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75种去极端化表现(3篇)

时间:2024-08-11 09:36: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75种去极端化表现

  

  极端化的75种表现形式

  什么是极端化?

  极端化是指个人或团体对某一观点、信念或立场的过度执着和偏激表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极端化现象比较普遍。它不仅会导致个人和社区的分裂,还可能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将探讨极端化的75种表现形式,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危害。

  政治上的极端化

  1.恶意攻击政治对手

  在政治竞争中,一些人会采取恶意攻击、污蔑、造谣等手段,试图打垮政治对手的声誉。

  这种行为不仅毫无建设性,还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和分裂。

  2.极端政治信仰

  一些人对某一种政治信仰产生过度偏执,无法容忍其他观点的存在,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宣扬和实施自己的政治信仰。

  这会导致政治极化,以及对立的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3.针对政府的恶意抨击

  一些人对政府持续进行无端的攻击和抨击,将所有问题归咎于政府,拒绝考虑现实中的复杂因素和局限性。

  这种极端态度不利于政府的正常运作,也难以解决社会问题。

  4.极端的政治疯狂追随

  一些人对某一位政治领袖产生过度崇拜,完全盲目追随领袖的决策和行动。

  这种极端追随容易导致个人思考能力的丧失,从而加剧社会思维的单一化。

  宗教上的极端化

  1.宗教仇恨

  一些宗教信徒对其他宗教持有敌意,甚至对其进行攻击和歧视。

  这种仇恨容易引发宗教冲突,破坏社会和谐与稳定。

  2.极端宗教信仰

  一些人对某一宗教的信仰产生过度偏执,拒绝接受其他宗教的存在和合理性。

  这种极端信仰常常伴随激进行动,容易导致宗教冲突和暴力事件。

  3.宗教洗脑

  一些邪教组织通过对信徒的洗脑,使其完全相信组织的教义和领袖的指令,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洗脑行为剥夺了个体的自由和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宗教恐怖主义

  一些极端宗教组织通过暴力手段,追求其所谓的“圣战”目标,对无辜群众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恐慌和伤害。

  这种恐怖主义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安全,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感。

  社会上的极端化

  1.政治正确极端

  一些人过度追求政治正确,对于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言论进行封杀和指责。

  这种极端追求政治正确容易导致言论自由的受限,阻碍社会多元思想的交流和发展。

  2.社群仇恨

  不同社群之间的仇恨情绪日益升高,可能是基于文化、族裔、地理等因素造成的。

  这种仇恨容易导致社会冲突和对立,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社群排斥

  一些人对异己社群持有敌意和歧视态度,拒绝与其合作或融入。

  这种排斥将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共享和利用,影响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4.助长暴力行为

  一些人对暴力行为持有容忍甚至鼓励的态度,或者以暴力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这种危险的行为会导致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增加人民的生命安全风险。

  总结

  极端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政治上的极端化、宗教上的极端化、以及社会上的极端化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极端化的本质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避免极端化现象的发生。只有通过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合理的沟通交流,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篇二:75种去极端化表现

  

  浪漫主义最极端的例子

  案例一:打算当丁克的女人,她们的追求是啥?浪漫主义极端化的表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不生孩子被视为罪大恶极。过去那个年代,人们想生,并且愿意生。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子多福”这个观点开始遭年轻人的嫌弃,新生儿出生数目更是逐年减少,光2018年就比前年少200多万!

  有人说,这是现在的年轻男性没有责任感,殊不知,越来越多的年轻姑娘开始崇尚“丁克”

  她们

  打着“浪漫”的口号拒绝生娃,甚至拒绝结婚。

  正如一位过来人描述的那样:

  “我一个人过得就很好,为什么非要结婚生孩子?”

  父母苦口婆心劝说,软硬皆施,可就是无法改变这些女性的观点。

  打算当丁克的女人,她们的追求是啥?浪漫主义极端化的表现

  XX,今年29岁,单身4年,作为一位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她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已经混迹6年多了,收入从一开始的5千多到现在的近2万,住房条件也从过去的9平米1800元到如今的7000元单身公寓。

  她曾直言,不想结婚,或者结了婚也不想要孩子,每次朋友介绍相亲,她都会事先与对方说明,自己是绝对不生孩子的,若能接受,那就接着谈,如果对方态度模糊,立马pass。

  由于这个问题,她的恋爱之旅一直不顺利,按照家里人的话来讲:

  “哪家有钱人不想有后的?条件差的也许不在乎,可你又看不上,在这么下去,你就等着一辈子守寡吧!”

  “守就守,我自己一个人也挺好的,有男朋友才是麻烦事儿。”周颖并不觉得生活孤单,每天正常上下班,放假就听听音乐,约几个闺蜜逛逛街,她还喜欢瑜伽、摄影、画画等等,时间根本不够用。

  XX从不承认自己是“浪漫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她觉得这仅仅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就好比女人不喜欢女人,这真的是病吗?个人喜好而已,也许在那些人眼里,男女结合才是诡异的事情。

  她自己能想开,不过父母那一关并不好过,每次回家,母女之间都会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争吵,通常来说,最后都是以老人这样的话结尾:

  “你再不结婚生孩子,以后就别回来了!”

  “不回来就不回来,我还省路费!”

  丁克有错吗?这个问题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答案,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并不支持这样的人生观。

  案例二:XXX,一个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者

  XXX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大学生(中山大学),不管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其个人的文化素养在足球圈内都算是相当高的。沉静、儒雅、书生气,是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从XXX执

  教经历以及执教风格来看,儒雅、书生气只是苏指导留给人的表像,其骨子里那种文人的孤傲、不合时宜的坚持自我、极端的浪漫主义其实都有迹可循。

  极致的浪漫主义

  看过上世纪70-80年代尤其是75年之后广东队足球比赛的球迷朋友,一定对广东队比赛中那种地面传控、两翼齐飞,水银泻地般的进攻特点记忆深刻。

  XXX执教时期的广东,不管对手是谁,是强是弱,反正都是以我为主,开局就抢攻,决不龟缩防守。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75年广东队1-0力克来访的西德奥林匹克队,以及1980年在香港与欧洲冠军西德汉堡队3-3的平分秋色。

  “绝不保平争胜”,“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两句话几乎可以说是贯穿着XXX的执教生涯。这位看似文弱的儒帅,骨子里的桀骜像极了希腊神话中的那些悲情的英雄们。

  在XXX执教生涯中,不管是在广东队还是在国家队,他都不是一个擅长与球员主动交心的教练。在他看来,影响球员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感染球员,处事公平透明,这就够了。在他治下的广东队,也不是没有出现过队内的矛盾,而他处理的方法就只有一种,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桌面上,明明白白的说清楚,讲事实摆道理。

  在XXX的眼中,他是相信人性本善的,甚至他一厢情愿的认为他的以身作则能感染着其他人。然而人心其实是这世上最复杂的东西。

  XXX在广东队获得成功的经历,是有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在他二度入主广东队时,麾下的这批广东队球员,如XXX、XXX等人都是出生于40-50年代,他们都经历过动荡年代的洗礼,吃过苦也肯吃苦,也懂得为国家为集体奉献甚至不计较个人得失。

  XXX是中国球员的楷模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广东队每年的出访,球员的见识越来越多,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新一代的球员也越来越难管理,这其实也是XXX主动要求从广东一队主教练位置上退下来的原因之一。

  1980年XXX进入国家队担任主教练一职后,曾经邀请广东队队长何佳重返国家队,只可惜被XX拒绝。因为此时的XX已经准备去前往香港与妻子团聚,并将在香港继续自己职业生涯。要知道,80年代国内专业足球队的球员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块,而当时在香港联赛踢球的球员平均年收入约十万港币。XXX对于XX的这个决定表面上表示理解,其实在他内心却并不认同,在XXX看来,为国效力,为大家舍小家是非常容易做的一道选择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如此,干校四年被迫与家人分离,回到二沙头后虽然不用与家人两地分居,但是足球队繁重的工作依旧让他常年无法顾及家庭,每年也就只有放假时他才能好好的补偿一下妻子儿女。好不容易从广东一队退下后在广东省体委挂了个闲职,没过多久又前往北京到国家队上任。

  XXX和XX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这只是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的不同选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代沟“。

  XXX作为一名足球教练,他对于足球的专业领域上无疑是出色的,但是他的情商并不算高,对于人与人的斗争或者说更衣室的管理一点也不擅长。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XXX是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执教广东队,他的结局恐怕未必能比得上XXX。

篇三:75种去极端化表现

  

  第七章

  人类的社会行为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如果根据后果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亲社会行为,如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在反社会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这不仅是因为意图难以把握,还因为二者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对其加以鼓励要比区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学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讨论。

  一、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㈠社会生物学

  威尔逊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把这一演化原则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则未必如此。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㈡社会进化论

  肯贝尔(1975)提出的社会进化论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1.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按照这种规范,家长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助人者而言的。

  2.相互性规范

  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3.社会公平规范

  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是不遵循互惠规范,而是我们认为对方不值得帮助。

  ㈢学习理论的观点

  学习理论在看待人们的助人与利他行为时,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助人行为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㈠情境因素

  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所以情境因素对人们的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存在

  ⑴旁观者效应: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这种现象叫旁观者效应。

  1964年的一个晚上,纽约市的一个女青年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歹徒的袭击,当时她的38位邻居听到了呼叫声,但是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内,竟无人实施救援,有人甚至一直目睹了惨剧的全过程,却连报警电话也没有打。事件发生以后,许多社会评论家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一种道德腐败。对此心理学家认为,恰恰是旁观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为缺乏的原因。

  ⑵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

  ①责任扩散: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假如其他人漠视该情境,或表现得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们也可能认为没有任何紧急事件发生。

  拉坦纳和达利(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在实验中让男性大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几分钟后有烟雾透过气孔进入房间,在四分钟内烟会越来越多,使被试看东西与呼吸变得困难。结果发现,当被试是单独一人时,他们会到周围去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75%的人会向实验者报告这种情况;而当被试与两名实验助手一起填写问卷时(试验者的助手没有起来察看情况),只有10%的人这样做。很显然,其他人的沉默使得被试认为这个情境是没有危险的。

  ③人们的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比如烟雾充满屋子的例子中,被试会担心在他人都保持沉默时,如果自己表现出担心的话会使别人认为自己的胆子太小。

  2.环境条件

  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象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音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

  ⑴天气条件: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人们较为愿意去帮助他人。

  ⑵人们所处的社区大小:小城镇的人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大城市的人。但这些只是针对陌生人而言的,对亲戚、朋友来说,大城市居民的助人行为未必比小城镇与农村的少。

  ⑶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了环境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3.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着去

  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㈡助人者的特点

  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

  1.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确实存在着一些人格特质,它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⑴社会赞许需求: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但这种助人行为只有在其他人能看到时才出现。这些人助人,是因为他们想受到表扬。

  ⑵个体的爱心与道德感:父母是孩子行为的道德指引者,父母的影响在孩子助人行为上有深刻影响。

  2.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他较乐于帮助他人。正性情绪增加了人们助人的意愿。

  然而正性情绪所产生的效果有时候要受到限制。首先,由好心情引发的助人效果一般很短暂,大约为20分钟,之后便不起作用。其次,假如向他人提供帮助会损及一个人的愉快心情,则愉快情绪将降低一个人的助人行为,因为心情很好的人希望自己的良好情绪能得以保持。

  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有些情况下不好的情绪使得人们只注意自己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助人的可能性;但在另外的情形下,帮助他人又能使一个人感到愉快,并因而减轻其不良的情绪。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对于内疚感的效果,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人的两种动机有关:一方面,有内疚感的人希望通过做善事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以免尴尬。

  在内疚感与助人行为的关系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忏悔的效果。忏悔能使一个人的心理感到好受,使个体的内疚感降低。内疚感增加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降低了罪恶感,也减少了助人行为。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焦点集中于自己,而后者把焦点集中在受害者身上。个人困扰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人们既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而达到此目的。而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㈢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受他人喜爱程度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来自同一国家,具有某些相似的态度等都能促进了助人行为的产生。

  2.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比如在路上人们大多会去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而不太会去帮助一个躺在地上的醉汉。维纳(1980)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如果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同学是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教师讲得不清楚而借笔记,他们较为乐意把笔记借给同学;但如果是由于可控性的原因,如从不好好记笔记,则他不大乐意将笔记借给该同学。假如一个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3.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也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

  伊格列等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可惜的是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与男性的这种偏好不同,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

  为则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并且在特定情境下女性也会有较高的助人倾向。比如有人就指出,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是同情等社会与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

  三、决策步骤

  1.注意到事件

  分心;匆忙中(没有注意到)——不介入,没有助人

  2.事件解析为紧急事件

  人众无知:因为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关心这件事,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假设一切正常。(认为事件并不紧急)——不介入,没有助人

  3.承担责任

  责任分散(没有承担个人责任)——不介入,没有助人

  4.知道恰当的援助形式

  缺乏知识,缺乏胜任力(不能给与恰当的帮助)——不介入,没有助人

  5.实施决策

  对自己危险,法律考虑,尴尬(助人代价太高)——不介入,没有助人

  6.介入并给与帮助

  ★逃避帮助的人们

  要求帮助的行为常常唤起人们许多混杂的情绪感受,一方面人们乐于去帮助他人,因为那是一件善事;另一方面,人们又知道帮助他人必须付出某些成本——这些成本可能是他不愿付出的。Pancer(1979)等人的研究就证实,在一些情境下人们会主动逃避帮助他人。研究者在人行道上摆上一张桌子,有时候桌上有募捐箱,有时候则无任何东西。Pancer发现当桌子上有募捐箱时,行人似乎有远远就避开的倾向;另外当有人坐在桌子后面收集募捐物时,比没有人坐在桌子后面更容易使人产生逃避行为。

  除了逃避帮助他人,人们有时也逃避接受帮助,当事情自己能做时,人们不希望别人来帮助。心理学家Brehm(1966)用拒抗理论解释人们的这种逃避行为,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自己的这种自由。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时,就会有不愉快的经验

  产生,从而促使他逃避帮助以保持独立性。交换理论则从接受恩惠的成本看待这一问题,指出接受他人的帮助会使自己欠他人的债,从而也要去帮助他人。归因理论从自尊受到威胁的角度看待人们的逃避行为,认为接受他人帮助暗示着自己的失败与无能,如果一个人把他人的帮助归于此,他必然会产生逃避行为。

  第二节

  人类的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

  ㈠什么是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

  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大多侵犯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但也有一些侵犯行为是社会所赞同的,我们称之为认可的侵犯行为,比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加以惩罚。

  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尽管外在行为不一定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部情绪,但大部分情况下侵犯总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

  ㈡愤怒与侵犯行为

  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

  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这是引起愤怒的最常见的原因,当人们闻到恶臭的气味、烦人的烟味、或看到令人恶心的景象时,侵犯性情绪上升。对于他人的攻击,人们常常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加以报复,而这又使侵犯行为因交互报复而扩大。

  2.遭受挫折

  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

  挫折并不一定导致侵犯,挫折只是引起侵犯的因素之一,这些因素还有疼痛、极端的温度、以及遇到讨厌的人等。挫折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我们感受到挫折是无意而不是有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有侵犯行为;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我们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之。

  3.归因的影响

  一个事件之所以能产生愤怒或侵犯行为,关键在于受害者必须知觉到这中侵犯或挫折是他人有意造成的伤害,因此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到自身会不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㈢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学习在侵犯行为产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攻击与挫折使人感到愤怒,这些愤怒情绪只是侵犯行为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并不表现攻击行为,主要与学习有关。正如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㈣温度与侵犯行为

  早在十九世纪初,一些社会哲学家就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指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

  ㈤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锻炼、大的噪音、暴力与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

  ㈥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柏科维兹(19671979)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与侵犯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侵犯,并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

  ㈦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去个体化这种行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的;二是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匿名性对个体的去个体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㈧饮酒与侵犯行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这种假设。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

  二、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侵犯行为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以及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工具性侵犯),与此有关,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包括下面几种:

  ㈠惩罚

  假如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惩罚能使受惩罚者更具侵犯性,不论是因模仿还是由于受惩罚者愤怒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家庭中,这种侵犯性可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心理学家常常把有侵犯倾向的人们分为两类:控制不足侵犯型和控制过分侵犯型。前者是指那些经常犯小错误的人,这类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后者则是指那些平常把自己隐藏得很好,这些人一旦犯罪,就是罪大恶极。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对前者有用,对后者作用不大。

  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

  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人们经常受挫折或烦扰,但由于对方的权力太大等许多原因而不能加以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侵犯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侵犯转移或替代性侵犯。替代性侵犯的基本原则为是,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

  有时候人们也使用宣泄的方法来减少自己进一步的侵犯。只要提供场合或机会,让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动机就会减弱。

推荐访问:75种去极端化表现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