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学习心得(2篇)

时间:2024-09-03 09: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学习心得

  

  学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参加本年度的学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展开了这一新的征程,迎来了这一新的挑战。在开班式上,我感受到了在座各位同仁对于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而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干部,我们肩负着强国富民、立足世界舞台的重大使命,同时也肩负着各种不同的责任。我们的未来,需要青年才俊的才华,需要新生代坚韧不拔的意志,需要每一位中青年干部恪守初心、不忘使命的精神。面对这个时代,我们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需要具备超前意识、全局思维、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这将成为我们在未来奋斗的支撑。

  良性创新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机制,而利用创新力量,将人民的目光放在了整个世界范畴之内,这一过程中,中青年干部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快速的行动,以及深刻领悟的方式来使我们成为通往创新的开端。

  同时,我们还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展现基础工作上的优秀才能,做到决策合理、掌握时代的尺度、组织万无一失、管理优秀、领袖权威。而如何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学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期间,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形势与问题,以现金成果为目标,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为我们的未来职业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是每一位干部奋斗的新的起点,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万事万物都处于严格的纪律之中,将自己的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大有可为的青年领袖。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每一个中青年干部都能够迎接各种人生挑战,勇往直前,追求卓越,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精彩所在,为我们的未来奋斗加油!

篇二: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学习心得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心得体会

  范文(四篇)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心得篇一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要全面认识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要义,增强人才培养自信与能力,把握好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改革创新,通过培植人才培养土壤,营造人才成长环境,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率先建成人才强国。

  一、全面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国式现代必要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这是对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支撑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和地位的新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端芯片、种植资源、尖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绝大部分仍掌控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外部势力对我国的高端人才、关键技术围堵封锁愈演愈烈。历史和事实证明,关键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才能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主

  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才事业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扎根中国大地,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要求,是新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增强自主人才培养自信与能力

  人才培养根本要依靠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关键在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取得了历史性跃升,目前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形态、性质、内涵、标准、作用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质性变化,整体质量水平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自信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发展力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

  关键技术领域,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三、把握人才成长发展规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才、靠教育,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尊重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扎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土壤,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建立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学段STEM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供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只有依靠自身教育体系,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能力,才能旗帜鲜明地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必须准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体性作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打造高质量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思想引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必须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做好铸魂育人的工作,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确保培养和使用的人才政治上绝对可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应充分发挥高校

  人才的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爱国报国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四、培植人才自主培养土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培植人才培养土壤,夯实人才培养基础。首先,要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投入,补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弱项与短板,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和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其次,充分发挥“双一流”大学的带动示范作用,推动东西部高校结对帮扶,推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高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优秀人才。高校自身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关键要素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链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二是建设高质量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提升课程质量。三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必须要严格按“四有”好老师标准,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四是建设高质量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授内容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同时创新教材新形态,使教材质量得到持续提升。五是打造科教融合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依据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欲求,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带动提升人才培养。六是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兼收博采,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五、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才

  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研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立学校、企业、行业部门和协会等各方育才主体作用联动机制。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发挥学校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调动企业等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企业和行业组织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和科技研发投入,将企业身处科技竞争前沿、市场竞争前端的压力转化为增强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产业人才集聚效应,紧盯产业发展需要,围绕重点产业精准开展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整合人才项目、科技项目、工业项目等方面资源,吸引聚集大批人才在企业锻炼成长,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心得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

  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重点阐释,他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J面对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一、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但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改弦更张。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条路能走得通、走得远!新征程上,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

  的现代化,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底色和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与历史上一切运动及其领导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发展史,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J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先例可参,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方针,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一方面,理论上创新求突破,坚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深化新的现代化生动实践,以原创性现代化新理论,应对并解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新问

  题和新挑战。另一方面,实践上创新求突破,坚定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鼓起敢为天下先、勇立时代潮头的朝气和锐气,从宏大处着眼,于细微处落笔,锲而不舍实现一个个既定目标。

  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守”与“变”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不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如何拓展,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没有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始终没有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始终没有变,扎根中华大地和中华文明的基本立场始终没有变,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始终没有变,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的开放姿态始终没有变,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科学精神始终没有变。这些“不变”,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性质,彰示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遵循,也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守正,绝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不变质、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开拓进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新,绝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立新潮、开新局、谋新篇的过程中接续奋斗。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新才能激发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守正创新之道,使其蕴含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以梦指引,前路可现;无惧险急,奋斗向前。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能够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心得篇三

  2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涵养“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转身即抓落实”的使命感和精气神,增强斗争本领、强化能力提升,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走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路”。

  坚定党的领导、厚植公仆情怀,涵养“开局就是决战”的使命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得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要实现这个共同梦想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坚定党的领导、厚植公仆情怀,才能确保在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过程中不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才能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坚定党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始终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并立足本职岗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中,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成为党的强大战斗力。要厚植公仆情怀,践行正确政绩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筑牢信仰之基、铸造实干之魂,滋养“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起好步。“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稳屋立,柱倒屋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坚定的信仰是实干担当之基、力量之源,实干担当来源于坚定的信仰。实干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筑牢信仰之基、铸造实干之魂中,滋养“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要加强科学理论学习,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坚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灵魂,以信仰不动摇、方向无偏差,筑牢

  实干担当的基石。要铸造实干之魂,主动激发个人实干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心无旁鹫地投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把实干精神的根深深扎入思想和行为之中,永葆实干热情。

  领悟实践之道、锻造实干之能,培养“转身即抓落实”的硬本领,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得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在叮嘱各级干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实干笃行和艰苦奋斗。实践,是检验干部担当作为最好的标准,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以重实践、讲实际、求实效为导向,加强学习、调研思考、实践历练,努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方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要聚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八项本领”,主动走出“舒适区”,向书本和实践学,向前辈和群众学,进一步弥补自身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要自觉到基层和重大工作一线、难啃岗位和重要岗位历练,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和斗争本领;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在抓项目促发展、抓治理解难题中练就狠抓落实的过硬本领。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心得篇四

  中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不是欧美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J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五条论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J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坚持和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推荐访问: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学习心得 研讨班 二十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