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德合作并不局限于经贸往来【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德合作并不局限于经贸往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4 年 3 月 28 日至 30 日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3 月 28 日, 中、 德两国在柏林发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双方强调, 为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决定将现有的战略对话拓展为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两国将就国际和地区危机以及气候、 环境、能源与资源安全、 国际发展合作、 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保持定期交流。
对于此次习近平的德国之行所达成的丰厚成果, 参与了与习近平会面的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主席兼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德方主席赫伯特· 林哈德(Hubert Lienhard)
博士感到十分高兴。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时, 林哈德坦言此时的德国比以往更需要中国市场。
德国需要亚洲
2013 年 9 月, 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APA)
宣布, 福伊特集团首席执行官林哈德就任该委员会新任主席。
德国商界领袖如西门子前首席执行官冯必乐、 巴斯夫前首席执行官贺斌杰均曾担任该职。
作为已经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德国工业巨头——福伊特集团的 CEO,林哈德比他的前任更知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如果想促使德国企业真正扎根亚洲, 德国也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亚洲投资者。” 去年 9 月, 林哈德在就职演说中表示。
而在亚洲, 中国已经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2013 年,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 1616 亿美元, 是 1972 年两国建交时的 580 倍。
在此背景下, 了解和熟悉中国是林
哈德诸多使命中最重要的一项。
履新后不久, 2014 年 2 月 4 日, 我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就与林哈德进行了会见。
据外交部网站报道, 在那次会见中, 史明德大使指出:
中德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水平, 2014 年将更上一层楼, 他希望 APA 发挥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 投资和技术合作, 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会见中林哈德就表示, 德国企业高度关注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期待上海自贸区作为试点引领中国市场更加开放和自由, 愿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尤其在节能环保领域扩大对华合作。
中德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经贸往来
“让我欣慰的是, 中德合作并不仅限于经济关系, 我们在所有层面的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密切。
目前, 双方就许多不同的议题设立了 60 多个对话平台。
类似于‘中德语言年’ 的倡议有力推动了 双方的相互理解。
那些对另一方抱有浓厚兴趣并且掌握了对方语言的年轻人, 将会是两国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精英。” 林哈德认为习近平此次德国之行将为中德合作开启新篇章。
作为 APA 主席, 他同时兼任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德方主席。
成立于2012 年的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 其主要任务是为两国政府就深化经贸合作提出建议, 委员会由中德经济界知名人士组成。
3 月 29 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出席中德工商界举行的招待会, 林哈德也参加了 此次招待会。
当天下午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首次会议也在当地召开。
委员会的中德经济企业界 20 多位成员就发挥各
自优势、 扩大双边合作进行深入讨论。
中方企业家代表包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 江南模塑科技董事长曹克波等。
“我对于双方在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框架下的合作十分期待。
3 月 29日, 我有幸会见了委员会的中方成员。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我坚信中德合作能收获更丰硕的成果。” 林哈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带头深耕中国市场
林哈德任首席执行官的福伊特集团, 已经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多年。
福伊特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 100 多年前——早在 1910 年, 福伊特曾帮助中国建设了第一座水电站——云南石龙坝水电站。
“为了紧紧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们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真正植根中国的本土企业。
这是参与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的根本所在。” 林哈德对《中国经济周刊》 强调说, 他认为福伊特必须继续加大投资, 推动本土化。
作为集团 CEO 时, 他曾频繁往来于中德之间, 与中国经济界有着广泛的接触, 比如 2012 年底, 福伊特集团在中国的首个培训中心在江苏省昆山市奠基, 这一总投资额为 7300 万元人民币的项目, 由福伊特集团与昆山市政府共同出资成立。
过去 5 年福伊特在华投资累计达 2. 14 亿欧元。
2013 年 2 月, 福伊特宣布未来 5 年内计划在华增加投资 4 亿欧元, 并大幅增加在华员工总数。而就在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 福伊特还宣布, 将在上海新建一个轨道交通部件生产基地。
该基地投资额为 2500 万欧元, 占地 10000 平方米, 预计于 2016 年上半年投产。
对话林哈德:
中德在环保、 医疗保健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
自去年李克强总理访德并签署了 17 个政府间合作协议和经贸合同后, 对中德两国经贸活动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您认为本次习主席访问欧洲, 取得了哪些效果? 尤其是中德两国今后将会在哪些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林哈德:
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最近几年尤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原因之一就在于双边贸易结构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快速进步, 双方之间也将会开展更多的产业内贸易。
两国之间签订的数量众多的合同及协议, 是对两国之间经贸合作信心十足的表现。
3 月 28 日, 习近平主席访问柏林期间, 我们也签订了许多合同及合作协议。
让我欣慰的是, 中德合作并不仅限于经济关系, 我们在所有层面的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密切。
目前, 双方就许多不同的议题设立了 60多个对话平台。
能够在 3 月底与习近平主席会面, 对所有德国商界领袖来说都是一种荣幸。
习近平主席在开展中国与德国商界之间的对话方面扮演了领导的角色, 这给所有德国商界的领袖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中国对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强烈愿望, 为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而环保、 医疗保健等领域尤其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
近期, 美国、 日本、 欧盟针对中国的稀土贸易诉讼案初步裁决中国败诉。
在此次发布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 双方表示将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您认为中欧尤其在中德之间将如何解决这类的贸易摩擦?
林哈德:
贸易活动频繁的国家、 地区之间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贸易纠纷。
不论是欧洲和美国之间、 欧洲和印度之间还是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 可以说司空见惯。
欧洲也不乏为出口提供补贴而在反倾销诉讼中败诉的经历。
贸易纠纷在未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与我在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内部进行过交流的德国企业家们均希望能在谈判桌上解决这些贸易纠纷。双方能在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之前就光伏产品和葡萄酒贸易纠纷达成和解, 就是一个积极的例证。
我们希望, 大家能够通过协商就反倾销和惩罚性关税问题达成协议。
《中国经济周刊》:
在中德经贸合作关系中, 环保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也是重要话题, 您如何评价中国政府在治理雾霾等极端天气方面的作为? 对于中国环境恶化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治理?
林哈德: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给许多中国人带来了 繁荣和富裕。
但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会具有负面效应, 特别是对于环境来说。
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 这一点, 并开始采取措施应对这些挑战。
德国过去也曾不得不直面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当然我们问题的严重性比中国要差一。
除了 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之外, 努力开发能源和资源集约型的创新性产品至关重要。
中国已经意识到应对环保挑战的关键在于创新。
德国经济界非常乐意帮助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
近期乌克兰动荡局势导致俄罗斯和西方主要国家关系紧张, 您认为这会对中欧之间的贸易前景产生哪些影响? 另一方面,俄罗斯掌握着欧洲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的供给, 俄欧关系的对峙恶化, 会对未来欧洲经济发展前景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林哈德:
德国对俄直接投资总额约为 200 亿欧元, 德国经济并不依赖俄罗斯。
我们确实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天然气, 但我们拥有其他替代供应来源。
实际上, 欧洲的整个经济前景取决于欧洲国家自身的经济复苏。虽然来自于俄罗斯的供应并非不可或缺, 我们对乌克兰的危机依然非常关注。
在当前局势下, 重要的是保持沟通, 这样才能最终通过外交对话方式解决危机。
推荐访问:中德合作并不局限于经贸往来 局限于 往来 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