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8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01 11: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第1篇教学目标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根据两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8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8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1篇

教学目标

认识“译、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着”。

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金字塔夕照》

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分”结构。)

(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3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共用230万块石头建成,平均每块重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底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6:设计巧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造屋技术,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唯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是一伟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

板书设计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写景散文)——金色的

教学反思

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金字塔的资料,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情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文本的一种,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读图和筛选信息。在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总结,培养了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和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2篇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整个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本单元《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教学策略】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通过拓展练习,强化理解词语;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独立思考,交流理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在交流、回顾中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准确区分“陆续、继续、连续”3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陆续、继续、连续”教学微课;
“不迁怒”教学微视频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导入。

(1)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快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预设:我认识了两个人物——聪明机智的司马光和无私奉献的白求恩,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我知道了每个人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里有关爱、鼓励的力量。我知道课文如果很长,我们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这样能够节约时间。

(2)总结:是的,带着问题默读是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同学们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2.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板块中三个小伙伴的话,看看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课件出示这三句话,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第一个小伙伴告诉我们默读时要做到“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用手指着读”,这可是默读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小伙伴告诉我们默读时遇到字词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个小伙伴则重点告诉我们默读要注意方法,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或请教别人。

师总结:默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认清每一个字”;
“心到”就是“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思考词句的意思和句与句的内在联系”;
“手到”就是“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带着什么问题默读了课文,在默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师小结: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集中思想,提高阅读效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画出来,读完后再或请教别人。有时候,为了不中断阅读过程,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暂时跳过去。

(4)再读“交流平台”中三个小伙伴的话,圈画每段话中的关键词句。课件显示圈画的关键词句。

(5)阅读文本,延伸内化。

《帽子的故事》

①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帽子的故事》,按照学到的方法进行默读,教师提醒学生

注意做到两个“不要”,同时记住遇到不懂的字词问题要等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

问题: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们必须都戴一顶新奇的帽子来上学?

②学生认真默读、思考,圈出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想办法认识生字、理解词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别人弄清楚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如“抢眼”的意思就是显眼,引人注目。

③学生交流: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使安娜不会因为只有自己戴着帽子来上课,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感到尴尬和痛苦。

【设计意图】教学先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画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默读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提炼,再用“学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将掌握的默读方法运用到学习实践过程中,有效内化认知。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猜谜识“目”字。

(1)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生猜谜底。(眼睛)

(2)课件出示“目”字的演变过程。

“目”是象形字,细长的眼眶,细长的眼珠,是不是特别形象?

小篆的“目”字跟现在的“目”字很相像了。

2.认读“睁、眨、瞪、瞅、瞧”。

(1)课件出示“睁、眨、瞪、瞅、瞧”5个目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读准字音:你能借助拼音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强调“瞪”是后鼻音,读第四声。

(3)理解字义:这5个字都是与眼睛有关的,表示动作的,你能给大家演一演吗?提醒他们注意“瞪”这个字的含义(含有睁大眼睛看的意思)。

(4)识记字形:你能用什么办法一下记住这5个字?(提示:目字旁表义,字的另外一半表音。)

3.认读“眨眼、眼眶、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5个词。

(1)看图读词,圈出含有“目”的汉字。

(2)用演一演、指一指、拆一拆的方法理解词义。

演一演:“眨眼”“怒目圆睁”“目瞪口呆”。强调“怒目圆睁”表现了生气时的神态;
“目瞪口呆”表现了惊讶时的神态。可结合语境,用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指一指:“眼眶”的位置。你还能找出哪些含有“目”的双音节词?(眼睛、眯眼)

拆一拆:“闻”的字义是听见,“睹”的字义是看见,“耳闻目睹”的意思就是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拓展运用。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含有“目”的汉字,同时试着根据对偏旁的理解来理解字义(睛、盯、眉、睡),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2)在语境中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耳闻目睹

他开始表演魔术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手中的茶壶,一下也不敢开小差。那神奇的茶壶里一会儿倒出了红酒,一会儿倒出了奶茶,最后还倒出了豆浆,真让我们(目瞪口呆)。如果不是(耳闻目睹)了这一切,我是绝不会相信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探究交流法,通过呈现“目”字字源知识,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字词的共同特点,了解含有“目”的汉字大多与眼睛的动作有关,借助偏旁知识的认知理解字词的意思,提升自主学习字词的能力。

第2课时

l.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不过很多外国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们觉得世界上最难学的恐怕就是汉语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汉字难读、汉字非常难写……)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汉字的发音及字形不好掌握,很多时候,看上去差不多的字词或句子,表达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2)课件出示三个词语“陆续、继续、连续”,引导学生齐读词语,并根据对它们的理解说说三个词语的意思。

(3)微课讲授“陆续、继续、连续”。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继续:(活动)连下去;
延长下去;
不间断。连续:一个连一个。

2.教学“词句段运用”。

(1)质疑引入: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能相互替换吗?

①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说说能否将三个词语互换位置(不能),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预设:第一句话中并不是所有伤员一个接一个的,而是有先有后,可能中间间隔时间还会有长有短,所以用“陆续”更合适。

第二句话中,白求恩在做手术时被卫生部部长打断了,后面又接着做手术了,所以只能用“继续”。

第三句话中,因为白求恩在手术台上一直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没有休息,所以只能用“连续”,换成别的词语意思就不准确了。

②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词语练写句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他们注意三个词语所表示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③指名朗读句子,师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运用词语,同时引导学生将句子的意思表述清楚。

(2)教学分类整理购物清单。

①出示词语,指名朗读,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毛毯

牙刷菜板饼干充电器枕头

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②质疑交流:在超市购物时,怎样才能做到省时高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出示: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③引导学生自主将词语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按照物品所属类别合理划分、归类。

④指名说说这些词语分别都属于哪一类。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食物: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饼干

生活用品:毛毯牙刷菜板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引导学生再次对自己的归类进行自主整理。

⑤展示不同的购物清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不仅能准确感知近义词词义,也能对相关物品名词进行合理分类,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应用能力。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过渡:爱,就是温暖、希望和力量。给予他人爱,自己也同样会收获爱。同学们,让我们来学习几则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四句名言,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3.指名朗读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读准朗读停顿,重点指导读好“爱人/若爱其身”“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

4.再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提醒学生可以联系本册的课文,说说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待人的。

5.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名言的含义。

(1)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是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2)爱人若爱其身。

意思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引导:你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一谈对这条名言的感受吗?(《掌声》中同学们给予英子很多的鼓励,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他们都做到了“爱人若爱其身”。)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意思是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引导:《灰雀》中的列宁,用温暖的方式感化犯了错的小男孩,正是名言中仁者的风范。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意思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
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引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语速稍慢且注意句子的停顿,读出古文的韵味。

7.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背诵,指名背诵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齐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练习,不断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在教师的讲解中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含义,有效进行传统古文化的积累。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意在让学生在自主、有趣且相对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搭建了一个有趣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通过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微课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等方法,让学生在对“默读”要领的感知,“目”字部字词的集中识记,以及近义词的准确区分和整理购物清单,积累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等方面,进行深度学习与交流,在趣中学,趣中练,省时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3篇

学习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够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出谁的设计好。

“日积月累” “我会读” “展示台”学习准备:

“我的发现” 归纳识字方法 积累字词

小组合作

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归纳小结,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
“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

3、学生识记生字:甘 埋 闯 掰 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日月齐照,大放光明。(明)

眼睛流水,泪水汪汪。(泪)

二 、“日积月累”

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

选字填空,然后读一读。

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三 、“我会读”

1 、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 、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设计的桥。

想一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 、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 、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大桥,并说出选中的理由

四 、拓展创新

1 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 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 评选出最好的桥。

第三课时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4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4.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5.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江、河、沟、海”,引导学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明确: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三点水旁。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个汉字最明显的特征。再动脑想一想,这几个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明确: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与水有关。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两个偏旁“厂、穴”,指名说说这两个偏旁的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1)出示生字: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2)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
后五个字都含“穴”。

教师明确:“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厨、厕、厢、厦”都是厂字头的字,它们大多与房屋有关;
“穴、窟、窿、窑、窄”都是穴宝盖的字,它们大多与洞穴、房屋有关

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

(厂字头:厅、原、厩等;
穴宝盖:窝、窗、窃等。)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过渡引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有多种意义,再组成词语就更多了。下面就来看几个:

(1)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涕为笑”中“涕”读“ti”不要读成了“di”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理解。

学生明确: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几个词语中“笑”的程度稍浅,“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为笑”则写出了情感上由悲转喜的变化。

2.知识拓展,还有哪些关于笑的词语?

(小组讨论,明确:苦笑讥笑狞笑嘲笑谄笑哄堂大笑哑然失笑等)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思考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学生熟读、识记词语,交流讨论。

明确:“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即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对剩下的词语进行验证。(出示课件)

教诲:“教”和“诲”都有教导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灾难:“灾”和“难”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软:“柔”和“软”都有轻柔的意思。

4、课外拓展: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追赶跳跃飞翔打击疯狂温暖弯曲等

四、句子朗读

1、出示句子。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问题预设:句中加点词反映了小马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很高兴,活泼。

朗读指导:用轻松,愉快的口气读这句话,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小马怎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有点不好意思。

朗读指导:用犹豫的、不好意思的语气读,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

(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问题预设:从加点的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出应该有的语气。

3、总结方法,分小组比赛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翻译内容:

明确意思: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熟记内容。

4.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

六、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这篇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学生反复读文章,交流领悟)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来像是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七、课堂小结:

就像《好天气坏天气》一样,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由浅及深的表达着“角度”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画杨桃》,先直接明了的阐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杨桃被画成了五角星,这是由于“我”所处的角度不同,和平时看到的杨桃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小马过河》中,老牛说河水很浅,是因为老牛比较高;
松鼠说河水很深,是因为松鼠体型比较小。小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的结果是“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5篇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
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
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
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6篇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照例句,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情景。

3.读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照样子写一句话。

4.了解颜真卿书法的艺术风格,临摹《勤礼碑》。

5.背诵积累5个和品德有关的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重点:

仿照例句,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情景。

难点:

背诵积累5个和品德有关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下面请大家先浏览交流平台版块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1.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小组交流:说一说本单元课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

3.教师总结:本单元课文的语言都很有特点。《杨氏之子》这篇课文中孔君平故意用杨梅与孩子同姓逗孩子,很幽默,也很有趣,更有趣的是,开玩笑的人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语言礼貌得体,机智幽默。《手指》这篇课文是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同时语言风趣幽默,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童年的发现》中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这三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故事,既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说一说。

1.学生读句子,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师讲解:第一句作者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和食指比作关平和周仓,说明中指位置独特,得到保护。

第二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体操运动员动作的灵巧、敏捷。

3.课件出示三个情景,让学生选择一种情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呈现出情景的特点。

(二)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例句,学生读句子,说一说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2.这句话运用排比的手法,合理运用动词,写出了大拇指做事的动作,表现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特点。

3.学生仿照句子写一段话,写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比一比谁写的好。

四、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颜真卿《勤礼碑》图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颜真卿楷书“恢弘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颜真卿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近2000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

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注意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4、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知道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怎么办?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前——“摇篮”

现在——祸河原因(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治理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部编版 第8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童趣:

游戏“对诗”,激童趣:

(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

(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

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

师: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

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

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师小结,引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āo)、棹(zhào)”两个字的读音。

齐读全诗

(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同学们

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

【预设】

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解疑?

生:“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

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

(可指多人交流)

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三、品读,享童趣:

(一) 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

(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

课件边呈现相关画面,师边伴着音乐,深情叙述,引学生入情入境:

师:看,波光粼粼安仁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潋滟水光,万倾碧波;阳光明媚,柔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闲暇之余,不经一瞥,顿而哑然失笑。什么如此吸引他?想像一下眼前的画面,待会为我们描绘。

(课件定格为静态画面: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俩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

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感受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

(1)师: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

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

(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

【预设】生:一天,诗人杨万里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河边长着的深绿色的芦苇上,偶尔停歇着一两只翠鸟,它们喳喳地叫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这时,他看见了另一只小船在行驶,船上悠然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可爱的小男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他俩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划了一会儿他们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自己则无忧无虑地坐在船上,继续说说笑笑。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噢!原来是那两个小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怪不得不下雨还打伞呢!

品读诗句,引导感悟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感受童真童趣。

(1)师:噢!是被渔船中孩童的特别举动吸引了。那诗人杨万里又是通过哪些精练之语描绘的呢?

生:“一叶渔船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指读)

(2)师: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导读(引导感悟孩子的无忧无虑、天真童稚的形象)

【预设】

生:“收篙、停棹、坐船”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因为,划船出行的他们把船划到河中时,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

师: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读第一、二行)

(其他预设学生活动略)

(3)师:泛舟河上,有篙不撑,有桨不划,你们猜猜俩孩童心里想些什么?(引导感悟孩子的奇思妙想,感受孩子的淘气聪明。)

【预设】

生:划船太累了,怎么才能省力?不如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风吹了伞,不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

师:真是淘气聪明的孩子!

生:……

(4)师: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品味童趣)

【预设】

生:这俩个小孩居然能想到“张伞使风”,真是聪明,我真想到他们的船上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生:看到他们做的这件有趣的事,我也想起曾经的一件趣事……

(5)师小结:这真是“童心无处不显,童乐无处不在”呀!让我们再次读一读,感受孩子的天真无邪、淘气聪明吧!(生读第1、2、4行,师读第3行。)

(二)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

(伴着音乐,课件再次呈现静态画面——渔船上的孩童收篙停棹,撑开小伞放船上。诗人立在船头观望。师再次动情叙述,引学生入境。)

师: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桨儿,放下篙,撑开小伞船中放,渔舟小童笑声声,任尔小船水中荡。是啊,晴空之下,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举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着他——杨万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诗句想想。

【预设】生: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

师:孩童的异常之举让诗人疑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想象一下。

【预设】

(1)生: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第3、4行,读出心中的恍然大悟吗?

(2)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师:那我们就合作着读一读第3、4行,读出诗人心中的惊讶,孩童的稚气、淘气、聪明。(可先指读,再齐读。)

师问:“怪生无雨都张伞,”

生答:“不是遮头是使风。”

师:疑窦顿解,此刻诗人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

生:或许他对俩小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俩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生:他也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趣的事。

生:或许他会加入孩子的行列,使风行船

……

师:是啊!眼前此景不觉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眼前孩童不禁让人啧啧称赞!让我们再次齐读第3、4行, 读出诗人此刻心中种.种感受吧!

(三)品读感受诗句的精妙之处,享童趣:

师:眼前一幕令诗人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齐读,回味这充满童趣的一幕吧!(齐读全诗)

师介绍诗人:

(课件出示——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所写的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师:再读读诗,找出诗中“点化诗境”用得精妙的词?

【预设】

生:这个“使”字,把渔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烂漫、聪明顽皮的天性写活了。

生:“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大悟,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

师评价:同学们的品读能力真强!看似平常词,却把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尽显其中了,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呀!

师:来,就让我们选择喜欢的背诵的方式,把这两个栩栩如生的顽童形象记在心里吧!大家可边想象画面,边吟诵;可边表演,边吟诵;也可与伙伴合作来吟诵……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背诵古诗,指名,齐诵)

师:美好的童趣令我们深深陶醉。其实诗人杨万里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自读下面的诗:

课件出示:

《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④

杨万里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①,晴明风日雨干时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