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领导干部要做加强学习表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领导干部要做加强学习的表率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言》,更是深刻阐明了全党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重点要求,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再动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劝学篇”。在《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这里,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论述,重点谈谈领导干部“学什么”“怎么学”两个问题。
谈谈“学什么”的问题
学理论。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
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要的就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成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年中央政治局第1次集中学习,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我们一些干部心态浮躁,静不下来,自觉不自觉地存在轻视理论的倾向,有的甚至认为学不学理论无所谓,只要做好实际工作就行了。这些认识都是很糊涂的,也是十分危险的。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注意改造世界观,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就会失去人生的前进坐标,实际工作也不可能干好。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违纪违法,其起因都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当前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当今中国发展大势,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在理论学习方面,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务求钻深研透、入脑入心,真正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要持续深入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学历史。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因为人的直接实践和经验总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获得,除了向同时代的其他人学习外,还要向前人学习,也就是要学习历史。历史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智慧以及教训的总汇,人类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学好历史十分必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从中寻找解决问题、攻坚克难的智慧和钥匙。特别是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切实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还要学习世界历史知识,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涵养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总之,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真正做到“知古鉴今、古为今用”。
学业务。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很强,既需要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也需要丰富的业务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如果不重视业务学习,在业务上是“门外汉”、是“半桶水”,在领导工作中就会感到“有心无力”,就会误事。从我们相关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看,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就是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工型的干部相对较多,专业型的干部相对较少,还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还有个别的领导干部对分管部门业务不熟,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凭感觉办事、拍脑袋决策,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觉无知,得过且过,进而还乐在其中。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和所分管领域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做好领导工作的实际本领。党的干部就是一块砖,哪个部门、哪个行业、哪项工作、哪个地区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就要在那里发挥作用。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提高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还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要广泛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甚至外交等各方面知识,尤其是要结合自己负责的工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学习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知识、技能,做到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熟悉专业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比如经济增速换档转为中高速,增长动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农业农村等都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等等。这些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主动地加强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理性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从而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努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行领导。
谈谈“怎么学”的问题
读书要有一定的数量。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人均10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读的书更多,达到68本,居世界之最。犹太人爱书,有“书的民族”之美誉。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超过20%的是犹太人。犹太人杰出人才灿若繁星,应该说与这个民族非常重视读书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古代有个典故,讲北宋初期宰相赵普,依靠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的是《论语》的经典性。但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仅仅靠钻研一本或者几本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博览群书、终身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读书好比挖沟,沟要挖得深,口子就要开得宽。也就是说,读书只有广博,才能知识深邃。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曾写过一副对联自勉自励:“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封建士大夫尚且能做到读破万卷,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如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我们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年均读书量至少要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一两倍甚至好几倍,如果没达到就要赶紧补上。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怎么去当领导干部呢?毛主席说过,领导干部不能犯尾巴主义,不能落后于群众,不能做群众的尾巴。这不仅要体现在政治和工作上,也要体现在读书学习上,不能做群众的尾巴。
读书要确保质量。也就是说读书要认真,要讲究效果。我到徽商故里看到过一副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告诉我们,读书也要讲究效果。从读书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用当下比较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浅阅读”和“深阅读”。“浅阅读”就好比吃快餐,狼吞虎咽,追求速度;
“深阅读”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以求充分消化吸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信息知识更新加快,知识宝库日益丰富,像在车上、枕上看看书、读读报,花个一小段时间进行浏览式的泛读,也是快速获取知识信息的实用途径。但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泛读对于那些重要书籍来说就不适用了,如果这么读就难以保证读书的质量,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书籍,要学懂弄通、入心入脑、融会贯通,“浅阅读”就显得远远不够了。要保证读书的质量,就必须进行有定力、有深度、甚至全身心投入的精读。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沉得下身子,忍得住诱惑。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讲,鸟语花香不如翰墨书香。只有读懂读深读透,才能让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不至于一读了之,过目即忘。读书要保证质量,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好书要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有的好书读后还要写写读后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思考体会记下来,能让自己荡涤尘心、明事析理、释疑解惑,让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活的修养、现实的能力和本领,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效果,这样读书质量就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而且他读书有一大特点,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他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要写下许多批注,有时候还把书中精彩的地方摘录下来或者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这样的读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读书要丰富结构。我们讲产业有个结构调整的问题,经济有个结构转型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读书学习也有个丰富结构的问题。旧的知识结构不行了,就要通过持续学习、重新学习,构筑适应现代工作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读书要防止路径依赖,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偏食,不能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以免长期下去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读书也不能只选自己喜欢的读,否则长期下去也会跑偏、导致知识片面。我们常说,一个人,既忌无知,也忌片面,知识的片面往往是阅读的片面造成的,也必然会带来观念和认知的片面。领导干部如果知识片面,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难以客观全面,进而影响到我们事业的正常发展。现在有的同志知识老化,知识陈旧,知识单一,有的不能说他没学习,只是没有及时丰富新的知识结构。就像过去盖茅草房,年年加的是茅草、黏土而不是钢筋、水泥,尽管也是个完整结构,但是个旧结构,是个注定要淘汰的结构,因为与当代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已经严重不相符了。因此,读书一定要打破路径依赖的惯性,根据工作和修身需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构筑起与时俱进的新的知识结构。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及时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同时也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
读书要善于交流。过去常讲,读书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对的,因为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静,需要沉下心来潜心学习。但还有一句讲读书的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个人理解,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分别讲的是读书的两个环节。读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读的时候要静,但是光静还不行,还要转化到动,这是读书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要善于交流。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读书不仅是个人爱好,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就像我们打球有球友、登山有驴友、看戏有票友,读书也要有书友。古语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面讲的就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意思。有位哲学家也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同样道理,我有一种知识,你有另外一种知识,交换之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知识。因此,我们要在潜心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交流,共同钻研,共同提高,就能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读书要明确目的。毛主席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总的来说,就是用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古人讲:“饱读经学世事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说明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我们要用学习来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学习接受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事物,促使自身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改造主观世界,最根本的是要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转化为修养,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因此,除了改造主观世界之外,我们更要用学习来改造客观世界,善于用“学习之箭”来射“实践之靶”,把学习转化为能力,把精神转化为物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一言以蔽之,具体到我们湖南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来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着力解决好湖南的问题、办好湖南的事情。
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于学习的人民。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带好头,在读书学习上也要当好表率。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