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辅警对流毒怎么看怎么防怎么清(完整),供大家参考。
辅警对流毒怎么看怎么防怎么清
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翻检近年社会热点,从紫金泄污到哈药超排,从“毒奶粉”到“健美猪”,从开胸验肺到跳楼讨薪,各种不同事件背后,演绎着类似的社会症结。如何看待这些热点,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发展中的问题。
一些人抱怨,许多问题“都是媒体惹的祸”。然而,媒体既不是事件的起点,也不是终点。事情的出现、情绪的爆发,其根源绝不是媒体报道了,而是问题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同样,媒体也绝不是事件的“终端”.不会因为媒体沉寂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万事大吉。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一个好的社会不是没有问题。而是能够正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强调对于转型期中国产生的“问题”,既要弄清“怎么看”,更要明确“怎么办”。怎么看,是认识。是舆论引导;怎么办,是行动,是解决问题。怎么看固然重要,怎么办更为关键。
在日常治理中,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处置热点事件,不应只是宣传部门危机应对,展开舆论公关,而需多个部门携手联动,化解
现实矛盾,解决实际问题。面对社会关切,我们需要应对,更需要行动:从舆情应对走向问题破解,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事实证明,委过于人地否定问题。不如头脑清醒地正视问题;掩耳盗铃地回避问题,不如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有些干部误烈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殊不知病根不除.热点只是暂时休眠。只有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正视热点、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积极主动,从维持稳定走向维护和谐。
我们亟需一场伟大的平权运动
沿海发生的几起“聚众滋事”已大致平息。背后,既有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积怨,也有官民之间的矛盾。此类事件,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已是中国的老问题。问题已老,各地的解决方案如果还是大事化小,逡巡不前,才是最要忧心之处。
旱在几年前,讨论这种城乡隔离体制隐藏的危险时,“恐惧”、“城乡内战”这类强烈刺激情绪的语汇,已被媒体与学者屡次使用。词语只是工具,支撑者是城多之间巨大的权利与福利落差带来的结构性怨恨。
如果有最基本的城乡权利公正,这种怨恨,本不
应形成。现实却往往是,劳资出现了纠纷该如何解决.可以在哪里摆摊,买个摩托车在村里跑要不要交钱,交多少钱,这些规则都由城里人、本地人来定,乡下人、外地人没有话语权。最后内化和固化为身份认同的巨大差别:我们是外地人,是穷人,他们是本地人,是富人。我们是打工的,他们是老板。
拆除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间的种种壁垒,怨恨才无所附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序地安排行动步骤,一步一步地达成让每个能在当地找到工作的人,享受同等的基本权利。即,让城乡的孩子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劳资发生冲突时,老板与工人,得到公正的行政或法律裁决;地方政府发红包时,新移民也应有一份;一个村子一个社区如何管理,让打工者们也有发言权……这是一场深刻的平权运动。
形势已经很严峻。大手笔放开户籍限制,实行居住地制度,让这些新移民平等地参加选举,才是改变城乡隔离的根本途径。唯有平等接纳他们,对抗才会被消融。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奠基于一场伟大的平权运动。
中国消费者的税收负担重在哪?
谭浩俊
中国学者对比中美的物价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售价比国内同类商品便宜 50%。学者认为中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导致物价居高不下。
中国消费者的税收负担重在哪里?
比较中、美两国的税收制度,中国的税收制度是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为主,而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是价内税,只要消费者购买了这些产品,就要承担所有环节的税。
相反。美国的税收是以所得税、财产税为主,而所得税、财产税一般都是价外税,是对那些财产多、收入高的人群以及效益好的企业课税,而与普通消费行为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因此,普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税负就很轻。
由此观之,我国普通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是多么的多。
由于税收制度的先天不足,也使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钱人、财产多的人和效益好的企业,往往征税严重不足。相反,普通人、财产不多的人、效益并不好的企业,却税负很重很重。结果,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中国消费者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要更好地发挥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就必须大力改革现行的税收制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以所得税、财产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减少价内税的比重,降低商品的价格。因为,随着中国富人群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财富日益向富^群体集中。扩大财产税和所得税征收比重和范围的时机已经成熟。
也只有这样,扩大内需才有希望,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增强。否则,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红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