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全文完整)

时间:2022-07-01 12: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全文完整)

 

 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 不断增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

 一、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讲,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 价值关系的基本或根本观点,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 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 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它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为广大官兵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道德规范、 意志品质的总和, 称之为军人核心价值观。

  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和反映着军人的政治立场、 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 什么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呢?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特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每个成员, 在政治立场、 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应该具有的核心价值理念。

  2007 年 6 月 25 日, 胡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并在十七大报告中予以确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在 2007 年底的军委扩大会议上, 胡主席强调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鲜明提出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科学命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西方军队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同的, 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前面有两个限定词, 即当代与革命。

 所谓当代, 主要是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

 所谓革命, 是一个政治概念, 实际上与我们军队的性质密切相联。

 我们的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 与旧中国的军队和资产阶级的军队本质上不同。

 我军核心价值观有其特定的内涵, 这就是 2008 年底胡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上, 系统概括出的五句话“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 人民、 国家、 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 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主席着眼我军永葆本色、 科学发展和履行使命, 高度重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他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坚持我军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着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继承、 丰富和发展, 集中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 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 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塑造中国特色现代化军队的重大战略举措, 它适应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深化培育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胡主席着眼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创举。

 3 年多来, 我们预备役师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 按照军区和省军区党委的部署要求, 精心筹划, 大事大抓, 坚持在探索中推进、 在实践中拓展、 在创新中加强, 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预备役部队在兵员组成、教育时机、 完成任务以及内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特性, 也给我们深化培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兵员成份复杂, 价值取向多元, 易受错误思潮影响。

 预备役部队聚则为兵, 散则为民。预备役官兵大多是来自地方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和街道村镇, 平时都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与社会直接接触, 受各类思潮影响直接。

 我师部队处于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 主流与非主流的同时存在, 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 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对预备役官兵确立正确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带来了新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预备役官兵认知取向更加多样复杂, 价值理念差别很大, 思想现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 理想信念动摇、 牺牲奉献意识淡化、 是非荣辱界限模糊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对象身份特殊, “军味”“兵味”不足, 战斗精神培育难度大。

 预备役部队具有“寓军于民”的特性, 是一支以现役官兵为骨干, 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部队。

 广大预任预编人员不吃军粮、不住营房, 工作生活在地方, 平时集中接受部队教育时间少, 个人行为难约束, “军味”“兵味”淡化, 部分人员对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缺乏了解, 对战斗精神与战争胜负之间的辩证关系缺少认识, 对现代战争条件下战斗精神能否转化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心存疑虑。

 军队履行使命需要强大的战斗精神作支撑, 而战斗精神源自军人心中坚守的核心价值观。

 可以讲,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保证军队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灵魂工程”。

 三是使命任务多样, 预建急用标准高, 亟需强化献身使命意识。

 预备役人员扮演着“亦兵亦民”双重角色, 肩负着平时服务、 急时应急、 战时应战的使命任务, 这对我们预备役部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 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看, 与以往战争相比,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更加残酷, 武器装备科技含量更高, 舆论较量、法理争夺、 心理对抗更加激烈, 要求我们必须有更加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另一方面, 从部队遂行抗击自然灾害、 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看, 这些任务往往突发性强, 情况紧急, 不可预测因素多, 环境条件艰苦复杂, 对官兵的政治信念、 政策纪律观念和保持持续旺盛战斗力有很高的要求。

 但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部分预备役官兵对“为谁当兵、 为谁打仗”的认识还摆不正, 强调精神追求的少了, 讲物质利益的多了; 强调牺牲奉献的少了, 讲等价交换、 即时回报的多了。

 特别是我师部队驻地的市场经济、 民营经济相对发达, 其中的负面因素对预备役官兵的军人职业道德的影响更加深刻, 甚至在组织预备役官兵教育训练和遂行任务时, 少数人员出现了“没钱不来”、 “钱少不干”的现象, 影响了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形象和使命职能作用的发挥, 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四是内外形势严峻, 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环境, 核心价值观培育尤为重要。

 当前,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复杂,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出于维护其霸权地位以及遏制我和平发展的目的, 加紧对我实施“西化”、 “分化”战略, 通过多种途径对我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影响渗透,极力推销其强权政治, 对预备役官兵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带来了新考验; 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联, 故意放大国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 歪曲丑化党的领导, 利用个别突发事件伺机挑起事端, 企图动摇我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 尤其是前段时间针对菲律宾、 日本政府在黄岩岛和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滋事, 我国北京、 深圳、 杭州等城市相继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民间涉日抵菲聚集游行抗议活动, 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企图利用群众的爱国热情挑起事端、 制造爆乱, 破坏稳定和谐的大好环境, 这些对预备役官兵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大局观念带来了新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中东、 北非等国家的乱局警示我们, 关键时刻,武装力量的忠诚度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 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预备役部队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 能够坚持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进一步打牢“高举旗帜、 听党指挥、 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确保预备役官兵政治上合格、 素质上过硬、 关键时刻可靠。

 三、 深化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 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必须紧贴时代发展、 紧贴使命任务、 紧贴预备役官兵思想实际, 紧紧抓住关键环节, 在强化预备役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价值认同、 感情认同上下功夫, 切实打牢自觉奉行、 躬身践行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是要坚持举旗铸魂这个根本, 坚定官兵政治信念。

 围绕铸牢官兵精神支柱,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部队开展培育工作的成功实践, 也是培育工作的永恒课题。

 作为预备役部队更是要把举旗铸魂, 深扎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子作为培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牢。

 要针对敌对势力以颠覆党的领导为根本目的, 鼓吹“军队非党化、 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 妄图改变我军性质的险恶阴谋, 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把强化军魂意识作为核心内容,深入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引导官兵真正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要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贯穿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 组织预备役官兵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胡主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熟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围绕弄清“七个为什么”、划清“五个重大界限”, 引导预备役官兵掌握运用思想理论武器, 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华, 不断提高判断和识别能力, 确立辨别是非的正确标准, 自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划清界限, 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侵蚀,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是要围绕履行使命这个核心, 强化官兵战斗精神。

 一支强大的军队, 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气为兵神, 勇为军本。

 战斗精神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工作中, 我们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来筹划培育工作, 以培育战斗精神为重要抓手, 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要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放, 坚持从我军根本职能和军人职业道德教育等基本内容抓起, 引导预备役官兵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 强化“当兵打仗、 随时准备打仗”的职能使命意识, 使官兵懂得要不要战、 为谁而战、 为何而战以及如何去战。

 要把战斗意志锤炼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按打仗要求抓训练, 坚持用应急作战的标准牵引训练质量的提升和战斗作风的养成, 把战斗精神培育贯穿于日常训练的全过程。

 要注重重大任务中锤炼。

 执行急难险重任务, 既是检验战斗精神强弱的“试金石”,也是摔打锻炼过硬战斗意志和作风的“磨刀石”。

 预备役部队要充分利用执行驻训、 演练、 抢险救灾等时机, 让官兵经受磨练, 锻造顽强的战斗品质。

 要把战斗精神激励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充分挖掘和发挥官兵积极性和创造性, 用战斗精神激励来感染官兵、 凝聚官兵、 鼓舞官兵。

 充分利用部队组织兵员整组、 预备役军官授衔、 举行誓师动员、 总结表彰等时机, 进一步强化官兵履职尽责的使命感、 责任感, 激发创先争优的光荣感、自豪感。

 及时树立先进典型, 浓厚“学典型、 当标兵”的氛围, 让“当战斗英雄、 做训练标兵”成为每一个官兵的自觉行动。

 三是抓住纯洁道德这个目的, 端正官兵价值追求。

 在预备役部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就是强化思想认识、 解决思想问题、 启发思想觉悟、 升华思想境界的过程。

 因此, 在预备役部队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 必须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紧紧扭住官兵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 充分发挥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转化功能,不断纯洁官兵的思想道德。

 要紧密联系预备役官兵思想实际, 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入手, 帮助官兵搞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军人的价值在哪里、 怎样实现高尚人生的追求等基本问题。

 进一步加强军人道德品质教育, 引导官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清是非、 善恶、美丑界限, 以更高的要求恪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以“走在前列”的标准引领社会风尚。

 扎实开展爱国奉献教育, 引导大家认清“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道理,破除金钱第一、 个人至上等利己主义思想, 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

 系在一起, 为实现富国与强军贡献力量。

 同时, 要针对官兵在消费、 交往、 婚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 把教育引导与严肃纪律结合起来, 对似是而非的歪歪理要敢于直面批驳, 对见怪不怪的不良现象要严肃纠治, 帮助官兵培养健康情趣、 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军人气节。

 四是创新先进文化这个载体,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 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 幻想、 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从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

 胡主席在“7.23”重要讲话中, 对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任务要...

推荐访问: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建设实际 预备役 紧密 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