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坚持守正创新凝聚奋进力量
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在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
1月3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条主线,统筹做好各方面宣传工作,汇聚决胜决战的磅礴力量,会议把今年确定为“宣传工作创新年”。X月X日,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营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作为全年工作主线,以守正创新的实际成效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强起来。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讲三点意见。一、高举旗帜、把准形势,进一步增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阐述、提出了许多新的重要要求,特别是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基点、实践基准。
第一,要深刻认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是顺应时代变局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一是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今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实际出发,创新宣传理念、宣传手段,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二是把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伴随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变局发展,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第二,要深刻认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实起来”是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
划收官之年,是学校申硕攻坚的决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今年,学校将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如何围绕党代会谋划的蓝图做好宣传,加大舆论引导力度,把广大师生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提振起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的氛围,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第三,要深刻认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暖起来”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比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大规模商用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茧房”、深度伪造、操纵舆论等严重隐患,需要我们按照互联网的规律去转换观念。再如,青年群体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点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他们对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艰辛的实践理论探索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理性判断,很容易被错误思潮蛊惑影响。如果不能建立符合青年学生代际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就会面临培养的是接班人还是掘墓人,“红旗还能扛多久”等系列问题。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还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守正创新的紧迫感,不断增强破解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能力,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把守正创新贯穿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正创新的要求,就必须深入到学校的工作实践中去,打破思维定式和习惯套路,把守正创新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环节。这里我重点强调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关于理论武装。近年来,我们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上,内生动力不足,学习应付、流于形式,不加消化、囫囵吞枣,学习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在理论宣传普及方面,实际渗透率不高,感染力不强,尤其是对师生的吸引力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在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学习制度,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学习制度和规矩立起来了,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认真落实党委(党总支)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时刻与党中央对标看齐;要推动建立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用好平时抓紧自学、以会代训领学、领导干部上讲台讲课、沉到基层宣讲、在交流中互学“五种理论学习”方式,营造浓厚学习之风;要提升党委(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质量,重点采取巡听督学、观摩互学等,推动学习实起来、活起来。今年,我们将遴选推介一批中心组学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互促互进的作用。二是用师生的视角讲理论促普及,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一句“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得深入人心,我们的理论宣传也要用朴实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说明白。要从师生的视角考虑,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组建教职工宣讲团和新时代大学生理论报告团,制作宣讲菜单,采取“微宣讲”“理论故事会”等形式,使枯燥呆板的理论变得鲜活、灵动,使师生听得懂、听得进。三是做好研究阐释。理论研究不能只是为了发文章、评职称,还要把服务决策、服务现实、服务师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们要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一流特色学科建设等工作,开展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洛师智慧、提供洛师方案。
第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向上向好、平稳可控,但斗争和暗战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学校层面看,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一些单位和部门对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立根本的重大问题研究不够,从政治上把握的能力不足;另一个是风险意识淡漠。有的认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那么尖锐,对潜在的风险缺乏政治敏锐性;有的满足于没有出事,以为只要没有出事责任制就算落实了。思想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没有意识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风险防控的要求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一是建立以风险防范化解为导向的分析研判机制。防范风险,首先必须知道风险在哪里,只有定期排查,才能清楚风险隐患,弥补漏洞。二是建立以
工作绩效为导向的督查、考核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意识形态领域,确保不出事是“底线”,但更重要的是主动树立引领主流价值的“高线”,要制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责任清单、风险预警提示清单、问题督办清单等3个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总支)切实扛牢政治责任,构建攻防并举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各类阵地规范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第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个别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不够强,与学生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要抓好“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要对照学校“十大育人”细则,落细育人要求,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新任务新标准,加快学校思政课改革、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立“洛阳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为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搭建河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平台。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系列要求,他还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既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
第四,关于舆论引导。目前,我们在舆论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网上斗争整体上还处于守势,主动进攻的作战能力还不强;议题策划能力还不够,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个别单位缺乏对互联网条件下舆情生成演化规律的深入研究,面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我们在补短板、破难题中实现工作整体提升。一要聚焦学校改革发展,提升策划水平。要加强同中央、省市媒体的联系,聚焦学校中心工作谋划选题、找准线索,推出一批高质量作品。二是不断壮大主流舆论。积极宣传在疫情防控、教学科研、服务育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提升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聚焦内容生产,提升创作质量。对网络舆论引导来说,内容永远是“硬通货”,我们要坚持内容为王,强化“用户思维”,用做广告的创意、拍电影的手法、搞营销的理念,推出“爆款”和“刷屏”力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增量”。四要做好舆论斗争。目前,涉及高校的舆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生成。互联网条件下,舆情生成传播的突出特点是源头多、燃点低、烈度高、发酵快,引导管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要主动设置引导话题,努力对冲负面影响;对于重大舆情,我们要统一指挥,及时应对、主动发声,确保及时处置、化解,防止发酵蔓延。
第五,关于培养时代新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首要职责。这些年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做好养成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对当代青年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还缺乏深入了解;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与师生的生活学习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缺乏有效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手段。去年,中共中央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用崇高理想塑造时代新风。青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中国梦最终将在他们手上变成现实。我们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的高度,把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紧紧抓在手上,深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增强道德观念、责任担当。二是用先进典型引领价值取向。充分深挖师生身边的典型,积极开展“感动师院人物”评选表彰、“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报告,传递主流价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果更加饱满、更有张力。三是用文明创建营造良好氛围。要以深化文明创建为抓手,在师生中开展文明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师资等优势,共建新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六,关于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
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大运河文化,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精品。一是要传承创新发展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大运河文化。围绕河洛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开展研究,充分发挥政策解读、咨政建言、推动交流的作用,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加强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研究,开发黄河文化、河洛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持续提升“礼敬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龙门诗会”“雏凤清声”等品牌活动的建设水平,积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文化项目和校园文化品牌。二是深化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加强“豫西红色连线”数字化育人平台、教师教育数字化平台,团史团情馆等文化基地建设,用鲜亮的文化为师生打好人生底色;高标准办好“翔梧班”“永信班”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班。三是加强学校文化内涵建设。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与年度计划,积极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品牌,用“洛师精神”浸润大学生心灵,培养具有“明德求真、崇文尚道、向善唯美、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X牌”毕业生。
三、加强领导、提高本领,以守正创新的实际成效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治理效能(一)加强政治建设,永葆宣传思想战线政治本色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确保党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到实处;要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坚持“一个高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两个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个建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自觉担负起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用心服务师生,走好宣传思想工作群众路线
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根基力量在群众、任务落实靠基层。要心中始终装着师生。师生关注什么、喜欢什么、盼望什么,宣传思想工作就应该研究什么、解决什么、提供什么。要扎根师生之中。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研究不同师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嵌入宣传思想工作。
(三)提升本领,打造过硬宣传干部队伍
要树立大局观,站在全国全省大局、学校工作全局考虑工作,跳出“宣传”看“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谋篇布局,展示新担当、新作为。要切实增强“四力”,结合学校干部培训,加强专题性、经常性、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
深化作风建设,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制度化常态化,带头走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群众路线。
篇二: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作者:张志丹[1]作者机构:[1]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物刊名:山东社会科学页码:193-193页年卷期:2023年第11期摘要:进入21世纪,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守护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核心利益。南京审计大学赵欢春教授新著《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以风险预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一部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专著。其学术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抓住文明主线,明辨道路之争,阐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蕴“文明时代”的开启必定是一个前进与倒退、自由与奴役、富裕与贫穷、解放与枷锁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我国的现代化转型也无法回避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中的矛盾。
篇三: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作者:李豪男[1]作者机构:[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物刊名:经济问题年卷期:2023年第12期摘要: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这也使得当前学界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成果呈现概念化、抽象化趋向。如何实现意识形态安全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再到数量指标的转化是当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欢春教授的著作《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被视为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的力作之一。
篇四: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作者:侯惠勤[1,2]作者机构:[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2]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出版物刊名: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页码:111-112页年卷期:2023年第7期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需要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变乱交织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增多,对于重大风险预警的需要也更加迫切。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诸多重大挑战,有效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南京审计大学赵欢春教授出版的《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立足时代变迁和社会演变,探讨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预警问题,既有深入的学理思考,也有生动的现实观照;既关注宏大叙事,又关心日常生活,是科学认识当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问题的有益探索。
篇五: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第37卷第9期赤峰学院学报渊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冤Vol.37No.92016年9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渊Soc.Sci冤Sep.2016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管控研究韩革军袁张文旭袁陈亮渊赤峰学院袁政法学院袁内蒙古赤峰024000冤摘要院中国经济现进入迅猛发展袁空前繁荣时代袁但由于人口众多袁又经历着世界最快发展和最大规模社会转型袁信息化尧市场化尧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袁伴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和合作风险野后遗症冶也日益凸显遥民族地区高等学校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袁是政治思想碰撞尧风险敏感地带遥高校学生思想敏锐袁容易接受新事物袁也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操控遥社会思潮容易向这里激荡袁社会问题容易向这里聚焦袁社会热点容易向这里传导遥也是西方一些反华势力竭力野西化冶和野分化冶的重要阵地袁他们利用网络尧媒体尧报刊杂志搞反华舆论袁在民族地区制造民族矛盾袁煽动不明真相青年排斥自己的祖国袁利用民族尧宗教问题危害社会稳定袁推动反华思潮泛滥袁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和社会危机加重袁甚至引发国家动乱与民族分裂遥所以强化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稳定,提高风险预警袁管控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袁一直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袁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党政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遥关键词院大学生曰民族地区曰意识形态曰风险预警中图分类号院G64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596渊2016冤09-0216-02一尧提升转型期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的必要性转型后的中国信息化尧市场化尧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和经野展兴大国繁之荣的魂冶袁根建本任设社会务遥主义核心价值中共十八大报体告系明是推确提动出文野化三大个发倡济的快速增长袁伴之而来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尧拜金主义盛导冶袁即野倡导富强尧民主尧文明尧和谐袁倡导自由尧平等尧公正尧行尧高房价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各种社会矛盾交织且日法治袁倡导爱国尧敬业尧诚信尧友善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益激烈遥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袁作为内蒙古民族地区高校青年价值观冶袁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遥但在当学生相对于非民族地区高校对于这种转型期带来的社会矛今大环境下袁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尧集体主义尧奉献精神日盾感受更为敏感袁更为迷惘袁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地区一部分渐淡漠袁利己主义尧享乐主义尧拜金主义之风盛行袁这种扭曲的青年学子来自偏远的边疆尧农村和牧区袁一部分来自内蒙的价值观下袁青年学子缺乏理想追求袁注重现实利益袁精神古自治区三线城镇袁这些高校生源主要为蒙汉两种语言授动力和理想信念驱使匮乏和缺失遥这些都可以说明社会主课袁文化氛围不同尧民族习惯不同尧宗教和信仰不同遥在高校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度不够袁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遥中袁总的来说袁大学生意识形态主流是好的袁大学生民族间渊二冤民族文化凝聚力逐步下降的文化尧生活习性等经历逐步融合袁磨合袁形成了包容尧团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文化传承和二尧要批判吸收西方文化积极成果与抵制野西化冶尧野分化冶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袁都亟需吸收外来文化遥所以袁没有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教训袁更谈不上积累和创新袁发展和完善则失去了基础遥社会主义如若实现全面超越资本主义袁就必须站在现有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遥全民重视袁防止野西化冶逐步渗透遥所谓野西化冶袁就是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袁经济上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袁然后试图在政治上用西方野多党制冶和野议会制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遥所谓的野分化冶袁是指利用任何手段和各种机会袁拉拢和腐蚀我们队伍中见利忘义尧意志薄弱者袁培育国家高层领导人和知识分子野持不同政见者冶袁分化解体党的队伍袁企图分裂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袁让我们陷入国进民退的断裂层和落后挨打的旧中国模式遥西方特别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袁利用这种所谓野软实力冶作为野西化冶和野分化冶中国重要手段遥目前袁西方思潮意识形态的渗透效果非常显著遥在我们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袁逐步形成一套系统袁存在照搬西方国家观点尧体系和方法的现象遥需要注意的是袁一些西方思潮不仅在学术上存有偏见袁更是公开反对和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遥近年来袁国内出现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袁借助野普世价值冶推行西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等等袁都是西方意识形态浸蚀的结果遥当今世界混乱复杂袁很多国家陷入政权更迭袁诡谲多变袁野苏联解体冶尧野阿拉伯之春冶等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袁美国强化推行文化霸权袁企图以美国式民主及美国文化主宰世界袁试图用他们价值观改造世界袁对此袁我们应该更加高度警惕和清醒认识遥当下中国袁由于经济迅猛发展袁贫富差距加大袁一些矛盾正逐步显现袁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动态失衡以及社会各个部分尧各个环节运行中出现的功能障碍和结构失调,必然促发社会问题的大量滋生和不断出现遥冶[2]所以袁我们要更加谨慎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遥总而言之袁对西方文化要有选择的和批判的吸收袁要以我为主袁为我所用袁不能盲目乱选袁拷贝和复制遥只有这样袁既能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的同时袁又能防止西方对我国的野西化冶尧野分化冶图谋遥三尧建立健全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当务之急袁要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袁加强意识形态危机预警袁构建民族地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干预机制遥面对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袁在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尧多样尧多变的新特性情况下继承和发展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袁聚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
篇六: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李世成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2年第16期
核心提示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而确定的重大工作方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统筹“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将保安全作为底线要求,系统谋划部署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着力筑牢治蜀兴川安全屏障,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甚至是极限思维,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开创平安四川建设新局面。
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特别是聚焦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扎实推进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稳妥有序开展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积极有效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涉藏州县依法常态化治理、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外安全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四川防风险保安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特殊难题,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主动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必然要求。政治安全是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是不可动摇的底线。四川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挑战复杂,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日益剧烈,涉藏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反邪教反暴恐反间谍斗争从未断绝。当前各种风险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显著增强,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持续深化维护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决铲除影响政治安全的土壤,牢牢掌握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
(二)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四川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矛盾纠纷量大面宽,少数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尚未得到根本化解。伴随经济转型发展、改革纵深推进、利益分配调整,一些新的矛盾纠纷还在不断涌现。防控化解金融债务、房地产、新业态等领域风险压力较大,防止各类矛盾纠纷叠加碰头、变异升级的难度加大。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前端防范社会领域矛盾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治蜀兴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三)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步入全面小康社會,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对正义维护、权利救济、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的标准要求更新更高。平安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财产安全,扩展到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各方面。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全方位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四川既有类型多样、发展差异明显的广袤乡村,又有超大城市和快速成长的大中小城市,还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涉藏地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基层治理任务异常复杂、十分繁重。从实践中看,当前基层治理的少数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治理的力量、资源和手段还比较有限。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基层之治破解发展之困,推动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
二、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只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推动平安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带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围绕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大力实施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反分裂反渗透反间谍反恐怖反邪教斗争,筑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坚决维护涉藏州县团结稳定,扎实开展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工作,深化依法常态化治理,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打击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基础工程。按照打、防、管、控、建并举要求,坚持依法严打方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涉枪涉爆、非法集资和“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坚定智能化建设方向,以政法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牵引,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天网”“慧眼工程”等智能化平台建设共享应用,注重系统集成,发挥综合效应,向科技要战斗力,全面提升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保护,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三)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着眼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制度,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有效维护,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矛盾纠纷。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重大问题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提前发现、准确预报、精准预防。加快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不斷深化“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建设,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和性格偏执人员,有针对性加强帮扶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积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四)全面加强公共安全防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工矿企业、高层和大型综合体建筑、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和老旧小区等专项治理,严格将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全力守护公共卫生安全,推广运用“大数据+网格化”工作经验,探索建立“平战结合”的网格化运行体制,推动党员干部到所在社区网格报到,切实提升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精准服务、科学管理和有效保障能力。
(五)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完善领导体制,发挥各级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牵头统筹、组织协调、督导落实作用,结合本地区实际明确基层治理目标任务,把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综合考评,有效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村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体制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
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城镇社区要构建“街道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三级架构,形成“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格局。明确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的职责边界,把更多行政执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权下放到乡镇街道,让基层有更多的资源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培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对城乡社区工作者和网格管理员队伍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力量。
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路径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强化党委领导。推动各级地方党委切实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加强对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体推进,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更好调动各部门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引领推广覆盖到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和各方面,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二)突出政府负责。发挥各级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将该由政府负责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当好公共规则制定者、公共服务提供者、社会秩序维护者、共建共治促进者。加强社会治理政策规划、制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持续抓好“放管服”等改革措施的落地,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三)加大社会协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完善激励、惩戒和退出等制度机制,重点培育和扶持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治保维稳类等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促进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利用技术、数据、人才优势参与社会治理。
(四)发动群众参与。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各类协商活动,有效通达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拓宽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创新组织化管理和联络动员的制度机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网络空间以及自由职业者等新兴群体的群众工作,构建“社会共治圈”。
(五)坚持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急需的法规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执法规范
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以良法促善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风险预警提示清单工作报告 意识形态 工作报告 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