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机关36“忌”(摘录),供大家参考。
机关36“忌”(摘录)
目录
机关行为36“忌”--开头的话 2
机关行为36“忌”之一:“没有没有” 3
机关行为36“忌”之二:“我不行我不行” 6
机关行为36“忌”之三:“事毕不回复” 8
机关行为36“忌”之四:“拖拉误事” 11
机关行为36“忌”之五:“当场声辩” 14
机关行为36“忌”之六:会前不到位 17
机关行为36“忌”之七:开“小会” 21
机关行为36“忌”之八:“不上问” 23
机关行为36忌之九:文稿露怯(征求意见稿) 26
机关行为36“忌”之九:触犯逆鳞 30
机关行为36“忌”之十:皱眉苦脸 32
机关行为36“忌”之十六:视而不见 35
机关行为36“忌”--开头的话
去年年底,在一次和机关干部的交流过程中,有一位青年问我:“你能说说你自己过去在机关工作中的一些教训吗?”是啊,我们在交流中都是说一些成功的经验,很少有反思自己的。要说教训,恐怕不比经验少。于是我就说了一些,但是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很短,意犹未尽,有的青年和我约时间专门交谈,就是想知道那些初入机关容易发生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和错误又都是自己在意识不到的情境下发生的。我愿意说说这些无意识差错,结果越说越多一发不可收拾。一些青年希望我能写出来,我很感谢他们,我们这些“老同志”如果说还有一些能用的,恐怕就是说说过去的教训,这也能够帮助和督促我回顾以往,总结那些自己曾经犯过的无意识差错,包括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机关行为现象。说得多了,就凑了一个“机关行为36忌”,听着有点俗,好像只是一个噱头,只是容易被人记住,至今也没想出个合适的题目,先姑且吧。
在我的眼里,现在机关里的青年,都非常优秀,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的青年,都是百里挑一、500里挑一的“人尖儿”。想想我年轻的时候,哪有这么能干呢。工作了几十年,20多岁不懂事,那真是不懂事!30多岁不明白,很多至今还不明白呢!40多岁没经验,50多岁没成就,也就没希望了。这期间,不知碰过多少“钉子”,犯过多少错误,而很多错误都是在自己不意识的情况下犯的,甚至许多是犯了“忌”的,但都不知不觉,不甚了了。如果当初有人给提个醒儿,那该多好呀!难道别人没提醒过吗?现在我知道了,不是别人没提醒过,而是自己自以为是且悟性太差。我问自己,你主动请教过谁了吗?没有呀,周围人的指点你听进去了吗,没有呀。所以就会长时间地不懂事、不明白,那么经常走弯路那就是必然的了。
母亲对女儿说:“孩子,我已经走过的弯路你就不要再走了。”女儿说:“我不走,怎么知道那是弯路呢?”你们说谁说的对呢?像这样两难的问题都是“陷阱”,我们经常都能被问到,不能轻易地说谁对谁错,只能有条件地回答。从母亲的角度说,女儿没有说错,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经历,怎么知道是对还是错呢,还是让年轻人自己多闯闯吧。从女儿的角度看,母亲也没有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聪明人是不犯第二次错误以及不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母亲走过的弯路如果不跟女儿说,那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怎么就能保证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呢。所以就是那么一说,女儿也就是那么一听,毕竟路还是要自己去走的。我下面要说的,就是我和我们曾经走过的一些“弯路”,也就是那么姑且一说,你也就那么姑且一听,仅供参考吧。
机关行为36“忌”之一:“没有没有”
我先说一些和上级关系的行为现象。“没有没有”是我们在机关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一次,办公室小王给我送来一份材料,我问“是什么材料?”他说“是外部门征求我们意见的材料。”我问他:“你看过了吗?”他说“看了,”我问他:“你有什么意见吗?”他急忙说“没有没有”,态度谦恭,意思是说“我怎么敢有意见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对他说:“既然你看了就应该有些意见,多少你说出来看看”,看我真心听他说,他就说了一些意见,我也赞同,随后就让他按他的意见给反馈了。机关里征求意见的的材料特别多,一般的情况,以有关处室为主提出反馈意见就可以了。所以有关同志是有责任提出看法意见的。这是一种责任,不是谦虚推辞的事。
想想我年轻的时候,过手的文件材料一般都不看,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似的,送到领导那儿也没有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只当自己是一个转运工具罢了。再看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比我那时强了很多,凡是过手的材料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通常没有表达看法的准备,你不要求他就不说,错把“没有没有”当成了谦恭,以为不说是上策,或是没想到领导会让他发表看法。忘了对上级提出的要求不能“没有没有”,实则是放弃了应有的责任和机会。因为自己没有看法,或者认为自己不发表看法为好,或者就不想有所表达,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准备。而没有准备,则是机关青年最常见的一种行为现象。
有时候,我和上级或者下属共同参与或经历某事,如果上级问我有什么意见或看法,我都会认真地表达出来,因为这种时候通常都是我们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更是学习、请教和共享的机会。而我征求下属的意见和看法时,也是希望能听取和吸收他的意见,当然也有对下属考察的意味。如果下属没有准备,只是仓促应付或“没有没有”,我就会感到很遗憾,而且知道那是因为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准备,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还需要历练。有的青年跟我说,有的领导不喜欢下属表达自己的看法,青年会出于顾虑谨言慎行,所以会说“没有没有”,这和环境处文化有关,领导也有问题。如果你是有意识地说“没有没有”,那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错误”之列了,我们可以单列一个“故意而为之”的专题,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机关有机关的要求,如果是你的职责范围,你就不能说“没有没有”。在领导征求你的意见的时候,以为“没有没有”是谦恭的表现,恐怕是理解错了。领导不让你说,那是领导的问题。如果确实没有意见,这时候你可以说“没有”,还需要说明一下,不是“没有没有”。一般情况下,有看法想法是正常的,而“没有没有”通常是表示不想说不敢说。除非你真的没有,即便领导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如果你有看法的时候,也要想些办法向领导表达出你的意见,这就叫主观能动性,就是给自己多创造一些条件,正面简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可能再加上自己深入思考的东西,看能不能给你的领导多一些东西,因为你总有一些东西是你的上级所没有的或所需要的,这样的交流和共享何乐不为呢。重要的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机关行为36“忌”之二:“我不行我不行”
办公室的规矩很多,不知道或者不明白就容易犯“忌”。我所说的,都是在无意识的情景下出现的,因为不是故意所为,不知不为过嘛,只是需要提醒或是温馨提示。我或我们年轻时曾经犯过的无意识差错,也是现在青年干部经常容易犯的,如果能借鉴我们的教训,应该还是有意义的,当然所说未必都对,还是姑且说之,姑且听之。下面我就说说“我不行我不行”。这也是机关里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
有一次,委里要召开全委经验交流会,八个发言指定有我们支部一个,内容侧重讲青年干部成长的事情。要说青年干部成长,我想让青年干部自己讲更好。机关党委支持我们的想法,随后,小李到我办公室来送材料,我就对她说:“委里要开经验交流会,你就代表我们司发言吧”,没想到她连忙说:“我不行我不行!”看她那真切甚至还有点惶恐的神情,我不忍心再给她压力了。后来就让另外一位青年党员代表支部上台发言,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在机关里,经常可以看到我刚才所说的这种情景,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很为青年干部惋惜,对于领导委以的一些任务,怎么能推辞呢?领导既然选择你,那就是认为你能行,这样的推辞首先是不接受任务,缺乏担当精神,你不担当的后果,就是你以后很难再被委以重任。许多带有一定压力的好事,本来是青年干部学习提高展示的绝好机会,只要努力,几乎没有做不好的,为什么许多青年都认定自己不行而推让了呢?
可能是因为家人朋友经常告诫自己要低调谨慎不要出头;
可能是因为机关讲究层级秩序,自认为不够上台露脸的资格;
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较大场合的锻炼,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好的表现;
可能是因为自己一向自卑不自信,一直认定自己就不行,就断了表达展示的念头,等等吧。但作为上级领导往往不这样看,我推荐你,就是认为你能行,只是看你有没有决心和信心,只要有决心和信心,经过一定的练习和指导,就一定行。再说你只要在机关工作,迟早都要露脸,都要到场面上去,何不早一些就着手锻炼呢。我们的主任科员或处长,经常代表司局到基层调研或参加活动,作为上级机关的代表,不论你职位大小,都被叫做“上级机关的领导”,都经常要在大会上发言或讲话,这时候不讲还不行。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青年干部由于平时锻炼不够,到需要的时候就表现得不得体,难免出现尴尬。如果勇于接受挑战,注重平时锻炼,有了自信和能力,就能有很好的表现,堪当党政机关青年的代表。
自信,既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也是青年个人成长发展的必备品质。我在原先单位的时候,每年都要招聘一些青年职工,自信在面试和就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占有相当的分量。有一次我主持面试,一位应试的女青年进来后,首先主动与我们的考官一一握手,眼神充满自信。坐定后我先坦率开言:“我们单位没有重男轻女,但女青年已经过半了,所以我们其实想招聘男青年,”她马上说:“那您就把我当男青年使用就行了,论精力论体力我都没问题”,回答得自信有力,要想否定都难。我又问:“你有什么特长和优势?”她说:“我有一点,就是无论领导交给我什么样的任务,我都能千方百计地完成好!”旁边一位考官随口说:“那你把月亮摘下来,”她随口就接:“好,请领导给我准备一个天梯,我一定完成任务!”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就得接这个“球”,于是我说:“那好,今天晚上就去网站直播节目实习,两天后交一份报告。”事实上,她的自信已经赢得了我们的认可,被录用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那位“我不行我不行”的干部,经过一些锻炼,她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迅猛提升,后来多次受邀到相关部委和单位的大会上做报告演讲,很得赞誉,哪有不行的呢。
机关行为36“忌”之三:“事毕不回复”
一次,我交代一位年轻干部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到了该送到了的时候,还不见回复,我没有催问,再等一等吧,虽然没有联系他,但一上午老惦记着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楼道里我看见了他,还不见他有回复我的意思,于是我就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还解释说要送交的那位领导同志不在,他就交给其他工作人员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呢,他无语,我也无语。从这以后,我就觉得这个青年靠不住,不想委托他去办哪怕很小的事。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你很在乎送到材料后要回复,那为什么不交代一下呢?难道事毕回复还要交代吗?我认为这是不需要交代的事。在工作上对领导委托的事,哪怕是不大的事,都应该及时回复,你怎么知道这是个无所谓的小事呢?事毕不及时回复,恐怕不是一个小问题。俗话说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小事都靠不住,大事还敢依靠吗?
想想我年轻的时候,肯定经常干这种不负责任的事,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就没有凡事都要及时回复的自觉,以为只要交代的事做了就行了,问心无愧了,很少念及他人的感受,而且也没有人因为我没回复而教训我,一直到了好多年以后,还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这么多年已经不知辜负了多少人的委托,也不知错过了多少个机会。年少轻狂,很不懂事,事毕回复不回复被认为是芝麻小事,不屑在意,所以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托付。
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的同事办事特别靠得住,凡事都会给你有个交代,凡事事毕就回复。在我任职的司里,大家都做得很好,都能自觉地从小事做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当然还有最让你放心人,但凡遇到重要的小事,你一定就会想起他来。你不用担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回复,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同样的,你对他的事情,也不会大意,也不敢大意,也会尽心尽力给他有个交代。这种情景,这种感觉,只有共事的彼此心中默契,感觉是很美妙的。可贵的是,具备这样品格的人,绝不会只对上级领导讲信誉,对同事、对外人、对下属都能一样相待。你看机关里口碑好的人,都有这种优秀品质,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赞誉。
多年以前,我曾经给青年推荐过《致加西亚的信》,说的是一个叫罗文的美国陆军中尉,受美国总统的托付,历经千难万险,把信送到了远在巴西岛上的加西亚将军的手上,赢得了美西战争的关键胜利。为什么会让他送这封信?因为他有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受命的品格,大家都信任他,其他人都不如他可靠。他有千条万条理由送不到信,或者转交他人也未尝不可。如果是这样,那他就不叫罗文了,美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他送的是一封信吗?不是,他送的是一个战士的信誉。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忠诚、敬业的精神,体现了人性的光辉。这也是100多年来,《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最畅销书之一的原因。
机关处室经常有一些应急的工作,如果你是受命外出执行公务,那么及时地回报就特别重要。一方面要让领导和家里人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如果不及时回报,就会让领导不放心甚或有靠不住的感觉。有人说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就是这1%没落实,结果就算没完成,甚至会影响和贻误了大事,不得不重视。那么这个度又怎么把握呢,客观的标准有一条,就是只要领导催问你,说明你就没有及时回复。即使领导没有追问,办事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回复。不回复的小事儿隐藏着却是靠不住的大问题。再
比如,现在的短信和邮件等都很多,发不发是一回事,回不回又是另一回事,你可以不发,但对专门发给你的却不能不回,除非你故意不回,这是一个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基本品德。
事毕就回复,说起来简单,要做好很不容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还是怎么做人的问题,这和承诺与诚信有关。我们身边有不少事毕必回复的人,事毕不回复只是一小部分人,那是这些人还没有明白事毕不回复的害处和事毕就回复的必要。还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小事不回复的人,可能能力水平还不低呢,只是不拘小节、不屑小事罢了。我相信不及时回复的人当中,可能有做大事的能力,即所谓不屑小事的人可能有所谓的“大本事”,如果既能办大事又能办小事,有能力又让人放心那当然好,但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让你选一种人,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机关行为36“忌”之四:“拖拉误事”
一次,我让实习生小王复印几本文件,是作为汇报用的附件,因为材料比较多,复印需要一些时间,我对他说:“你抽空复印一下。”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希望他能尽量快一些,但没有催他。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有交给我,那几天司里整理文件倒腾柜子,确实也忙,实习生很出力,大伙还夸他呢。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交给我,我以为他要给我复印出个“刮目相看”呢,或是复印难度太大?那就再等等吧。那天要汇报了,我想起还要加上那个复印件,于是我问那位实习生:“复印好了吗?”他说:“没有,这些天帮助处室整理文件柜,现在马上复印。”我说:“不用了,已经赶不上了。这些天你很辛苦,但是你的拖拉误事实在不应该,你的实习表现我认为是不及格的,你不用再来了。”他表示歉意,但我希望他能记住这个教训并成为他的人生“财富”。他悻悻走了,不知道这件事对他是不是一件好事。
这位实习生错在哪儿?看起来是一个拖拉事件,其实他并不懒惰,那些天他干体力活也不惜力,怎么就“不及格”了呢?而且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就是我说的“无意识差错,”这就比较可悲了。照这样下去,恐怕他要干好工作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不知轻重,太不懂事,不知道许多事情是不能拖拉的。
我20多岁不懂事的时候,肯定也常常干这样的事。有些事以为领导说“抽空”,那就抽我的空儿;
或者认为自己没闲着,也不偷懒,有些事拖延拖延没关系;
或者自以为这件事不重要,拖拖不要紧;
甚或压根就忘了这件事,都有可能。结果呢,时有感觉不被信任、不被重视或者不被重用,还不知道为什么,等我自己当了领导,碰上了这样的事情,才深有体会,很是扼腕。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孰轻孰重应该有一个权衡,有一个安排。领导交办的事,并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事,比如突发的一些事件,比如家里的大事难事,还有急事都需要安排调整。但领导交办的事,不能不放在心上,虽然领导没有强调快办,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只要是我交代的事,除了说明“不急”或“缓办”的事,其实都是需要立即就办的事,有人慢了点,我就着急了,其实不是我着急,是事情着急了。复印材料的活儿,即使有困难,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儿,应该可以在一两天之内做好,怎么能拖了十几天呢?这件事在他的安排中放到了什么位置呢?你怎么判断这件事就可有可无了呢?即使不是领导交办的事,也要尽快完成给予回复。更重要的是,通过办好他人交办的事,不拖拉延误,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树立良好的品格形象,这和是不是领导交办的没什么关系。
说起这种事,有一个处长告诉我,一次领导让他复印一个材料,就一张纸,他正要复印时,一位办公室大姐也要复印,他就让大姐先复印,大姐复印的材料有一百多页,他就在一边等着,十分钟过去了,还没复印完,他还在等着,这时领导的电话来了:“小王,你把我的材料丢哪里去了!”他知道误事了,后悔也来不及了。他说:“我怎么能傻等着呢!到隔壁办公室复印一下也就一分钟的事,不行我到楼下复印一下,五分钟也交上去了!真是不知轻重呀!“拖拉总有一些理由,但都不是理由,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效率意识,可能就不配在机关里工作。马上就办,是机关工作的一个规矩,安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是机关青年的基本能力,拖拉是不行的。后来有一次小王的同学告诉我,当时他和小王在一起,他们压根就忘了我交代的复印的事,都觉得没脸见我了,还好原件没有遗失。这是入职青年可能犯的一种错误,很严重的“无意识差错”。
拖拉误事,不仅是误了他人的事,更要紧的是误了自己的事。
机关行为36“忌”之五:“当场声辩”
我用“声辩”,而不是“申辩”,意思是说当场发出声音和不发出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写个纸条或者采用巧妙的方法给予说明或者申辩也未尝不可。如果你是有所准备,故意要当场声辩,那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差错”的范围了。
一次,我们召开全司会议,内容比较重要,结果有一位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我当即批评他:“重要的会议怎么能迟到!”他当即声辩:“公交车出了故障,路上又堵,本来应该不会迟到的。”看到他自感委屈的神情,我的批评更严厉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迟到!你不要声辩。”结果很影响会议气氛。
但凡当场声辩,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时还很有理由,但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有时没想过。关于迟到,堵车是一个理由,但如果会议重要的话,堵车就不是理由,更不是道理。至少会前要打出充分的时间余量吧,或提前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如果无法事先告知,那就应该首先表示歉意,接受批评,不要声明或声辩。真有特殊原因会下说明也不妨。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还是40年前我上中学的一件事。一天我和一位同学相伴上学,感觉时间有点紧,我那位同学戴有一块手表,他说出门前刚对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滴滴报时,应该没有问题。紧走慢走,我们刚进了校门,上课铃声响了,等我们推开教室的门,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老师对我们说:“迟到了,你们就站到后面去,”我那位同学当场声辩说:“我们没有迟到,是上课铃早打了半分钟,我的表是北京时间!”老师更生气了:“迟到就是迟到,还狡辩什么!站到后面去!”
站了一节课,站是站了,心里还是不服,总认为我们自己不算迟到,上课铃没按北京时间响。事后老师跟我们讲了道理:“打上课铃可能有点误差,但打铃上课是全校的规矩,这是大道理,你们没有提前到校,已经是不对了,你的手表只是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如果大家都按自己的“道理”,学习秩序不就乱了吗?“我们的老师是大家很敬重的,我们也承认了错误,表示应该吸取教训更加注意。
有人会说,如果严格按北京时间打铃,可能我们就不算迟到了。想想当年的条件,打铃的时间误差一点是难以避免的,即使到了今天,也不能保证那么准时,迟到了也不至于会被罚到后面站,但迟到的原因能成为当场声辩的理由吗?
有些人就事论事,认为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当场声辩,但不知道想过没有,原因和理由与当场声辩不是一回事。迟到可能有理由,甚或很值得,但没有事先告知,有错在先,那就该受批评,当然特殊原因或许还会受到嘉许,但它和当场声辩不是一回事。当场声辩的本质是不服管理,而服从管理是机关工作的一条原则。可以想见,如果是你愿意服从管理的话,即使批评有点过,你也会接受或忍耐,而你不服管路的意识,则会通过所谓的一点理由就当场声辩起来,除非你是有意要表达这种情绪,否则就没有道理,还可能导致问题升级矛盾激化。这样的后果于己于人于事都是弊大利小,往往后果很严重。
有人当场声辩只想解释说明,语气没有那么硬,这时候我都会马上制止他:“不解释,不要解释。”为什么?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除非让你解释,否则你的解释没有意义。批评你迟到,就是批评你迟到,影响会议就有错,有什么理由或功劳下来再说,不是一回事。如果领导劈头盖脸地训一顿,当场声辩的效果就更不好,把本来的迟到批评变成了矛盾对立,恐怕有违初衷和目的,也会影响会议效果。除非你是想借机发泄,这是因为:一、违反会议纪律影响会议效果理当受批评;
二、事先没有打招呼也有错;
三、所谓的原因理由如果有,那也是小道理,遵守纪律开好会是大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如果你有大道理,那也用不着当场声辩,下来说明就好;
四、当场声辩表现心胸狭隘,没有度量,说到底还是不服管理的心理作祟,不服管理就不是小问题了。
又有一次全司开会,一位青年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我照例批评了两句,他点头不吭气表示接受,过后我问他,才知道早上他送父亲急诊,到了医院做了安顿,马上就赶来开会,开完会还要赶去医院。亲人病重是大事,他完全可以不来开会,发个短信就行,但他还是顾全大局,还接受我的批评。我由此对他多了一份了解和信任,也会更加注意对她的批评,他没有当场声辩,是一个成熟青年和优秀公务员的良好风范。
对于批评者来说,把握好批评的分寸至关重要,这里也有一个小道理和大道理的问题,为批评而批评于事无补,动机不纯更是害人害己,那是针对批评者而言的。对于被批评者,可能你有原因,甚或理由充足,但我的建议是绝不当场声辩,这也算是一个对品格和智慧的小小的考验吧。
机关行为36“忌”之六:会前不到位
有人说我前面说的那些,今天机关里的年轻人其实都知道,不过是明知故作或故意不为。我相信青年干部很多是不用提醒的,但是无意识地犯错,还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明知故犯或故意不为的,我们可以单列一个单元讨论,我要说的还是无意识犯“忌“,姑且说之,仅供参考。下面我说说“会前不到位”。
机关工作大量的是办文办会办事,即所谓的“三办”,再加上一个“做人”这“三办一做”做好了,机关工作也就做好了。我今天要说的“会前不到位”,也是是机关里常见的一种现象。
我经常参加一些司局或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协调会、座谈会为多。如果就在一个办公楼里,我通常会提前10分钟到会议室,但有时还看不见会议主办方的人,其他部门的参会同仁来了以后也不见到主人,我们就有一种受到冷落的感觉。有的只剩三五分钟了,才见到主办方匆忙到场,好像没什么准备似的,一些与会者应该知道的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情况也不专门提供,会议显得松松垮垮。这种情形下,参会人的情绪很受影响,所以会议的质量和效果一般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是主办方的领导“掐着点”到会,还可以勉强被接受的话,那么承办会议的工作人员会前不到位,实在有点讲不过去。如果参会人员都是在同一个办公楼里,工作人员至少应该提前15分钟到场,因为有种种原因,外部门参会人员很可能提前10分20分钟到会。如果有邀请外单位代表参会,只要使用了交通工具的,很可能就有提前半小时到场的,客到主不见,实在不礼貌,给参会者留下的,只是冷淡应付的印象,往重里说,就是不尊重参会者,反映出主办方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德。
有这么严重吗?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当然特殊原因除外。有一阵时间,机关里流行着“掐着点到会”的风气,参会时间以准为美。参会者倒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办会者也心安理得,那就让人想不明白了。可能是受国外的·一些风气的影响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多次出访,在拜访对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到达时间上,有时就比较纠结。一方面,因为所在地区交通状况比较复杂,我们担心迟到了不礼貌,所以都是提前出发,一定提前到达受访单位;
另一方面,我们通常会被告知要准时到达,否则提前到达没人接待。所以我们经常提前10分20分或甚30分钟到达,到达受访单位后,没有人接待,我们要么在车子里呆着,要么就开着车瞎转磨时间,等到了时间了,才有人接待。主人心安理得,我的心里却很郁闷,这叫什么事儿呢?主人难道没有考虑我们可能提前到达吗?我们早到10分20分钟又有什么不对吗?难道主人们个个都那么精贵?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接待我们有什么难的吗?
有人解释说,这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讲求效率,不浪费时间,而且也不论你是什么级别什么客人,都一视同仁,秉公办事。这种论调居然也会被我们的一些人所认可,而且效仿起来,还真像西方人那么回事。岂不知这是无意之中犯了待人接物的大忌了,至少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只讲准时准点,不讲待人之道,恐怕只是捡了一些皮毛,丢掉了一些根本。丢掉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就是丢掉了我们做人的一些东西,丢掉了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就是在待客方面的真诚、热情,宁可自己辛苦一点、稍微付出一些,尽地主之谊,尽主办方之情。况且早一些到会场,接待提前到达的客人,还可以加强沟通,尽可能发现和解决会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这是开好会、解决好问题的关键。
所谓我们在国外看到的一些慢待客人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人根本就是骨子里不把你当客人看,要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客人,比我们到位的还早呢。如果是在欠发达地区,更多的是迟到懒散成了习惯,他自己就看不起自己,继而看不起别人而慢待客人,还是一个不尊重人的问题。
但凡出现会前不到位的现象,都与会议主办方不重视有关,可能就是个形式主义的会,所以大家都应付应付得了。会前不到位、办会不认真,就是不良机关文化不良处室文化的表现。看看这种主办方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表现,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因为做人做不好而开会开不好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如果召开相关部门的会议,又都在同一个办公楼里,那么工作人员提前20分钟就要到场;
如果有使用交通工具的参会者,那么工作人员就要提前半小时到场,往往我自己就会提前10分20分到会场,接待积极参会的先来者,以示尊重和重视。近几年我们司与五六十个部委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不论是在主场还是客场,我们都是提前半小时以上到场,会前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多一分准备,就多一份成功。即使是司内的会,我本人也都提前到场,没有别的,心在会上而已。
参会者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提前到达会场,就不能苛求办会方提前接待,但办会方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到会则是责无旁贷的,包括相关的会议材料也应在会前准备停当,并在会前检查验证,防止出现差错。这些,就应该是我们的处长或科员们应当想到的了。
会前的文章大得很。
机关行为36“忌”之七:开“小会”
我再说一个跟开会有关的现象:开“小会”。
一次我在一个近百人的大会上讲话,讲着讲着,突然看见有两个青年在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我的思路一下中断了,停了两三秒,那两人还没觉察,继续开着"小会",我不得不当场制止了他们。事情不算大,但毕竟对讲话和会议会有一些影响。开"小会"的年轻人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小会",谁没有开过"小会"?我就没有。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开"小会"。别的错误很多,36忌大部分我都犯过,但没有开过“小会”,因为我一直认为开“小会”是冒犯人的故意行为,是对会议的不尊重,可能开“小会”的同志并不这么认为,但实质上就是这种效果。这些年我经常坐主席台,又知道原来台下的任何动静都能尽收眼底。哪里有个“风吹草动“,即使是上百人的大会,也能感觉得到。这时侯如果我正在台上讲话,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是小型会议,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小会上开“小会”,简直就是对讲话人的轻视和挑衅。如果一两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则影响三五人,多则影响大半场,就会直接影响会议效果。
什么人喜欢开“小会”呢?我注意到有些人喜欢开“小会”,甚至全然不觉察旁人对他们的反感。如果注意观察他们平常的为人,可以证实爱开“小会”的人,一般都是很自我的人,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知道如果换做他在讲话的时候,会不会在乎别人开“小会”。开“小会”的毛病不算大,但不好改,因为这是潜意识里的事,自己感觉不到,如果要说和价值观有关,好像说得重了,但如果要改,还真要从心里改起,从价值观改起。
还有一次,一个六七十人的会议,我正讲着话,听到有吹口哨的声音,是谁这么无礼?我离开座位,循着声音而去,原来是一个手机的来电铃声,那时候时兴彩铃,这位老兄选了这么一个旋律,没有调到静音上,人还不在座位上,真让人哭笑不得,也算是一个无意的恶作剧吧。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相邻的人不制止,或不主动处理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好像自身置之度外,其实是放弃了应有的责任,是有损自己的形象的。
还有的时候,我们在会场上能听到有人在大声地打电话,循声看去,那人却是把头伏埋到桌子底下,以为大家看不见他,也就听不见他的声音了,一幅活生生的“掩耳盗铃”的场景。你以为大家看不见你就听不见你的声音了吗?你以为你躲到桌子底下就不会干扰会议了吗?
有人说我很随和,主持会议或讲话的时侯即使有人打手机也能宽容,其实不然。我是见不得任何干扰会议的现象出现的。如果有人思想走神,只要你没有动静,不影响他人,我无可指责。只要发出动静,影响了周围的人,或影响了会议秩序,我都是能制止就制止,即使隔着一定距离,只要没有人劝阻,我就会尽量劝阻。只要是我们承办的重要会议,我都乐于担当维护会场秩序的责任,或安排可靠的人维护秩序,要求是“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人员走动和服务员倒水都会精心设计严格掌控。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怎么开好会的问题。需要召开的会议都是重要的,而且办会的人也都是用心的。但如何把会开好,不仅是办会人的事,也是参会人的事。重视会议,尊重讲话人,是参会人应有的品格和态度,有必要有责任共同努力把会开好。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大会,会议开得冗长沉闷,领导在台上念着稿子,底下的人嗡翁一片,“小会”四处开花,时间又过了饭点,人心已经散了,其实是对办会质量表示不满,故意而为之。这种情况,就不在我说的“无意识”之列了。
机关行为36“忌”之八:“不上问”
我当科员的时候,很怕见领导,更不会主动去请教领导。是不敢,还是不愿?是不屑,还是没说的?可能都有,反正是敬而远之。一次领导让我代表青年到大会上发言,我用心写了一个发言稿,觉得挺美,也没有征求同事和领导的意见,甚至还不想让领导指正,很担心领导会把我认为精彩的内容给否定了。会后,领导问我:“你的发言稿为什么不给我看呢?”我支吾无语,因为实在没有道理,领导在基本肯定我的发言的同时,还指出了我发言的一些问题,还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遗漏。领导告诉我,如果想让自己的发言出彩,务必在发言之前听听领导们的意见。自我感觉是一回事,其实真的不是那么回事。由此,我记住了一个教训。
上,上级领导也。孔子说“不耻下问”,我们也经常说向群众学习,但就是没有说向上级学习,只提“下问”不说“上问”,这是一个重要的遗漏,可能也是一个故意吧,这里的玄机怎么能轻易让年轻人知道呢。当然,在我们的机关文化中,也是有一些潜在的规则的,我们的机关文化讲究层级管理尊卑有序。做为下级,做为青年,不是你随便可以向上级领导发问的。可是在机关里,对青年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是你的上级或领导,如果你不能经常地“上问”,那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学习和上进的机会。不上问是机关青年进步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到一些青年躲避领导,或见了领导没话可说,我就经常鼓励青年向我提问。一次,青年小刘对我说:“您让我见到您就要给您提一个问题,现在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对其他人也是这么要求吗?”我说:“我看你不太主动请教人,所以才鼓励你提问,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是在我的要求下问我的,其他人是主动问我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这能一样吗?”他说“我明白了,谢谢您!”就走了。
他明白了吗?我看他没有明白,因为以后再见到我,他还没有问我,也没有请教我的意思。当然我也不会再主动跟他说什么了。可另外有的青年,经常都会向我发问或者说请教我,几年下来,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不上问是机关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至于原因各有不同。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领导,恐怕有所失误受到批评;
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请教领导,而是不屑请教领导,自恃才高,耻于上问;
还有的青年不求上进,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么问题;
也有的是看到领导板着个面孔,自然也就敬而远之了。
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所谓学到老、活到老。那么我们向谁学,怎么学,可能没有好好想过。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这些都没有错。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而他们就是一本本活着的书,就是活的实践,他们身上积累着大量从书本和实践中来的东西,都是很宝贵的东西,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近在眼前的资源怎么就视而不见呢?所以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之外,还要倡导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学习是时时处处的事,如果指望集中专门学,那可就要误大事了。我想这恐怕就是学习型青年和非学习型青年的区别吧。
一次,司里要进行年终总结,每位干部都要述职,一位青年干部问我怎么能讲好,很简单,我建议他把自己的发言稿征求他的同事和领导就行了,结果效果就是不错,反响很好。且不说各位领导和同事会提出中肯的意见,能切实完善内容,光是主动征求意见这一条,就在内心深处得到大家的认同了,这比内容更重要。征求意见请教人不是“规定动作”,但要把事情办好、把人做好,主动请教特别是请教领导尤其重要。至于请教的内容方式就非常多了,虚心诚恳、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基本的要求。
我们在工作时间,都有和上级领导相处的机会,能否善于虚心地请教他们,决定了一个青年发展和进步的快慢。但凡领导,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通常不是年轻人看到的表面上的那一些。作为晚辈和下属,如果能接近领导,讨教一些真学问,学到一些真本事,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和讨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和优秀上级接近的机会而不请教不学习,岂不太可惜了吗?
机关行为36忌之九:文稿露怯(征求意见稿)
一位青年干部参加了体验式调研,在乡村住了十几天,回机关后写了一份体验式调研报告。他到我办公室对我说:“这是我的体验式调研报告,请您指正。”我看了一下,问他:“你这是给我的吗?”他说:“是呀,我就是专门送给您的。”我说:“你没写台头,就不好说是专门送给我的。”噢?难道还有这个讲究呀?没有台头的材料叫做“无头文”,一般是不作批注的。我又问他:“你这是请我指正吗?”“是呀,这不我自己送来了吗?”我说:“你让我指正,可没给我留一点地方啊。”原来他的文章标题打在纸张的顶头,文稿铺满了整张纸,没有留“天”,也没有留“地”,即使我想批注,也没有地方写,这不免让我怀疑他的诚意,是不是原本他就没想让我写什么,不过是向我展示一下罢了。可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又问他:“你这是给我看的吗?”他不理解地看着我,好像是在说“这还用问吗?”我问他:“你这是几号字?”他说:“5号字。”我说:“我眼睛不好,你这字号太小,我看着很费劲,怎么也要3号字吧?”他无语,一脸无辜,我告诉他,“在机关里,文稿都是有讲究的,你这个虽然不是公文,但问题是一样的。没有台头不够礼貌;
请人指正,不留出空间,说明缺乏诚意,只是让人看看而已;
既然请人指正,就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字号行距都要有所考虑。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应该还有思想上的问题,更是一个规矩。”
没想到原先是想向我展示的文章,让我批得一无是处。我连内容都不看就打了回去,让他重新处理,尽管他是无意识而为,也希望他能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个问题,不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文稿露怯,露什么“怯”呢?首先是不符合机关文稿的规范要求。现在机关对公文的要求越来越细,不同的文稿都有不同的规范,就是为了办文的效率,保证机关公文的正常运转。即使这样,不讲规矩的公文还是屡见不鲜。一次,一个司局上报了一个重要活动的请示,在正式签报件的左上角还贴了一个黄纸片,司领导随手写了两行字:领导:这次活动很重要,请您一定参加。当时我看到领导很不满意,让打回去,意思是说,这么重要的请示签报怎么能贴个小纸片呢,太不严肃了。黄纸片是办公室流行的用品,一些青年说是“便签”,那次在课堂上,国务院港澳办的青年站了起来,他说“黄纸片不是便签,我这儿有便签。”他向大家展示了他带来的便签,只有小笔记本大小的便签,一定是有印刷着单位名称的台头,纸张,并一定标明着“便签”,而不是“随手贴”。我们还经常能看到随手贴上还画上表情符号,这些都不符合机关公文的要求。
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个形式的问题,但形式不讲究,往往就会以文害义,影响和损害机关工作的规范规则。如果不考虑文种的要求和对象,就会影响公文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考虑对象的需求,可以看出作者和行文单位缺乏诚意,也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当然像文稿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更直接贬低了作者和行文单位的素质,很损害作者和机关部门的形象,这样的错误属于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文稿露怯,最突出的还是表现在思想和内容方面,机关公文大约20类,各种文体都有不同的要求,既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更有思想内容的要求。我们常常注意了形式的要求,不注意思想内容上容易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套话空话“八股”成风。就拿调查报告来说,本来是各有不同颇具特色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调研报告都是一个面孔,比如题目大多是“关于xxxx的调查报告”,内容都按“基本情况、基本做法、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套路来写,一些重要生动的思想内容容易被埋没其中,字数不少却没有什么看头。即使汇编成册,又有多少人看呢。那年,我们和上级机关联合督查人口计生工作,上级机关的领导同志指导我们撰写督查报告,就改变了我们对调查报告写作的认识。首先在标题上,就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比如我们的报告题目就是“3000万光棍的警示”、“我国每30秒出生一个缺陷儿”等等,直接点出了问题的要害;
在内容上,不再按背景、基本情况、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建议的套路来写,而是把最重要的内容凸显出来,特别着力写好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起关注,所谓“凤头豹尾”,就像新闻写作中的导语一样,但又不是五要素平铺罗列,而是把需要突出的要素提出来加以强调,即所谓“强调性要素”,或提问,或引语,或观点,或故事,让读者能尽快得其要义,实现文稿的效益最大化。至于文稿的字数,应该能简则简,原则就是可要可不要的不要。至于没有质量的文章还要汇编成册,且不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即使费了半天劲,又有几个人看呢。
中央国家机关举办的一次公文大赛,近九十个部委和单位参加,18个文种只有60个一等奖,我们司里的一位年轻同志就拿了一个一等奖,是关于我们工作的一个规划,规划能有什么特别的呢?大家都写过规划,但怎么不写成“八股文”,做到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表达精当,那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基本功不过硬,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看到,每位优秀的干部都有他或她的优秀的文章做支撑,所谓文如其人,的确如此,这是机关干部不能不看重的。
机关行为36“忌”之九:触犯逆鳞
有一天,办公室的小王小李吵了起来,怎么回事呢?原来小李接到领导电话急用一份材料,材料在小王那儿,小王小李的桌子是挨着的,小李就拉开小王的抽屉,找到材料给领导送去了。小王回来以后不干了。小王说:“谁让你动我的抽屉了?!”小李说:“领导着急要,我知道在你抽屉里,找到交上去有什么错?”小王说:“我告诉你,我的抽屉不许任何人动,要动必须跟我打招呼!”相处一年多,小李还不知道小王有这个“逆鳞”。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闹得两个人一段时间很不愉快。
“逆鳞”是龙的喉部下方有一块一尺见方逆向的鳞,这地方你别碰它,你要碰了它就要跟你玩命。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用到机关里,处理人际关系倒是很贴切的。如果你注意一下,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那就是轻易不让别人碰的东西。逆鳞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以物质为主,一类以精神为主。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有轻重缓急。比如偏重物质的,他的财物你动他一分都跟你没完。虽然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会克制和掩饰,但一碰上逆鳞的时候就能表现出来。有的人是看重精神方面的,比如说名誉,你要损他一点他都坚决不让,如家庭名誉、人格尊严等等,重精神的往往不重物质。
“逆鳞”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差别很大,除了法规纪律以外的,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都需要我们内部协调和彼此尊重,我们不能不重视。
小李再急也应该给小王打电话说一声,得到许可就不会有问题。可是小李不知道这一点,他以为自己的抽屉不在乎别人动,别人的抽屉也一样,这就是小李的问题了。无论如何给小王打个电话那是应该的,特别是在不了解人家“逆鳞”的情况下。所以,我们经常不明底细,经常触犯他人的“逆鳞”,甚或哪壶不开提哪壶,常常弄得关系紧张还不甚了了,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和工作无关,触犯就触犯了,这和机关工作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政府机关不是关起门来只跟自己打交道的机构,政府机关要跟所有的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而且要争取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办事。不同的组织和不一样的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这一点,不清楚各自的“逆鳞”,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只要是不危害公共利益的“逆鳞”,我们都予尊重,也都能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才能尽到协调各方的职责。
其实有许多禁忌,包括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东西,以及我们的老规矩、老说法等等,都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认为无所谓,人家就有所谓!如何了解和对待“逆鳞”,不是个人的好恶,从机关的职责要求来看待和处理,就好理解了。
不触犯“逆鳞”不是我们害怕什么,它的实质是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充分尊重他人的核心利益。即使双方利益冲突,也要充分考虑权衡触犯“逆鳞”得失利弊,不能轻易对待轻率行为。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逆鳞”,不知道这一点,就会犯傻犯错误。有些人和团体甚至不断以触犯“逆鳞”突破底线挑衅闹事,实际是很不理智、很愚蠢的。
人和人行为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的不同。就像工作中都在做同样的事,尽管目标一样,但不同的人由于理念不同会导致最后的方向和结果不同。但并不妨碍不同的人合作共事,相互尊重和包容,即我们所说的“和而不同。”
我发现有些人就有探识“逆鳞”的本事,你看他只用几句话就把你的底线摸到了,和你交往其乐融融,通常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何不学习一些好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自觉和能力呢?
机关行为36“忌”之十:皱眉苦脸
我问小刘:“你有什么发愁的事吗?”她说:“没有呀。”我说:“那我怎么常见你皱个眉头呢?”小刘疑惑:“是吗?我不觉得呀!”我说:“我以为你有多少发愁的事呢!”小刘说:“我自己从来没注意过,也没人跟我说过呀,我会注意的,谢谢您!”
我在这儿用的是皱眉,而不是愁眉,是想说本无发愁事,无端皱眉头。我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皱眉头,但是自己不知道,偶尔家人提醒一下,自己也觉得这不算什么毛病,久而久之,真有了眉头纹,甚或一脸苦相人不待见。大概过了50岁以后,有一次,一位干部对我说:“哎呀,您今天真灿烂呀!”我说:“怎么了?我平常不灿烂吗?”说开了,大家都说我经常板着一个脸,大伙都不敢其实是都不愿和我多说话。这一次对我的触动很深,原来我在大家的眼里是这么一个形象!其实,我很想用自己的善意换来大家的真诚,没想到由于自己的皱眉苦脸扭曲了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辛弃疾有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轻时不知道自己实际是个什么表情,也不知道应该是个什么形象,现在知道了,越感到这个不叫事的事还真不是小事。现在我看到机关里一些干部皱眉苦脸,就想起我自己当年的情景,就想提醒他们注意一下。
这和机关工作有什么关系吗?如果让不同行业的人组成队伍举行入场式,有人调侃公务员队伍是“严肃拘谨、皱眉苦脸”,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有这个问题。由于机关文化环境的原因,不少干部比较严肃和拘谨。但作为一种社会形象,就不是什么好的现象了。作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个人的形象关系着整体的形象,平常的表情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会有所影响。应该始终是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是颜正面和、心平气和的,即所谓有亲和力,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这不是你个人高兴不高兴的问题,你的机构和职责有要求,要求你和各种人都能交流,而你代表的是机关的形象,即使你今天真不高兴,也要换一种心情,和颜悦色地去面对一切,不能皱眉苦脸。这关乎个人和机关的形象,也会影响机关的文化和工作的氛围。
这些年,我比较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提醒自己不要皱眉苦脸,更不能“懒得搭理你”。这些都不好,会给自己的工作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展开眉头、放开胸怀,可以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并能慢慢感受到周围给你的正面反馈。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感觉会越来越好,也就不会皱眉苦脸,能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够帮助你更好地做好你的工作。
还有一种“皱眉苦脸”,是有些当了领导的人,喜欢板着个脸,对下属非常严肃、不苟言笑,而且很不自然。他可能以为领导就得是这种样子,其实在大家眼里十分可笑;
还有的干部颐指气使,总要有人伺候着才满意;
有的说话打着官腔、哼哈摆谱,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行为反映出来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忘了公职人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其实并不美,也直接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所以领导同志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注意对下级的心情,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机关和团队的文化和氛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我把邓丽君的一首歌送给大家:“别把眉儿皱,嘿!我的朋友,展露你的笑容,请你别再把那眉儿皱,跟我一起走,奔向海阔天空。甜甜蜜蜜在你心里头,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什么忧愁,快快乐乐在你心里头。”
机关行为36“忌”之十六:视而不见
在机关的楼道里,迎面过来一位青年干部,我知道是一个机关的,但不熟,我想和他打个招呼示意一下,他却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形同陌路。这是一种视而不见,叫做“眼里没人”。再比如,会议室里有一张椅子挡着路,本来顺手一挪就可以方便他人行走,但有人就是看不见,宁可绕过去也不动动手,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叫“眼里没活”。还有一种,看着是在和我说话,但他心不在焉,眼睛不知往哪看,或是两眼茫然很无神,即使我心有不悦,他也毫无觉察,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我叫它“没心没眼”。以上三种视而不见,是我年轻的时候都犯过的毛病,偶尔有人提醒了,也不以为然。很迟以后慢慢明白了,也没有办法补救了,只能当做教训讲。没有办法,不懂事就是不懂事,想说自己优秀实在不容易。
为什么会“视而不见”?主要是“没心”,视而不见的背后是心太小,心里只能装下一点小小的自己。心小了眼就小了,所以看见人就跟没看见一样,看见东西就跟没看见一样,或者看见了也不往心里去。我在机关里不时能见到这样的年轻人,由于不用心,所以举手投足总不到位,表现在交流协调能力方面的严重低能。照顾自己都做不好,要想关照周围、关照他人就更困难了。这些毛病如果没有人指出来的话,只能随着阅历丰富和经验增长,才会逐渐有所改进,所以及时提醒指出很有必要。可现在谁会跟你说这些呢?你自己一直不知道,有些毛病就一直背着,很影响干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视而不见在日常生活中很平常,怎么在机关里就是问题了呢?我这些年体会,作为政府机关,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做好政府工作,就要能够关注前后左右,照顾方方面面。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明白了这点职责要求,就会自觉要求自己做到眼里有人,眼里有活,能够关注周围,照顾左右,这是一个优秀公务人员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视而不见的行为表现,折射出来的可能就是失职失能的问题,不符合机关的行为规则。
有的领导也有这个问题。按说已经工作多年了,应该“眼里有人”了,但他见到你就跟没见到差不多,尤其是级别高的,好像可以不把级别低的干部放在眼里,遇到顺手之劳的活也不做,以为就该是下级的事,和下级谈话,目不相视,心不在焉,下属很尴尬,他本人好像还没有感觉。这样的领导也是视而不见,眼里没人,眼里没活,也很差劲。
视而不见是眼里没人,眼里没人是心里没人。你眼里没人,人家眼里也没有你,你心里没人,人家心里也没有你,一定是这个道理。视而不见不用心,学到的东西就不多,进步肯定就要慢,往往就会因为行为孤僻逐渐成为孤僻的人,在机关中的处境自然就好不了。
心里有人,就能眼里有人,就不会视而不见。
推荐访问:摘录 机关 机关36“忌”(摘录) 机关36 机关行为36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