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对策
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观反映。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的形势和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日 益深入人心,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今社会思潮的主流形态, 但是,随着我过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社会转型加快, 改革向 纵深发展, 新旧矛盾交织, 利益调整剧烈,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产生了 深刻影响, 使其出 现了 一些不容忽视的新动向、 新趋势。
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态势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 一个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深入人心, 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的又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 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加强。
从总体上看, 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是好的, 主流是积极、 健康、 向上的。
但是,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 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不断蔓延滋长, 以自 由主义为代表的各种错误思潮和思
想观点甚嚣尘上, 严重干扰和破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特别 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 就业方式、 利益关系 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 多变性、 差异性不断增强。
新的社会阶层在政治、 文化、 思想上产生各种要求。
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说,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状况, 就是这种社会变化和分化的一种客观反映。
第二, 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 交融、 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对我国进行西化、 分化愈演愈烈, 他们凭借其在当 代世界中的经济、 政治主导地位, 在理论上鼓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通过思想意识领域向我国渗透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以达到消解我国民族的、 大众的、 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目 的。
第三, 达赖集团、 东突等国内分裂势力 也时刻想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西方敌对势力除继续通过传统渠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外, 还特别利用 我国在“战略机遇期” 和“矛盾凸显期” 重叠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突发事件、
特殊人物等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种种迹象还表明,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境外势力加紧插手我国国内问题, 利用所谓民族、 宗教、 人权等问题, 进行渗透、 破坏、 颠覆活动, 插手的领域不断扩展, 手段趋于多样, 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更加严重。
第四,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 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阵地。
从一定意义上看, 互联网已经成为错误思想观点滋生、 传播和蔓延的技术条件和重要手段。
二、 当 前意识形态领域凸显问题及变化趋势
1、 国际上“中 国威胁论” 不断升温。
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又陷入“欧债危机” 泥潭, 而中国经济却保持持续增长,对国际事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方敌对势力将中国的崛起看做是对世界的挑战而非机遇, 从人权问题到航母建造再到指责中国汇率操纵, 近期, 又操纵和指使菲律宾、 越南等周边国家挑起南沙群岛海权归属之争。
总之, 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 客观上恶化了 中国的国际环境, 制约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对其决不可掉以轻心。
2、 马克思主义面临边缘化倾向。
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大形势下, 以马克思主义引 领社会思潮,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问题日 益突出。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际国内的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从新自 由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一些人
文社会科学领域面临边缘化的倾向, 有些媒体是非不明, 为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大开方便之门, 致使这些思潮的社会影响迅速扩大。
为此, 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更好地用 马克思主义引 领社会思潮,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势在必行。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待提升。
在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大形势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主导价值观正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重塑和发展。
当 前社会, 个人主义、 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甚嚣尘上, 由此引 发的“杭州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到无人搀扶”、“90 后炫富事件” 等都体现了 当 前传统道德观念滑坡、 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的问题, 只 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 领作用, 才能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为此, 要在不断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的前提下,积极引 导和鼓励多元价值的和谐发展, 要在提倡多样化的过程中 弘扬主旋律, 在高扬主旋律的主题下探索多 样化的发展。
4、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问题日 益突出 。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创造了 令世人瞩目 的经济奇迹, 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总量很小, 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紧谋划和实施文化和意识形态战略, 意欲抢占文化制高点。
以电影、 电视、 音乐、互联网、 快餐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大举入侵, 都是西方敌对
势力为遏制、 削弱、 瓦解中国而打出的文化牌和意识形态牌。可见,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文化、 思想等意识形态上的软实力也很关键。
在此背景下, 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中央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意义深远, 我们应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 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努力塑造我国改革开放和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 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5、 主流媒体影响力有待增强。
长期以来,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了 强势影响力。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媒体格局的变化, 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崛起, 主流媒体面临严峻挑战。
党报党刊“一统天下” 的局面已被打破, 都市类、 生活服务类报纸的数量和发行量剧增。互联网 等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日 趋严峻的生存竞争压力。
非主流媒体与主流媒体之间已出现舆论的分野, 逐渐形成另 一个“舆论场”。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挑战, 保持并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更好地巩固和发挥主流媒体在反映民意、 引 导舆论、 化解矛盾、 凝聚共识和振奋精神的作用, 是当 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 对策建议
首先, 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性进行研究。
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侧重
从理论层面对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 基本实践、 基本经验进行整体性研究, 力求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为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奠定基础; 要从世情、 国情、 党情出 发, 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进行研究, 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目 标指向上, 力求梳理出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要全面分析当 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 新特点和新挑战, 深入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负 面影响, 进一步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性、 复杂性和艰巨 性, 提高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 觉性,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立足和谐社会建设,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要进一步阐明解决意识形态的关键靠发展, 尤其是发展经济的道理, 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 要从实效性来提出 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以全面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对提高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力进行研究, 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 新, 这是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前提。
第二, 对当 前意识形态凸现问题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
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实质, 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第三, 对当前意识形态的根本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具体解决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第四、 对如何提高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使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 政策和措施能够贯彻到位、 落到实处。
第五, 对提高和加强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影响力进行研究, 探讨解决关系 意识形态工作全局的具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六, 对实施我国文化“走出 去” 的战略进行研究, 探讨这一重大战略的目 的意义、 方针政策、 原则方法, 以确保“走出去” 的效果。
总之, 要拓展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对策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自 觉性和坚定性。
推荐访问: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及对策 意识形态 对策 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