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形势与政策配套讲稿

时间:2022-07-10 12: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形势与政策配套讲稿,供大家参考。

2022形势与政策配套讲稿

2022形势与政策配套讲稿

 

 2022

 形势与政策 试题 (完成)

 二、 填空 题

 1.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从 2015 年的第 29 位跃升至 2021 年的第(C)位。

 A、25

 B、18

  C C 、 12

 D、4 2.当今世界,有( )的人口生活在平均收入低于每天 20 美元的国家。. A、54%

 B、63%

  C、71%

 D D 、 82%

 3. 2021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明确 完善选举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素,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香港基 本法附件- -和附件二。

 A、《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B、《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C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D、《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香港在( )中首次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A、《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B、《京津冀 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C C 、《粤 港澳大湾区

 发展规划纲要》

 D、《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5. (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开启了澳门历 史新纪元。

 A、1984 年 12 月 19 日

 B、1987 年 4 月 13 日 C、1997 年 7 月 1 日

  D D 、9 1999 年 年 2 12 月 月 0 20 日 6.(),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开启了香港历 史新纪元。

 A、1984 年 12 月 19 日

 B、1987 年 4 月 13 日 C C 、7 1997 年 年 7 7 月 月 1 1 日

  D、1999 年 12 月 20 日 7.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上,( )连续 6 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 一半以上。

 A、法国

  B、德国

  C、巴西

  D D 、中国 8.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和全球环境基金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是( ) A A 、中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五眼联盟”的国家是( ) A A 、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澳大利亚

 10.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 力争于( )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A、2025

 B B 、 2030

  C、2040 .

  D、2049 11.1978 年 12 月,( )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 征。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 -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12.2019 年 1 月 3 日,()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展人类历史上首次 月背探测。

 A、吴刚一号

  B、后羿二号

  C、玉兔三号.

  D D 、嫦娥四号 13.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 )亿人。

 . A、0.84

 B B 、 1.91

  C、2. 73

  D、3. 61 14. 中国将在( )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A、10 年至 15 年

 B、15 年至 20 年

 C C 、0 20 年至 5 25 年

 D、25 年至 30 年 15.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从 6 降至 2 用了( ) 多年的时间。

 A、10

 B B 、 20

  C、30

  D、40 16.2021 年 6 月 1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支持( )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 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

 A、广东

  B B 、浙江

  C、山东

  D、河北 17. ( )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并逐步把小康的表述引入到国家的发展战 略中。

 A A 、邓小平

  B、毛泽东

  C、列宁

  D、马克思 1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国的定位的是( ) A A 、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D、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9. ( )是马 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

 A A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关于《巴黎协定》,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重申每个国家都应该自力更生、各行其是

 B、强调国家自主贡献 C、要求所有发达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行动的支持 D、谈到了全面实现技术开发和转让的愿景

 二、多选题

 21.以下各项中,属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如期完成的目标的有() A A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B B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C C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D D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2.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要遵循( )原则, 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质 量、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A A 、共商

  B、博弈

 C C 、共享

 D D 、共建 23.下列各项中, 属于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具体要求的有( ) A A 、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

 B B 、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

 C C 、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

 D D 、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

 24.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 ) 总结好。

 A A 、党走过的光辉历程

 B B 、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

 C C 、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D D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

 25.地区争端、()等全球性问题正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 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加以应对。

 A A 、恐怖主义

 B B 、气候变化

 C C 、网络安全. .

 D D 、生物安全

 26.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 ) 的行为。. A A 、叛国

 B B 、分裂国家

 C C 、煽动叛乱

 D D 、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

 27.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实现了重新构建选举委员会,其做法包括( ) A A 、扩大规模

 B B 、增加界别

 C C 、优化分组

 D D 、完善职能

 28.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必须( ) A A 、敬畏自然

 B B 、尊重自然

 C C 、顺应自然

 D D 、保护自然

 29.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 ) A A 、权利平等

 B、义务平等

 C C 、机会平等

 D D 、规则平等 30.下列各项中,属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的有() A A 、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B B 、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C C 、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D D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大进展,其具体表现有( )

 A A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B B 、面向经济主战场,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C C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D D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造高品质生活

 32.把握新发展阶段,要贯彻创新、( ) 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A A 、协调

 B B 、绿色

 C C 、开放

 D D 、共享

 3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我国 经济迈上(ABCD) 、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A A 、更高质量

 B B 、更有效率

 C C 、更加公平. .

 D D 、更可持续

 34.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国仍需高质量发展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 ) 问题并存,转型升级任务紧迫而艰巨。

 A A 、高耗能

 B B 、高排放

  C、高能效

 D D 、低能效 35.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就要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其具体举措有( ) A A 、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B B 、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

 C C 、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D D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36.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职贵所在。

 A A 、敢于担当

 B B 、快速响应

 C C 、冲锋在前

 D D 、能打硬仗

 37.面对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始终牢记初心 使命,更加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发挥好( ) 的作用。

 A A 、体现国家意志

 B B 、服务国家需求

 C C 、代表国家水平

 D、只聚焦于满足市场需要 38.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加快构建( ) 的创新体系,形成优质创新力量 集聚引领、重点区域辐射带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A A 、分工合理

 B B 、梯次接续

 C C 、结构单一

 D D 、协同有序

 39.要勇于跨越跟踪式创新,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重塑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格 局,不断增强( ) A A 、生存力

 B B 、竞争力

 C C 、发展力

 D D 、持续力

 40.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 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其具体呼吁有( ) A、坚持各行其道,随意控制碳排放量

 B B 、坚持发展优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C C 、坚持行动导向,推进务实合作

 D D 、坚持互利共赢,构筑伙伴关系

  三、判断题

 41.现代化的核心是制度的现代化。

  × 42.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

 43.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4.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 前紧密。

 √ 45.《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了以非和平方式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种 情形,明晰了法律底线、红线。

 √ 46.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 47.中央政府永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坚定的主导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是全体香港居民根本利益的守护者。

 √ 48.“一国两制 ”的制度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 49.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 50.现代化是不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的现代化。

 × 51.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52.谁能率先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制度优势,谁就会取得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制主导权,抢占国际市场先机。

 √ 53.当前发达国家人均碳排量少于发展中国家。

 × 54.《中共中央关 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重要依据。

 √ 55.科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 5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57.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途径。

 √ 58.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潜力。

 √ 59.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 60.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安全可控,就要加快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科技支撑。

 √ 6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实施专门妇幼资助重点项目,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死亡率指标大幅下降。

 √ 62.劳动力供给减少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社会就业问题,因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因素。× 63.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和占比大幅缩减,我国劳动力规模已经不足。

 × 64.我国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延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却没有任何变化,无形中损失了生

 命周期的生产性时段。

 √ 65.人口老龄化是少子化和长寿化的规律性结果。

 √ 66.我国已经进入稳定的高水平生育时代。

 × 67.近年来,我国人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

 √ 68.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69.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和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 70.过去十年全球碳排放量已经明显降低。

 ×

2022形势与政策配套讲稿

 

 2016 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国内部分讲稿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这些重要内容,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三是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四是要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五是要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一五一六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这本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最重要的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的共同局限是唯心史观,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第二个时间段,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至于如何付诸实践,还有待后人来解答。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随后,苏联模式逐步形成,但在西方等各种势力强大攻势下,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曲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实践中我们党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梳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就能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3.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 (2)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3)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5)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 1.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 1.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

 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把握了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勇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的新法宝,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科学,战略举措更加有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2.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当前,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面对这种新变化新情况,再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

 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才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只有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才能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三)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1.红军长征的背景与艰辛历程 1933 年—1934 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红军经过一年奋战,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军伤亡很大,根据地急剧缩小,人口减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 8.6 万人撤离根据地,被迫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三种挑战:

 (1)国共两党的军事较量 (2)党内惊心动魄的路线斗争 (3)与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的斗争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集团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得保存了党和革命的精干力量,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而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第二,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遵义会议由于失去了与共产国际联系,客观上避免了外界的干扰,从而使我们党开始能够从容地根据自身实际独立自主自身的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长征的胜利是党的实现了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向实事求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作风的转折。

 第三,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四,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五,红军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世界上奇迹般的英雄业绩,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力量,提高了它的国际威望。

 3.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高尚品格 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得

 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

推荐访问:讲稿 形势 配套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