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供大家参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习近平总乢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我们党运用马兊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和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亓方之民”共天下到隋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乢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正因为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幵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不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
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巟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才能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巟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民族团结之花才能常开长盛,民族团结“同心圆”就能越画越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丌能少。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余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在四川省大凉山阿土列尔村,344 名村民走下新修的 2556 级钢梯,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
困大山。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实现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是各民族胼手胝足、共同奋斗的一个缩影。各族人民丌断增长的获得感、并福感、安全感,正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扎扎实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巟作引向深入,我们就一定能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千百年来,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进了人民群众的血液和灵魂。20 世纪 50 年代末,内蒙古包头钢铁厂建设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缺乏的难题。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支援包钢建设的热潮,来自 22 个省 55 个市 300 多家企业的设备和材料源源不断运到建设工地,包钢很快提前建成投产,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初,内蒙古成立专门接收安置机构,抽调医护和保育人员,先后接纳东部地区3000 多名孤儿,并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草原母亲们把这些孤儿视为“国家的孩子〞,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以博大的胸怀精心抚养教育孤儿成长成才。“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是中华民族共
同体的生动见证。这些感人故事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大家庭中的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强化网络文化建设,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开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谋划好、实现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推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坚决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开展之路,坚决守住防止
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改革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和美好生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隔七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每当民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会及时召开会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
在今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019 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民族工作“纲”的高度。
这一原创性的重大论断,为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生动鲜活的比喻已是家喻户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不仅要见紧紧抱在一起的一颗颗石榴籽,更要见完整的石榴。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
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看重共同体意识? 这是由特殊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尤其需要各族儿女携手奋斗。正因此,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才能实现各族儿女的大团结,乘风破浪,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那些妄图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遏制分化的企图就不可能得逞。
当前,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挥下,我们啃下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今年 2 月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了“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
可以说,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来路上,各族儿女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感受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巨大力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抗疫的难忘历程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各族儿女对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达到高度认同。
如果将视野拉长到漫漫五千年,我们就会有更深的感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靠的正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理念。厚重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种族、血缘、地域等因素,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正是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到丰沛的精神力量。
现实,从历史走来,又超越历史。
过去,一个朝代的兴盛,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的兴盛。唯有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盛世。只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好民族工作,“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
。这一重要论述生动地概括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与过程。其中“画出最大同心圆”不仅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安排,更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助推中国共产党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处于爱国主义同心圆的圆心位置: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宗教团体和华侨归侨是中国共产党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四个基本方向。纵观四个方向能得出四点启示:统战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爱国行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新的伟大成就,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也是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凝心聚力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体现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助推决策、防控疫情、助力小康四个方面。
参政议政确保长期共存。民主党派“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取第一线声音,努力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和建议。” 人民政协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平台,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提供保障,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具有凝聚力优势,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
互相监督助推决策落实。民主党派“部署启动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监督,助推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建言献策是监督,集思广益是对民主监督的最大尊
重。民主监督是智慧,互相监督汇集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双方面的优势资源。互相监督助推决策落地生效,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能,避免出现西方政党争斗、相互倾轧、彼此掣肘、无谓内耗的混乱局面。
。
防控疫情体现肝胆相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一次检验。大疫显本色,民主党派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服从调度、统筹协调、集资捐物、为战胜疫情做出贡献。大疫见真情,新冠疫情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守望相助、肝胆相照的新型政党关系。大疫聚人心,在疫情之下,任何个人和政党都不能独善其身,命运与共成为一种共识。
。
助力小康彰显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扎根在中华大地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民主党派为之自豪。精准扶贫脱贫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制胜法宝,民主党派在重点帮扶和定向扶贫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为消除绝对贫困贡献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爱国人士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民主党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舟共济、携手同行。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内生包容
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关切、期盼和要求上。
民族平等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发展优势。多民族的特色和优势给中国带来丰富的环境资源、人口资源和物质资源。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这一民族特色,同时利用这一发展优势。民族平等是对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
统的尊重。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伴随少数民族而产生,塑造了少数民族的鲜明特色,值得人们尊重。
。
民族团结是对少数民族的关切。“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则互惠,分则无益。中华民族包罗万象、和而不同,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内生包容、求同存异。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与少数民族的幸福感契合一致,发扬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孕育少数民族的幸福感。民族团结彰显民族力量,一个民族的力量是有限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力量是无限的,把有限的民族力量汇聚成磅礴之力,民族团结起到重要凝聚作用。
民族互助是对少数民族的期盼。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的斗争贯穿中华民族奋斗史的始终。一路走来,少数民族聚集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少数民族聚集区生产方式相对单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少数民族只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消除绝对贫困,中华民族只有帮助少数民族过上幸福生活才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少数民族的期盼。
。
民族和谐是对少数民族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让少数民族有归属感,各民族休戚与共,各民族生产生活相融互促。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和谐,各民族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特色宗教政策疏中有导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一体两面。我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依法治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同样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团体的尊重、关切、期盼和要求中。
。
信仰自由是对宗教团体的尊重。“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健康有序的宗教信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宗教信仰自由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必要举措。
。
依法治理是对宗教团体的关切。“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 依法治理宗教反映宗教与人的关系,是对宗教人士的关切。政教分离是保证依法治理的核心准则。
。
自主自办是对宗教团体的期盼。独立自主自办宗教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关键举措。自主自办是坚持宗教工作的主动权,中国的宗教必须由中国来办,中国有权决定中国宗教的发展方向。自主自办是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中国宗教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理论,办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是对中国宗教的最大期盼。
。
社会主义导向是对宗教团体的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 爱祖国是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协和一致。维护祖国统一是爱社会主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表现为团结宗教团体维护祖国统一。结成稳固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爱社会主义,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宗教团体结成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解决宗教问题的民族特色和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华侨资源连通世界
“ 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密切中外交流合作 ” 是总书记对海外华侨的期盼。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意义不言而喻。
打好 “ 侨牌 ”。
助力祖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打好‘侨’牌,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拿出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调动广大华侨的积极性。” 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中国华侨归侨的聚集地。中国内地有更宽广的市场,能够吸引华侨归侨来内地投资兴业。助力祖国现代化建设要打好“侨牌”,充分发挥华侨归侨的资源优势。
汇聚 “ 侨情 ”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华侨归侨的主要聚集地。华侨归侨是联系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一座桥梁,华侨归侨很多出身内地,创业海外,最后扎根港澳台,但他们与祖国内地的血脉亲情不可割断。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广大华侨归侨的心愿,“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率先取得成功,也将在今后的祖国统一大业上获得新的突破。
系牢 “ 侨带 ”。
密切中外交流合作。亚洲散布着众多的华侨归侨,他们在亚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连接作用。民族没有优劣,文明没有贵贱,华侨归侨的民间往来促使各个国家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对话交流。融通化解矛盾,开放增添互进,华侨归侨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开展中外合作的纽带。交流产生火花,互进萌生智慧,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广大华侨归侨的参与。
保护 “ 侨批 ”。
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艰苦创业,顽强地生存下来,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有一块钱寄一块钱,有十块钱寄十块钱。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侨
批”承载着华侨归侨的思念,也透视出中华文化的精髓。对广大华侨归侨来说,国就是乡,爱国就是爱乡,爱国主义的远大抱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永恒的主题。
纵观中国共产党拓展爱国主义同心圆半径的四个基本方向可以得出四点结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爱国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一项新的伟大成就;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也是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换)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 . 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今天交流的题目是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 中国特色 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首先我要对用这个题目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在十八大以来提的是比较多的,那么较早的提出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当时提出来的叫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到了十九大报告里面 、 就写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书记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 铸 ” 是金字旁这个铸。而金字旁这个铸,是铸铁 的铸 ,在意义上更加深远。
(换,大记事)
在去年 全国民族团结 、 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讲,要把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 作为新时代 民族工作的 主线。
也就 就是 说 我们一切民族工作都要为 、 铸 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而服务。这是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 中国梦是紧密相关的。我们需要站到 这样一个高度 ,去认识 、 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工作。
而中国特色 、 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把它概括为叫八个坚持。
这八个坚持里面的 核心就是 正方向,所以实现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个目标,它的路径就是 中国特色 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换 (换 2013 )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十八大以来,可以说中央是非常重视民族工作的,在 在 3 2013 年、4 2014 年召开 许多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
(换)5 2015 年 、 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6 2016 年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2 这期间我们还召开了 、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 。
全国民族团结 、 进步表彰大会等等。
总书记在这些重要的场合, 在事关民族工作方面 做了一些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换, ,张 两张 2013- - 2018 )
总书记关于 、 民族工作的大事迹,包括在重要场合发表言论,考察调研,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包括对民族地区的 、 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批示 、 指示等等。
我们从 3 2013 年开始,3 2013 年 年 2 2 月 月 3 3 号,总书记去了 甘肃省的 东乡族自治县,一直今年的 9 9 月 月 6 16 号,总书记去了湖南省郴 ( chen )
州市,去了瑶族乡。
(换,民族地区)
据初步统计显示,大致是 4 64 次 之多。
总书记在这些场合发表这些重要言论, 重点 回答了两个问题 、 就是对于 今天中国的民族工作 ,民族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该怎么干? (换)
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这么一两个内容 ,一是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怎么看 !
二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怎么干?
(换)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 内容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怎么看? 这里面会涉及到三个内容, 第一个就是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怎么看? 第二 个内容是 , 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对于我们国家今天开展民族工作,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三个 内容是, 新时代 、 民族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应对。
(换)
(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怎么看 中国特色 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 核心是什么呢?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 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 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中国要不要坚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们 从三个视角来 思考这个问题,第一
3 个中外对比 来看; 第二个从古今对比 来 看 ; 第三个从内蒙古的成功实践来看。
(换)
我们先从中外对比来看一下优势,大家环顾今天的 世界局势 ,我们会发现 , 今天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只有 极个别 单一民族 生活在非常封闭的地区的国家,没有民族问题,剩下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有民族问题的。
(换)比如说, 缅甸,这个国家 国土面积 并 不大,但是他民族众多,他的少数民族是有武装的, 民众 经常和政府军是发生冲突的。
美国一向自称是没有民族问题,他是真的没有民族问题吗?不是!因为他不讲民族,他讲种族,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他表现出来的是种族冲突。
近 些年 来 ,在美国社会的种族冲突很频繁。美国社会的这种 、 种族矛盾是根深蒂固的。
在 欧洲,苏格兰 、 爱尔兰 都是英国领土,但是 苏格兰人管自己叫苏格兰人,爱尔兰管自己叫爱尔兰人, 他们存在着 许多 历史问题 和 经济问题 , 苏格兰两次进行全民公投,想从英国分离出去,但是没有成功。
中东 、 北非是世界上问题最多的一个地区。美国 在那里 发动 了 伊拉克战争,还有叙利亚内战。
使这一地区乌烟瘴气, 发生这 些 问题 的原因 ?除了西方势力的介入以外, 还有 宗教之间的矛盾。
非洲, 是部落组成的国家。所以在一个国家当中,不同的部落之间的斗争 也 是非常严峻的。
这些地区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因为他们在制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换)(取消)
通过以上的例子 我们 可以 看到民族 宗教问题 ,对于所在国家的 政治 社会稳定 、有 重要影响。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 民族宗教问题 。因此我们说:
民族 事务 无小事 。
(换)
第二要从古今对比 来看 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优势
(换)
中国古代也是 存在着 民族问题 。因为中国 有 史以来 、 就是一个多民族
4 的国家, 历代王朝也是 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中国古代 解决民族问题 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 :
羁 ( ji )
縻 (mi) 怀柔,羁,就是用皮革做成马的龙套, 意思是 通过政治的 、 军事的手段来进行打压 对方 ,縻是马缰绳, 让 你永远摆脱不了 我的控制 和束缚 。
怀柔 、 相对于战争而言,比较温和的一种手段,进行思想渗透,通过和亲 、通婚, 或是 保证 对方 的 世袭传承 来达到控制对方目的。
这 就是 对待 少数民族 的方法 ,不同的统治,把不同的 民族内部的 统治阶级联 和 来,对不同民族 内部的被统治阶级实行 统治和压迫,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民族平等 和团结。
中国共产党完全不一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重视开展民族工作。在中共二大上,就已经提出 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长征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开始培养 我们党的民族干部 ,在民族地区影响 很大 。
新中国成立之后,要推行党的民族政策, 根本政策 是 民族平等 、 团结,基本政策是 民族区域自治 。
(换瑶)
到今天,我们是 6 56 个民族,民族识别 、 对于少数民族的意义是 重大的, 瑶族的一位老干部 、 就讲了这样 一件事, 他说,我们瑶族在旧社会时 候,是被称为猺,是反犬旁是动物的那个猺,新中国一成立我们就变成人啦,变成单立人的这个傜了,民族识别之后呢,我们就变成王字旁的瑶了,变成玉, 变成宝贝了。这种变化,真实反映了 少数民族 在新旧社会 、 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制度的优势 。
(换,民主)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最深刻的历史变革 ,我们站了起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 ,带领我们各民族进行了 改革开放 , 我们富了起来的 。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进一步完善了 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 。在新时代,我们的民族工作又取得
5 了非常大的成就 。
总书记讲 , 新中国成立 0 70 年来,是民族关系最好,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各族群众 得到实惠最多 ,中华民族凝聚力 向心力最强的 时期。这是我们从古今对比来看我们的制度优势。
(换,3 3 )
第三个,从内蒙古的成功实践,来看我们的 制度 优势。
(换)
内蒙在 7 1947 年成立 。
内蒙古自治区 后来陆续的还成立了 蒙古族的三个 自治州 和 八个自治县 , 这 就保障 了 不同聚集程度的 蒙古族的自治权利。
(换到)
我们内蒙古从 7 1947 年开始建立自治区,上世纪 0 50 年代,周恩来总理多次评价 内蒙古为模范自治区 ,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上世纪 纪 0 50 年代的时候,当时全国进行过两次 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 大检查,在这两次大检查的 过程当中,对内蒙的评价 是 政治稳定、 、 经济发展、 、 文化繁荣、 、 民族团结 ,内蒙古 被评 为 模范自治区 当之无愧 。
(换,0 70 年成绩单 )
内蒙古 从成立到今天 。
又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呢? 先来看 看 GDP ,7 1947 年我们内蒙只有 7 5.37 亿,去年年底是 2 1.72 万亿。
贫困人口, 1986年统计是 是 0 600 万人 ,去年年底只剩下 6 1.6 万。
人均寿命,7 1947 年不足 5 35 岁,到2019 9 年年底,内蒙的人均寿命是 9 76.9 岁 。
草原植被覆盖率,0 2010 年的时候只有37% , 今年 年底预计可以达到 47% , 这是自治区成立 0 70 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
( ( 二)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怎么看?
(换,家底)
总书记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用 个词儿叫家底儿,这个词儿, 这是民间的土语,很接地气。
老百姓经常讲 家底儿, 家底儿是啥?吃不饱饭的时候,家底儿就是 粮 食 , 家底儿决定了 我们今后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家底儿 决定了如何看待 中国的多民族国情 ,决定了我们如
6 何开展 我们的民族工作, 这是它的重要意义。
(换)
费孝通老先生 曾经把家底儿概括为 多元一体格局。什么叫多元一体?多元是指 我们来源众多 ,我们的文化有差异,我们发展有差距。但是,我们还是同一个民族 是中华民族 。这叫多元一体格局。
(换)
总书记讲,作为一个大家庭,由 由 6 56 个民族 组成的 , 我 是汉族, 你 是蒙族, 他 是维吾尔族,这是我们的名字, 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就是中华民族 , 这是共性与个性 辩证统一的关系, 不能不知道自己叫啥 ,更不能 不知道 自己姓啥,这是坚决不允许的,这是总书记所强调的。
如何处理 中华民族 与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呢?就是要 做好民族工作 ,解决好民族问题。这里面其实有着非常深厚的 哲学道理 ,这是第二个怎么看。
(换)
(三)
新时代 民族工作的新特征 怎么看
总书记在分析了国内 、 外形势之后,对于今天的 民族工作进行了 一个概括,把它概括为五个并存, 我们看看哪 五个并存 ?
第一个并存,就叫 改革开放 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带来 机遇 和 挑战 并存 。
第二个 并存, 就是 民族地区 经济加快 发展势头 和 发展低水平 并存。
一个是发展势头很好,另外是发展水平比较低。我们国家有一个新崛起的板块,就是西南板块。云南,贵州、西藏以及新疆,这些年是领跑全国的 P GDP 的 。而其中贵州、云南,西藏这是三个民族 地区。
发展势头是比较好的。
但是 产业水平 却很低 , 说明 民族地区经济 结构 是有问题的。
第三 并存、 就是 国家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 ,同时 民族地区的困难 也是最多的,比如扶贫资金 的使用 ,十八大以来,国家的扶贫资金,一半是投入到民族八省区的。
到 今天 为止 , 贫困 还是在民族地区。
7 第四个并 存 ,就是各民族交往 、 交流 、 交融 趋势增强 和涉及各 民族因素的 矛盾上升并存。
第五个并存是,反对 三股势力斗争成效显著 和 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 并存。
以上是我们民族工作的特征。
二、 新时代的 民族工作该怎么干
(换)
新时代的 民族工作 该怎么干 、 我给大家提供这么六个方面的路径。
(换)第一个 路径(一)坚持和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如何坚持 、 完善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呢? 总书记已经给 我们指出来了 。就是两个结合,第一个叫 统一 与 自治 相结合,统意思 就是 既要在国家的 统一领导下, 保证国家 政令畅通的 前提下,在民族地区出现一些特殊困难,特殊问题,出台一些政策给予解决,要统一自治相结合。
第二 个途径是 民族因素 与 区域因素 相结合, 总书记讲了, 民族区域自治 不是某个民族独享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 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
在新疆曾经出现过 出现过这样一件事 ,维族人排斥外地过来的人,排斥其他民族。说这是我自己的地方,其他民族 不能在这 。
新疆不是只有维吾尔族可以生活在那,中国的 6 56 个民族都可以生活在新疆,新疆也不是只 维护维吾尔族权益 ,其他民族权益都是要 维护的 。内蒙也一样,让不同 民族 在这些地区发展 的 过程当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我们坚持和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 的标准是维护好 国家统一 和民族团结。
(换,全面贯彻)
这些年我们总结的一个原则叫“三特一减一增”原则,无论修订已有政策,还是出台新的政策,要逐步地针对 特定地区 、 特殊问题 、 特殊事项 ,尽可能的 减少 同一地区中 、 民族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不断增强各族群
8 众的 五个认同。
也 是说,我们在公共政策领域,针对某一个民族 ,出台一个政策的可能性 越来越小 。
比如说 在 扶贫过程中,国家 4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最后三区三州是地区性的贫困,它是不分民族的, 是按地区分的。
如果搞扶贫,因为他是少数民族 ,那就给他 多些政策 。
那肯定不行 !这样会导致民族之间裂痕的出现,也会导致民族的不平等和不团结,所以,这就不叫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 要统一、 一个标准。这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换)第二个路径是、 促进各民族 共同繁荣发展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 对 民族工作的论述 大部分都是脱贫攻坚,他讲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现代化,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不能少。
只要有一个民族没建成小康就不叫全面小康,只要有一个民族没进入现代化,就不叫全面的现代化 。
中央是非常重视 我们少数民族发展的, , 少数民族如何发展 呢 ?总书记 也 给我们指出来了。比如说民生领域?抓就业,抓教育。一个家庭当中,解决一个人的就业,一家人的生存问题 也 就解决了。
还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在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夯实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书写源远流长、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国情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自觉,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凝聚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言提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对于这个趋势和目标,社会各界高度认同,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全面理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靠说,又要靠做。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落在“意识”,便觉得这完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只要把道理讲清楚、把宣传做到位就可以,并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事实上,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反作用于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意识”,也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涵盖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方面面,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积极营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民族更好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更好交往交流交融。只有既说又做,既说得好又做得实,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主题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只是民族工作的任务,具体涉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等,只要完成了这些任务,就算是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实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工作所能涵盖,更不是民族工作部门一家的事。如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而远远不仅限于政法部门的工作一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需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应体现这一点,而不能与此相背离。比如,在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时候,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确保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发展长期失衡,就容易造成民族关系失衡,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在出台一些具体帮扶政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实际,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有人认为,只有少数民族中才可能存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汉族中不会存在。事实上,少数民族中可能存在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汉族中可能存在的“大汉族主义”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敌。少数民族如果只认同本民族而不认同中华民族是危害,汉族如果只认同汉族是中华民族而忽视其他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同样是危害。因此,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这就要注重广泛性,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就要引导各族群众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自觉
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民族团结大局。任何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或是将兄弟民族疏隔于中华民族之外的言行都要坚决反对。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一”和“多”,构建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人认为,讲中华民族和讲各民族是对立的,讲中华民族就不能讲各民族,讲各民族就等于否定了中华民族。这样的理解本质上是没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融互鉴。各民族同胞都是骨肉兄弟,都可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享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华儿女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具有无穷创造力和强大包容性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要人为取消民族特色、消除民族特点,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把中华各民族更好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