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支部升格成立党总支方案
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x党委组织部《关于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通知》(x〔x〕154号)精神,区委决定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合理设置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就是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别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形式,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街道“大工委”由街道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街道党工委成员、街道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驻街道的党代表等兼任。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
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委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不占现有编制和职数,其任期同街道、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主要职责。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引导在职党员在居住地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二、稳步实施
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稳妥有序进行,及时开展组建和建章立制等工作。
1.广泛宣传,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平台宣传、寄送《致辖区单位党组织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统一各级党组织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参与热情。
2.调查摸底,打好基础。组织工作人员逐单位逐门店逐户走访,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类单位区域分布、行业情况、党组织建设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大工委制”和“大党委制”实施方案,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征求辖区单位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4.严格程序,选聘委员。按照“摸底调查提出初步建议人选,与辖区单位协商,经组织部门、街道党工委等征求意见后,将初步人选进行公示,报上级党组织批复”的程序,充分酝酿、严格选聘兼职委员。选出的委员要热心街道社区事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正常参加“大工委”和“大党委”的相关活动。
5.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根据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大工委”和“大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大工委”和“大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三、健全机制
1.建立协调议事机制。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按照工作职责,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采取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议事规则,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共同研究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终向党员代表会议或党建联席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2.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原则,整合辖区各种资源,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街道、社区和辖区各类单位的权力、义务、合作内容及目标任务等,并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在街道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建立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沟通,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及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辖区单位也要主动加强与所在街道、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支持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4.建立考核评议机制。采取定期自我检查、区委组织部督查、年终考核等方式,把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情况、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领导班子建设、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内容,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并以不同形式通报评议结果。同时,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共建情况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四、加强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正常开展,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紧扣群众需求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活动,扎扎实实为党员和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在推进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推进、整体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加强指导和引领,形成区域内党建工作共同体,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要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合理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乡镇、街道可选择1-2个社区先行试点,并结合社区换届统筹考虑,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不搞一刀切。要加大区域内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力度,加快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注重在新建小区、村
改社区、流动党员x点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片区、楼院等划分网格,组建网格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有效做法,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分类指导,典型引领。红果子镇、园艺镇及各街道、社区要大胆探索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方式,根据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和党员岗位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工委”和“大党委”格局。要及时分析总结、改进完善工作机制,对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提炼、上报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篇二:党支部升格成立党总支方案
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调研报告
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调研报告
村级党组织设置是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中心环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村并大村工作不断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的传统组织设置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新形势如何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模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最近,我们就村级党组织设置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我区村级党组织设置的现状
资阳区共有6个乡镇,102个行政村,102个村党支部,有农村党员8369人。目前,我区村级党组织主要是依托建制村区域来设置的,这一传统的设置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并村以来,其弊端已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
1、班子难配备。行政村合并后,村级班子配备既要考虑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又要考虑其地域关系。并村后村干部职数减少,支部书记只能选一个,这就很难满足每个原行政村村民的要求。另外,合并村村干部组合起来后,新班子之
间有个磨合期,工作难以协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活动难组织。并村工作开展以来,村级行政区划面积加大,党员人数剧增,且分布范围更广。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经济组织的出现,农村党员的分布更为广泛,人员分散性和流动性加大,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很难求得一致。
3、作用难发挥。党支部内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一,按照传统模式编制在一个支部内,不利于党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利于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4、任务难完成。许多年轻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不少支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总是选拔那些相对空闲一点的党员担任小组长,这些党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小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村级党组织设置面临的挑战
农村社会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组织管理幅度的扩张性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自__年并村换届后,由原来的197个村合并为102个村。从面积上看,全区102个村平均面积有6.3平方公里,其中10-20平方公里的村有2个,最大的达11.88平方公里。从人数上看,党员人数在50-100人之间的村有67个,占村总数的65.7;100名党员以上的村有9个,占村总数的8.8;党员数在50名以下的村只有26个。辖区面积的增大,支部党员人数增多,党员活动场所未变,给党员管理和党员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
2、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村涌现出了如种养基地、专业协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社会组织。这些新的经济实体客观上要求各种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在更广阔的空间合理流动,实现资优化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以村、组分块设置村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我封闭和人为割据状态,难以跨村、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优化配置,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村级党组织设置只有自觉适应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经济格局的调整,才能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才能对不同的经济组织产生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使各种经济组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服从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3、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受自然资、地理位置以及人的思想观念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在一些地方,村与村之
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强村富村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拓展发展空间,解决用地紧张、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而经济薄弱村则在具有相对富余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的同时,面临着党员及大量人才外流,村干部难选,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突破按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模式,而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4、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和分散性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一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其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党员的择业范围、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党员,不少村出现青壮年党员长年外出,而在村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党员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或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年富力强、有点能力的党员都集中到企业或外出经商了,许多党员的生活、工作圈根本就不再在村上,参加村级的党组织生活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存在矛盾。同时,随着农村党员个性化发展日益明显,从业岗位发生诸多变化,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党员,除掌握特定的专业技术外,还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单一按行政村设置党支部把不同志趣和需求的党员编在一
块,采取“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一锅煮”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党员的合理需求。这些都对过去笼统按行政村设立村党支部的模式提出了挑战。
三、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存在的困难
1、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对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导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是不想抓,认为一些私营企业党员人数少,设不设党组织无关紧要;有的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组织设置缺乏热情;有的持“无为而治”的态度,认为企业组织形式不断变化,党员流动频繁,“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不可避免,没必要去抓;有的是不敢抓,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多样化,党组织领导关系难理顺,设置党组织纯属无事找事添麻烦;还有的是因为农村并村、村级规模调整后,农村生产关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情况错综复杂,怕工作标准难把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设置、如何调整心中无数,想探索又怕违背政策,求稳怕乱,消极等待。
2、客观环境束缚多。
一是只在行政村设立党支部的传统设置模式与现有的具有综合性经济组织的行政村功能不相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党员从业结构的变化,使同一行政村内的一些经济实体已有条件建立党组织,这涉及到
隶属关系,涉及到村党支部与企业支部关系的问题。这种在经济实体中建立的党支部是否隶属村党支部管理,还是平级关系同属于乡镇党委的管辖?有的私营企业主怕建立党组织后会碍手碍脚,而不想设立;还有的不是党员的企业主,担心建立党组织后自己会失权失位,也不愿设立。
二是并村后,部分行政村是由原来两个村甚至三个村合并而成,其党员人数也远远超过50人,这种行政村的村党支部按理是需要升格为党总支的。如果合并后的行政村升格为党总支,而在其辖区内的行政小村或村民小组设置党支部,支部书记由总支委员兼任,其他支部委员的身份将如何定位?村干部职数是否要增加?因为并村后原来的行政村不复存在,村干部职数大大减少,总支委员全由合并后行政村的村干部兼任,新设立支部的委员身份、经济报酬等都要重新考虑。
三是强调村民自治,出现部分狭隘的宗族势力、“小团体”意识抬头的现象,引发村支“两委”相互推诿、扯皮、博奕的矛盾,从而影响村民自治的规范化运作,也不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的组织领导。
四是农村党员流动性加大,流动的量大面广,整体外出少,“各自为政”多,难于联系。有的农村党员受市场经济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淡化了党员身份,导致有些党支部在编的党员人数不少,但真正在位在家的不多,党组织形同虚设,成为一个“空架子”,不利于组织活动的开展。
四、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基本思路
1、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紧迫感
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是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基础,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理论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具体运用。各级党委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尽快建立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区一级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明确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要求,形成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浓烈氛围。各乡镇党委要根据各行政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新途径、新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分步推进,抓好落实,逐步完善提高。
2、把握原则,努力做到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时俱进
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要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党员人数、年龄、结构也不尽相同,党组织设置理应因村制宜、适度设置,上级党组织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二是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建立一个能覆盖各
个区域、每一个党员的较为完善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体系。
三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村级党组织设置,要着眼生产要素、人才资的优化配置,努力寻求党组织设置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四是便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在谋划村级党组织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党员年龄、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的不同,科学设置不同类别的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
五是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并村后,小村与小村之间群众有一段融合期,需要党组织去打破本土本村的狭隘地域观念,促进交流,增进沟通。科学设置村级党组织,要充分考虑党员示范引导作用的发挥。
3、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
优化农村村级党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要根据行政村党员队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推进。既不能使党组织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不能不顾客观需要盲目调整设置党组织。在倡导分类设置的前提下,我们建议村级党组织可按“在地域的基础上,成立党员活动小组”的模式来设置。
针对党员人数在50名以上,且居住分散、不易集中的村,设立党总支;针对党员人数少,且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设立党支部。目前情况下,虽有100名以上党员的村,但比
重很小,暂不宜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在按地域设立村党总支或村党支部的基础上,可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布局特点、党员年龄结构、从业性质等分类设置党员活动小组。在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设置上,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确定村级党组织的职数。按照“精干、协调、高效”的原则,党总支可配备5-7名,党支部配备3人为宜,党小组不限。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和党员活动小组组长均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2、科学界定村级党组织的职能。村党总支和村党支部都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负有领导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职责,领导各村级组织建设。在发展党员问题上,村党总支和村党支部要分别对各自区域的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审查;培养、考察、发展党员,要经过上一级乡镇党委审查把关。党小组虽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它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在党总支或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直接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决议得到贯彻落实。真正使党小组成为村党总支和村党支部的“左膀右臂”,成为党植根于群众之中的“根”。
3、积极调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程序。在“村支两委”
换届选举中,积极调整村委班子和支委班子的组建程序,改变过去先村委后支委换届的做法,建议先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后再进行村委换届,至少要先确定党总支或党支部书记人选,再由其搭建临时工作班子在上级党委部门的指导下完成村委换届选举。这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在农村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领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减少无组织、无秩序的不良竞争,有利于农村大局的和谐稳定。
4、创新设置党员活动小组。从有利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党员教育管理、农村和谐稳定出发,根据乡村实际,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和作用类同原则,因地制宜创新设置党员活动小组。
一是以行业为单位设置党小组。对于那些经济较好,专业分工相对明显的村,可按行业划分成工业、农业、三产业等党小组,这样设置可以使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的党员方便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共同切磋技艺、交流体会,便于发挥传帮带作用。
二是以各类经济组织分类设置党小组。目前已有不少村建立了各类经济组织,如经济合作社、生产种养基地、专业协会等,很多党员都是这些组织的骨干。根据这些经济组织分类设置党小组,既便于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又便于村总支加强对这些组织的管理,还可实现以厂带村、以基地带村、以协会带村,实现全村的经济繁荣。
三是按党员责任岗设置党小组。村党总支或党支部可分经济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工作四大
类分别设置科技致富岗、政务财务监督岗、治安调解岗、新风倡导岗等多个岗位,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因事设岗、因人设岗、因需设岗,“对号入座”,按责任岗设置党小组。
四是按党员实际状况设置党小组。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可针对村内党员状况,将老党员、有一定致富能力的党员分别设置党小组,根据其生产、生活状况,制订不同的管理办法,落实不同的党员要求。针对党员外出时间较长、分布集中、地点固定的,村党总支也可以在外出党员中单独建立临时党小组。各党小组长可由村支委员兼任,或由素质较好、群众公认的退职村干担任,党小组接受村党总支的领导,这不同于以往单纯以区域划分建立党小组的做法,而是为了更好的方便各层次各行业的党员参加组织活动。
无论是以地域划分,还是以党员的特点划分,都要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各种方式可以相互兼容,相互补充,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目前,我区按地域设置党总支和党支部,按个性设置党员活动小组,纵横交错,形成网络,既有利于党员就近开展活动,又有利于整合组织资,优化资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篇三:党支部升格成立党总支方案
龙溪镇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
集中组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争双覆盖”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市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为载体,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领域,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按照“积极进入、发展壮大、规范提高”的工作思路,在巩固提高以往组建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和力量,强力推进我镇“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党组织的组建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有明显提高,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
具体目标:镇内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或创造条件可以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含原来联合组建党组织的新经济组织)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全部有党员,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镇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组建实现全面覆盖;个私协会、市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建立健全党组织;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群建工作要求,已经建立党组织的要健全群团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行组建群团组织,依托群团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
三、实施步骤
“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从2012年3月上旬开始,到2012年11月基本结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排查摸底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底)
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分别对本村(居委会)所辖、本行业(系统)所管理指导的“两新”组织进行一次大排查,彻底摸清“两新”组织和党员的分布、数量等基本情况,做到“两新”组织底数清、党员情况明。工商、民政部门要结合企业、新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和年检年报,税务部门要结合企业纳税申报、缴税核查和注销清算等,协助做好基础信息.
采集工作,对“两新”组织信息逐个进行核实,避免重复统计,杜绝错报漏报瞒报。在全面、准确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分级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台帐,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分行业建立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台帐,为下一步做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打下基础。
2、集中组建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底)
各生产经营企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积极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组建模式,加快组建步伐。一是单独组建。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或正式党员不足3名,但可以通过发展、输送党员达到组建条件的,要尽快创造条件单独组建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内已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要从联合党组织中剥离出来单独组建党组织。二是适度联合组建。有党员但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应建立联合党组织。可以按照产业相链、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设置产业联合党组织、行业联合党组织。为方便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联合组建党组织的组成单位原则上控制在5个以内。积极探索联合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的作用。三是派员组建。对规模较大、员工较多,而党员人数只有1-2名的,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展党的工作。党建工.
作指导员可一人联系一个单位,也可一人联系多个单位。也可选派一批有党务工作经验、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两新”组织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四是升格组建。对非公有制企业发达,经济总量大,离土不离乡的党员较多的村,运用“升”的组建模式,把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企业党支部,使辖区内的企业都有党组织覆盖。五是挂靠组建。对不符合单独组建条件,又不宜联合组建的,挂靠所在地社区、乡村等组建党组织。六是保留组建。对原公有制经济组织改制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保留原有的党组织,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七是行业统建。对行业特点明显的“两新”组织、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八是壮大力量组建。对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通过选聘等方式引入优秀党员员工,加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九是配套联动。组建党组织与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进行。特别注意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采取企业推荐、上级选派、社会招聘等多种办法,把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党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生产能手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整合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资源,统筹开.
展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活动,提倡党组织书记与工会主席“一肩挑”。
3、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7月——10月)
镇党委将对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进行“回头看”,通过回访新组建党组织,开展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组建成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两新”组织中实施党组织和党员星级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展示风采提供平台。做到以活动促规范,以规范促党建,提高全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激励引导“两新”组织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指导“两新”组织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强化经费保障,规范场所建设,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把开展集中组建活动,作为夯实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任务来完成,切实增强对组建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党的组织.
和工作覆盖面。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联系“两新”组织领导和选派干部的姓名、职务,以及组建党组织的时限,确保工作一抓到底,落到实处。要认真做好工作信息审核上报工作,凡瞒报虚报信息的,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活动进行专项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具体目标、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确保全镇“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龙溪镇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指导组,负责指导全镇范围内“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邓印强
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蒋兴杰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毛祝云
镇人大主席
成
员:潘国正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安东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唐
超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曾春燕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刘
娟
镇纪检副书记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组织办,由潘国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3、注重结合,统筹推进。把开展集中组织建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镇党政领导干部每人建立1-2个“两新”组织联系点,深入园区和“两新”组织了解实际情况,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服务职工群众,促进“两新”组织发展,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在推进集中组织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交流做法和经验,营造浓厚氛围,促进活动取得更大实效。
中共龙溪镇委员会
2012年3月4日
.
篇四:党支部升格成立党总支方案
合并党支部请示的范文
1.党总支升格为党委的请示报告如何写
关于要求xxxx党总支升格为党委的请示中共xx党委:为切实加强党员训练管理,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着力实施“党建强、进展强”双品牌战略,增加党组织的分散力和战役力,使其在建设xxxx等方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依据《党章》有关规定,经xx党组织提出申请,全体党员大会争论通过,党委讨论同意,拟将xxx党总支升格为党委。
中共xxx总支部委员会,现有党员xx名,拟升格为中共xxx委员会,下设xxxx、xxxxx党支部。特此请示,请予批准!
中共xx委员会
二0xx年xx月xx日。
2.关于成立党支部的请示
举个例子如下,你仿照着写就可以了:
市训练局党委:
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八章《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第四十三条的有关规定,经我校党委讨论,打算在我校三个支部设立纪律检查委员。
在基层党支部设立纪律检查委员是我校为顺应当前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我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三个基层党支部根据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经过民主推举程序,推选出本支部的纪律检查委员;并上报学校党委,经党委统一讨论,最终确立陈晶、陈巍、高帅三位同志分别为老师文科支部、老师理科支部和行政支部的纪律检查委员。
特此报告。
二0逐个年十月十一日。
3.什么状况下可以合并党支部,合并党支部的程序
按党章规定,正式党员不足3人,或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生产、工作、行政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组建联合党支部。
这类支部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由两个以上不同行业的单位,或同一行业两个以上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单位的党员组成。党支部的战役堡垒作用,次要靠各单位的党员去实现。因而,联合党支部要严格党员管理和训练,要求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加强党员之间的团结。工作中要照看到各个单位的实际状况,合理支配支部的活动。但在一般状况下,应尽量避开建联合支部。由于联合党支部是由两个以上单位的党员组成,各方面的状况不尽相同,平常联系较少,难以对党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训练,影响支部战役堡垒作用的发挥。因而,联合党支部要乐观做好进展党员工作,制造条件,使各个单位建立起独立的党支部。
4.党工委撤销合并基层党组织方案
依据《党章》规定:“凡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需由上级党组织打算。”
上级党组织一般应将书面打算印发至相关单位组织。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撤销党的原有组织的一般程序(以设立与撤销支部为例):建立党支部的程序:1、向上级党组织上报申请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一般包括:建立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状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委员设置方案等。2、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3、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支部委员会议,对经上级党组织同意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进行选举,并对委员进行分工。假如党员人数较少,可只设书记,也可以设正、副书记,正、副书记通过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向上级党组织上报选举结果的报告。报告次要内容包括:支部党员大会选举结果,党支部委员会选举结果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状况。
5、上级党组织批复。企业党支部正式成立。
撤销党支部的一般程序:(一)提出撤销党支部的请示。党委(总支)对所属支部撤销(合并)要召开党委(总支)会议集体讨论争论打算。
党委(总支)同意后,要把撤销党支部的请示上报上级党组织。撤销党支部的请示要写明撤销该支部的理由,该支部党员人数、撤销后的党员去向等。
(二)上级党组织批复。上级党组织收到党委(总支)上报的撤销党支部的请示后,要在进一步了解状况的基础上立会集体争论审批,并将批复准时发至提出呈请的党委(总支)。
(三)妥当支配撤销支部后党员的组织生活。
党委(总支)接
到批复后,要通知被撤销支部的全部党员,告知他们所去的党组织,并开具组织关系引见信,将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党支部,使他们能准时参与组织生活。
推荐访问:党支部升格成立党总支方案 党支部 党总支 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