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问题
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汇报材料三篇
当前,党的干部队伍总的是好的,大多数领导干部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屡创佳绩,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担当精神差,在履职尽责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不敢负责,在位不作为,惯于混日子.保官帽,对职责范围内该定的事因怕担责而不敢拍板,该出面解决的事因怕冒风险而畏首畏尾.推诿拖延,贻误工作。有的看似敢作敢为,不守规矩.不循规律,甚至为了个人升迁而大搞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有的喊着要担当.负责,其实却说得多.干得少,惯于摆样作秀,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贻误发展良机。凡此种种,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权力观错位.政绩观扭曲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各级领导干部就要认真贯彻落实的要求,做真正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好干部。
做个敢于继承的好干部,首先就要锤炼坚强的党性。坚强的党性,是敢于继承的精神之“钙”。带领干部要增强敢于继承的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坚定理想信心,充分认识为民造福是XXX的天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中国梦是当代XXX的崇高任务.完成好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是每一个带领干
部的本职,才能毫不懈怠.夙夜在公.顽强拼搏,行之有效地干好本职工作。只有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气概勇往直前,才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碰难题,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急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当责任。敢于继承,既要见精神,更要见行动,增强敢于继承的自觉,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负。
做个敢于继承的好干部,离不开过硬本领的培养。继承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这既得有擅长谋事的素质,注重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相识实际,把握问题的实质,根据事物的内涵规律,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同时,也得有抓好落实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擅长科学部署,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围绕共同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擅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克制一切消极因素,形成团结一心.共同斗争.活泼活泼.纪律严明的可喜局面。
做个敢于继承的好干部,还得养成务实的作风。千继承.万继承,光说不练.干不出实绩就是没有继承。作为带领干部,怎样体现“三严三实”?就是用好的作风来办实事.务实效,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实事,不做只为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的虚功。在具体工作中,最需要踏踏实实.继续前进,如果每一个带领班子成员.每一个带领干部都能保持“新官也要理旧
账”“一张蓝图画到底”,像接力赛跑那样,这样的持续斗争该会迸发出多大的能力?固然,不管怎样干,都得保证一条:干净干事.清正廉洁。
营造敢于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各级党组织责无旁贷。对敢担当.求实效.成绩大的干部,就该大胆选拔使用,旗帜鲜明地为之鼓劲撑腰,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宽慰,当他们受到非议时则加强引导。对那些平时工作中不负责任.关键时刻退缩不前的干部,应当批评教育,促其改正,必要时进行组织调整,认真解决好“为官不为”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有多大的继承才能干多大的事业。每名带领干部当时时自问。
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指出,要加强对权利运行的限制和监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证机制。唯有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利,才能限制党员带领干部“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通过限制权利和惩治滥用权利行为来保证权利的正确运行,是监督和纪律的最主要成效。执纪监督的过程,就是规范行为的过程,就是纠偏补正的过程,就是偏重从加强事前.事中监督的角度,强化正
面教育,预警在先,对带领干部的从政行为加以限制和规范,通过严格制度规范约束让其“不能为“。不敢为。执行纪律,案件查处要严,“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带领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
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事后查处的角度,加强不和教育,使党员带领干部充分认识到违法违纪的危害,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理念,通过强化警示作用使其“不敢为“。
不想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首先从思想教育这个基础抓起,要加强党的纪律入手,要以三个“绝不允许“为标线,提前筑牢官员拒腐防变防线,才能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只有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监督意识和纪律观念,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促其“不想为“。
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的重要讲话朝这一目标迈出的关键和坚实的一步。只有不断强化“不能为“的制度建设.“不敢为“的惩戒警示和“不想为“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抓实做细,才能让反腐败工作更为持续深入,取得实效,确保实现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
随着教育理论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触,当前“为官不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有的在一个方面突出一些,有的三个方面兼而有之。
一是“不想为“。有些干部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有的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少,研究具体工作.具体问题少;特别是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是“不会为“。有些干部一方面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研究.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擦边球“.“闯红灯“.搞规避变通.靠吃喝处感情.拉关系跑项目等传统打法不能用的情况下,新的办法不多.工作思路不宽,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三是“不敢为“。主要表现为“三怕“: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原则。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担心承担责任,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不善于.不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
追根溯,深入剖析“为官不为“问题的成因“为官不为“是形式.官僚的突出表现,与享乐.奢靡之风密切相关,是“四风“的综合反应。认真阐发^p产生“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理念信心不敷坚定,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为“,归根结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三观“改造没有做到保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下降,对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淡。群众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没有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一些干部觉得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感叹工作越来越不好干.官越来越不好当,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舒适.比待遇,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职,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违反了纪律规定,而且意志消退.贻误了事业发展。有的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按部就班.求稳怕乱思想,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打破常规,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
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一些干部不是不想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有的科学发展观树得不牢,发展理念和方式比较落后,没能随着形势发展需要自觉转变思想观
念,在经济工作中更多沿用传统思维方式,采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有的法制观念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能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有的“排斥“媒体,不善于在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监督下工作。
对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把“改作风“和“敢担当“.把“干净“与“干事“人为对立起来。面对当前反腐高压态势和正风肃纪要求,一些干部感到被束缚了手脚,“规矩多了.什么也干不了“。其实,转变作风.提倡“干净“,是为了洗澡治病.轻装上阵,是为了更好地“干事“,不能拿大胆“干事“替“不干净“找理由,更不能以“干净“为“不干事“找借口。这种人为地把二者对立的思想,不仅是对使命职责的消极逃避,也是对改进作风的误解误读。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为官不为“针对教育理论活动中查摆出的“为官不为“问题,我们在中心第六督导组和第七巡回督导组的指导下,保持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核心,以强化纪律约束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根本,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以营造良好环境为保证,深挖病根.找准病灶,综合施治.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开展活动形成的优良作风转变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端正思想,引导为官有为。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我们把研究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省委举办6期省管主要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确定10个专题.开展讨论活动2700多场次。我们把研究弘扬XXX精神这条红线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同时,组织开展向我省汪洋湖.XXX等先进典型研究活动。我们大力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推动干部更加重落实.敢落实.善落实;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推动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模式。省委.省政府还要求把防汛抗洪.抗震抢险和灾后重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考场,在重大灾难面前考出理想信念.为民宗旨和转作风.抓落实的实际成效。
打消顾虑,鼓励大胆作为。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但个别干部在思想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我们着力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切实向干部讲清楚,现在不让做的这些实际上都是党的宗旨.章程.原则.规定所不允许的,现在所做的只是正
本清。我们着力消除怕触红线的思想负担,明确提出克服“怕“字,核心是要按规矩办事,关键是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就大胆去做。我们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敢于担当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体现干部的党性觉悟,引导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树立导向,指导正确作为。我们把树立正确导向作为推动干部“为官有为“的核心要务,着力引导干部行有所循.行有所止。为树立科学的工作导向,我们提出把全面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
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全面落实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提出突出选用“四种类型“干部,即突出选用党性强的干部.敢担当的干部.有本事的干部.有实绩的干部,引导各级干部改进作风.崇尚实干。为树立明晰的考评导向,我们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对市州.县域考核指标作了较大调整,减少发展速度和规模指标的权重,增加质量和效益指标的权重。
提高本领,促进善做善为。有本领才能有作为。我们紧密联合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干部履职尽责急需,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去年下半年以来,累计脱产培训党政干部
16.9万人次,使他们不仅“为官有为“,而且“为官善为“,着力提高全面深化革新.依法行政.联系服务群众和推动振兴发展的本领。
严肃问责,督促必须作为。对虽干事但不干净的要处理,对虽干净但不干事的也要问责。省委.省政府建立了黄牌警示台账制度和明察暗访制度。去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心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具体规定精神问题495起.处理600人;通过开展行政监察查办案件106件,赐与党纪政纪处分123人,追究违纪资金7202.4万元。我们还严肃查处去年相关安全出产事故中的责任人,对89名干部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对52人追究了刑事责任。
强化整改,纠正错误行为。解决“为官不为“,必须标本兼治,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攻克作风顽疾,树立正确的导向和风气。我们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4个批次确定71个问题清单,开展了15项专项治理;第二批活动中,明确市县党委班子要着力解决7个方面重点问题.6个关注度高的共性问题,同时开展11个专项整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为官不为“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完善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治本还要靠制度。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强化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的意见》等7个制度文件,就解决干部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问责机制,逐步建立推动“为官有为“的长效机制。
营造氛围,倡导奋发有为。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对“有为“者是激励,对“不为“者是约束。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和省级领导干部带头认真研究.带头深入查摆.带头认真整改。省委大力倡导和形成“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研究“六种风气,并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从10个方面对弘扬新风正气提出了32条具体要求。为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真正做到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1.政治素养不高。不擅长应用“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政治的角度来窥察.阐发^p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比如说对市委这次部署的作风效能建设月活动,一动手下手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反应了自己缺少政治敏理性。
2.为民服务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较多时,性子就会有些急躁,态度不够和蔼,如遇到需要重复解释的问题,嗓门就会比平时高,显得没有耐心,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一次,遇到群众因身份证重证号到窗口来争吵,我向他表达了歉意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但这位群众还是很激动,认为这样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需要费时费钱,并质问损失谁来弥补?当时我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自己工作上的过错,态度也变得有些冷淡。虽然那位群众最终还是修改了身份证号码,但事后一想,如果我当时做到换位思考一下,就应该能理解群众的想法和焦急心理,做到欠下群众的“工作债”,要用实际行动来还。
3.业务知识钻研不够。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对业务知识研究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
有逃避的倾向,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坐期待办法出现,而不是自己寻觅计策,缺乏一种刻苦研讨的精神。
4.工作作风不敷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偶然抱着应付的态度,没有做到踏踏实实,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对窗口的工作情形和自己负责的业务工作若明若暗,没有深入调查和全面的把握,以致很少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
1.研究目的不够明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是研究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2.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保没有牢固树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惬意不惬意作为自己得失权衡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视了群众的设法主意,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群众”是要真正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欢迎每一位群众,而不是对群众使性子,群众有事问题多,这是相信我的体现,绝不能把这作为不予理睬的借口。
3.业务水平不高,不敷研讨。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上下对工作和质量起决意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理论经验积累厚实,不去研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偶然得过且过,难以胜任久远工作的需要。
3.业务水平不高,不敷研讨。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上下对工作和质量起决意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理论经验积累厚实,不去研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偶然得过且过,难以胜任久远工作的需要。
篇二: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问题
建立新时代国有企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的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中华优秀文化中担当作为的思想精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认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针对国有企业干部担当作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措施,为国有企业健全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思考
引
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领导干部要担当作为,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保护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近年来,国有企业坚持“能者上、庸者下”,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交流、退出等机制,突出了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但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相比,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仍然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干部担当作为。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关于担当作为的思想精髓
鼓励担当作为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为国尽忠的献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秉持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倡导一心为国的大无畏精神;“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树立为大家舍小家的忠贞形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赞扬挺身而出的民族气节;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励担当作为的高度凝练,为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担当作为,提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思想新观点,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精神,其内涵要义主要体现为“五个担当”:一是理想信念担当,强调强化理论武装、绝对忠诚于党、加强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二是国家民族担当,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进行的伟大斗争。三是人民群众担当,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四是党的责任担当,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党的重大使命。五是人类命运担当,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目标,为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提供根本遵循和基本路径。
(二)深刻理解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价值
一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亟需广大干部主动担当、积极有为。二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解决干部队伍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动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快解决,需要强化激励鞭策,推动干部奋发有为。三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落实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着力点,要抓住激励担当作为这一关键。四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增强干部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可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五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引导干部在各项工作讲党性、重品行、坐标水,是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前提和抓手。
二、剖析国有企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实践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担当作为机制僵化、干部思想观念保守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局意识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学习新思想新要求不主动,缺乏进取意识。三是精神状态差,工作拖拉、应付。四是工作上推下卸,习惯撇清责任。五是无主见,遇事没有大胆负责的勇气。六是创新意识不强,习惯按部就班。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干部个人自身看:一是精神懈怠,不想担当作为。二是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为。三是作风漂浮,不思进取不愿为。四是能力不足,不担当不会为。从基层组织层面看:一是健全激励政策、机制不到位。二是推进激励措施落地不到位。
三、建立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的思考
探索建立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机制,必须旗帜鲜明树立担当作为、敢闯先行的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切实营造严管厚爱并举、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探索从以下9个方面措施推进深化: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夯实担当作为的思想根基。增强政治责任担当,认真抓好理论武装,规范党委理论中心组、基层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健全企业领导班子工作规则、调查研究、机关首问首接首办等制度,引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
(二)强化科学选人用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用好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选人用工导向。畅通担当作为干部成长渠道,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形成系统的优秀干部培养机制。有序推进企业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的干部交流,同时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三)强化激励鞭策机制,发挥干部考核评价作用。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考核。可以探索建立围绕履职测评的任期目标考核体系,用好用足考核结果,推行干部履职考核结果强制分布,作为干部进入下一任期重要参考。
(四)强化专业化培养,提高担当作为的素质能力。对标业务发展和履职需求,精准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实践锻炼的实效性,坚持在基层一线和市场竞争激烈地区锤炼干部。
(五)强化机制措施落实,切实关心爱护干部发展。坚持干部的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关注干部身心健康,积极推行领导人员健康档案制度,可实行领导人员休假和体检情况向企业报备机制。同时完善建立与发展相适应、与业绩相匹配、与效益相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
(六)发挥纪检监督作用,妥善精准处理信访举报。完善信访线索受理研判机制,精准分类确定处置方式,提升核查时效性,减少不实举报负面影响。坚决惩处诬告陷害等不良风气,对干部反映失实问题,及时澄清正名,维护干部正当权益。
(七)发挥“指挥棒”作用,推进容错纠错机制落地见效。细化容错纠错标准,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格“三个区分开来”,根据所犯失误错误性质后果轻重、损失影响大小,精准问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督促干部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改进提高。
(八)发挥宣传引领示范,强化干部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加大对担当作为典型干部的选树表彰和提拔使用。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担当作为典型的价值内涵,形成示范引领,激发干部队伍精气神。
(九)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形成为担当者担当的保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旗帜鲜明支持和鼓励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大胆闯、大胆试。及时了解干部队伍的新特点、新规律,把激励担当作为各项措施,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持续强化干部作风。
篇三: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问题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3篇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1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干部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注重精准考察,兜紧用人底线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着眼把干部情况掌握在*时,努力建设“走在前列”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青岛市探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职位限入和提拔限制办法,对党政正职岗位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执纪执法、机要保密、监督监管、审计财务等重要部门领导岗位,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和限入规定,明确限入的5种负面情形和不适宜选拔任用的7种情形,兜紧选人用人底线,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淄博市集中开展“对标先进担当有为”干部专项考察,对每个部门、每名县级干部逐一制定差异化考察方案和谈话提纲,并集中梳理干部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设计《反向测评表》。依据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和干部综合表现情况,对班子分类定级,对干部
逐一排序。岗位出现空缺后,先按岗位职责确定人选条件,根据条件划定人选范围,在人选范围内精准遴选,变“排到谁让谁干”为“谁适合干选谁干”。
细化制度规定,推动能上能下
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东营市制定《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将“不担当”问题细化为不坚持原则、不善攻坚克难、回避矛盾问题、工作推诿扯皮等8个方面,将“不作为”问题细化为服务群众不主动、工作作风漂浮等8个方面,细化标准、明确界定。
日照市从日常调整、问责调整、考核末位调整、履职不力调整等4个方面,对领导干部能下的具体情形进行细化明确。同时,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乱作为等问题专项治理,配套出台了《日照市政务环境和效能问责办法》,明确了问责的29种情形、7种问责方式和问责程序,在全市掀起聚力发展、提升效能、拼搏实干的热潮。
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放手创业
加大容错免责探索力度,鼓励干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宽容干部在干净干事、履职担当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莱芜市制定《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积极性的意见》,设置予以免责的6种具体情况,从工作出发点、问题原因、工作方法、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等5个方面明确评价标准,并明确
提出注重在创业创新中考察干部,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表现突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树立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正确导向。
德州市制定《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详细列出在强化执行落实、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攻坚克难、主动揽责涉险等情况下出现失误的8种具体情形,明确只要是出于公心、为了事业,予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鼓励干部放手放胆干事创业。
坚持从严从实,严格管理监督
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大格局,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持续推动干部监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济南市通过两个多月的“调研巡视”,摸清摸准摸透了班子和干部情况,分别形成了调研巡视工作报告、干部评价材料,以及优秀干部名单、后备干部名单、工作一般和能力较弱的干部名单,为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培养储备结构性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奠定基础。
枣庄市制定《正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交接什么”,将人、财、事、物四大类全部纳入交接范围,同时区分不同群体明确交接重点。规范“如何交接”,推进交接有“白纸黑字”、有现场监督、有时限要求,一律书面交接、会议交接、限时交接。围绕保障“交接到位”,明确离任者、接任者和监管者三方的责任,有效避免“旧官”一走了之、“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篇四: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问题
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有效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了忠于职守、担当奉献的磅礴力量。总体来看,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积极向上,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劲充分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竞相迸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泽新征程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消磨斗志、涣散士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贻误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坚决防范和纠正。
一、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表现
为全面准确掌握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现状、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县委组织部采取谈话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干部队伍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干部担当作为总体状况“好”的占XX%、“较好”的占XX%、“一般”的占XX%、“较差”的占XX%;认为干部队伍中不担当不作为只是“个别现象”的占XX%,“有一定数量”的占XX虬以上数据反映出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在一些单位和少数干部当中不同程度存在,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党性不强不想担当作为。有的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锤炼不经常,缺乏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激情,特别是“90后”年轻干部把“事业”当做“职业”,存在“躺平”思想。有的干
部随着年龄增大,热情消退、精神懈怠,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振,一些晋升职级后退出实职岗位的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些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政绩观出现偏差,遇事推脱绕,出现客客气气“踢皮球”的现象。
(二)能力不足不会担当作为。一些干部学习不够、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不足,落实“三新一高”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导致工作上无所适从。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知识储备与实践脱节,基层历练不够,群众工作能力不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缺乏担当作为的底气。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于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现象。
(三)心存顾虑不敢担当作为。追责问责泛化,导致一些干部心存顾虑,主观上想干事,心里面又怕出事,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一些干部担当意识弱化,”等靠”思想严重,缺乏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遇到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习惯于层层请示汇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些干部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缺乏担当作为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魄力。
(四)关爱不够不愿担当作为。部分单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有些激励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个别干部因工作原因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后,党组织跟踪关爱措施跟进不及时,致使干部心态失衡,丧失工作信心。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子女
教育、老人赡养等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分散干部精力,导致干部不能安下心来、扎根基层。
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激励机制不完善、容错机制不健全、政治待遇不乐观、心理关怀不经常,分别达到XX%、XX%、XX%、XX%O(一)理想信念出现偏差。个别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笃行不够,造成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政治信仰出现偏差,进而造成精神上“缺钙: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树得不牢,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求稳、观念上守旧、心理上求安,党性观念弱化、群众意识淡化,从而滋生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
(二)激励措施难达预期。党政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大幅缩减,干部职务晋升空间压缩受限,加之职级职数有限,一些干部在职务职级无法晋升的情况下,产生消极负面情绪。目前干部身份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事业干部与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还不够顺畅,公车补贴、年度考核奖金等待遇差距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对干部一贯表现分析研判不足,一些“隐绩”难以计算工作量,造成个别干部产生“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没有根植干部心里,有些干部片面认为工作实绩同职务职级晋升、奖优罚劣关系不大,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监督约束泛化变形。在当前动辄追责问责的形势下,一些干部滋生“为官不易”的心态,把守规矩与干事业对立起来,为了规避承担过失责任的风险而不敢担当作为。容错纠错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执纪问责和容错纠错体制不健全,容错纠错界限还不够明确,责任判定和追责范围不具体,导致干部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闯、大胆干。
(五)人文关怀缺失缺位。有些单位将干部正向激励狭义理解为晋升职务职级、评先评优等,忽视了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有的领导对干部提要求严、下命令多,身心健康关心关爱不够,导致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激励保护担当作为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健全,激励奖励与问责追责不对等,干部的幸福指数与辛苦指数不相匹配。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思考建议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加强源头管控,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健全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振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强化政治引领,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思想淬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列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主课程,分批次开展科级干部全员轮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巡听旁听制度,分专题开展研讨交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奋进新征程的责任担当。二是深化党性锤炼。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对党忠诚教育贯穿“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等组织生活全过程,以支部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性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用足用好红色资源,开发微党课、情景剧等红色精品课程,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党性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干事力量。三是注重廉政修炼。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定期对在职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警示教育,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任前教育和廉政法规考试,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道德和廉洁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鼓励争先创优、敢闯敢试,促进扎实工作、改革创新。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一是制定精准化培训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把握培训需要,科学设置培训专题,精确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方式,采取“干部点单、部门下单、组织订单”模式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进一步增强培训针对性,着力提升广大干部落实新部署,推动新发展的能力。二是设置专业化培训内容。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城乡规划等开展赴外培训,着力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实施“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分批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年轻干部“八大本领”和“七种能力二三是增强实战化培训实效。以提升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突出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研讨交流等实战化教学方式,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干部包联企业”等活动,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
(三)注重实干实绩,倡树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一是强化
历练培育干部。围绕全县经济发展重大任务,实施跨层级历练交流、跨行业适岗交流、跨岗位锻炼交流“三大行动”,安排县直单位年轻干部“下派”接地气长见识,选派基层优秀年轻干部“上挂”强本领开眼界。二是坚持标准选用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年纪轻、学历高、经历多、实绩好、潜力大“五个优先”原则,大力选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扛重活、打硬仗、实绩突出的干部,让政治素质高、敢于担当任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干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考评机制,用好“督考一体化”平台,构建任职考察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结果互相印证的横向链条和“考用奖管”一体的纵向链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旗帜鲜明奖优罚劣,让“考得如何”真实反映“干的如何二
(四)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担当作为的制度保障。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健全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落实提醒纠偏机制,结合专项考察、民主评议、征求意见等,常态化开展干部“政治体检”,对不珍惜岗位、不愿担当作为、违规违纪的干部,准确界定职责范围,综合运用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措施,依纪依规进行处理。二是慎用追责问责。建立干部问责工作联动机制,坚持从干部干事的初衷、性质、过程、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细化问责刻度,准确定性量纪,做到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审慎问责,确保问责不失"精度”又有“温度二三是科学容错纠错。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改革创新方面无心之失符合容错条件的免于或从轻处理。对免除责任追究的干部在评先
评优时不受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务职级晋升时不作负面评价。完善澄清保护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
(五)坚持严管厚爱,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一是大力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建立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长效机制,结合全省“XX”活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对状态不佳、被动应付、推诿扯皮、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干部进行调整交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新常态。二是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依据乡镇条件、工作年限分类设档,落实差异化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为乡镇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或交通意外险,强化干部人身安全保障。用活用好领导职务、公务员职级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资源,拓宽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三是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积极推进乡镇机关“五小”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统筹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适度放宽乡镇干部“走读”限制,力争乡镇干部每周二、四下班后可以回家。落实谈心谈话、体检、休假、慰问等制度,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倡导干部担当作为、竞相干事。
推荐访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问题 担当 存在问题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