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3(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面向基层一线突出竞争择优
着力打造引领科学发展的年轻干部队伍
中共* * 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 我们把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以更开阔的视野抓培训, 以更宽广的平台抓锻炼, 以更灵活的机制抓管理, 以更宏大的气魄抓选拔, 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 勇挑重担、 群众认可、 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群体, 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
一、 拓展“双基双培” 模式, 挖掘高端教育资源, 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培训 “大课堂”
干部年轻化不仅有对年龄年轻化的要求, 更有对思想观念、 知识结构、 精神状态年轻化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积极拓展* * 特色的“双基双培” 模式, 努力培养“三宽型” 年轻干部。
首先, 坚持“请进来” , 开设高水平“科学发展讲坛” 。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知识老化、 观念落后、 状态不佳等不良现象, 今年以来, 我市专门开设“科学发展讲坛” , 每月邀请一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或有专长的领导干部主讲。
参培的重点对象是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
组织部为每位参学对象发放统一印制的专用笔记本, 要求做好记录, 写好心得体会, 并定期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闭卷考试。
“讲坛” 开办以来, 先后邀请《求是》 杂志总编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主编张晓林, 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 博
士生导师周武忠,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 江苏省信访局正厅级巡视员张云泉等著名专家学者、 模范人物前来授课, 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其次, 坚持“走出去” , 选派干部异地“洗脑充电” 。
从 2005年开始, 每年选派 100 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跟班学习。
从 2007 年起, 利用与河南兰考县结成友好市县的机会, 每年选派 30 名年轻干部到兰考挂职锻炼, 零距离学习焦裕禄精神。
今年6 月, 我市又与江西井冈山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近期我们专门组织 18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井冈山干部学院首期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同时, 积极开展境外培训活动。
去年在新加坡举办了三期“城市规划与管理” 培训班, 相关部门的 96 名年轻干部参加了培训; 先后选派 4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赴美国、 日本、 韩国、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相关培训活动。
二、 设立基层一线岗位, 盘活各类人才资源, 为年轻干部打造竞争比拼“大赛场”
基层一线需要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也渴望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近年来, 我们按照“机关干部基层化、 务虚干部务实化、 管理干部服务化” 的方针, 大规模、 持续不断地选派各类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摔打锻炼。
一是实行“干部双岗制” , 把干部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年轻干部思维活跃, 朝气蓬勃, 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但在不少机关单位, 年轻干部往往由于脱离一线、 用非所长、 缺少锻炼等原因, 而被
闲置和荒废。
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打破具体部门单位的局限, 拓展年轻干部成长空间, 实行“干部双岗制” , 使每个干部都有两个岗位,一个是现职岗位, 一个是基层一线岗位, 让干部立足机关, 走向基层。
二是创设公平的成长平台, 把干部的潜能释放到干事创业上来。我们设立了工业督查、 招商引资、 城市建设、 旅游开发、 惠民实事、信访接待、 新农村建设等七大类一线岗位。
其中, 招商就有 15 个招商分局、 100 个招商小分队, 城建有新区建设、 老城改造、 绿化、 拆迁等 10 个指挥部。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 想干事的都可以上一线, 有才能的都给舞台去施展。
三是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磨砺中成长起来。
实施“一线培养” , 让机关干部密切联系和真情服务基层群众。
开展以“机关融入基层、 干部融入群众, 建设全面小康、 建设和谐社会” 为内容的 “双融双建”活动, 选派年轻干部兼任全市 488 个行政村的 “周末书记” ; 市镇两级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 为民富民抓民营” 活动,在推动全民创业中培养干部; 向燕子埠、 占城两个山区贫困镇派驻扶贫工作队, 在艰苦工作环境中培养干部。
实施“转型培养” , 让非经济部门干部到发展一线经受摔打。
安排非经济部门干部, 分批到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 项目建设等经济建设前沿锻炼, 让他们熟悉经济工作, 学习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学会做群众工作。
实施“多岗培养” , 让管理部门干部到被管理岗位锻炼体验。
我们规定, 所有入驻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单位, 都要把后备干部和审批、 办证
岗位上的人员, 轮派到被管理的企业和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让他们亲身感受创业的艰辛, 理解基层的难处, 优化工作作风。
三、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严格进行评议考察, 为年轻干部开辟成长“快车道”
在干部工作中, 我们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 凭实绩定进退的用人导向, 努力破除论资排辈、 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 对表现突出、 条件成熟的年轻干部, 及时压担子、 架梯子, 大胆提拔使用, 切实解决干部人才“不够用” 、 “不适用” 、 “不被用” 等问题。
一是坚持 “三个坚决” , 让干部在责任感和危机感中负重拼搏。我们坚持做到:
“创业有为、 创新有成、 创优有功的坚决用起来, 有位无为的坚决调出来, 作风不实、 怕苦畏难的坚决撤下来。
” 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单位和一线工作督查组、 指挥部, 无权向市委推荐干部。年度经济综合考核中排名后两位的镇, 主职干部调到其他副职岗位再锻炼。
这些措施促使广大干部只为成功想办法、 不为落后找理由, 有第一就争, 见红旗就扛。
二是坚持 “上下联评” , 通过组织考察与人民评议来“赛马选马” 。
我们制定下派干部和抽调干部管理规定, 对他们实行“原单位和锻炼单位双重管理、 以锻炼单位为主” 的管理办法, 提出“既看一贯(原单位)
, 更重一线(锻炼岗位)
” 。
考核分为两方面, 一是组织考核,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跟踪考核干部在一线的工作实绩;二是人民评议, 市四套班子成员带头请人民评议员现场评议工作, 各部门单位和一线指挥部都组织不少于 30 人的人民评议员队伍, 按照
人民满意的要求, 对重点工作和重点工作中的干部进行评议, 行使干部初始提名权。
三是坚持“先试后用” , 形成一条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的培养链。
我们坚持不直接使用年轻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原则上都要先到基层一线试用锻炼, 在试用中调整储备, 在试用中择优使用。
同时,在干部工作中坚持“三个优先” , 即在提拔使用干部时, 优先考虑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 重要部门、 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 优先使用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 对优秀的基层一线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几年来,我市已经从基层一线锻炼岗位上提拔使用年轻干部 160 多人, 18 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了村党组织书记。
目前, 我市镇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为 41. 6 岁, 党政主职平均年龄为 42. 3 岁, 35 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总人数的 16. 5%; 市直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也大幅下降, 主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 均为 40 岁左右的年轻人。大批年轻干部不断成长成熟, 使我市干部队伍始终朝气蓬勃, 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推荐访问: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3 组织部长 发言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