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讨发言:心怀国之大者,,勇做时代新人(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国之大者”,顾名思义,是指关乎国家利益与发展方向的大事与要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之大者”的深邃思考与实践总结。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国之大者”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之大者”的考量,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含真挚的人民情怀与务实的战略智慧,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通过学习《治国理政》第四卷关于“国之大者”的系列论述,使我有了以下体会。
一、心怀“国之大者”,要提高总揽全局的思维能力。“国之大者”,体现的都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国之大者”往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是以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来擘画。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把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牢记心头、落到实处,要有大智慧、大担当、大格局,坚决避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对“国之大者”的掣肘。牢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把“国之大者”转化为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好政策。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谋全局即注重从大局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
抓大事则是要摆正问题的解决次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关键问题的解决之中。
二、心怀“国之大者”,体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彰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引与创新。“国之大者”本就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治国理政传统的概念,我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一向都十分重视,强调要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分清主次缓急,并将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大事与要事称之为“国之大事”、“国之大柄”。如《左传》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表述,意指将祭祀和军事视为国家大事;
《旧唐书》中有“国之大柄,莫先择士”的提法,即是将选贤任能视为国家要事。传统文化中对治国理政要领的深入思考,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对中华文明脉络的赓续,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了“国之大者”的时代内涵,使之升华为体现新时代特色的政治理念。
三、心怀“国之大者”,彰显真挚的为民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几次清晰点明“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2022年3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无论是人民生活幸福、生态环境保护,还是粮食安全,都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一系列论断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真挚的人民情怀。
四、心怀“国之大者”,需要务实的实干精神。“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从来不是一纸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强国、实干方能富民。离开了实干,再宏伟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心怀“国之大者”就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既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又要有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既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又扎根本土、切中现实。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作为党员干部应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把“国之大者”理念付诸行动,提升政治执行能力,强化政治治理效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我们党持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要义所在。面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才能确保以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和矢志不渝的奋斗姿态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