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8篇)

时间:2024-09-15 18: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学习心得

  知敬畏

  明底线

  守规矩学习心得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中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走过90多年的历程、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要想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统一,战斗力十足,必须在“规矩”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拧成一股绳,立场不偏、方向不移,形成强大合力。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守规矩就是坚守底线,不逾矩,认真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底线,就是要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原则,不贪小利,不被诱惑。不逾矩,就是不越出规矩。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要有责任心、事业心,爱岗敬业,不玩忽职守。但是,“守规矩”并不能理解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明哲保身。而是在“规矩”这个“笼子”里,要永葆干事创业的高昂激情,奋力开拓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那么就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失去了“守规矩”的本质含义。因此,这

  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在“规矩”中开拓创新,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主动服务基层,牢固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良好形象。只有“守规矩”,才不会被规矩“守”,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作为党员干部要“守规矩”,这不但是必须履行的权利,更是必须遵守的义务,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心里装着规矩,自觉维护规矩,及时矫正不规行为,使守规矩成为自觉行动,以自身遵守规矩的模范行动带动一方良好风气,让规矩成为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的导航仪、坐标轴。

  知敬畏

  明底线

  守规矩学习心得党员是党的生命力所在,书记指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员合格,党的发展才能永葆活力。通过“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广大党员要明红线、知高线、守底线,争做时代要求的讲规矩、有纪律,讲党性、有信念,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明标准、知敬畏、守规矩

  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党章对我们这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意义重大。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

  细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立德立规,树起道德高线,划清纪律底线。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广大党员干部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工作遵循。书记指出:“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应该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党员通读熟读党章党规,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照党章、党规,查思想、找差距、挖根源;对照党员标准检视和改进自己,花大力气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的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淡薄等问题;把握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定忠诚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基本政治素养,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做到热爱党、拥护党、坚定跟党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

  可动摇。讲党性、树正气、防贪腐

  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同时,书记还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党性教育,是党员自我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作为一名合格党员,正人要先正已,党员要明确“红线”,知道不可逾越的“底线”,讲政治、讲党性,校准思想之标,调正行为之舵。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要紧扣问题、激浊扬清,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在关键时刻、重要关头,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把好私德关口。要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对于敢于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剑”;敢于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说不;敢于同党内不良倾向作斗争;敢于高举党纪党规戒尺,切实维护好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

  政治上的明白人,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敢担当、有作为,做表率

  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共产党员必须把对组织、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崇高追求,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转化为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勇创佳绩、拼搏进取的工作劲头。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

  我们宣誓入党,就是身心归党,以身许党。要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新常态要求全体党员要有新状态,发展新理念呼唤新作为。党员要坚持学用结合,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坚定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坚定民族复兴的决心,熔铸“信念之魂”,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

  员队伍,促使“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知敬畏

  明底线

  守规矩学习心得如今,“守规矩、明底线、知敬畏”

  这九个大字时刻印在我心里,时刻约束我的行为规范。

  守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规矩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自古以来,规矩即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

  守规矩,是父母和老师教育我们的最起码的做人原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更要守规矩。第一,要遵守“单位之规矩”:上下班制度不迟到、早退、脱岗;不擅离职守、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杜绝工作日饮酒。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矩,那么整个单位的形象势必就提升了。第二,遵守“法律之规矩”:作为国家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之事。第三,守规矩,同时也是提高执行力。守规矩并不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限制活力,而是在规矩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在规矩中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在责任面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难题面前,敢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把自己的目标与单位的目标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无愧于自己

  的人生价值,实现事业的辉煌!

  明底线是廉洁自律的前提。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党员干部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关键要看他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而这些都需要守住底线。

  守底线主要包括:一、守住“政治底线”。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团结,毫不动摇树立党的形象,维护党的权威,坚决同一切不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做到影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话不说,损害党的团结的事不做。二、守住“宗旨底线”。党员干部要以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做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努力做执政为民的表率。三、守住“纪律底线”。严守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修身品格,自觉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追求理想信念的高线,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自觉遵守的行为底线,坚持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

  知敬畏是自律的开端,行为的界限。心怀敬畏,能让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自警和自醒。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

  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益于他的“敬畏”观。我认为,必须懂得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戒惧意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保持谦逊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与淡定。父辈人常讲:“你在单位做事情,就要认真干、不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谨言慎行、要心有所惧。”这也是在告诫我们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敬畏之心,百无禁忌、为所欲为,那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广大党员而言,要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敬畏权利。应该时刻保持“心有戒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因此,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党章》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守规矩,知敬畏,明底线”刻于心,践于行。

篇二: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严以修身发言稿:当把握“五个维度”

  严以修身发言稿:当把握“五个维度”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中首要一环,蕴含深意。严以修身,就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心存敬畏,戒“骄”戒“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守住底线,做到立德、立言、立行。领导干部当以此为镜,自觉从严修身,从“敬、戒、慎、省、守”“五个维度”着手,做清廉务实为民的表率。

  尊“敬”,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敬畏”可使人心有所向而行有所止,因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可见常怀敬畏之心是防止自己言行举止出轨的一剂良方。党员干部只有把“敬”字当先,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做到手有权力而不滥用,手握戒尺而不逾矩。敬畏之心很重要,敬畏什么更重要。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首先要敬畏人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其次要敬畏权力本身

  。权力是把双刃剑,要用之为公,用之为民,保证权力不出轨。如若心中没有敬畏,底线就容易失守,精神堤坝就会倒塌。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心有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自“戒”,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对领导干部来说,“骄”“躁”不仅是一种心浮急躁的心态,也是一种草率随意的作风,很容易滋生形式、官僚,也容易固步自封,自我陶醉,导致事业裹足不前,也会错失发招良机。同时在速成风气弥漫的当代社会环境下,少数干部将这种风气带到自己走的路上来,企图通过跑关系、搞圈子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这种不通过踏实做事去争取企图走“捷径”的思想终究要不得,很容易得不偿失,打回原形。因此,领导干部要努力加强修身,继续发扬我党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戒骄戒躁,静下心来谋发展,沉下心去干实事。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失意面前不气馁,以实绩取信于民,让党放心。

  谨“慎”,慎独慎微,防微杜渐。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无愧。慎微,就是从小事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坚守底线、不碰红线,防止小过酿成大错。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始终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监督和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和八小时以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多一丝沉稳,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高雅情趣,少一些市井庸俗;多一些高风亮节,少一些功名利禄。这样,才能经得住名、利、色等各种诱惑,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勤“省”,勤于自省,有过则改。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可见勤于自省是发现错误,改正不足的重要指引。领导干部当常常自省,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在自省的基础上,要有带头正视批评、带头“闻过则喜”的气度和雅量,在缺点和错误面前敢于否定自我,勇于修正错误。高尔基说过:“不要为了尖锐的批评而生气,真理总是不合口味的。”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放下所谓的面子,不摆架子,不怕刺耳、不怕脸红,并真诚地接受批评,让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才能真正收获到金玉良言。

  善“守”,守住底线,保住名节。守住底线不是一句套话和空话,它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在复杂环境中不要迷失方向,在做人做事用权上都有清晰的底线意识。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只有很明确地知道底线在哪里,才能够心有所定,不为一时利欲所动。反之,做人做事没有底线,则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容易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己,容易在糖衣炮弹面前败阵下来,最终落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因此,要牢牢守住底线,一有松动,当即警醒,“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用敬畏之心时刻告诫自己谨守底线,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篇三: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心存敬畏

  阅读答案(2021辽宁抚顺葫芦岛中考试题)

  ①《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②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③敬是会意字,由茍和攴两部分组成。茍意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攴意为敲击。《说文解字》中说:"敬,肃也",敬字本义为恭敬、端肃。

  ④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鬼以手持杖的样子。《说文解字》说:"畏,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畏的本义为害怕、畏惧。

  ⑤敬畏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自此之后,敬畏便成了一种固定用法,用来指对人和事物心存崇敬尊重。敬畏虽然由敬与畏两种情感组成,却并非二者的简单组合。畏因敬而生,内心敬服,方能有所戒惧,从而约束规范言行。敬中有畏,畏中有敬,二者相融通,方能体现敬畏意识的真谛。

  Word文档

  ⑥宋人李俊甫所撰《莆阳比事》中记载:北宋林逵居官清白,任职于泉州市舶司时,有人赠其十瓮海蜇。林逵起初以为不过是腌制的海产品,只能当小菜用,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过了一些日子,家人发现十个瓮中竟然全部装着白银。林逵知道后感叹道:"昔人畏四知,予独畏一心",急忙叫人将白银送还。林逵洞悉送礼者的居心,内省自己的贪心,而幡然醒悟,正是因为其心存敬畏,方能自省自警。

  ⑦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敬畏意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明代张居正曾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这里的惧并非害怕、戒惧,而是对人生的敬畏。(明代吕坤亦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说,常怀敬畏则不敢放肆妄为,因此能修养德行;若无敬畏则随心所欲,从而招致灾祸及身。)

  ⑧对为官从政者来说,敬畏之心十分重要。明朝清官鲁穆为官正直,被称为"鲁铁面",初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出巡江北、两淮等地,所到之处,秉公执法,刚正无私。常州有一巨商,犯法当斩,其家人托鲁穆的一个亲戚向他馈金300镒,请求免去其死罪。鲁穆不为所动,斥责说情的亲戚道:"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如果我真想靠做官发财又何必等到今日呢!"打发走亲戚后,鲁穆按原定刑罚对巨商予以处置。鲁穆所为,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手中权力的敬畏。正因为心存敬畏,因而能公正无私、正道直行。

  Word文档

  ⑨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只有时刻保持敬畏,方能心不妄动、行不逾矩,让我们用敬畏之琴,弹奏出生命的强音!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选文以《明史》中所记载的史料开头,有何妙处?(4分)

  3.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请分析选文第⑧段的论证思路。(3分)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选文③④⑤段中引用的典籍内容解释了"敬畏"的含义及来源。

  C.选文第⑥段《莆阳比事》中记载的故事,论述"敬"与"畏"的关系。

  D.选文第⑨段最后一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发出号召,引起读者的共鸣。

  【答案】

  1.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或只有时刻保持敬畏,方能心不Word文档

  妄动,行不逾矩。)

  2.举出朱元璋对大臣万钢"畏法度者快活"的回答点头称是的事例;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或论题"敬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充分有力而突出地论述了"敬畏"的意义。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敬畏意识"的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更有权威性。

  4.首先提出本段观点:对为官从政者来说,敬畏之心十分重要;然后举出明朝清官鲁穆敬畏法律与权力,拒收贿赂,秉公执法的事例并加以论述,证明了本段观点。

  5.C

  Word文档

篇四: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三个敬畏”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敬畏”二字意义深重,何为“敬”呢?“敬”字有尊敬、恭敬、敬仰等含义。我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我们何尝去认真思考过“敬畏生命”呢?什么是“畏”呢?“畏”字有害怕、恐惧、焦虑等含义。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怕失去,怕分离,怕欲求不得,需要畏惧的事情太多。可我们似乎又并不怎么畏惧,因为跟生命无关的事情并不会令我们感到十分畏惧。

  “敬畏生命”不是一纸空谈,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作为一名年轻的川航新机长,我飞行时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坐在驾驶舱,静静的看着一位又一位旅客兴高采烈的走向我驾驶的飞机。飞行员这个职业并不像医生,每天都在救死扶伤,病人被医生治好后往往都会心存感激,甚至于千恩万谢。真的有一天飞机上所有旅客对你千恩万谢时,就说明你一定做了一件跟我们公司“5·14事件”中英雄机组一样伟大的事。作为一名川航机长,我非常希望在我飞机上一辈子不要发生这种类似的事,同时我也时刻准备着在以后的飞行中克服各种困难。每天坐在驾驶舱中,从事着周而复始的工作,起飞降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为一名新机长我并不会感到乏味,每次看到舱单上的人数,就说明我有义务保护这么多人的生命安全,承载着他们并把他们安全送达目的地。

  “敬畏规章”是飞行安全的最好保障,同时规章也是把双刃剑,很多机长都是因为对规章的漠视所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些机长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筛选过来的,他们犯的错误就连刚上飞机的副驾驶都清楚,为什么他们还要去这么飞哪?一次次在河边走,一次次穿越的底线,最终迷失了自己,忘却了初心。标准程序SOP、检查单、简令、交叉检查都是飞行最基本的操作,也是我们飞行最基本的规章,就是有人去违反、去突破,他在违规之前,一定已经存在很多次类似的违规操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空客有“金科玉律”和“十个记忆项目”,当触发记忆项目警告时,为什么还要去质疑它的真假?记忆动作就是当出现后立即执行的动作,因为这是空客飞机多少次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我们并不是战斗机飞行员,机上可能还有上百名旅客,最安全的飞行就应该是留又足够安全裕度。有规章规定不去遵守,凭经验去判断警告,这种飞行态度是很不职业的。“敬畏规章”其实就是要严格遵守规章,让规章时时刻刻印在自己头上,约束自己的行为,方能保证起落平安。

  “敬畏职责”是一名飞行员职业素养的体现,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本美国传奇机长萨伦伯格写《最高职责》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他的成长的家庭,以及在这过程中如何成为飞行员的,最后在双发失效后成功迫降哈德逊河上这个过程的回忆和思考。什么是“最高职责”?飞行员的“最高职责”就是保证飞行安全,职责是职业责任,自己的职业责任都没有履行好的飞行员不是一名好飞行员。航空公司一直都在提倡做职业飞行员,什么是职业飞行员,首先得对飞行安全负责,遵守规章,并愿为飞行这个职业所付出。刚刚开始做一名机长,每次

  飞行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还有许多不足,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对待每一次飞行是对飞行安全有必要的,所以当机长后开始改变休息时间,让自己的身体状况更适应飞行员这个职业,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加强学习,多向人虚心请教,是我这个新机长今后与未来要做的,这就是是我对飞行职责的敬畏。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我的理解就是在讲如何做好一名飞行员,热爱生命,遵守规章,保证飞行安全。生命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严格遵守规章是保证安全的具体操作实施,保证飞行安全是飞行员的责任也是义务。作为一名刚放单的新机长我也在思考我的未来,如何才能做一名好的飞行员,为此我问过很多老教员,曾经有一名老教员给我的答案让我印象深刻,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机长,比赛看谁飞的好,每人飞十个起落,A机长飞了九个标准落地好,一个重着陆。B机长飞了九个落地都是歪歪扭扭的把飞机落下去的,就一个标准落的落地好。你说那个飞的更好些?老教员没有给我答案,可我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安全胜于一切,这是每一名民航人都要做的。“三个敬畏”是当代民航精神的体现,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我愿做泰山路上的一名挑山工,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

  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红线”,才能遵循规章、守住底线。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还形容“战战兢兢”之态。既敬重又畏惧,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敬畏。

  已记不清电影《中国机长》刷了多少次,但如今每一次面对飞机,里面的故事情节就会回荡在眼前,通过“英雄机组”的先进事迹,我对“敬畏”二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敬畏生命体现了机务行业的价值追求,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机务系统内在要求的高度统一。

  我们放行的每一架飞机,都是承载着成百个生命和上千个家庭,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懈怠。近年来,身边的同事中不断涌现出的优秀机务工作者,排查发现了多起航空器重大隐患,一个基本点就是对人民生命的负责。可以说,敬畏生命已经融入到机务生产保障中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名机务维修人员,要做到敬畏生命,就要努力克服侥幸心理和变通思维,要把敬畏生命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思想基础,肩负起保证飞机技术安全和保护旅客生命安全的责任,强化担当,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手册施工,不动歪心思,不打擦边球,还要认真吸取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尽职尽责将飞机维护好,正所谓把麻烦扣在地面,把方便留给空中,这样才能让机组飞得安全,飞得自信,人民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敬畏规章体现了机务行业的运行规律,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

  机务系统内的规章和程序,都是从血的经验教训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值得每一位机务人员去敬畏。要做到敬畏规章,就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规章条文背后的原理、逻辑,充分了解其制定背景和意义、针对的可能风险,并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更加自觉、规范、在不违反规章的前提下举一反三,才能够更加自信自如、更有把握的应对突发情况。要对触犯规章底线、诚信红线的行为说不。对规章制度的漫不经心,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熟视无睹来形容,这固然有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工作者缺少对规章制度应有的敬畏。身边也不乏有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偏好灵活与变通的同事。“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样的话很多人都爱说。然而,就是这种想当然的“灵活性”,成为机务人员工作时的大敌。翻阅历年全球航空事故的分析和报道,不难发现很多事故隐患和由此导致的悲剧都是由于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造成的。或许,是否遵守规章制度可划分为思想或道德层面的问题。但对于机务从业者来说,能够对规章制度保持敬畏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却是一项必备的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此外,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一种能力。人不同于机器,会有疲劳懈怠和情绪波动。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千变万化的工作环境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特别是已经成为本能的工作习惯,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作中的疏漏。如提前计划的习惯,把一项工作连续完成的习惯,保持整洁、有序工作现场的习惯,依照工卡工作的习惯,工具“三清点”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都是机务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应该养成的,这也是良好机务作风的一种体现。

  敬畏职责体现了机务人的职业操守,是岗位责任和专业能力的高度统一。

  机务人员都应对职责怀有感恩和敬畏之心,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识,才会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需要为了生活求温饱而辗转奔波;需要追求丰富的文化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抱负。前者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混口饭吃的一种差事;后者则是用敬畏的态度对待工作从而换来经验、素质和成就感的提高。态度的不同,决定了工作质量的不同,当你仅仅为了生计工作,工作变得没有乐趣可言,当你变成了混日子,我们对工作的敬畏之心就荡然无存了。用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就是珍惜看重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高度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岗位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够给飞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酒店首席经理的传奇故事想必都有所耳闻,由这个故事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在我们整个机务团队中,虽然有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证飞机处于安全的适航状态,为每一次起降筑起安全防线。

  常怀敬畏之心,就会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就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方面有所作为。正所谓,不忘敬畏之初心,方得安全之始终!

篇五: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

  热点背景

  2022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9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宏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展的生力军,必需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决、对党忠诚,注意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擅长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法规、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加本事,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法规、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讲法规、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理解。

  解析1.解释含义,揭示道理。

  敬畏是一种态度,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既点明白敬畏心的作用,也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围绕道理谈重要性。

  (1)心存敬畏,方能严于律己。

  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常修从政之德,才能用敬畏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时刻保持糊涂的头脑,严以修身,严于律己。

  "清贫的富翁"杨业功就是这样一位精神上富足、生活上节俭、权力上自律的人。在工作岗位中殚精竭虑、屡立功勋,身居高位的他并没有被权力蒙蔽双眼,反而一生"一尘不染",牢牢把握住了公与私的分界线,而这种敬畏之心,让他成了一个自身要求严、说话办事底气足的优秀领导干部。

  (2)心存敬畏,方能善干善成。

  对于干部来说,应当敬畏的不仅仅是权力,还有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身为人民的公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是职责所在,而心存敬畏,才能够正视自身,练就本事,在简单的问题当中不退不怠,善干善成。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亲民爱民,出身贫苦,但却能够砥砺奋斗,心中装着人民,在任职兰考之时亲率干部,带领群众"治理三害",强忍病痛坚持工作。而这样的奋斗,正是源于对人民的敬畏,源于对责任的重视。

  (3)心存敬畏,方能行稳致远。

  "无法规不成方圆",敬畏法纪亦是每一个干部必需做到的,面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才能警钟长鸣、警笛不响。正是法纪面前人人公平才能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行稳致远。

  "公安女杰"任长霞,调任登封市公安局长后,不仅关怀人民安危疾

  苦,更是解决了十多年的控申积案,对于法纪心存敬畏,自知法纪面前人人公平,持起公正正义之剑,执法为民,惩恶扬善,最终成就了"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的功德之碑。

  3.结合实际,谈践行。

  (1)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吾日三省吾身,时刻谨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自觉学习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我,保持糊涂的头脑,守牢思想防线走好为民服务的每一步。

  (2)接受监督,自我督促。主动接受党、国家以及人民的监督,让自己在阳光下健壮成长,仔细倾听不同的声音,时刻督促自己提升力量,常修政德,用敬畏之心,拒绝肆意妄为。

篇六: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知敬畏

  守规矩

  养习惯

  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但凡常怀敬畏心的人,必定是严谨正直,说话有分寸,办事有规矩的人。即使偶尔有出格的事,也不会出现大的过失。”告诫我们为人做事要心存敬畏、遵守规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心怀敬畏,能让人懂得自警和自省,能让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指的是:“君子要有三种敬畏:敬畏天理、敬畏尊长、敬畏圣人的教导。一个人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可成为一个君子。”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他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保持谦逊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篇七: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学完《敬畏是福》这篇文章,请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写一篇

  敬畏:敬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ngwèi,意思是既敬重又害怕。基本解释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认真,不懈怠。敬畏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行为可能会形成惯性,心理可能会产生依赖。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拥有“底线思维”、“边界意识”,形成“敬畏之心”,不越雷池半步,那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方能行稳致远。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党员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法律法规、敬畏群众、敬畏职业和人生。在现实中,杜绝存在侥幸心理,切不可把纪律和规矩当成摆设。要时刻都有如临深渊的畏惧,犹如履薄冰的谨慎,才会养成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凡事都应该慎独、慎微,抓早抓小抓日常。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要自律,保持谦虚之品格,就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

  为官须谨慎,有权莫任性。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刹住任性风,用理性牢牢地把好关、守好门、定准方向,这既是应有的担当,也是自身之福。

  为官须谨慎,有权莫任性。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刹住任性风,用理性牢牢地把好关、守好门、定准方向,这既是应有的担当,也是自身之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心是贪时最蛮横,人在狂时最大胆。为官贵在心存敬畏,唯有心存敬畏,方能擦亮自己的为官底色。

篇八: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心灵有家,行止有规——《中国家规》观后感

  拂去时光留下的千年尘埃,传统文化的烙印清晰如昨。最近,我通过学习《中国家规》系列专题片,对于这部将2000多年来绵州大地上的优秀基因串联起来,鞭策、警醒、激励着新一代绵阳人的优秀作品,再联想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不禁深深佩服编作者的用心良苦,意味深远。

  第一、心灵有家方是安,专题片让我系统了解了家乡绵阳璀璨的文化精髓和悠久的家规家风传统,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的是《华夏母亲——嫘祖》。嫘祖的“贤内助”精神是一种家风体现,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家风正则社会清,家规严则廉生威。“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始终怀揣感恩的心,诠释着为人子女、为人妻子、为人父母的价值理念。把

  “勤奋努力,善良和谐”的家风传承下去。做好家庭贤内助,给丈夫事业上多一分支持,给孩子感情上多一分温馨,文明小家,成就大家。

  对于一个基层党员而言,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传承优良家风,为家人作出榜样,才能担任起家庭的责任与担子。

  故而,心灵有家方是安。

  第二,行止有规方是全,在专题片里,我们能够看到今天的李白故居的树木枝繁叶茂,静静地伫立在朝夕烟云之中,荫庇后人;禹穴沟青山依旧,远古治水英雄大禹的精神却萦绕在我们心头;七曲山的古柏苍翠如云,文昌文化的传承今天依然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两弹城里的红色标语和雕塑激励着参观者,那么在我们绵州从古至今璨若星河的人文历史沉淀中,在绵州大地文化底蕴及一脉相承的家风血缘基因中,什么才是最为惊醒我们后人,最大的家风了?我想正如诗圣杜甫在感叹绵州古越王楼所云:“绵州城府何磊落!”堂堂光明磊落之州,自然他的子民行事也应该是光明磊落。

  怎么做到磊落光明,我想便是要行止有规,心存敬畏。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只有对组织、对权力、对群众、对法纪怀有存乎一心的敬畏,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动自觉,面对组织不阳奉阴违,面对权力不忘乎所以,面对诱惑不迷失自我。相反,一旦失去敬畏,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轰然倒塌。

  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心生“敬畏之心”,这才让我们面对天地万物,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只有心怀敬畏,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故而,行止有规方是全。

推荐访问: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才 敬畏 开端 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