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八篇)(完整)

时间:2023-06-02 15:40:1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八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八篇)(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一

教师学生爱呵护甘于寂寞默默奉献

我出身于教师之家,幼承父训,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我终于实现了理想,走上三尺讲台,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在平时的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
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我的学生,应该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的关爱自己的学生。爱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我们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从教多年,我最深的感悟是,除了有高尚的师德,一名好老师还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教育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做作业而大动肝火;
曾为学生放弃学习而心焦如焚;
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
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泪下。我犹豫过,动摇过,有时候问自己,和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
当喉咙发炎出不了声时看到学生们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
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的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对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我们不仅要爱聪明的、漂亮的、健康的、稳重的、学习好的学生,教师还要爱迟钝的、残疾的、调皮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和家庭贫寒的学生;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我班有个学生,妈妈跑了,从小跟奶奶长大。做事邋遢,学习不积极,我了解到她的家庭现状后,就把我女儿的衣服送给她穿,给她买文具,教给她怎样洗衣服。在我的默默的关心下,她有了明显的进步:衣着整洁了,笑脸干净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最令人欣慰的是她养成了做事积极的好习惯。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
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
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做教师这行,清贫且辛苦,尤其是心累。有时候也很烦躁,很不想做了。但一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想到他们取得进步开心的笑容,以及和我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我心中的烦恼就消失的一干而净了。于是我又开始日夜兼程,无怨无悔。

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走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作伴,在知识的海洋中赢取那心灵的海阔天空。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离的目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辏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
有时,为了准备一篇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念;
有时,为了想个好游戏,我反复琢磨,细细推敲;
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我放弃休息天加班加点直到雄鸡报晓;
有时,为了孩子的学习,我放弃休息时间,利用晚上周末去家访。

我们总会向往辉煌灿烂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个今天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方会使刹那变成永恒,使梦想变成现实。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风凋青发。每一项新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项挑战,我告诫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让自己在充实中完善自我,在宁静中储积生命的动力。还是魏书生说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二

为了解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状况,笔者自编《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班主任教师比较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德育工作的总体评价和具体实施情况(包括关于班级管理制度、家委会产生方式、班会课的开设情况、主题班会的内容、班主任教研活动、班主任科研课题类型、德育工作反思形式、对学生教育与引导的方式)。

调查对象为天津市785名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实际统计时剔除了未填写社会人口统计信息的问卷)。其中,城市教师409名、农村教师372名(缺失值为4);
男教师108名、女教师668名(缺失值为9);
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的教师181名、4~6年的99名、7~10年的120名、11年以上的373名(缺失值为12);
具有区级及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的教师212名、无此荣誉称号的教师563名(缺失值为10)。

一、中小学班主任比较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

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班主任比较看重的德育能力的要素依次为:了解班级学生(97.1%)、转化后进生(92.2%)、处理偶发事件(90.9%)、沟通家长(90.0%)、开展班级活动(89.5%)、设置班级管理岗位(89.3%)、制定班规(88.9%)、沟通科任教师(86.7%)、创新德育方法与途径(82.2%)、开展德育科研(72.6%)。可见,中小学班主任最为看重的德育能力要素依次是:了解班级学生、掌握德育方法(如,转化后进生、处理偶发事件)和沟通学生家长。这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

二、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总体评价

1、班主任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力

调查数据认为,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非常大的占51.8%,比较大的占28.4%,基本有影响力的占10.1%,不太有影响力的占6.6%,没有影响力的占3.2%。可见,近九成多中小学班主任认为自己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影响力的自我评价存在极其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44.40,p<0.001)和学段差异(x2=21.31,p<0.001),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5.17,p<0.05)。工作年限为11年以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工作1~3年、7~10年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
优秀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显著高于普通班主任。

2、对德育工作岗位的认同感

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工作认同感如下:完全认同的占66.7%,大部分认同的占17.9%,基本认同的占13.1%,大部分不认同的占1.4%,完全不认同的占0.9%。可见,近七成的中小学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但也有近三成的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认同感较低。

3、班主任实施德育的自觉性

调查结果表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中小学班主任教师有意识地实施德育的情况如下:完全可以的占76.4%,大部分时候可以的占15.6%,有时可以的占14.1%,完全不可以的占1.0%。可见,七成多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实施德育。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有意识地实施德育存在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19.66,p<0.001)和学段差异(x2=7.66,p<0.01)。工作年限为11年以上的班主任有意识地实施班级德育的比例显著高于工作年限为1~3年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教师有意识地实施班级德育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教师。

4、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对自己的班级德育工作非常满意的占47.6%,比较满意的占24.2%,基本满意的占13.4%,不太满意的占10.0%,非常不满意的占4.6%。可见,七成多中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德育工作持满意态度。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德育工作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工作年限差异(x2=34.45,p<0.001)和学段差异(x2=14.37,p<0.001),优秀和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4.12,p<0.05)。工作年限为11年以上的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工作年限为1~3年的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
优秀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德育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班主任。

三、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

中小学班主任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关于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班会课的召开情况、主题班会的内容、班主任教师的教研活动情况、班主任教育科研课题类型及论文发表、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

1、关于班级管理制度

在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的占88.2%,班主任制定的占8.5%,学生制定的占2.3%,其他占1.0%。在班干部任用模式方面,固定式与轮流式相结合的占72.9%,轮换式占17.4%,固定式占8.6%,其他占1.5%。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在班干部任用模式上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x2=4.45,p<0.05)。可见,随着学段升高,中小学班干部任用模式倾向于采取固定式与轮流式相结合的方式。

2、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

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方式依次是:由学生家长自荐的占39.1%,选举产生的占27.4%,由班主任指定的占26.3%,其他占6.5%。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级家委会产生的方式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16.67,p<0.001)。与农村家长相比,城市学生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意识更强,多采取自荐方式参与班级事务。

3、班会课的开设情况

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规章的形式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班会是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每周都上班会课的占79.7%,偶尔上的占18.8%,经常占用的占1.5%。可见,近20%左右的中小学不能上齐班会课。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会课开设情况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0.47,p<0.01)和学校类型差异(x2=7.072,p<0.01)。可见,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却在下降,小学高于初中学段;
农村学校每周上班会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4、主题班会内容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主题班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和劳动类。显然,中小学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以德育为先。调查结果显示,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德育类的占97.3%,智育类的占78.9%,劳动类的占56.3%,体育类的占42.2%。可见,德育类内容是主题班会活动的核心,其次是智育,再次是劳动教育和体育。

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劳动类活动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x2=16.07,p<0.001)、学校类型差异(x2=4.81,p<0.05)和工作年限差异(x2=20.37,p<0.001)。劳动类班会活动内容小学显著高于中学;
农村学校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数据表明,中小学主题班会体育类内容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段差异(x2=14.56,p<0.001)。随着学段升高,体育类班会活动内容逐渐减少,小学显著高于初中。

5、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根本没有教研活动的占0.6%,每学期有1~2次的占29.1%,每学期3~4次的占27.6%,每周1次或1次以上的占42.7%。可见,只有四成多的中小学每周开展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与频繁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比,班主任工作的教研活动时间明显不足。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教研活动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25.30,p<0.001),农村学校班主任教研活动显著高于城市学校。

6、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

反思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坚持德育反思有助于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总体上,中小学班主任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为:与其他班主任交流占87.4%,观摩其他班主任占81.4%,分析典型个案占77.3%,阅读教育资料61.9%,写班级日志占46.9%,整理学生成长档案占36.9%。可见,交流、观摩、个案分析与专业阅读是班主任教师反思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而多数中小学班主任教师不擅长通过撰写班级日志和整理学生成长档案来反思德育工作。目前,中小学班主任撰写班级日志和整理学生成长档案的工作量较大,一边从事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担任班主任,往往不堪重负。

7、教育科研课题类型

教育科研课题是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主要途径。总体上中小学班主任所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类型中学科教学研究占70.9%,班主任工作研究占66.5%。可见,参与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科研课题的比例略低于学科教学类课题。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参与班主任工作研究类科研课题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x2=2.45,p<0.05)、学段差异(x2=3.09,p<0.01)和工作年限差异(x2=15.18,p<0.01),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显著差异(x2=9.88,p<0.01)。在班主任参与班主任工作研究类科研课题方面,城市学校显著高于农村学校,小学班主任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7~10年和11年以上的班主任显著高于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4~6年的班主任;
优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更多地承担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科研课题。

8、德育论文发表情况

论文撰写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近1~2年发表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论文0篇的占22.8%、1~2篇的占44.1%、3~6篇的占27.3%、7篇以上的占5.8%。可见,中小学班主任的科研意识显著增强,八成左右的教师将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提炼成论文进行发表。

数据表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论文发表方面,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x2=66.95,p<0.001)。可见,优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具有更强的科研能力。

9、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

德育引导的方法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关键。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方法依次为:谈心占95.4%、讨论及辩论占66.3%、讲故事占59.8%、各种阅读活动占50.1%、参观及实践活动占42.6%、游戏活动占39.3%、影视欣赏占37.0%、角色表演占35.2%、其他占4.3%。可见,以谈心为主的说服教育是当前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的最主要方式,然而德育效果较好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则运用不足。

数据表明,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引导之讨论及辩论法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x2=8.88,p<0.01)和工作年限差异(x2=12.68,p<0.01)。小学班主任教师显著高于初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以上的班主任显著高于担任班主任工作低于11的班主任。

参考资料

[1] 黄正平。保障班主任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体会[j]。人民教育,20xx(18)。

[2]龚耀南。师范生德育能力的现状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6)。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三

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牢固的基础知识,更要教育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对待生活和工作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小学生感恩的缺失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问题。因此,拓宽感恩教育途径,推进和加强小学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本人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十余年,觉得加强小学感恩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小学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理性的感恩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创设独特的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一是可以设立校园“感恩节”。二是开展系统地感恩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如开展以“感恩、自强、奋进、成才”、“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校”、“感恩帮助过我的人”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使学生们认识到,除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母校、老师和同学,感恩社会和国家。

建立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与小学生进行平等的、双向互动的、真诚坦率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加之网络教育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方法灵活,寓教于乐,更能吸引广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是指寓小学感恩教育内容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服务活动相配合,运用感恩教育方法,更加紧密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小学德育。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四

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就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扮演着慈母、严父、良师、朋友等种植煌慕巧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让学生在学校有 家 的感觉,在老师的身上感觉到父母的慈爱和严厉是我最初的工作思路。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我把自己的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用细心的呵护去感化孩子们,当然也要用规定去约束他们。每接一个班级,我首先都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

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亚待纠正的弱点;
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因而要搞好班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帮助他们树立威信,二是要给予细致的指点,三是要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尽快形成合力。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是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粗及从集体,服从命令 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 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的良好班风班貌。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但是要想让班级工作有序地落实开展,还要尽心营造朋友般的平等和谐的关系,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发展。

我曾经带过一个学生年龄相对偏小的班级,学生们虽然挺聪明,但是和别的班级相比总是在各个方面落后一些,入学三年来一直缺乏凝聚力和自信心。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我决定首先从体育竞赛入手,我带领班里的运动员进行了一个月的晨练,在运动会上,大家刻苦拼搏,夺得了年组的第一。成绩使全班同学欣喜若狂。看出了自身蕴藏的潜力,很快在班级内掀起了一阵体育锻炼的热潮。

我趁热打铁,带领学生刻苦练习,先后又获得了学期长绳比赛、短绳比赛一九 长跑比赛三项年组第一名,这近似神话一样的转变,极大地振奋了班级士气,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了。学生们更在活动中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勤奋是成功的基础。

此后,我充分利用一切活动,挖掘班级的各方面人才,促进学生能力、兴趣的发展。我在校艺术节前夕专门编写了一个校园题材的短剧《秘密会议》。我还选拔了一些具有唱歌才能的女生,亲自带领她们排练歌伴舞―台湾校园歌曲《小草》。艺术节上,这一男一女两队组合一经推出,立即反应强烈,好评如潮,这两个节目也前后几次在不同场合表演,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一次演出的成功,使班级的名声大震。不仅推出了一批 小明星 ,也极大地影响了班级其他同学,于是越来越多具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脱颖而出 。我就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此后的合唱节上,师生共同演唱《让世界充满爱》,成为压轴节目;
艺术节上,上演课本剧《晏子使楚》,歌舞《同一首歌》、这些高质量的演出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认可。

多少年来,我执教的班级里每一次升旗演讲都是由我亲自撰写、指导;

班里每学期的板报都是我和学生们共同合作;
我和学生们一起锻炼,一起活动 在共同参与中,班级所有成员被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全班每一个同学都为有我这样个和他们共同成长的大朋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班主任的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我想尽一切办法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把握教育的契机,达到 润物无声 的境界。运用习作培养学生能力,熏陶学生情感就是我几年来的创新所得。

当学生的作文达到一定水平后,我开始练习让学生写诗。班里许多同学由写作之初的迷惘,诞生作品的欣喜,再到后来的自信与成熟,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时间。学生也体会到了 诗其实并不神秘,它来自于我们眼中,它来自于我们心底 。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五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刍议;
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
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三、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
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四、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

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

二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三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四是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五是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
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小学教师就应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叶,在点点滴滴中体现教师的高尚师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六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做到:

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

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在统筹安排好德育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

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最终我们的德育课程也才能潜移默化,达到学生自我约束和分辨的目的!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七

首先要了解学生过去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纪律情况,有无偏科现象等。其次,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了解家长的职业、文化、经济及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等。然后,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因其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当有益的兴趣爱好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起重要作用,只要摸清了这些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转化的措施。

高明的教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分析其个体差异,发掘其闪光点,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其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因为后进生落后的原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他们教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一次次的挫折使他们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变过程中,为他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我班学生杨光,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乒乓求打的很好。一次,学校组织乒乓球赛,我给他报了名并动员他参赛,结果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又趁热动员他参加市里举行的乒乓球比赛,结果取得了单打第二的好成绩。借这个形势我召开班会,表扬他为集体荣誉顽强拼搏的精神,全班同学也向他祝贺。从此,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班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想,老师之所以对那些“与众不同”的学生有深刻印象,也许是因为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经验以及付出了缕缕真情。试想:洒出融融师爱,换来迟开“花朵”的健康成长,是何等欣慰,何等难忘。

上届我班有个学生是双差生,绰号是“说谎专家”说谎时脸色不变,心不跳,作业经常不做……经了解,他母亲去世,父亲务农,心情不好,有气就往孩子身上撒,这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成绩不好,经常又挨老师的批评,我抓住了他的病根是缺“爱”。后来,他病时我给他倒水喂药,课余拉他谈心等,他渐渐地把我当成了她最知心的朋友,我要求他别说谎,好好学习等,都逐步变了过来,现已是班上信得过的班干部。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好“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偏爱后进生。”对后进生实行“五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鼓励优先。尽力使其循序渐进得到发展,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日积月累逐步掌握各种知识。同时,教师应予以后进生“偏爱”,给他们提出适度的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问题,例如在作业练习的训练题组设计时,强调“低起点,小台阶,缓坡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分为必做和选做,让优生“吃饱吃好”,后进生“消化”好跟上队伍。学生经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后,就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此反复“拾级而上”,其学习成绩会提高,若不顾学生实际,提出过高目标,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的。

由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不蹴而就”的,因此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明天就做不到。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施教者,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性,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根治病态,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丝毫不能有那种通过一席情真意切的谈话,即可出现奇迹的幻想,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精神准备,抱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耐心的扶持后进生进步。

后进生的教育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科任教师、同学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更有效。

1、家庭力量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传统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经常主动地联系家长,互通情况,商量办法,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助其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2、社会力量

社会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兴趣、爱好、个性、特殊才能的发展,但不排除因教育渠道,内容多样而混杂一些消极因素,从而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就需教师有意识的鼓励较差儿童主动接触环境,参与现实,并应适当的给予指导,培养孩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敢于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从而锻炼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作为教师,最主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友爱、进步的班集体和真诚无私的良好人际(同学)关系,只有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用集体的爱治愈后进生心灵上的创伤,才有可能消除后进生的对立心理,使之扬起学习、生活的风帆。

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创设各种优良条件,促使学生通过自觉的思想斗争,纠正不良品行,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不良习惯。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
转化后进生是一门爱的科学,又是一门爱的艺术,不但要遵循爱的规律,而且要讲究爱的方法。如果进入“溺爱、偏爱、以严代爱”等爱的误区,就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篇八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关键词:教育活动批评指正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

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
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
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
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推荐访问:小学教师 德育论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八篇) 2023年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000字(八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