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
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地要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抓党建实践的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从严治党。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体现的是从严治党;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毫不留情地惩治腐败,体现的是从严治党;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大检修,重拳打击“四风”,体现的是从严治党;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体现的是从严治党;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体现的也是从严治党,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体现的更是更大范围、更深角度的全面从严治党。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坚决有力,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绝不是灵光一现。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习近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事业以来,对党的建设长期思考和实践的理论成果。弄清楚它的发展脉络、丰富和发展过程及核心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习近平党建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成熟过程,进一步加深党的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地位作用的认识。
一、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的7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公道正派,头脑灵活又肯干,在梁家河插队一两年后就开始参与村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他参加赵家河大队的社教运动,以及入党并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建设进行了特殊的实践。体现在,对党坚定理想信念;
不光喊政治口号,而是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把搞好生产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
耐心细致做思想教育工作;
对违反纪律绝不姑息;
率先垂范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找出活生生的例子。特别是在把思想建设与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这方面,当年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给全党同志树立了榜样。1974年初经过全村党员选举,上级党委同意,习近平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以及给村里打了一口井、办了一个铁业社、办了一个缝纫社、办了一家代销店、打淤地坝、办了一个磨面坊。一件件的大事实事好事的办成,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工作自然顺顺当当。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里的务实作风,以及“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习近平党建思想中,成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一个特色。因此,梁家河知青岁月,可以理解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初已经在中央军委工作的习近平,主动要求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当他把自己的打算向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汇报时,耿飚曾经挽留他说,下基层锻炼是好事,也可以到野战军去嘛。但他还是坚持要到地方上去。习近平跟插队时的好朋友陶海粟说,他之所以要下到农村地区去做基层工作,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国家已经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地方上会比在军队里接触的事物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对自己的全面锻炼更有利。二是他自己在陕北干了7年,知识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他的优势。他还跟这位亲密朋友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这位朋友2017年回忆说:“听他说这番话,我很感动,但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正是因为带着这种沉下去的执着,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的3年多时间,满腔热情地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以改革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把立足于对本地工作的思考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关注结合起来,著述成文,于2015年以《知之深爱之切》为书名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十八大后让党内同志感觉很熟悉的名词如“政治纪律”,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讲话中就进行了深刻论述,把抓政治纪律“与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结合起来。为了改进全县领导干部作风,1983年,习近平主持起草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即“六项规定”:一、总揽全局,抓大事。二、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三、搞好“一班人”团结,维护县委领导的统一。四、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六、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争先创优。正定时期的“六项规定”为十八大后的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作了历史的经验积累。因此,主持正定工作的几年,可以理解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充实发展阶段。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在这期间,习近平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推进党的建设的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这在199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得以鲜明体现。从中我们发现,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提出了“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等论断,号召党员干部“四下基层”,自己带头乘车近3个小时、步行2个多小时,三进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习近平还精辟论述了从严治党,指出:“从严治党、为政清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始终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之江新语”是《浙江日报》头版的特色栏目,从2003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4年时间里用笔名“哲欣”发表了232篇短评,2007年辑录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再版。在这232篇短评中,党建类最多,接近总数的一半,其中很多篇幅阐述了党的建设各方面内容,比如“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主要论述党的思想建设问题,“基层干部的分量”讲的是党的组织建设问题,“做人与做官”就是论述党的作风建设问题。“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论述的是党的制度建设问题。“关口前移,惩防并举”阐述的是反腐倡廉建设问题。“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则提出了“关键少数”的问题。其间习近平还有一本“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的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其中收录的是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期间所作的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2006年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13年再版。其中蕴含着习近平任职浙江期间丰富的党建思想,涵盖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反对腐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福建和浙江时期,可以理解为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实践运用阶段。党的十七大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就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从总揽全局的高度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的论述。如关于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于党的思想建设,他非常重视理想信念,并形象地阐述道:“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关于党的组织建设,他提出了“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的重要论断,并提出了好干部的五个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他发人深省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特别是关于党的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关于党的制度建设,他有着深入思考,认为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两个坚持”“5+2的布局”的习近平党建思想,分别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和《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等著作中。这些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成熟,并在党的十九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成部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把握这一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权威读本。
(一)注重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理论逻辑和系统完备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重要文稿,连同先前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能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全貌。新收入的部分,不仅是相关著述数量的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丰富和发展,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完整体系。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专题,收录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全面从严治党的12篇专门文稿。由于伟大工程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贯通,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其他各个专题的治国理政论述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应当通读、精读全书,并且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结合起来学习,在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方面下功夫,力求从总体上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其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及其在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时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和内在理论逻辑。
(二)注重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实践逻辑和发展脉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进行总体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中央巡视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取得明显成效。这一阶段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集中反映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建设问题,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使党建思想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时,要联系这一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背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回答了哪些时代问题和实践要求,深入理解其真理力量、实践逻辑和发展进程。
(三)注重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丰富和发展了哪些重要的党建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原则,也是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反复出现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这方面的论述有了进一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着重阐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重要论断。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命题:“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1.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随后,“四个全面”被进一步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由此,“从严治党”命题进一步展开为“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义:“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2.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首先从政治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紧抓好。这是对我们党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首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他强调,“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
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要求“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复杂问题、年代久远的遗留问题、长期形成的惯性问题,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善作善成。”这充分展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清醒、恒心韧劲、精神状态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关于干部队伍、人才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党的建设问题都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作出新论述,从而使得这些基本观点具有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形态。这些重要思想观点都值得我们仔细研读,认真领会。
三、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核心特点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有必要结合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来把握其核心特点,深化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
(一)党的意识特别强烈。强化党的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最核心特点。无论是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讲话还是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都贯穿着强化党的意识这一重要思想脉络。党的意识是政党的灵魂,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强化党的意识”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最能彰显其核心思想的观点包括四个新论断:
一是“第一身份”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二是“第一职责”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
三是“最高位置”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四是“最大政绩”的论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治党理念特别清晰。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中最引人关注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党理念贯穿了“从严”的鲜明主线,指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立规严谨,治党理念与法治精神相契合。突出党章作为“党的总章程”“根本行为规范”的重要地位,要求全体党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其实质是运用法治方式和制度思维,依据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为依法治国提供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
二是问责严肃,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强调“管党治党要靠纪律和规矩”,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断完善党内纪律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督执纪的力度和水平,使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这就要求党的建设要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党规党纪的笼子。
三是管控严格,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三)群众观点特别鲜明。群众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最显著特征。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他都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研究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不同时期的群众观点,可以把其所蕴含的思想概括为“人民主体论”和“人民中心论”。
关于“人民主体论”。习近平强调,围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关于“人民中心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四)问题导向特别突出。突出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蕴含的重要方法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习近平总书记善抓矛盾的治党方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聚焦“进京赶考”的大问题,开创了治国理政的全新局面,使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纪大党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的高度清醒和自觉。
(五)队伍建设特别强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力量。因为,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没有减弱,还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赶上新一轮科技革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解决社会矛盾防止出现‘颜色革命’”等众多更加艰巨的任务。队伍力量的强大不仅在于人数的众多,而且在于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关于加强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是党员的高素质培养,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新论断,要求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补钙”论,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要求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通过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核心特点,不难发现其思想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突出了党的建设与党和人民事业的辩证关系,融汇了历史与现实,贯通了理论与实践,联结了治党与治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面向世纪政党和长期执政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指导党的建设新的实践。
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本目的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努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学习上要努力系统深入,把握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其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实践要求,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要深入把握其关于党建宗旨使命、主题主线、总体布局、根本途径、保障条件、动力源泉的重要论断,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政治立场、思想方法、精髓要义、价值追求,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
(二)实践上要努力联系实际,真用真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善于联系实际,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措施,真正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联系个人实际,努力用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的新要求衡量自己、提升自己,带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要联系党建工作实际,努力用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指导,着力解决党建难点问题。要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际,努力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党建成果为业务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