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的建设讲话稿
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学者和与会者: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研讨会上发表讲话,今天我想谈一谈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首先,加强党的建设是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的关键。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基石。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中央权威,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持党的高度团结统一,做到真正的舵手。
其次,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有效途径。党的初心使命是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深入贯彻“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第三,加强党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党的长期执政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党的建设上不断加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有效管理国家事务,为全体人民谋幸福、谋发展。
最后,加强党的建设是为了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激励广大党员担负起历史使命。加强党的建设不仅仅是组织上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党的建设,我们要激发党员的激情和干劲,提高党员干部的揽责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广大党员担当起历史使命,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加强党的建设不仅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我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学者和与会者:
上面提到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展示了我们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继续阐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首先,党的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只有党的领导地位牢不可摧,党中央的决策和指示才能得到积极贯彻,才能确保全党同心协力,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目标而奋斗。
其次,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党执政的能力包括统一思想、制定正确决策、组织动员能力、推动各项任务的执行能力等。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强化全党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的职责使命。
第三,党的建设是保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保障。党的廉洁自律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员干部的信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注重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倡导“三严三实”,严肃查处腐败问题,确保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担当作为。
第四,党的建设是提高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的必然要求。党的使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要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增强党的创新能力和战斗力,勇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积极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后,党的建设是加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共产党,我们一直都把人民群众作为党执政的最大资源和最大力量。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保党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实现党的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实践相统一。
综上所述,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党的组织纪律,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培训,确保党的组织更加紧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谢谢大家!
篇二:党的建设讲话稿
着力提高党建设质量讲话稿[精选五篇]第一篇:着力提高党建设质量讲话稿
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讲话稿
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不断加力,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核心力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的十九大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我们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聚精会神地抓、真心实意地做,取得实实在在、令人满意的效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自身建设实事求是的态度,表明了我们党力争党的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坚强决心。
任何政党都是为完成一定政治目标而成立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以政治建设解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问题,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离开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动力,更谈不上党的建设质量。
问题是事物的矛盾、工作的缺口、措施的短板。问题解决得如何,是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标尺之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复杂关联的,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加强调查研究,从暴露的突出问题入手,探寻与此相联系的其他问题,找到“问题链”和隐藏在后面的“因果链”。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原生问题和次生问题、全局问题和局部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持久性和彻底性,达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目标。
党的建设质量是可以考察、衡量的,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和一般性要求。比如,学习时间、培训规模、参加人数、调研次数等可以作为显性指标。具体来说,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党的建设质量如何,要看政治生态是否健康向上,领导班子是否团结有力,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自觉坚定,党组织是否有较强的组织力,能否有效地动员、组织和服务群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否得到重视、解决或正在解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出来,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和突发事件中能否站出来,等等。这些都是党建成效的基本反映,是实打实的、可以考量的,也是群众能够感受到的。在这些方面做得好,或者不断改进,党的建设质量就有保证。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机制是以制度为依托建立的有明确目标、实施方案、保证措施和反馈渠道的工作系统,是推进党建工作的最佳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要通过建章立制把分散的办法系统化、有效的措施制度化,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
第二篇: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
水利用率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快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搞好县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县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决定》(托党发[2008]1号)文件精神,紧扣2011年地委扩大会议精神确定的“强农、兴工、促旅、重文、活水、宜居、育人”七大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中央2011年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水利规划“十二五”期间重点在郭勒布依乡、伊拉湖乡、博斯坦乡实施“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供水策略,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各乡(镇)灌溉用水利用率,着力减少漏失水量,降低水费,从而减轻农民负担。
二、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为提高我县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指示,我局委托吐鲁番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托克逊县“十二五”水利规划。以落实“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战略目标,计划三年内重点在郭勒布依乡、伊拉湖乡、博斯坦乡全面推行以地表水(大河水)农田灌溉用水模式。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以低压管道、防渗渠道为主的改扩建工程建设。待阿拉沟水库建成后,使郭勒布依乡、伊拉湖乡、博斯坦乡全部的农田灌溉用水达到防渗化、节水化和河水化。
三、2011年方案落实情况
我县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博斯坦乡
1.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投资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60万元,新建防渗斗渠5.5Km,配套设施水闸150M/座,桥涵300M/座,已基本完工。
2.我局乡镇水管总站投资4.6万元,新建防渗渠0.2Km,水闸2座,桥涵2座。
郭勒布依乡
1.农发办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40万元,新建防渗斗渠16Km,配套设施水闸150M/座,桥涵300M/座,已基本完工。
夏乡
1.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700万元,新建防渗斗渠28Km,配套设施水闸150M/座,桥涵300M/座,工程已完成2/3。
2.我局乡镇水管总站投资2.2万元,新建水闸1座,桥涵2座。伊拉湖乡
我局计划下半年在伊拉湖乡新建防渗斗渠3Km,配套设施水闸150M/座,桥涵300M/座。
第三篇:实行企业“一套表”着力提高数据质量
实行企业“一套表”着力提高数据质量
“企业一套表”是指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整合现行报表制度,消除不同统计调查制度对同一调查单位的重复布置和重复统计,实现数据采集方式的统一组织管理和统计资源共享的一种新的统计调查制度。统一的一套表制度是统计“四大工程”重要的一环,通过“统一制度设计,统一统计标准、统一调查单位、统一组织布置”,将各专业对企业分散的各项调查统一整合,努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
随着“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但同时在我们日常统计工作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给专业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影响,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企业一套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基层统计基础薄弱是企业一套表工作推进的最大阻力。
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一直都是统计工作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在企业一套表改革推进过程中,这一问题更是日益突显与放大。主要表现在:
1、业务培训方式简单,业务指导跟不上工作需要;
2、企业统计
1人员流动性大,配合程度不高;
3、企业统计数据填报随意性大,基层数据质量缺乏控制。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一套表工作的顺利推进,增加了工作难度与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2、习惯性工作方法难以适应新的统计调查制度
沿用多年的统计调查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但是当调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时,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工作态度,摒弃陈旧工作方法和惯性工作思维,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工作,使工作难度增大。在此次企业一套表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包括县级单位,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状况,在全新的工作模式下,没有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失去工作的主动性和局面的控制能力,工作上陷入被动,疲于应付一波接一波的数据查询和纠错,数据质量无法保障。
3、原有数据质量控制方式与现有数据质量状况不能匹配。
实行一套表网上直报,企业统计数据填报随意性大,统计部门对数据质量控制的主动性有所下降,统计部门很难全面掌握企业错、漏、瞒报、消极填报等情况,原有数据质量控制方式难以实现对现有数据质量的监控。“企业一套表”作为一种新制度、新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健全与不完善的方面,一套表软件较原有专业软件设计的不够细、统一数据处理系统不够完善、网络数据处理速度太慢,这些对统计数据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
二、提高
“一套表”运行中统计质量的措施和思考
1、坚持经常性培训,全面掌握新业务、新知识
实行“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后,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对企业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统计人员不但熟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否则,就不可能保证企业一套表工作完成。因此,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显的更加重要。要制定经常有效的统计培训计划,分级、分类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以保证企业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加工、传输的规范化正常运转。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提高培训效果。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兼顾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开展现场指导,形成企业直报与统计审核工作的对接。既要保证各企业直报率,更要保证直报质量。
2、强化查询与评估,确保企业直报及时性与客观性
企业能不能及时准确直报,直接关系到一套表高质量完成与否。直报率和直报质量,是统计部门必须予以关注和查询的重点。查询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事前提醒: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在规定的网上直报时间前提醒督促企业及时上报。二是加强事中监控:随时在线监控企业报送进度,及时发现、解决填报单位统计人员在上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事后审核:对上报成功的企业数据质量要做到及时审核,对填报异常、数据不匹配等情况,及时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减少误填、错填等差错。从源头上、报送环节上保证统计数
据的质量。
实施企业统计“一套表”,克服了长期以来,统计部门对企业在统计调查中,按专业分头组织实施,调查内容重复交叉,企业多头布置调查任务的弊端,使基层统计部门能对各个调查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减
少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又助长了企业报表的随意性。企业对于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敏感性指标有人为调整现象的发生。所以实行一套表改革后,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上报数据的评估分析,以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要采取查看统计台帐、对比统计报表、分析财务帐表等方式,认真细致地查看各企业单位提供原始记录,查找企业单位报表数据方面存在的各项指标“不一致”现象,解决企业数据不实的问题。对于评估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企业,要求其及时纠正。
3、健全完善一套表制度,加大统计部门监管力度
一套表制度自身的完善与提高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前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一套表软件,使之在调查科目上更加细化,着重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同时加强的名录库的规范管理。
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企业一套表调查制度改革即是通过数据尽可能地杜绝代填代报、篡改数据等现象,全面提高数据质量。但是源头数据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统计部门对数据质量的监控难度增大,因此统计部门必须积极借助法律武器,加强执法力度,与法制部门展开多方面合作,扩大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开展统计执法活动,加强法制监督,着力提高统计执法效能。
第四篇: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职业教育提上日程,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职业学校从原来的“增量”发展到如今的“提质”建设,说
明仅仅做大学校是不够的,应同时把专业做强、做优,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效益。职业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已成为职业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目前,专业建设已成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乃至体现一所职校、一个地区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职业学校初具规模以后,专业建设势必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
一、确立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为提升专业内涵,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充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及职业学校主要专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重新确立品牌专业。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围绕区域经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需求导向、错位竞争,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校企联合,不断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有一技之长,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品牌专业,以品牌专业的优质快速发展带动其他专业的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要求。
具体目标为:铸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立一个新型的课程开发中心,争创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一个多功能具有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以行业、企业专业岗位为基础,错位竞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二、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专业特色的有效措施
在专业内涵建设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创建专业特色:
1.精心打造一支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
革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发展潜能。职业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计划,对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予以保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职校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继续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形成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氛围及激励机制。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专业教学标准的执行效果,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偏少、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学校要下大力气抓好“双师型”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承担实训指导任务,并积极引进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担任专任实习指导教师。
2.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是职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投资最少、见效最快,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调整规划,并积极付诸实施。专业调整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做大、做优专业为目标,对老专业要通过撤、扩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设置;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条件,前瞻性地开发一批新专业。通过调整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既各有侧重,优化资源配置,又达到一定的均衡,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为做大、做优专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3.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是解决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有效手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由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目前职业教育的许多内容和手段已明显落后,课程改革已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课程改革要遵循学校为主体、需求为依据、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科技水平、个性发展、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职业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积极稳妥地增删教材或自编教材;深入探索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有关要求合理确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结构和比例,特别要注重实践课教学;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以及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多元需求的矛盾;课程内容要适应行
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相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兴趣,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体现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改进课程评价模式,重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积极推进能力评价社会化,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行业或国际通行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融“做、学、教”为一体,探索先进的职教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专业人才基本素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匹配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做中学、学和做中培养创新能力。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着力完善“校企共育、行校联合、校校合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市场规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继续借力和整合资源,走校企合作之路;以完善“校企共育、行校联合、校校合作”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主线,推行“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有一张毕业证书和多张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专业人才。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实训实习设施是实施专业教学的必要条件,学校要首先抓好实训实习设施,既要建立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也要努力建立与学生就业相衔接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主要用于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实训实习,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见习和生产实习,两者不可偏废,也不能互相替代。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和高效性,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尽量与就业基地配套。在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时要充分听取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请
他们一起规划、参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产教结合工作,用好、用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给予职业学校开展产教结合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大胆改革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体制,在完善管理和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以设生产车间、租赁、有偿使用等方式投资实训基地建设,允许专业教师对实训实习场地承包经营。
6.充分发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专业建设水平最终必须通过社会来检验。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的意见,还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自我调节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制度,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工作。在开展全日制教学的同时,学校要拓宽办学路子,利用现有的师资、场地和设备,针对社会需求,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继续教育、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总之,要把发挥专业的社会功能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衡量专业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7.重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在专业发展进程中,重视专业图书库的建立,进一步整理、扩大专业图书的馆藏量,构建重点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教学资源。积极筹建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需要所有学科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每一门学科都有特性和侧重点,只有任课教师才能收集、筛选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而有价值的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总体上对资源库的开发、运作、管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校本教材的研发应为专业建设服务,包括实训中心配套实训手册的研发、专业校本教材的研发及各出版社专业教材的编写。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专业教学资源库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契机,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创新思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专业内涵,创建品牌,形成特色,为打造精品专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2]朱玉玲,范振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2005,(4).[3]周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7).[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和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陈仲良.双赢―中等职业学校和区域经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0]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篇: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主动出击,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同构建长效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综合整治攻坚战持久战引向深入,坚决依法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全程监管体制,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的汇报和发言,审议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违法犯罪等专项整治和乳制品、酒类、保健食品等综合治
理工作,依法严厉惩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及时应对和稳妥处置食品安全事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维护了市场秩序。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制约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的一年,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任务,确保我国食品安全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重要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继续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会议强调,做好今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一是依法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依法坚决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坚决铲除影响食品安全的毒瘤。二是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切实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狠抓基础工作和规范建设。三是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推动企业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四是全面加强政府监管。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各环节监管措施有效衔接,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系统性,提高综合监管水平。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保障食品安全守土有责,必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使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将问题切实解决在基层。加强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人员、资金和设备到位,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