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要“造材料”——以一篇信息文稿片段为例,供大家参考。
不要“造材料”——以一篇信息文稿的片段为例
今年是全国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换届”是信息采写和报送的热点焦点之一。
最近,经我审改的一篇关于换届风险排查防控的信息文稿被上级采用,刊发在相关信息刊物上。
这是一篇一两千字的小稿,“走”到我手上之前,已经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手上过了好几手。稿子尽管下了不少功夫,有一定基础,但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仍然被我改了个体无完肤。
送审稿中有这么一段:
认真梳理分析这次换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风险新挑战,着力从5个方面妥善应对和防范风险。在责任落实上,严防高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传导出现“温差”“落差”“偏差”;
在风险排查上,严防深度不够,各级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5类人员管得不严,代表委员的产生、民主推荐等6个工作环节抓得不紧、“凡提四必”“双签字”、任前事项报告、全程纪实等4项操作措施落得不实;
在工作统筹上,严防力度不够,换届工作、人事安排统筹不力;
在思想教育上,严防广度不够、覆盖不全,换届相关人员教育引导出现盲点、空白点;
在氛围营造上,严防密度不够,没有及时抓、持续抓、深入抓。
这段文字中,比较“亮眼”的是“五个不够”,但我在审改稿子的时候,统统删掉,一个不留。
当时,我把负责起草这篇稿子的同志找过来,坐在我身边,我们一起对着电脑商量着改。改到这一段的时候,这位同事心疼地说:“我好不容易才想出这‘五个不够’,一个不留,太可惜了!”
我解释道:“写材料,观点的提炼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实事求是,关键在写准确、写清楚。你精心提炼的‘五个不够’,看起来挺漂亮,但经不起推敲——一来与事实不符,也没有哪个文件、哪个领导讲话这样提。我们总结经验做法的时候,可以作出新的概括,但水有源、树有根,不能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来有的表述不够准确,有的表述不够清楚。这样写,是在造材料,有‘玩概念’‘玩文字游戏’之嫌。比如,第一点‘严防高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完全是高度问题,也有深度问题;
‘温差’‘落差’是高度问题,但‘偏差’显然不是。又如,我们需要防范的是风险,不是工作‘够不够’的问题。工作没有做到位,存在盲区、短板、疏漏,固然是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但有的风险点是客观存在的,有的风险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到一个‘不够’上。而且,你所写的风险点,很多并没有写准,没有写到‘肉’上,没能一针见血——你看,‘氛围营造’方面,是要防‘密度不够’吗?我们需要防的是负面舆情、不良炒作啊!”
因为改稿的时间比较紧,对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我只能点到即止,也不知道起草这篇稿子的同志是否想得通——对花费不少心血写出来的材料,忍痛割爱确实不容易。但我这样说、这样改,心里自有一把尺。这把尺子的刻度,是“文心”也是“公心”;
这把尺子的功能,就是确保文稿实事求是,确保观点精准精到。下面是我修改后的文稿段落:
认真梳理分析这次换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从5个方面有效防范风险。在责任落实上,严防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传导出现“温差”“落差”“偏差”;
在重点部位上,严防××势力、黑恶势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干扰换届特别是换届选举,严防有关工作人员跑风漏气和各级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5类人员违反换届纪律、搞非组织行为,严防“凡提四必”“双签字”、任前事项报告、全程纪实等防范措施落得不实,出现代表、委员和换届人选“带病提名”“带病提拔”的问题;
在工作统筹上,严防各级换届工作特别是时间进度、人事安排以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统筹不力,上下衔接不紧,造成工作被动;
在思想教育上,严防换届相关人员教育引导出现盲点、空白点;
在氛围营造上,严防负面舆情、不良炒作。
经我审改的这篇稿子,再往下走,一路“绿灯”。
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写信息,还是写其它机关文稿,这种“造材料”的现象并不鲜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研究事”特别是研究业务上下的功夫不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文”乃至“琢磨字”上。借用一位同道中人的观点,写材料固然需要“创新写好文”,但前提是“充分研究人”“深刻研究事”。离开了这个大前提去写材料,那就是在造材料、炮制材料。造出来的材料再漂亮,也只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对指导和推动工作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甚至会误导一些经验不足的年轻同志,导致不实的文风作风蔓延开来。对此,我们要力戒力避。作为负责把“材料关”的同志,尤其要身体力行,不让造材料的事情在自己手上发生,不让他人造出来的材料从自己眼前过关。
推荐访问:文稿 为例 片段 不要“造材料”——以一篇信息文稿片段为例 不要 根据材料写一篇报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