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结合实际,供大家参考。
结合实际, 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从实际出发, 这是马列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这就是说,要根据具体的时间、 对象、 条件去解决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现有教学资源, 没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本着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基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组织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结合实际的内容很多, 现就班级特点、 学生特点我们农村实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一、 从班级特点出发, 因材施教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 要从班级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同一本教材、 同一个教师, 如果班级不同, 教法、 进度、要求都会有所不同。
例如:
甲班学生学风较差, 组织纪律比较散漫。
在体育练习 活动中就要求教师着重引 导学生讨论自由与 纪律在锻炼中作用。
使学生认识道既要发挥个性, 又要严格遵守纪律, 组织高度集中统一。
乙班学生有些自 满情绪,教师就要着重启 发引 导学生认真看待成绩和缺点、 谦逊和自大, 教育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总之, 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一个班级学生的特点, 并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如果甲班是一个学习很努力、 做事很踏实, 但脑子反应普
遍较慢, 学习 方法欠灵活的班级。
教学中教师就应采用启 发性和诱导的方法, 多问几个“为什么 ” 、 “怎么 办” 、 “我们有什么 想法” 等等有诱发性的问题, 并在学习 方法及技巧方面加以分析指导。
体育实践中, 在练习 弯道跑的教学时,就可让学生先体会一段距离的弯道跑, 再问“为什么 弯道上容易跑偏? ” “为什么 速度加不起来? ” 然后再共同讨论,引 导学生探究原因并寻找正确的弯道跑技术。
乙班是个接受能力强、 学习方法灵活、 学得快忘得也快、学习 不够刻苦、 比较浮躁的班级。
教学中教师就应强调学生学会认真观察, 并组织他们反复练习 、 还要督促检查练习 的效果。
在练习 弯道跑的教学时, 让学生先看教师的示范和其他学生的模仿练习 , 并组织寻找练习 中的优缺点。
还要通过自 己的实践练习 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构建自 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如果丙班是个上课不注意听讲、 组织纪律较差、 学习风气不好的班级。
教师就应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学习 中强调学习 目 的的教育、 加强教学中的组织纪律, 课堂练习 严格要求, 多提问题多督促检查、 以端正其学习 态度, 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 习 惯; 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习 兴趣。
如练习 弯道跑的教学时,可采用让距离追逐跑比赛法, 练习 中相互竞争。
对练习 不认真、 学习 态度不积极的学生加强辅导, 督促其多练习 、 多注
意他的言行举止, 并教育其保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如丁班是个学习基础较差、 反应较慢的班级。
那么,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要细致一些, 要因材施教, 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 尽量分层次地提出不同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 教师做示范动作时尽量慢一点, 多讲细一点, 标准和要求放宽一些。
在练习 弯道跑的教学时, 可多加强基础能力的练习 , 多做一些游戏性的活动, 扎扎实实的提高练习的质量。
从班级实际出发是结合学生实际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 才能抓住重点, 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做到有的放失, 击中要害, 也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结合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 一)
、 针对学生个性特征不同类型的教育
每个班级都是由几十个各具特点的学生组成的, 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类型进行教育。
一般来说, 作好调查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构成情况, 确定个别教育重点和目 标, 从学生思想、 学习和纪律等多方面进行因材施教。
下面从进步学生、 一般学生和后进学生三方面进行常常阐述。
1. 进步学生
该类学生的主要特点:
有良好的人生和学习目 标, 道德品
质优良; 智力发达、 思维能力较强, 有浓厚的学习 兴趣; 优点虽多但也有不足。
教育的方法和目 标:
首先, 该类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 满的情绪。
由于取得不少好成绩, 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表扬多、 批评少; 使用多、 教育少, 有自 豪感。
其次, 他们对荣誉特别敏感, 一般自 尊心强, 什么事都喜欢自 以为是, 不能接受他人批评。
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进步同学中虽然优良品质较多, 但往往也潜伏着消极的思想因素和不良的道德品质。
在教育中,如果方法不得当或不注意观察, 潜在的不良因素就会突现出来, 甚至有可能恶性发展。
因此, 对进步学生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对他们进行全面分析。
既要看到其优点, 对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 帮助他克服和纠正。
2. 一般学生
该类学生特点:
思想基础较好, 既不“冒尖” 起带头作用,又怕落后挨批评; 道德品质不稳定, 情绪容易波动; 随着所学习 知识难度的增加, 这类学生会感到压力大, 会有不想往前奋进的思想。
这类学生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共同存在, 两种因素相互斗争比拼着, 而且总有一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致使学生向两极的方向转化。
教育的方法和目 标: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了 解学生, 摸清其变化规律,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当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时, 要及时“推” 他们一把, 使他们不断的向先进转化; 当消极因素占主导地位, 他们思想矛盾和问题较多时, 则要耐心的“拉”他们一把, 使他们不要向消极的方向滑下去。
同时要引 导学生要有上进心, 向积极分子学习 , 鼓励其向团组织靠拢, 或找团员 和学习 伙伴, 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对其中表现稍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 尤其要鼓励其稳步上进。
3. 后进学生
该类一般是指学习 成绩不好或思想品质不良或兼而有之的学生, 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家庭、 学校、 社会及其自 身等消极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
他们的后进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对和可塑性。
要教育好后进学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而是一项艰巨、 细致、 耐心和反复的工作, 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场攻坚战、 持久战。
教育的方法和目 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生中都值得讨论总结和有待于探索的。
( 二)
、 一般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在每一个教学班内, 大部分学生的年龄、 体质、 身体发育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比较均衡,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
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 切实掌握学生情况。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照顾到一般学生的情况, 又要照顾部分学生的特点。
要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一般要求与区别对待要贯穿在课程的任务、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和运动负 荷等教学的全过程。
一般要求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确定为全体学生都要求学生达到的。
它反应了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共同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一般要求上, 对一部分完成一般要求有困难的学生, 采取必要的措施, 区别对待, 使之逐步达到一般水平,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对于完成一般要求还不满足的学生, 可适当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使其充分发挥运动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技能, 更有效地发展身体、 增强身体体质。
此外, 在练习的时间、 数量、 强度、 距离、 重量, 延时的时间和练习 的间歇时间等各个方面, 都应注意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与一般要求相结合。
教学任务的确定, 教材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的选择安排, 还必须从教学的具体条件出发, 考虑地区、 季节气候特点, 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 全面衡量,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合农村实际条件, 因材施教
从学校教育上来看, 农村学校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
速发展。
农村教育在自 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三方面具有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的独特优势。
其一, 农村的自 然环境。
在多数农村地区,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 然, 感受自 然。
利用这一特点, 可以培育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我热爱自 然科学的欲望, 使学生的智慧受到大自 然的启迪; 就可以学生感受自 然的多样性和自 然美, 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 形成对的积极性。
自 然界的直接感知和朴素的唯物论; 就可以感受到人与自 然和谐的重要性, 形成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其二, 农村的社会环境。
农村的社会是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生态环境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 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社会性。
其三, 农村的生产环境。
如果我们挖掘农村生产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使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
同时, 也可以锻炼和形成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结合农村实际条件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 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这也是激发乡 村孩子自 主学习的关键。
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 教师要融入自 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 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农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养成了 农村孩子诚实善良、 善于动手、 吃苦耐劳、 好奇心强等优良品质。
体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树林、 山地、 陡坡、 小沟等多变的自然条件, 引 领学生到大自 然中登山和越野比赛, 学习体会心灵的陶野和身体的锻炼。
乡 村日 常生活世界的背后, 蕴藏着无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性情、 也埋藏着许多技术神奇和科学奥秘, 只有真正走进乡 村学生的生活世界, 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结合农村实际条件,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教材, 因材施教, 既提高了 升学率、 又实施了 素质教育, 也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