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4篇)

时间:2024-09-29 17: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

  

  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2)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任务完成情况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核心要求,以实施“六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为引领,以推进“十大工程”和建设“五大园区(村)”为抓手,奋发有为、苦干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991亿元,增长11.6%,增速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增加值达到312.47亿元,增长17.1%,增速全省第三;农业总产值325.51亿元,增长5.4%,增速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42亿元,增长13.5%,增速全省第四。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比例为18.6∶46.2∶35.2,结构更趋合理。猪茶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2%,轻、重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5∶75调整为27.7∶72.3,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工业、能源化工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7%。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财政总收入90.95亿元、增长8.6%;地方财政收入40.89亿元、同口径增长15.55%,非税收入占比26.9%。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3.5%,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9.7%、19.4%。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05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933元、增长12.5%。全年民生类支出194.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贯彻产业兴市战略,力促经济逆势增长。农业上,围绕市场调结构、转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粮、油总产分别达101.75万吨、18.91万吨;生猪出栏416.39万头,茶叶、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3.3万吨、214万吨和43万吨,汉中仙毫在国际茶博会上获27枚金奖。新增省、市级农业园区64个,新发展专业合作社569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5个。工业上,面对市场需求低靡、环境约束加剧等外部因素的严峻考验,坚持平茬齐过、盘点过堂、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力促工业克难攻坚、提质增效、快速增长,“工业翻番工程”目标如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3.83亿元、增长16.6%。80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3户。新增省级工业园区5个。新增陕西名牌产品17个,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三产上,强力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以旅游业快速发展牵动服务业持续提升。13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9.2亿元,张骞墓申遗成功,新创建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年旅游收入131.4亿元、增长23.9%。汉中茶城建成运营,亿丰国际商贸城、普汇中金世界港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单位79户。外贸进出口和引进外资分别达1.04亿美元、4005万美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5%、12.8%,贷存比较去年上升0.45个百分点。

  (二)坚守生态立市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汉中。以环境治理“四个战役”为重点,扎实开展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生态环境工程”取得新成效。实施污染治理项目121个,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910公里,清理城乡垃圾2.24万吨;封存和改造燃煤锅炉38台,机动车“油改气”3500多辆,淘汰报废“黄标车”、老旧车16000多辆;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1.2%、100%,县城分别达89.1%、98.1%;农作物秸秆禁烧率和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7%、71.3%。新开工节能重点工程10个,完成减排项目42个。关闭落后生产线6条,淘汰落后产能106万吨。完成造林19.2万亩,道路及河堤绿化49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50平方公里。全年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在二类以上,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

  优良天数355天(API标准)。

  (三)推进文化名市战略,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加大文化产品扶持力度,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专题片《汉源》、歌曲《油菜花儿开》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剧目《汉颂》、《韩信拜将》获省第七届艺术节一等奖,我市在陕南民歌大赛上获得8项大奖;广播电视“户户通”4.3万户,免费开放文化(图书)馆223个,市羌文化中心主体完工。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宁强、佛坪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西乡、留坝被命名为“双高双普”县,全市高考再创佳绩;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5.7万人,享受助学补贴9.2万人。市中心医院和中医院顺利整合、运行健康,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89个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镇全部建成,县、镇、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实现全覆盖。“单独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2.42‰。新增就业3.54万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0.4万人。全年申请专利1288件、授权914项,取得科技成果52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和临时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镇医保、城乡养老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全面落实了27.5万高龄老人、5.8万名残疾人、1269名孤儿政策补贴。20xx“环中赛”汉中段赛事成功举办,省十五届运动会获得金牌69枚。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16万套,陕南移民搬迁开工建房2.2万户,城乡15.7万人乔迁新居,保障房建设、移民搬迁工作在全省考评中均获一等奖;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堤防主体40.8公里。

  (四)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大力推进“千亿投资工程”,紧盯不放争跑项目,多路出击招商引资,狠下硬茬保障环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5.04亿元,增长24.4%;2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3.83亿元,增长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7亿元,增长19%。汉中航空智慧新城规划已经省上批准,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建设的政策措施;汉中城固机场正式通航,运营情况良好;西成客专汉中段全线开工、路基工程完成75%,宝汉高速汉中以南段路基工程贯通、以北段全线开工,洋县桑溪铁矿资源整合通过省

  政府确认,阳安铁路扩能改造、众泰汉龙汽车项目开工建设,汉巴渝快速铁路已列入国家交通规划。

  (五)强化城镇带动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五大城市形象设计”要求,精心编制了《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等20余项规划。中心城区49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西二环中段、梁州路等项目基本建成,沙沿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前进路西段等项目开工建设,滨江新区、兴元新区开发和东关、南关片区改造有序推进。县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省、市级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39.2亿元。“国卫”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评估。

  500个“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建成新型社区、示范社区66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六)突出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释放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揽,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98项、精简率38%;政府规范性文件废止28件、修订55件。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154个镇(街道办)监管所建设达标。全面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发展内资企业3750户、增长94.8%。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户籍登记实现了城乡统一。深化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建立了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

  (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抓住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大力实施“治理创新工程”。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有效防范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效果明显,帮助96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13亿元。围绕“抓三强、攻三案、提三率”,加大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工作力度,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狠抓普法宣传、依法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和特殊人群管理,平安汉中建设取得新成效。认真开展土地“双清”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和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验收。食品药品监管有力,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261件。常态化、立体化落实治安防控措施,破获刑事案件6202起,查处治安案件9532起,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八)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下功夫清理办公用房、治理违规用车、遏制公款消费,全市“三公”经费下降29%,市本级下降41%。持续改文风、转会风,文件和会议数量分别下降8.6%和20%。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邀请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2人次列席政府重要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99%。公民代表进政府和大学生假期进机关活动富有成效。办理“市长信箱”来信、人民网留言2332件,办理回复率100%。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审批事项54.9万件、办结率99%。在全省目标责任考核社会调查中,我市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

  审计、统计、档案、民族、宗教、人防、地震、气象、外事、侨务、对台、供销、地方志和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xx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建成农村公路567公里、标准化学校205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20个、城乡体育惠民设施458处、基层文化活动场所433个,解决4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脱贫13.8万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50元,汉江沿岸7个重点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中心城区便民利民“10件好事”如期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我们直面经济下行压力,千方百计挖潜能、强动力、保增长,实现经济稳中有增、较快发展的一年;是我们主动顺应转型升级大势,齐心协力调结构、转方式、促长远,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一年;是我们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之以恒转作风、促改革、惠民生,发展动力更加强劲、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汉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汉中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

  的矛盾和问题:贫困人口多、发展底子薄、经济规模小仍是我们的基本市情,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增长方式不尽合理仍是我们的发展短板,城镇化水平低、社会管理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仍是我们的主要矛盾,交通制约、资金短缺、债务较大、环境限制仍是我们的发展瓶颈,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进取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效能不高等弊端,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常态下我市发展的基本遵循和目标要求

  20xx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了新常态的重要历史判断。做好今年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正视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从新常态的要求看,汉中发展面临增速换挡、动力切换、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的多重任务,必须根据新的发展形势,转变工作思路,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充分利用“四化”互动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从面临的挑战看,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各种矛盾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调结构阵痛显现,转方式任重道远;中、省关于汉中功能区定位的刚性约束更趋严格,土地、环境、资金等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更为凸显;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原有的社会矛盾和新的不稳定因素交错叠加,使稳定的任务更趋艰巨。我们必须保持定力、从容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从面临的机遇看,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将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国家加快“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汉中全方位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拓展了新的空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汉中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汉中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内在潜能将加速释放。总体看,新常态下机遇和挑战交织,希望与困难同在。必须切实把握汉中发展正处于追赶跨越、转型升级、潜能释放、民生普惠期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再创新业绩。

  20xx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中、省一系列重要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和“三市”奋斗目标,彰显“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实施“六大战略”优化发展路径、壮大“五大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十大工程”做实发展基础、建好“五大园区(村)”构筑发展平台,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0.7%、1%、0.3%和7%以上。做好20xx年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牢牢把握中高速这一增长要求。从汉中欠发达这一基本市情出发,着眼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不唯

  GDP”不等于“不要

  GDP”认识,保持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牢牢把握中高端这一调转取向。始终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打造汉中经济升级版。

  ——牢牢把握促改革这一强劲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擎,紧扣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两个关键,有的放矢、精准发力,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发展动力。

  ——牢牢把握保生态这一立市之本。强化生态立市、循环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美、经济好、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牢牢把握特色化这一发展路径。按照既定的县域发展定位,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县区经济彰显特色、竞相赶超,错位发展。

  ——牢牢把握惠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加快构建补缺兜底的社会保障体系,不遗余力地解民忧、谋福祉、促和谐。

  三、20xx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千亿投资工程”,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坚持市级领导包抓、现场观摩点评、市县协调联动,确保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镇巴区块油气资源勘探尽快下钻,西成客专、宝汉高速、阳安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快速推进,800千伏高压输电过境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汉巴渝快速铁路、330千伏第二电源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35个,完成投资370亿元。

  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向东招商与向西开放并举,加大点对点招商、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好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下功夫解决投资落地、客商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0亿元。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用好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和手段,使财政资金扶持更加公平高效。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在上海、陕西股交中心打造“汉中板块”。大力开展债券、信托等新型融资。创新项目融资理念,采取注入优质资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股权社会化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用新常态的大逻辑把握发展方位,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紧盯国家宏观调控趋向,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特别要按照“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的要求,策划一批彰显优势、优化结构、环境友好、关乎未来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十三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启动实施新一轮“工业翻番工程”,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促进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再上新台阶。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市、县分层推进、接力扶持的方法,实施大众创业行动和“小巨人”成长计划,推动小微企业壮大入规、规上企业升级转型、非公有制经济持续繁荣,形成各类市场主体梯级成长的生动局面。全年新发展市场主体1.2万户,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0户、产值过亿元企业10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1%左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培育“五大产业”,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75个、完成投资55亿元以上,建成汉王药业中药科技产业园和煎茶岭镍矿开发等项目,新开工秦元10万吨板状刚玉产业化、科瑞思矿业石英板材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实施陕飞扩能及大运飞机配套、金汉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等项目;抓好众泰汉中汽车产业化基地、洋县3万吨海绵钛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提升工业园区水平。用好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企业引进力度,提升汉中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水平。坚持循环引领,强化扶持措施,完善功能配套,高标准建好汉江工业园区、洋县现代材料园等工业集聚区,促进资源整合、循环利用、链条延伸。全年县域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45亿元,新入园企业30户,园区营业收入达到833.5亿元、增长18.5%以上。力促工业稳定增长。全面落实支持工业促销稳产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在电力直供、产销对接等方面加大支持,引导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三)注重转变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贯穿于“农业倍增工程”各个环节,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增强农业可持续集约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内部优化和内外联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壮大主导产业。坚持稳定种植面积和推广良种良法并重,保证全年粮、油产量分别稳定在100万吨和17万吨以上。突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大力发展林下种养、冷水养殖和水果、药菌种植,做精做优茶产品,加快建设“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对“农业倍增工程”的贡献份额。全年生猪出栏420万头,茶叶、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3.4万吨、215万吨、43.5万吨。

  发展新型主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鼓励致富能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开设专卖店、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全年新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220个,培育家庭农场100个、职业农民1000人。

  建好现代园区。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扩大园区规模和范围;捆绑整合涉农项目,加大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投入;拓展园区功能,创新管理体制,着力打造一批生产要素聚集、产业体系健全、科技支撑有力、经营方式先进、带动就业创业、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

  做优农业品牌。以品牌和标准化为引领,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加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步伐,打造一批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新培育陕西名牌产品6个。要利用“一江清水供北京”这一纽带,加强衔接与推介,使更多的“汉”字牌高端农产品进入京津冀市场。

  (四)做强全域旅游,带动三产快速增长。主动应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工程”,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效益提高、水平提升。

  做强旅游龙头。编制出台《全域旅游规划》,全年实施旅游重点项目18个,完成投资11.27亿元。加快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一江两岸”文化园、留坝山地旅游度假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启动张骞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和华阳、紫柏山景区创5A工作,加快五龙洞、午子山、石门等景区创4A步伐。建成骆家坝红色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华阳、黎

  坪旅游专线,规划建设一批城乡景区绿道慢行系统。加快竹园五星级酒店等星级饭店建设,抓好商务快捷酒店和乡村宾馆、农家乐更新改造,强化旅游市场管理,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促销,精心办好20xx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全年旅游收入突破150亿元,增长15%以上。完善市场体系。加大高端化、智能化商业综合体引进力度,抓好亿丰国际商贸城、普汇中金世界港等项目,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和蔬菜流通、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络建设。全年实施商贸流通服务业项目43个、完成投资20亿元。引导做好“个转企”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集中收银工作,全年培育限额以上贸易单位30户。

  繁荣消费市场。积极推广品牌连锁、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拓展电子信息、养老养生、大众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经济和定制类消费,有效激发消费潜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8亿元。坚持综合施策,打好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房、商品房互联互通的政策“组合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外贸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外贸孵化器工程,组织企业高质量参加贸易投资洽谈活动,不断扩大外经外贸的贡献份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按照完善设施、提升管理、传承文化的基本要求,紧扣“建城、兴业、社保、管理”重点,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工程”。

  高水平编制规划。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空间分布和“五大城市形象设计”,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为目标,科学确定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高水平规划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严格城市界线、生态底线、土地红线,促进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道路交通、管网管线、生态保护规划紧密衔接,加快形成总规管总、详规管块、专规管线、设计管点的城市规划体系,促进规划引领、约束作用的发挥。

  分层次推进建设。中心城区建设上,实施36个城建重点项目、完

  成投资29亿元,积极推进滨江新区、兴元新区、江南片区等开发,加快东关正街、南关正街等历史风貌街区建设步伐,建好西新街东段、南一环西段等项目,建设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市政设施,提升宜居指数和辐射带动能力。县城建设上,完善道路、供水供气、防洪排涝及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增强保障能力,提升发展品位。集镇建设上,重点推进铺镇、青木川、骆家坝等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宜业宜居的大镇名镇。村庄建设上,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产村融合、绿色家园”的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均等化提升服务。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大力拓展城镇就业空间。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从规范管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细节入手,解决好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公共服务盲点多等问题。巩固“国卫”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六)严格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环境工程”,保护好汉中的青山蓝天净水。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项目环评准入制度,大力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促进产品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和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大小循环,做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全年实施循环发展项目78个,完成节能项目7个。

  强力整治环境污染。下功夫治理钢铁、水泥、冶炼、建筑施工等行业污染,启动和推进中材水泥、南化、啤酒厂搬迁和各县小化工、小建材淘汰、转迁工作。抓好“煤改气”、“油改气”和“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一批电热锅炉、电源热泵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项目,继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解决好燃煤锅炉烟尘、餐饮油烟排放、烟花爆竹燃放、道路及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污染问题,力争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省上考核要求。加大医药化工、食品酿造和尾矿库等行业废水治理,抓好危险废物、重金属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开展垃圾集中清运活动,推进县城污水管网完善配套和正常运行,加快沿江重点镇“两厂(场)”建设,确保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在二类以上标准。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完成省定退耕还林任务;开展重点流域生态治理,加快南郑县、洋县、勉县、西乡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全市纳入中省连片整治示范市建设计划;大力拓展城镇绿化空间,均衡绿地分布,扩大绿地总量。全年造林20万亩,实施街道、交通干线及河堤绿化38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850平方公里;谋划启动一批江河湿地建设项目。

  (七)做实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民生改善工程”、“文化振兴工程”和“扶贫攻坚工程”,努力做好兜底线、补短板、保基本各项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全年新增就业3.2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6万人。动态监测城乡居民收入变化,适时出台促进居民增收的指导性政策。继续做好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围绕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抓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孤儿、残疾人、老年人优待政策。

  推进教育科技卫生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学校布局,持续推进“双高双普”;抓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和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实施,公办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总数的38%,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轮岗率不低于5%;组建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规范民办教育,继续抓好移民搬迁家庭适龄学生免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加快科技资源整合,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创新服务平台、科技示范园区,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加快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村医培训、退出机制;放宽社会力量办

  医准入,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持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繁荣文化体育事业。飝

  乬

  鵚

  瞼

  孴_lb>yO;NIN8h胈

  鱊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

  

  供销社工作大会讲话词

  这次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年全市供销社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全系统年工作任务。

  一、年全市供销社工作情况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加快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年度考核目标,同心协力,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全国总社、省供销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市供销社作为全省供销社代表之一,光荣参加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副产品经营品种和规模,建立农产品生产和采购基地,促进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农超对接”。

  三是要努力拓宽经营领域。各级供销社在努力做好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要努力拓展新的业务,延伸经营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培育经济增长点,积极开展图书、医药、农机、电器维修以及保险、邮政、移动代办业务、职业介绍、教育培训、农村养老等业务,创办社会服务社等。只要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的业务,都要大胆去开展,使我们的业务经营延伸到农民群众和广大消费者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要努力突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界限,积极与社会其他行业及民营企业等的联合经营,实现互利双赢。

  四是要积极调整经营方式。在坚持传统经营方式,增加品种和规模的同时,要大力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实施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积极争取品牌商品的总代理、总经销权,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等办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扩大商品销售,推动业务经营的大力开展。

  (五)着力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与水平

  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与水平,是党和政府对供销社的期望,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我们供销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的客观要求。各级供销社要进一步提高宗旨意识,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己任,通过加强专业服务,完善行业协会服务,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水平,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加强专业合作服务,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实现创新。各级供销社要紧紧抓住全国供销社农业产业开发的契机,将创办专业合作社作为介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完善为农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在新创办的专业合作社中,供销社要有投入并持有一定股份,增强供销社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今年,全市要树立3—5个标兵专业合作社,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培育1—2个示范专业合作社。要强化“新网工程”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对接,开辟专业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加快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在农民群众中有凝聚力、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塑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对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有效解决生产与销售,企业与网点的对接,以稳定的销售机制,使全市优质、特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卖向全国,卖向国际,卖出档次,卖出品牌,卖出好价钱,切实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

  完善行业协会服务,在发挥桥梁沟通作用上实现突破。各级供销社要牵头组建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各类协会,引导农民进市场,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扩大农产品收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特色产业调整生产结构,为农民送信息、送科技、送服务,使农民生产不盲目,技术有服务,销售有渠道。要完善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协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协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作用,积极开展维权、交流、咨询、培训等服务,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等有关政策方面,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今年,全市供销社要扶持发展2—3个规范的行业协会,各县(市、区)供销社都要扶持发展1—3个规范的行业协会。

  强化农村综合服务,在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上实现功能拓展。就是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抓住国家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机遇,努力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创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领域。今年各县(市、区)要新建1—2个高标准的乡(镇)级综合服务中心,每个乡(镇)新建1—2个村级服务站,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图书影像等综合服务,农资便民店要积极开展测土施肥、科学配方、虫害防治及新产品推广等农技服务,有效推进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

  抓好农村信息服务,在农民增产增收上发挥有效作用。各级供销社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信息技术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信息网络终端建设,为配送中心、超市和便民店提供现代管理手段,实现产品配送、统计管理、电子结算、网上交易等终端信息化服务。要在省农信通的大力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加快农村信息化商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人员的培训,有效开展商品价格动态、市场行情预测、供求信息发布、供需双方在线洽谈、农资、农副产品等在线交易等信息服务,确实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六)采取得力措施,为加快发展和转型跨越提供保证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书记讲话中指出:要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说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纠正不合时宜的错误认识,才能创新工作思路,才能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与先进地区和兄弟市社相比,我市供销社的经营规模、经济实力等还有许多不足,甚至差距很大,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从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明确供销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属性和定位,按市场经济规律深化改革,转换企业体制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进一步从看摊守本、守成求稳的心态中彻底解放出来,摒弃一切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瞻前顾后、四平八稳的思想观念,摒弃一切安于现状、小打小闹的消极思想,牢固树立快发展、大发展、大服务的观念,切实做到有利于供销社发展,有利于“三农”受益的,就要大胆去闯,大胆去试、大胆去干;进一步从“等、靠、要”的思维定势中彻底解放出来,坚决摒弃等政府给关照,靠政府要资金的思维和习惯,积极主动谋发展、谋跨越,把政策变成发展的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用好政策与破解难题结合起来,把项目推进与发展壮大结合起来,从市场中寻找商机,在不断进取中创造新的业绩。各级供销社要适时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我们如何打破阻碍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旧观念和错误认识,如何在制定目标、实现路径和方法步骤上解放思想,如何在突破小打小闹、加快发展步伐的实践中解放思想,以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突破,以认识的提升促进发展加速,最大限度地激活经营机制和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各级供销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全系统加快改革发展、推动转型跨越的骨干队伍和引领力量,因此,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程。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成立落实年度目标任务领导组,对班子成员搞好分工,健全完善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制和联系包点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抓,勇于担当,职能科室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干部头上,将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体现在每个人的岗位责任中,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做到人人有责任、有担子,事事有着落、有效果,努力在全系统形成真干、大干加实干的浓厚氛围,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合力攻坚求跨越的良好局面。

  三是作风转变到位。联系全系统的实际,就是要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市供销社加快发展的安排部署和目标任务上来。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领导干部,勤思勤为不懈怠,脚踏实地不漂浮,立说立行争朝夕。要强化学习,提升素质。盯住改革发展的目标,加强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的学习,加强对先进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学习,加强对合作经济理论新实践的学习,努力改善广大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真正成为供销合作社加快改革发展、转型跨越发展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要恪尽职守、认真履职。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工作漂浮、得过且过的不良作风,把时间花在抓工作上,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把心思放在促发展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主动担当起改革发展的重任,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专心谋事,勇于任事,踏实干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要进行专题调研,积极探索改革发展、转型跨越的新举措和新途径。

  四是政策法规到位。几年来,党和政府从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出发,高度重视和关心供销合作社工作,出台专门文件,给予扶持政策,化解历史包袱,纳入财政预算,帮助解决一些制约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新时期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举措、等方面都作了详细阐述,提出明确要求,营造了有利于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各级供销社要将有关政策法规作为尚方宝剑,逐条逐项学好学深,领会掌握,理解吃透,并在具体工作中用足、用活、用好,大胆用政策破解现实中的难题,用政策促进改革发展。

  五是督查考核到位。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了解掌握工作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年终要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验收和兑现;要奖优罚劣,对完成任务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大力表彰,推广其好经验和好做法,对那些在改革发展中善于破难题,勇于啃骨头,做出贡献的干部大胆重用;对完不成任务,工作没有起色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那些不用心干事,抓落实不力,且不负责任、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用好的导向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加快改革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来,用强有力的手段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同志们,“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扩大国内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都为我们供销社发挥优势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供销社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锐意进取,以放胆争先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的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推动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

  

  药业局管理工作汇报4篇

  11月25日,市委韩书记在全市“抢抓机遇、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项、短板、瓶颈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推进中药都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后,我局高度重视,为迅速贯彻落实韩书记讲话精神,立即再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专题会议,对单位发展中具备的长处、优势,存在的短板、瓶颈,以及明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形成如下专题报告:

  一、单位目前发展现状

  单位目前有干部职工140余人,以中青职工为多,大多数职工思想超前,干劲足,是市场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市场建设,XX年,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市场发展,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的滨河市场搬迁任务,同时创新发展,新建了东山滨河综合市场和中医院朝阳路便民市场,在谋划发展上,选定了农超建设项目,初步筛选了八五村等四个地块供企业筛选,按照市场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市五个方位选择了五块便民市场建设用地,待时机成熟后即可建设。同时,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单位一直存在资金短缺的短板,在市场建设上常常捉襟见肘,有心无力。

  二、XX年重点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不辜负市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重托,将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抢抓机遇、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继续抓好便民市场建设,使其布局更加合理,更加利民。同时,深刻对照市委韩书记提出的“十大论题”和“四问”找不足,查问题,挖根源,进一步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在创新中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在优化服务中谋求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围绕目标任务抓落实,为中药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三、工作目标

  (一)加大中心交易大厅的管理力度

  严格标签、卫生、秩序的管理,提高工作标准,严把中药材质量关,既要充分保障商户合法利益,又要对商户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商户守法经营。

  (二)加大药城的管理力度

  中药都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各大药企经常到我市参观考察,东方药城、中心交易大厅是必到之处,在今后工作中,要在工作安排、人员使用上重点向东方药城倾斜,同时,制定一套相匹配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东方药城交通、经营秩序、环境卫生、马路市场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人员参与东方药城管理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全力为药商、为市场服务,努力促进市场转型升级,为建设中药都贡献力量。

  运垃圾7000方。经过领导小组有效工作,仅用时20天完成了市场绝大部分建设。目前,市场建设已接近尾声,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为防止市场容量小的问题,我局在东山水闸北侧预留20亩地作为市场后备用地。

  二、便民市场建设

  成立市场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副局长具体抓,抓工期,赶进度,目前,市场已经建成。该市场位于中医院西尽头,将于近期开业。市场占地1200平米,总投资18万元,内设:干鲜果品区、水产区、蔬菜区、生熟肉食区、副食品区,共有摊位48个。该市场周边为居民聚集区,市场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周边居民买菜难及市场周边脏乱差等问题。

  三、拟建农超建设选址情况

  (一)村。北环南侧。

  (二)街。安兴小区对过,冰片厂附近。

  (三)南七公村。西北角,占地约80亩。

  (四)北七公村。药都制药对过。

  其中,村和街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一、广泛发动宣传动员

  按照宣传也是管理的理念,利用中心交易大厅有线广播、大厅工作人员逐户走访等形式对广大商户进行宣传动员。明确了整治工作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要求各中药材市场特别是中心交易大厅对照整治方案内容进行认真自查自纠,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各种违法的人和事,提高了商户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激发了市场商户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为专项整治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加强中心交易大厅管理力度

  (一)加强质量管理。在交易大厅内实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主管局长为第一责任人,所长为具体责任人,副所长、区排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重新制定了包区、包排、包户质量管理责任制,使每个摊位都有具体人员负责中药材质量管理。同时,抽调由两名中药材高级鉴别师带队的6人质量检验组,对大厅中药材实行日巡查制度,通过性状鉴别严查假冒伪劣和超范围经营中药材,发现假冒伪劣和超范围经营中药材的,一律清除出大厅,并严肃追究质量管理人员责任。共查处5户超范围经营商户。

  (二)加强日常管理。查看中药材标签是否规范,要求必须注明品种、产地、规格、价格,各摊位中药材摆放有序,不准占道经营。

  三、全面清理市场及违法经营行为

  派出综合执法大队30余名工作人员对八五早市等非法市场进行两次专门清理;对内晾晒中药材行为及占道经营中药材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取缔。已清理取缔36户晾晒、加工经营中药材商户。

  类违法行为。同时,我们配合环卫局对内小街小巷、胡同小路进行了承包清扫,确保其干净整洁、靓丽美观。针对上下班时段内个别路段个别地点车辆拥堵情况,我们派出执法人员专人专时盯守,有效治理道路拥堵现象。

  附件二中第8项,工作要求是:“启动市场搬迁建设,新建占地30亩,集蔬菜、副食水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对便民小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完成情况是:已完成:市场搬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商户已入驻经营,反映良好。对便民小市场的管理,我们新建便民市场,将散商散户以及附近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统一纳入到市场内经营。

  附件三中第10项,工作要求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家园五星级酒店及商贸综合体建设步伐。此项工作要求XX年启动。目前,土地拍卖工作已经完成,后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二、承担保定市XX年工作报告确定任务完成情况

  中主干道3条、次干道3条)。按照省政府开展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关规定要求,各县(市)建成相对独立(一级局)的县(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完成情况是:立足职能和管辖范围,我局进一步加强了东方城市管理工作。派出专门人员和车辆对东方内马路晾晒中药材行为及占道经营中药材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取缔,坚持日巡查,坚决杜绝此类违法行为。全面清理整顿乱涂、乱画、乱张、乱挂等违法行为,对主街道两侧墙面和各类线杆上的小广告进行清理粉刷共800多平方,违规广告420块,小广告1200张,并与临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积极协调交通警察大队对各类车辆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并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了内道路畅通。对蔬菜市场经营秩序大力整治,市场两头退路5米,做到还路于民。

  在引进供热公司、加气站、五星级宾馆酒店、汽车4S店和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家园五星级酒店及商贸综合体建设工作中,我局进展顺利,体育场土地拍卖工作已完成,但其他相关单位进展缓慢,请求市委、市政府对相关单位加大协调力度,使各项分体工作齐头并进,以防相互牵扯掣肘,确保整体工作顺利进行。

  五、下一步推进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对未完成的工作加大力度,积极协调其他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争取按时限要求完成。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

  

  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讲稿——提升“四个一”服务效能,打造利企便民营商环境【模板】

  近年来,X局聚焦群众在政务服务系统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力提升营商环境,深入落实市委"XX行动〃,千方百计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下大力气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通过主抓〃四个一〃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一、“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好又快”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整合市场监督、税务、公安、金融等部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将个体户开店X个事项涉及的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备案、税务登记等五个环节按“一件事”标准整合,使用“一张表单”申请,一次办成,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要件,办理环节和时限得到大幅压减。比如,率先在全区推行企业注销“综合窗口”,办理材料受理、内部流转以及综合出件等业务,企业简易注销环节由X个合并为X个,申请材料由X个压减到X个,X天公告期满后即时办理注销业务,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高度认可。

  在政务大厅全面开展政务服务提升日活动,要求市直部门一把手进大厅,驻窗口服务一日,一把手走进12345解答群众诉求,聚焦政务服务难点热点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改进措施,逐项进

  行整改到位。将“两个免于提交”、政银政企合作改革等创新工作通过旗县区揭榜领题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抓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二、“一网办理”,信息跑路“不见面”

  扎实推动部门审批系统与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实现全市X个部门X个垂建业务系统X个事项实现数据共享,网上受理各类业务X万件,全区排名第一。汇聚电子证照类型X类、证照数据X万余条,签发电子证照X万余条,签章率达到X%。围绕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建成“蒙速办”移动端“小事智办专区”,已接入出生、就业、入学、养老等X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蒙速办”移动端共接入特色应用X个,可办应用X个,可办比率X%,司法公证、生活缴费等实现掌上办理,特别是医保生存认证为全区首家。依托“蒙速办”APP自主开发的重大项目直通快办平台得到自治区政府宣传推广。建成24小时自助智慧政务服务大厅,X项高频事项实现“自助办”,实现全区首家无人律所进政务大厅,优质公共法律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三、“一次办成”,高效审批“创一流”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办成”“四个一”政务服务模式,办事材料减少X%,办理环节减少X%,办理时间缩短X%°2023年,自治区将我市纳入新生儿出生线上“一件事一次办”试点盟市,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共有X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运行,特别是X个我要开店类“一件事”实现全区首家“一

  张表单”申请;水电暖气联合过户、人才引进等X个高频“一件事”事项率先在全区推出,办事审批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优化服务水平,创新“预约办理”、“延时服务”、“周末不打洋”、“电视+政务服务”等多种便民服务措施。目前,全市共X个部门X个事项可实行线下预约办理,全市共X个部门X个事项推行延时服务,其中公安、不动产、医保、交通、社保等部门的X个事项实行周末不打洋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一号响应”,为民服务“心贴心”

  成立市12345政务便民热线调度中心,优化完善了《X管理办法》《X工作细则》,完成X条热线整合,与全市X个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单位建立了联动机制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号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理、超时问责、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实现与自治区12345便民热线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开通企业服务专线,配备企业服务专席和政策专员,实行专人盯办督办。城市养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热线响应率在全区排X,解决率排第X位,满意率排第X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先后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最佳服务案例奖、全国服务企业满意热线优秀单位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重点环节,围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以市委“五大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实现更多便民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努力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捷

  的服务环境,全力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荐访问: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件实事中存在问题 实事 存在问题 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