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现在的我心中经常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豁然开朗。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义。
二、认真是我工作的态度。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个词概括我的工作态度,那就是认真。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无疑要求我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语文?课堂是基点,是生命的源泉。一直记得一位名师的话:“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我感觉到这句话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地铺展我的教育历程。我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和挑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中时而静谧无,时而欢呼雀跃,激烈的男女擂台赛总是让他们忘了下课,即使下课也意犹未尽。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爱动脑筋了,会动脑筋了,胆子小的敢上台了,胆子大的俨然一个小老师。他们每一个会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个摇头皱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时调整。正因为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才使我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才使我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一直用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与学生交往中我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及时指点,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
三、学习是我进步的阶梯。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最紧迫的任务。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孩子学习,是我学习的法宝。
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说:“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时间“读”最多的书,用眼睛用耳朵,用双手,用心灵……我读教育名著,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珂、杜威、陶行知、魏书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我读教育报刊,读到了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它们是我工作的好帮手,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道德素养,所以经典的文学名著更不应该束之高阁,而成为我们平时经常享受的精神食粮。
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人教论坛,在那儿碰到了很多优秀敬业的老师,他们和我一样年轻,却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无疑给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在学习借鉴中尝到甜头,在尝到甜头中不断学习,我大量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杂志,由看教案发展到看论文,由此我成了学习的好手;然后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思考教学成败,思考创新教法;接着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总结,在不断总结中不断提炼;最后在不断总结中不断交流,在不断交流中不断升华。我的教学水平就是这样慢慢得到进步的。
向孩子学习,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经常抱着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才赢得了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一本书上讲到教师应当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我不一定能行遍万里路,读遍万卷书,但我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止读书、探索、思考、写作的人,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讲台上循循善诱,身后留下的,惟有藏书万卷。”这便是热爱读书,积极进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又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认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十
她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生而为人,她是师之典范——于漪。
对于我,立志要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师范生来说,最早接触于漪先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教文育人”“文道统一”于漪先生的经历让我知道所谓“上辈子杀过猪,这辈子教语文”不过是一句戏言,做语文教师也可以如此的崇高与伟大。
走上语文教学工作的岗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光,初为人师的忙碌、挫败与无奈,让我一时忘却了这位当年坚定我从教理想的领路人。这个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育的姿态》,细细读来不免感慨,时过境迁,对先生思想的领悟不觉也有了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那为人师者,先生那伟岸的典范之态。
在当今时代下,教育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成绩巨大”却也“乱象丛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于迷茫中指点迷津,于喧嚣中展现浩然正气,于乱象中坚定教育之魂。她几十年来亲历中国教育的第一线,她屹立于层层改革之外,直指社会价值观的功力取向、大众媒体的娱乐宣传,她对“选秀”比赛的主办者、各种媒体发出了拷问:除了赚取金钱,这些比赛还赚取了青少年的时间和青春,赚走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让他们执着于“一夜成名”的幻想,他们赚走了学生的未来,心何以安?不仅如此,先生还直指学校办学的“泛技术化”问题、校外教育问题、教育话语权问题等等,锥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先生满怀热情的“构建学校的价值取向”,为学校教育明确价值定位——培育有中国心得现代文明人,先生承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范之姿更体现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要从心底里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输走不进孩子的内心,空洞的说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机械的操练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孩子心灵的发育和成长“由情而理,由直觉反应而本质探究,由低级而高级”,作为语文教师要让文字具有情感的温度,让观点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让阅读成为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走进他们的心灵,滴灌学生的德行与智性生命成长。
做有“精气神”的教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犹在,就让我循着典范脚步,更坚实地迈向教师之路。
《人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人的教育》读后感1~165页篇十一
李希贵老师的这本书相当于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集锦,许多教育观念都给人启迪与深思,相信很多老师都是边读边用笔作着批注,嘴里还念念有词:“嗯,有道理,有道理。”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小教师,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叹服。谈教育思想、教育见解,我肯定不如李希贵老师皮毛,因此只能谈谈里面有一点点共鸣的地方。
在这本书《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一篇中,李希贵老师讲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曾做过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我,在不当班主任之后,他与一位同学的谈话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但还是没有多大效果,因为这位同学不以老师说的为然。这位老师告诉我,这在过去他做班主任时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个时候的谈话一般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种体验每个当过班主任又当过普通科任教师的老师都有体会,在我们学校,每个班都设有班主任,班主任就管理着这个班的一切事务,甚至当其他科任老师上课时出现学生状况都会让班主任来解决,所以班主任都会有所埋怨:科任老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解决自己课堂上的问题?而科任老师呢,也很无奈:不是我们不想管,而是学生根本就不听,好一点的学生还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给点面子听着,不好的 学生则当场顶撞,给老师甩脸,都能把科任老师当场气得晕倒,久而久之,很多科任老师就对很多不好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将问题丢给班主任。于是班主任就成了繁忙的救火员。
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学生听班主任的话,而不听科任老师的话?我想这无非就是“班主任”三个字的威力,学生虽然不懂得班主任三个字的准确含义,但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班主任就是直接管着他们的“领导”。有时候我们老师常常开玩笑说学生都非常精,学校里哪些人是领导,要有礼貌;什么场合很重要,要好好表现,学生无比地清楚。
在班主任面前一个样,在科任老师面前又一个样?到底哪一个才是学生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我们只是用某种“头衔”或权利压制住一个问题,但并没有去关注学生真实的自己。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学生自我表现,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更危险的,它只会培养出一群 屈服于权利、不分事理的公民。
李希贵老师说:在以往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里进行管理。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个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学生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追问。学校就这样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学生送出了校门,任由他们在社会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园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机会。
所以我想说,当一个孩学生只听班主任的话,不听科任老师的话时,班主任先不要沾沾自喜,反而要有担忧意识,去了解真实的他,你对他施加的教育影响他是否接受,还只是盲目屈从于“班主任”这一行政头衔;当学生在重要场合、领导面前有礼貌、表现佳的时候,我们不要盲目欣喜,而是要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他们,对待学校的食堂阿姨、清洁阿姨及任何一种人,能不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独立的、真实的、合格的公民,任何时候都能遵纪守法,尊重每个人,而不只是盲目屈从于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