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讲话

时间:2022-08-05 0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

——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的讲话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对贵州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先后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省委工作会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等进行传达学习贯彻,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总书记10月16日重要讲话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形成战略共识。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按照分级、分片、分专题原则,省领导带头就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等进行专题调研,准确掌握一线实际情况。三是深入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活动。出台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试行办法,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四是深入研究制定政策文件。在制定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新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希望大家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意图,把精准扶贫的政策要义领会好,把精准扶贫的思路举措谋划好,把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完成好。

一、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攻坚拔寨”就是决战决胜,就是最后的时期。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任务和重大行动部署,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打赢打好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一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增强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始终关注贫困地区,深情牵挂贫困群众,发表重要讲话20多次,地方考察25次,其中14次涉及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既有方向又有方法,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对全国具有普遍指导性,对贵州具有现实针对性。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牢固树立“三大理念”。一是树立科学治贫的理念。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这充分阐述了科学治贫的重要思想。我们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体现中央精神、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二是树立精准扶贫的理念。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去年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倡导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理念,就是对精准扶贫的深刻诠释。我们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三是树立有效脱贫的理念。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我们要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动扶贫重点更聚焦、措施更有力,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满意。

二要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紧迫感。扶贫开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全国大局,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契合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扶贫开发是最大“短板”。当前,中央已经把扶贫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内在要求。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扶贫开发是重点领域。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需要用改革的办法去突破和推动。从全面依法治省来看,扶贫开发是重要基础。深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的各个环节离不开法治的规范。从全面从严治党来看,扶贫开发是有效实践。贫困地区的党建成效要通过扶贫开发来体现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是推动扶贫攻坚的根本保证。

三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紧迫感。贫困既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要用经济学的思维看待贫困问题。当前,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更多物力资源加快开发,更多“沉睡”资源加快唤醒,多彩贵州涌动着空前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持续向贫困宣战,完全可以如期摆脱贫困。扶贫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大量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快补齐扶贫开发这块“短板”。这对于刺激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树立鲜明的扶贫导向,把扶贫开发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抓紧制定“十三五”扶贫规划,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

四要紧紧围绕把握当前形势任务增强紧迫感。对当前贵州省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成果丰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149万人减少到去年的623万人。二是时间紧迫。到2020年实现6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多时间,平均每年要减贫100多万,时限越来越近、时间越来越紧,已经进入倒计时。从今天开始到2020年年底,还有1897天时间,一天都不能耽误,一刻都不能懈怠。三是任务艰巨。贫困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根本任务。贵州省贫困人口全国最多,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个百分点,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改变,扶贫开发任重而道远。四是目标明确。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两个所有”和“两个不掉队”。“两个所有”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
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
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五要紧紧围绕履行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战略使命增强紧迫感。国发2号文件明确要求贵州省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这是国家层面赋予贵州的战略使命和责任。示范区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通过先行先试探索路子,为全国扶贫开发作示范。“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要切实肩负起职责使命,对于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比如集团帮扶、对口帮扶、“摘帽不摘政策”、干部驻村帮扶等做法,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完善,争取做得更好。同时,要继续为全国扶贫攻坚探索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努力创造全国扶贫开发的“省级样板”。

二、强化工作抓手,进一步找准贵州省扶贫开发的突破口

对贵州来讲,发展是第一要务,扶贫开发是“第一民生工程”。要深入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认真落实“1+10”配套文件,明确工作量、时间表和责任人,提升扶贫政策含金量,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贵州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这些年我们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贵州省造路的路还很长,交通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快贫困地区的小康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县以下延伸,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切实改善。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抓好县乡村寨公路改造提升,打通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强力推进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要与时俱进深化拓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着力改善生活条件。全力抓好贫困地区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改进农村信息服务。加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加大贫困村村庄绿化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改善生态条件。破坏生态的扶贫最终只能返贫。要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扎实开展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造林绿化等工作,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二是抓好产业扶贫。当前,贵州的交通“天亮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春天就到了。要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贫困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分到“一杯羹”。要按照“接二连三”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扶贫产业链条。要充分发挥贵州“公园省”的全域旅游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保健养生游等业态产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收受益。大力推动组织形式创新。要着力提高100个农业园区集约化水平,精细打造“十大扶贫产业园区”,使园区成为扶贫开发主平台、主载体、主战场。要推进农业大户、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多措并举为扶贫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筑牢基础。要总结推广六盘水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经验,探索股份合作制扶贫新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当前,要特别注重提高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国务院扶贫办主抓的电商扶贫工程在贵州省落地生根,积极探索“大数据+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路子,畅通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的双向通道,使电商扶贫成为贵州省扶贫开发的“新引擎”。

三是抓好扶贫生态移民。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是总书记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明确要求,也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将给予大力支持。要抢抓难得机遇,把扶贫生态移民与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等结合起来,确保“十三五”全面完成142万人的搬迁任务。提高贫困户搬迁比例。要解放思想,摸清搞准搬迁贫困户的实际规模,争取全部纳入国家规划实施。提高搬迁补助标准。适当提高扶贫生态移民贫困户人均补助标准,落实好扶贫生态移民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助政策。要制定好“十三五”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筹措计划,争取中央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债券资金更大分配额度,做好贵州省实施工作。提高生态修复程度。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结合山区农业开发、退耕还林、扶贫攻坚和特色产业发展,扎实做好旧房拆除、土地复垦等工作,实现生态修复与移民增收双赢。提高搬迁工作水平。扶贫生态移民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政策协调等多个方面,要注重处理好群众基本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不愿搬和搬不起的关系、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的关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使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移民安置地的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帮助移民群众解决生计问题和生活保障。

四是抓好社会保障扶贫。对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要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等方式兜好底,稳定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实施好低保减量提标工作。“两线合一、减量提标”是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创新的重要成果。要坚持与贵州省经济财力相适应、与全国保障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精准拿捏、稳妥推进,加快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适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标施策、动态管理。完善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格外关注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开展好救急助难各项工作。着力建立健全以急难对象发现机制、急难对象认定机制、急难救助快速响应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和急难救助监督检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救急助难工作机制,有效保障遭遇急难问题、陷入生存困境家庭的基本生活。

五是抓好教育扶贫。今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给贵州省“国培”班参训教师回信时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继续抓好教育“四项突破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在解决因学致贫问题上下功夫。全力扩大资助面。要把资助面扩大到就读高中阶段以上学校的所有贫困学生,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不让任何一个农村贫困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增加资助内容。目前,教育资助政策主要是免除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和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资助内容,免除中职贫困学生的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免除高中贫困学生的学费、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全力提高资助标准。要在以往各类助学金的基础上,为中职、高中、高校贫困学生提供每生每年1000元的扶贫专项助学金,解决贫困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问题,不增加家庭负担。要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同时,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政府勒紧裤腰带也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好一点。

六是抓好医疗扶贫。长期以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部分贫困群众难以摆脱的困境。在贵州省的贫困家庭当中,因病致贫的占到了三成以上。要统筹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住院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模式,切实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实施大病保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部署,有效减轻大病患者就医负担。实施医疗救助。认真总结推广赫章县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试点经验,把政策亮点系统梳理出来,从面上加以推广。与此同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贫困地区计生管理服务,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破除“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现象。

七是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输血式”扶贫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是挖不断“穷根”的。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安居乐业,真正实现“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在家就业好,照顾老和小”。突出创业扶持。引导帮助那些有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有丰富经验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好创业项目,落实帮扶资金,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毛细血管”。突出技能培训。针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非常有效,要深入实施创新“雨露计划”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行动计划,确保“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突出就业服务。加快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八是抓好财政金融扶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也是扶贫开发的活水。争取政策支持。目前,为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欠账多、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国家将密集出台有关发行地方债、金融债、重点专项建设债等重大利好政策,要加大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倾斜支持。扩大融资规模。各级扶贫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用足用好扶贫再贷款等扶贫开发金融政策,抓好扶贫投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好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特惠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帮助贫困农户“换穷业”。

三、强化实施方法,进一步提高贵州省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六个精准”的指示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在“精准”上下大气力、硬功夫,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化扶持。

一是对象识别要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要把真正的穷人找出来,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一方面,要总结推广“四看法”。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看法”,就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要结合深入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活动,大力推广“四看法”,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回头看”。搭建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制度性框架平台,及时完善数据信息,对扶贫对象实行规范化管理。各地要按照国家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二是措施到户要精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更加聚焦“两有户”,就是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门路的,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快形成产加销、贸工农相结合的扶贫产业体系。要更加聚焦“两因户”,就是因学因病致贫的,要全面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全面实施中职免费教育,搞好教育扶贫。要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搞好医疗扶贫。要更加聚焦“两无户”,就是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要通过“两线合一、减量提标”的方式,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要更加聚焦“两缺户”,就是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的,要推动基础设施进村入户,加快实施“六项行动计划”。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何防止在县域甚至乡镇内出现缩小版的“大水漫灌”、如何消除工作盲点等问题。

三是项目安排要精准。目前,贵州省已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但不能就此止步,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要因地制宜确定项目。根据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项目与贫困地区实际、贫困群众意愿相结合,充分发挥好项目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带动作用。要不折不扣落实项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强化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等实施项目,绝不能擅自更改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用途。要全程全网监管项目。要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实现项目从申报、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到实施、验收的全程监管。

四是资金管理要精准。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更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要持续加强民生监督工作,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紧盯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管好民生项目的“钱袋子”,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于扶贫开发。要严把资金分配关。要把资金安排与扶贫成效挂钩,做到权责一致、统一调配、归口管理,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要严把资金使用关。有效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对口援助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等扶贫资金,“打捆”使用各类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大水漫灌”“撒胡椒面”,防止“垒大户”“造盆景”。要严把资金监管关。严格落实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强化责任倒查,建好资金“防护墙”,严防“跑冒滴漏”,对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要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严肃问责、严惩不贷。在这件事情上,谁碰“高压线”,我们就拿谁是问,坚决做到“法不留情、刀下不留人”。

五是退出机制要精准。当前的着力点就是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退出机制的落实。一个是贫困县的退出。要建立完善贫困县退出机制,对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鼓励贫困县早脱贫早脱帽,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同时,要切实防止“被脱贫”“被脱帽”现象。另一个是贫困户的退出。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建卡和动态管理,完善进退机制,对已经脱贫的要认真核实核准,完全脱贫的要及时销户,坚决杜绝“戴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的现象。

六是干部选派要精准。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全面落实好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的工作,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接地气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精准配强“三支队伍”。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特别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精准用好驻村干部。从2012年开始,贵州省连续三年选派干部驻村帮扶,今年共选派5.7万人,组成1.1万个工作组,覆盖所有贫困村。下一步,要把干部驻村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派得好”,确保“干得好”,确保“管得好”。

七是考核评价要精准。精准考核是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的保障。一方面,要用好“指挥棒”。今年4月,我们出台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下一步,我们还将出台精准配套制度机制和差异化考核办法,建立问责激励双重机制,严格兑现奖罚。对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大力使用,对扶贫工作任务完不成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要念好“紧箍咒”。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严禁急于求成搞“形象工程”、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严禁出现“虚假脱贫”“数字脱贫”;
要坚决杜绝享乐主义,严禁出现高大上的“穷县富衙”,严禁贫困县兴建豪华办公楼,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修改造办公用房;
要坚决杜绝官僚主义,严禁扶贫开发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八是督促检查要精准。要加强对扶贫项目立项实施、资金拨付、监管验收、绩效评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责任落到实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扶贫办要抓紧制定精准扶贫督查办法和具体措施,抽调精兵强将,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推动工作落实。重视做好督查结果反馈整改,有的还要进行第三方评估。

四、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巩固贵州省扶贫开发的保障力

当前,贵州省扶贫攻坚的目标、思路、举措都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以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一要注重责任担当。构建大扶贫格局,高位推进精准扶贫,必须紧紧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这五个关键。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省里成立双组长牵头负责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县两级也一律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军令状”。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扶贫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相互通气、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政府要履行“主抓”责任。各级政府要强化抓落实的意识,做到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落实。要认真实施好“1+10”配套文件,制定详尽、具体、实在、有效的扶贫脱贫计划,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取得实效。干部要履行“主帮”责任。政策要的是“干货”,工作要的是“实干”。各级扶贫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帮扶工作,敢作敢为、善作善成,靠本事吃饭、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拿事实说话。要实打实地抓,强化稳定帮扶关系,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基层要履行“主推”责任。扶贫开发,最能起作用的是乡村两级组织。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做明白人和实干家,对扶贫工作要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包括采取什么措施、发展什么产业,项目资金怎么投、重点投向哪里,每年减少多少贫困人口、贫困对象增加多少收入,等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社会要履行“主扶”责任。要善于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工作,让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中来。

二要注重政策落实。“1+10”配套文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关联度强,能否有效实施、增强群众获得感,考验着各责任单位和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要强化政策学习培训。举办扶贫开发工作专题学习培训班,认真学习配套文件,使广大干部吃透政策精神、理解政策意图、把握政策重点。要强化政策宣传阐释。广泛深入宣传配套文件的主要精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让贫困群众了解掌握政策,理解、支持和参与扶贫开发,把政策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强化政策转化运用。“1+10”配套文件含金量很高,关键在于把“干货”和“真金白银”拎出来,把政策条目转化为具体项目,把政策隐含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要组织开展扶贫开发项目观摩活动,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增比进位、比学赶超。

三要注重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既要立足扶贫抓扶贫,又要跳出扶贫抓扶贫,把扶贫开发同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联动起来推进,形成“多赢局面”。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在中心城镇、工业园区等落户定居,帮助解决就业、住房、社保以及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改革开放。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优先考虑扶贫,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实践,创造更多改革与扶贫相融合的好经验好模式。用足用好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机遇,寻求更多的扶贫资源,实施更多帮扶项目。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把保护生态、改善环境贯穿到扶贫攻坚的全过程,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要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和布局,做到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对脱贫致富的支撑能力和拉动作用。

四要注重手段创新。要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通过“云上贵州”系统,打造全省“扶贫云”平台,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要强化数据网络共享。按照“7+N”朵云的组织构架,建成精准管理的“扶贫云”信息系统,实现扶贫部门与行业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衔接。要强化数据动态管理。构筑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基本信息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要强化数据成果运用。用足用好“扶贫云”平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管理、数据运用等功能,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贫困群众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五要注重氛围营造。大扶贫需要大宣传。要抓好扶贫宣传。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全面展示各地扶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把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培育扶贫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要加强思想引导。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就,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努力闯出一条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