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

时间:2023-07-25 18: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第1篇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比较好,希望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内涵,然后反馈练习把握朦胧诗的基本特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对内容理解上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老师又不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比较好,希望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内涵,然后反馈练习把握朦胧诗的基本特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对内容理解上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老师又不想以讲代学生理解,所以课堂设计没有全部完成。

总结起来,有如下的几点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 备课准备不过充分,学生预习不够充分。

学生没有时间预习,是我们可是比较少的原因,而备课的不充分,不是说我没有好好的备课,而是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更充分的备课,总觉得最诗歌的内容和课堂的设计、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也没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

第二, 思路不流畅。

在讲课过程中没有一个贯穿于整堂课的讲课思路,这不是我一贯的讲课风格,这样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筋骨,只剩下了血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讲课之前是几易其稿,和同事也做了参考,但是大家没有形成一个定论;
在实践过程中也是这样,在一班讲完之后,觉得学生接受的不好,又做了很大的修改,所以一直到最后,也没达到自己觉得更完美的境界,这也是备课不充分的一点原因吧!

第三, 课堂引导不力,最后部分处理的比较仓促。

本节课,听课的老师会发现课堂生成很多,但是作为老师现场处理的不过完美。很多学生在诗歌的第二部分分析的时候,已经找到了这种新型爱情观的具体特征了,而我还在指望着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具体以分析来加以深化,而且对新生成问题,引导非常不利。

课堂上,学生说可以把这篇诗歌分成三个部分,而我准备的时候只分成了两个部分。但是我觉得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是两个部分而不是三个部分,是因为我不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我想通过在对全篇诗歌内容的理解之后,划分层次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种操作可以说不是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是是不是有点是,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了呢??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2篇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

如“激趣导入”部分中的“渔樵” 、 “扁舟” 、 “雪花” 、 “三国地图” 、 “古筝曲” 、 “找位置”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进入角色表演”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在对诸葛亮的讨论以及“假设对话”环节中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3篇

《杨修之死》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通过认真研究课文,我发现它很值得一教。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复述、概括、分析、写作等能力。本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一、可继续发扬的优点:

1、教学设计要勇于打破常规。

《杨修之死》是白话小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情节的格式来教学。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竭力避免这种传统教学思路。而是选择本文的焦点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杨修的死因,来大做文章。将古往今来学者们的观点引入,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打破常规按部就班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做法,又增添了课堂的学术气息,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会如何根据文本分析问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在互相切磋中,掌握本文的重点,学习小说的方法。

2、情境教学

复述课文主要情节,既是对学生转换角度复述能力的考察,也是创设情境。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含蓄地运用了这个教学方法。这就是部分听课老师所说的演义法。情境教学能够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中去,在渗透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其思维。情境为教与学都增添了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3、精心设计导语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一半。教学导语要能够给学生新鲜感,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教学我从生活案例入手,增强课文时代感的同时,引起他们思考杨修之死。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在以下的环节中层层推进,挖掘课文的深度。

二、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1、认真研究学生

认真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学习对象。制定的目标,设定的导引问题难度要适当。对学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设问技巧

提问是一种艺术。要根据不同能力、性格的学生要随机应变设定不同的提问方法。对于高难度的问题,要设置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攀登到制高点。不同教学环节间,过渡处需要巧妙设计,自然转换。

3、控制教学节奏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注意教学节奏要做到张弛有度。好的教学课堂如同听艺术家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

4、加强板书训练

美丽实用的板书会为教学锦上添花。本次教学板书有些凌乱。既不美观,又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导引学生。

总之,这次教学实践暴露了许多问题,收获多多,为我以后教学指引了奋斗目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4篇

一、引语导趣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主要靠语言来进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名言,使之既脍炙人口又发人深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例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一文时,对于杨二嫂的贪婪、刻薄,我引用了莎士比亚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不仅拓展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是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拜金主义思想的抨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中受到教育。

二、设疑引趣

在课堂上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在讲授《七根火柴》一文时,可开篇设疑: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中,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为什么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又写了一名无名战士?为什么不写部队首长和红军领导人?那样不是更感人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样,于无疑处设疑,相机而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竞相发言,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直观生趣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图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如教学《狼》一文,可以出示“晚归”、“遇狼”、“喂狼”、“劈狼”等幻灯片。教学《孔乙己》时,可以放映教学片《孔乙己》,利用形象直观的展示拉近课文时代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文字描述和形象展示融为一体,入耳入目入心。

四、想像致趣

想像致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由再现形象进入文章创设的情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求文章意蕴。如学习李清照《醉花阴》时,可让学生由“薄雾”、“浓云”、“西风”、“黄昏”感知词人所处环境,再由“瑞脑”、“金兽”、“把酒”想像词人生活,进而体会女词人的“销魂”、“人比黄花瘦”的凄凉心境。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次激趣都必须建立在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动因上,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5篇

本节课有其特有的闪光之处,但欠缺之处也同样昭然若揭,思索之余,有如下想法:

反复推敲,三易其稿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共设计了七个环节:走近三国、感知思语、寻踪觅迹、公堂对簿、思绪飞扬、碑文撰写、即景抒怀,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中也相应的设计了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次的设计内容完整丰富,但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却也只是浅尝辄止,无法进入再深一步的探究,很快地,这次的设计被否定了。

第二次,我将环节减少,并对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细化,深入探索,并随之而拓展了许多引入的课外的知识,这种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可以具体到重点的字与词,同时课外知识的延伸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引发他们对人物性格的思考,可依然有不足,这种设计过分地强调突出课文内容及人物却忽视了现实社会中我们“做事”和“为人”的德育渗透,于是我第三次的修改思路,既能丰富知识点,又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展现。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6篇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设计有学生跟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派读、个人读他人评价这些读的方式。从中,我们读出了“琼楼玉宇”般的神话境界,也读出了千载离怨;
我们读出了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也读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朗朗的读书声把课堂气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个个情不自禁,争先恐后,以读为荣,以读为快,读得声情并茂。

但在课堂中,我认为在“读”这一环节还做的不够,总害怕课堂任务完不成而偷工减料,急于求成,显得有点仓促。

当然,张口、用耳,都代替不了动脑思考,词的意味是要靠细细地品位出来的,于是,熟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品”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细细品位,先小组交流,然后学生发言。在学生的心目中,品古典诗词是一个难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为了让学生不望难生畏,在此之前,我先做了示范,给学生一些启示,学生也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品的中规中矩,也有的品的别出心裁,也有的背道而驰,对于一些新奇的观点,我们不能一味否定,因为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们只能加以引导,让他们再品再思,真正理解。品词就象品一道菜,尝到了其中美味,舌头就欲罢不能了。学生品出了感觉和想法,尝到了思考的甜头,对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再“望洋兴叹”了。在这一环节,我以为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做得不够,缺乏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因此对有些问题品的不够透彻,可能还有学生不能心服口服。

虽然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想,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7篇

《黄山奇石》是一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课文用亲切、自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各种岩石的特点,再配以插图,生动的再现了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

一、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细心朗读,寻找著名的黄山奇石。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抓住重点,从优美的文字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多么精彩的发言啊!学生对“翻滚的云海”有了深层次的感悟。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8篇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

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 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 )6、拓展延伸:

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

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

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对文中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就是让学生的内心阅读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

⑵ 本文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说,学生对此有很浓厚的兴趣,最适于放开手,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本课中,对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颇多争议。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最佳探究课题。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⑶ 语文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教材上,宜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这篇课文是名著中的名篇,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这包括做人和作文上的。比如做人方面的。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从曹操、杨修身上发现了很多不足,那么给他们提提忠告也就不难了。在这一环节学生答案异彩纷呈。这是学生情感价值上的一大收获。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这在课堂上不得不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2、是复述课文的七个小故事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简练,重点不明确。我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课堂中多加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是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复述故事花了过多的时间。

”前松后紧“,致使后面的教学环节稍显紧张。

4、学生讨论时很热烈,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可大都数却不愿主动举手发言。这是在课堂上常遇到的问题,需要培养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9篇

这学期我带九(5)九(6)班语文,我的观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
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简单的手段,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3、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引导学生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写美文点评。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实践,效果是明显的。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时间不等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如果等到中考前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4、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

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

最后,要让同学们关注社会、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0篇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课文用亲切、自然、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各种岩石的特点,再配以插图,生动的再现了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

一、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细心朗读,寻找著名的黄山奇石。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抓住重点,从优美的文字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多么精彩的发言啊!学生对“翻滚的云海”有了深层次的感悟。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1篇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借和还、买和卖、远和近、死和活”四组反义词的基础上设计的,本来计划讲解两组反义词,分别是:甜——苦高——低,因为甜、苦这两个生字原来都学习过,所以计划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认读,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学生能通过生活经验举例说出那些东西是甜的,哪些东西是苦的,进行语言的开发和训练,结果进行下来用了将近18分钟,后面反义词“高——低”所安排的认读、举例和书写生字都没有进行完,整个课堂整体感觉活泼生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但总是感觉不是那么完美,反思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时再详尽、深入些,这样内容会更加完整。

在讲解第一组反义词时,我也安排了让孩子通过品尝一些甜的苦的来感受甜苦味道的不同,接着通过贫苦山区孩子的饭菜和艰苦的学习条件来理解苦,对比我们学生的生活条件理解甜,只是简单的.引导了一下,但是没有讲明白,前面的品尝其实是味道的甜苦,通过品尝感觉到的,而甜和苦还有另外一层引申的意思,就是心理感觉甜和苦,这样讲解层次会更清晰一些。学生也会更容易理解,这一点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是不应该的。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些教学的细节,使课堂更加完善一些。

二、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

我在讲解甜和苦这一对反义词后,邀请了两外老师站在讲台上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他们身上找出反义词,目的是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反义词,从而由两位老师个子的不同,引出下一组反义词“高——低”。如:穿的衣服黑和白、头发的长短、表情的不同苦笑、个头的高低等。在学生观察到两位老师的体型特点时说出了肥和瘦这组反义词,当时我只是点了一下,说:肥的反义词是瘦,肥也可以说是胖。没有告诉学生,其实这里面包含另外一层内容,有的词语不只有一个反义词,比如瘦的反义词可以是肥,也可以是胖,高的反义词可以是低,也可以是矮,这是我忽略没有考虑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单纯地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一步去做,应该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简单的扩充,这样孩子能更多的接触相关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就知道高和低是一对反义词,如果说高和矮是一对反义词也应该是正确的这一道理。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会更加丰富更加流畅进而显得更加生动。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2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与七八年级有明显不同,它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九年级,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点,可是我们的九年级学生,到了临考前,诸如连人物描写的几种角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诸如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都还是模糊一片。虽然我临时突击,以结构图的形式把知识点给予明确的概括,在阅读文章中予以强化,可是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的。

单靠九年级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时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二、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三、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这样看来,我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四、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方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当严肃。总结以往的失败教训,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除专有名词外一率得会背,包括个别较难句子的整句翻译也要张口就能背出来。背诵的实惠不仅能应对课内文言文的试题,课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记忆。我学生一课一课背,教师一课一课落实,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迁移到课外。刚开始时学生不会迁移,一见到课外文言文就懵了,

五、就是学生最没把握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了。

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成绩的唯一方法当然是老套的做题战术。但九年级上半期及下半期开端,不应该是学生的题海战术,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其实我发现七八年级时,学生基本上不明白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问十个同学十个同学回答现代文阅读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学拿着笔不知道怎么表达他蒙的那点可怜的答案。所以,现代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是学生提高阅读分数的心锁。教师把重点放在答题技巧上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标准答案上,学生阅读分数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诉学生议论文、说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来;
写景或写物的散文大胆的往人身上靠,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
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
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当然并非所有现代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标点、字音字形、词语意义理解;
病句、仿句造句和语言的得体等就另当别论了。

六、最后说说作文

作文可分成四等:又华又实,华而不实、实而不华、不华不实。又华又实是任何时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这里不做赘述。具说华而不实已不再时髦,实而不华反占先机。对此我有不同理解,让学生一本正经地下工夫写实比让学生耍笔杆子写华更难,而且出力不讨好,得分往往更底。华美的文字和华美的装修一样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码体现了学生运用文字的娴熟性,如果不慎不实了,评卷老师也不忍心痛下杀手,得分往往比预想的高。这些学生已经在九年级以前训练过了,九年级时要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
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
四是感情强烈时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
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

总之,语文的教学还是应重在平时,所以,九年级的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是抓住课堂,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3篇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涵咏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陶冶。在此次诗歌教学中,我强调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象,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涵及题旨;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存在某些优点和不足,具体如下:

一、以诵读带动理解。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强调学生通过诵读来整体感知文本。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情感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本文是诗歌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本人在朗读上有一定的优势,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本班学生虽然是二创班的水平,但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因此朗读很积极。在单读、齐读、男女生混读上都做得很认真到位。所以在一开始就容易进入诗歌的品味状态,进入诗歌情境。这方面的尝试是本次课备受好评的一大亮点。

当然,由于初次授课,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应当做具体点评,指出学生朗读的注意点,每读一次,对诗歌的字音、停顿、语调语气的把握都应有所落实,这样学生才会有进步。此外,对于学生容易念错的字,应当在黑板上强调一下,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

二、由生活导入文本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鉴于学生对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和主题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我在导入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当下热门的电视剧《花千骨》和学生耳熟能详的小说《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以及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从这些真切感人的爱情故事着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参与的热情。这一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探索了爱情观,根植于广阔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探究归纳,从课外生活中提取知识,然后再去读诗歌,就会较快且较深刻地领悟本诗的爱情观。将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融会贯通,使学生获得较真切的情感熏陶。

而且,对这些爱情事例的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比如通过《简·爱》中人物个性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爱情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自身长相如何,高低贵贱,都拥有爱的权利,我们都应自尊自强自爱。通过《花千骨》中画骨之间的虐心爱情作为反面的爱情追求,让学生得出爱情中双方应做相知相守,要坦诚相待,心有灵犀,才能幸福相守。此外,学生都很认真地讲述他们身边的平淡却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最经典的爱情追求。这些爱情观的探讨不仅让学生轻松地进入本文诗歌的爱情观的理解,而且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直观的感受,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和人生观的引导。

不过,在材料顺序的安排上,师父给出了他的意见,几则事例都有它的代表性爱情观,如果把简·爱的独立人格的追求放在最后来讲,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诗人舒婷为什么非要让自己变成一棵木棉而不是其他花草的深刻原因。因为诗人在本诗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和自尊自爱自强意识。

三、抓意象品味诗心

《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朦胧诗以意象和隐喻为主,通过一系列象征意象的使用来营建诗歌情境。本诗中诸多意象都有丰富的内涵,无论是木棉、橡树,还是凌霄花、鸟儿、日光、泉源等,它们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特定的爱情观。在设计时,我采用两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一种是采用固定句式:“我通过诗中——读出它们之间的爱情是——”的,让学生采用这种句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从最初就养成答题的格式规范,有助于学生今后在阅读中养成较好的答题思路。第二种是采用表格填写法,提取诗歌信息进行归纳,使讨论结果一目了然,诗歌的重点也十分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在意象的解读过程中,我还适时地进行点拨,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内涵,深入浅出,学生兴趣较大。并且摘取诗人其他文章的内容来帮助理解意象的含义(如引用《傲骨凌霄》来解释为什么诗人非要让自己站成一棵木棉树去体验另一棵树的心思)。

有些遗憾的是,在意象分析中,对语言分析还不够到位,没有结合诗歌语言的含蓄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进行细究,错过了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特别强化。当学生分析之后,教师要适当做些归纳提升,让学生把握诗歌意象,获得从感性到理性上的提升理解。诗歌是形象的艺术,是音乐的艺术。在教学后半部分还忽视了诗歌的进一步朗读,这也是一大不足。如果时间允许,在诵读方面还要多加强化。

四、在拓展中升华

在本诗教学最后环节,我准备了姜岩《北飞的候鸟》这首诗,“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 依靠从不寻找。如果有来生,有没有人爱,我也要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这是一首很美也很有哲理内涵的诗。本想让学生将此诗与《致橡树》做一比较阅读,让学生获得认识上的一个升华——每个人要做到人格独立,自尊自爱,不管有没有人爱,我们都要做最可爱的人。可惜前面提炼爱情观时耗费了过多的时间,结尾有些仓促,造成诗歌分析上不够透彻,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学会把控课堂进程,把握好教学节奏,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的整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以诵读带动理解,课本联系生活,课内延伸课外,做了一次较成功的尝试。其中也不乏一些问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做更多的探索和更大的努力,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4篇

学校这次组织的研讨课活动主题是“同课异构”,所以这次讲这个名篇我也希望上出一些不同来。以往上这类课,我喜欢给学生拓展其他同类篇目,扩大课堂容量,而这次上课,我刻意在避免这类情况,希望把这一首诗讲的深入一些,也让同学们对它理解的透彻一点。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名篇,而且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这次执教就是希望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昨天在两个班上这个课,上午在4班,感觉学生理解和感悟都可以;
下午在3班,有很多同行听课,感觉学生没有放开,理解和感悟情况反而不如4班。我近几年上公开课,存在一个问题,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有欠缺,没有年轻时的亲和力了,这是我以后上课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课后同行评课,有老师提到我的导课特别引人注意,我这才发现,这个导课确实振聋发聩。其实下面的课完全可以从这点出发,让学生体会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结合。

准备课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新的思考:诗的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我突然发现我们以前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明月的象征义。

这句是化用自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就是用这个化用来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的。我这几天寻找资料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然后把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15篇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个人认为是成功的。教师介绍了必要的知识点,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了词的内容,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了苏轼的旷达胸襟,教师在教学过程只起了引导的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气氛较为浓厚。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教学中来。

但是,教学过后却给我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课堂上真正互动起来的毕竟是少数同学,还有大部分的学生未能参与进来,特别是基础差和平时少话的同学,怎样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授课之后,学生的重复学习缺乏必要的载体(如应有的笔记等),有许多学生向我放映了这个情况,难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好吗?一节极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当面对的是基础教学较差学生的时候,教学过程并不能显示设计者的初衷,那么,这一堂课我们又如何评价呢?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差?还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我无从谈起。

另外,教师的备课过程是很辛苦的,可是,我们更过关注的是教师教学的成败,又有多少人来关注教师“一节课的背后”?

推荐访问:上册 语文教学 汇编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