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正文

登高教案(9篇)

时间:2024-10-22 10: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登高教案

  

  《登高》课堂教案

  简介

  《登高》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描写了主人公爬山登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感悟。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启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诗歌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案,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及价值。

  目标与要求

  1、通过欣赏诗歌《登高》,学生能听懂、理解、背诵和解析诗歌文本,从中领略诗歌之美,提高文学素养。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观看、欣赏、理解中对诗歌产生兴趣。

  3、通过“赏析”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和素养。

  教学内容与方法

  1、欣赏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登高》诗歌文本,并借助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欣赏整首诗歌,特别是末两句的诗句,感受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感慨。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课,做出反应和交流,以达到学生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

  2、赏析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同组阅读诗歌,分析诗歌整体结构以及诗句中笔墨技法、意象和寓意等要素,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学生讨论中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参与,使学生在赏析中提高对诗歌的文学鉴赏力及外部交流能力。

  3、练习

  本节课重点在于对本诗一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进行练习。教师可以讲解语言和意象表达的技巧,提供练习答案,让学生在语言和思维方面加强训练,并且增加与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课后复习

  1、从诗歌中抽取出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诗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课堂内容。

  3、通过各种途径(如听评课、家长亲友培训、试卷练习、视频学习等)提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

  教学总结

  本次教学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辅以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观看、欣赏、理解中对诗歌产生兴趣。同时本节课重点采用“赏析”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课堂内容并加强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篇二:登高教案

  

  杜甫诗登高课文教案

  杜甫诗登高课文教案「篇一」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作者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作者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ò)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教案《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作者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作者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作者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作者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老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作者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作者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作者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答B无拟人手法)A.作者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作者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登高课文教案「篇二」

  杜甫诗三首教案《登高》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杜甫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走到了生命的冬季。并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

  抑郁忧愤,致使杜甫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

  作(zu)客

  霜鬓(bìn)

  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非常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杜甫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杜甫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杜甫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杜甫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杜甫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杜甫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并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答B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登高课文教案「篇三」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1《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二、知人论世:你所知道的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有<<杜工部集>>。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

  (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

  1、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2、解诗题:你了解“登高”这一习俗吗?

  “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王维曾在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对这一习俗的描述,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亲人团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的习俗。

  然而杜甫登高,主要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本来约好一位友人一起登高,可是友人有事没有来,他只好独自一人强打精神登高。那么,这位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他这次

  “登高”会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三、初步诵读感悟:全班齐读;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视频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播放《登高》音频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学生自由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1-2名学生朗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四、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后提问,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感情基调)是什么?(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①首

  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A、写了哪些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B、它们有什么特点?传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迅疾的秋风——寒冷;高远的天空—渺小无助;哀鸣的猿啼—悲凉;冷落的小岛——凄清;水落而出的白沙—苍凉;低飞盘旋的水鸟—孤独无依)

  (感情:孤独凄凉、渺小无助)

  C、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既苍凉雄浑,又肃杀凄清的意境;)

  ②颔

  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写了哪些意象?(落木

  、长江)

  意境如何?(意境)寥廓萧瑟

  苍茫悲壮

  暗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年华已逝,壮志未酬)

  总结: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

  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

  ③颈

  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孤独凄凉,贫病交加]

  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南宋诗人罗大经就这一联分析出的八层意思,找一找,你能分析出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

  即八可悲:1、他乡作客;2、常作客;3、万里作客;4、正值萧瑟的秋天;5、年已暮齿,一事无成;“百年”是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6、亲朋亡散;7、孤零零的独自去登;8、身患疾病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飞皇腾达,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④尾

  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忧国伤时、消愁无门]A、“苦恨”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艰难”二字?

  (“苦恨”:极度遗憾-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遗憾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艰难”一词双关:不仅指个人艰难,还有国家的艰难;)

  B、“新停”怎么解释?诗人为何“新停浊酒”?

  (刚刚停止。杜甫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如今他有满腹的愁苦,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全诗小结:思考:

  诗歌前两联主要写什么?后两联呢?前后两联是怎样的关系?

  诗歌情景交融。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用字的精妙。后两联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消愁无门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五、理解诗意后再次深情诵读:

  A、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B、个别朗读:1~2名学生演读(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六、方法小结:

  由意象品味意境的鉴赏方法——

  (1)找出诗歌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4)品味诗歌意境。

  七、个人体悟:

  (1)个性化阅读:自由朗读诗歌,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想象联想:假如你身处秋天的意境之下,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3)拓展延伸:

  “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3种“悲秋”情怀有: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不过,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

  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熟读成诵:

  学生在个人体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本诗,尽可能地背诵本诗。

  八、全诗小结:

  1、知人论世

  2、诵读感悟

  3、细品内涵

  4、分析技巧

  5、想象联想

  6、熟读成诵

  九、布置作业—能力迁移训练:

  1、背诵本诗;

  2、根据《登高》中学到的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说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2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

  作(zuò)客

  霜鬓(bìn)

  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答B

  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

  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

  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

  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

  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

  ①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

  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感受,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中,一位老迈、体弱多病、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站在山顶,顶着呼啸而过的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悲凉。这幅画面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悲凉的?

  小结:运用到反衬的手法,天地越宽阔,就显得诗人越渺小,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悲凉。两者非但不矛盾,而这正是由景入情的体现,越是广阔之景,越是让人觉得渺小,借助宏大的空间凸显渺小的个体,从而引发悲伤的情绪,以阔景衬哀情。

  总结:写景部分诗人借哀景衬托哀情,借阔景反衬哀情,这正是由景入情的鉴赏手法。

  5.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一下写景部分。

  6.通过找意象、明意境,目的何在?

  明确:悟情感。

  面对此景此情,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让我们看了都会对杜甫心生悲悯之情,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杜甫呢?面对此情此情,他的心中又会引发何种感悟呢?

  7.由景入情,接下就请同学们齐读下抒情片段,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让我们如此心生悲悯之心的杜甫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感伤。

  8.具体感伤什么?

  总结:

  1、长久漂泊异乡——万里、常作客

  2、年老多病——百年多病、繁霜鬓

  3、孤独无依——独

  4、万物凋零之秋——悲秋

  5、生活困窘——艰难、潦倒

  9.思考:“艰难”“潦倒”是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生活的艰难与潦倒?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不仅指自己,还指国家命运的艰难、百姓生活的潦倒。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所具有的那种心系天下的广博的胸襟与志士情怀,他把自己的人生悲苦与国家的悲苦、天下的悲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10.探讨:这种对天下苍生的大忧、大悲只是一时的冲动?只是短暂的瞬间吗?他的这种愁苦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如何解读“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①诗人为什么要喝酒?——借酒消愁。

  ②诗人为什么要停止喝酒?——危及生命(肺病)

  ③猜想:诗人是否停止喝酒?如何解读?哪种表达效果好?

  不得已停止喝酒——如此愁苦,本想戒酒消愁的,无奈却因为年迈多

  病不得不戒酒,当然也可能因为穷困万分以致无法喝酒,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停止喝酒——必须停酒,但是无法做到,因为悲愤实在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能通过喝酒来略微地舒缓他的忧愤,这就意味着杜甫,在自己的生命与国家、人民的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人民。由此可见他对天下苍生的忧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深沉的、沉重的情感。在自己身处逆境之时,仍然能够有心系天下的气度,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到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何等的豪情、这是何等的伟大。

  总结:杜甫具体在悲叹什么?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社会之秋。由悲自然——悲自身——悲天下苍生。

  当我们还在感伤杜甫的可怜,对他投以怜悯的目光之时,他却如此的豁达与超脱,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心系着天下苍生的苦难,这是何等的伟大的情怀。

  小结:没有停止喝酒更能够反应诗人忧愁之深重、沉重。

  11.品读完之后写感悟:此时此刻,当我们品读完这首诗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刚才让我们对杜甫心生怜悯之情的那幅图,我们又有了

  怎样一番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写一写,谈一谈。

  教师心得:此时此刻,当我再来看这幅画时,当天高地阔中,再次出现一位满头白发、年老多病、拄着拐杖的老者,独自对抗着咧咧寒风时,我对他突然之间少了一份怜悯,而多了一份敬佩。他看起来似乎不再那么弱小、渺小,而是那么的强大与坚毅,独自在朗朗乾坤之中屹立不倒,只为他有着一颗敢为天下而死的博大的情怀,这是这样的一种豁达、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

  三、巩固训练

  《秋兴八首》《登高》都是由景入情的杰作,前者首联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和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做到了情景的有机融合。后者首联颔联写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颈联尾联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壮,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我们再来看一首杜甫的诗歌,用本节课你掌握的由景入情的方法来解读鉴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沦陷。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思考:请找出这首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意象,分析其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

  被攻破的国家、草木丛生荒破的城池、悲怆溅泪的鲜花,离别惊心的孤鸟,营造了一种国破城荒的萧索悲凉意境。表达出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杜甫诗三首》,完成课后练习。

篇三: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登高》教案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体会它塑造的意境

  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教学设想: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总是感觉很茫然,似乎鉴赏诗歌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一诗的鉴赏分析,以及对有类似特点的诗歌《送友人》的鉴赏,使同学们把握两点学习诗歌的规律,为他们以后学习与《登高》类似的诗歌时提供一些借鉴。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它的作者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简介:因为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一些诗歌,所以对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诗歌因为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又称他的诗为“诗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

  被称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34岁时,抱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困守长安达十年。又值安史之乱。他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后来逃出,一人到达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皇上授他左拾遗的官职。上任不久,因为宰相房琯被罢官。他上疏营救,触怒皇帝,被贬官到华州。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使参谋等职,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辗转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投影)杜甫的一生四处漂流。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处漂流时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这首《登高》,看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能鉴赏类似诗歌的能力。(投影)所谓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投影)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大家都学过吧?现在齐背一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投影)在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写了9处景物。前三句一个名词一处景物,这些景物写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凄凉的画面。面对着这样的景物,远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曲中的这些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赋予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意象。

  现在大家听我读一遍,注意我读的感情、节奏。

  找几个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鉴赏诗歌:

  同学们来说一说看完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来说一说)现在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教师: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景物?明确:风、天、猿、渚、沙、鸟。

  教师:这六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明确:急风在猛烈地吹着,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鸣。水中青色的小洲,沙滩上白色的沙子,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听来却是一种哀鸣,鸟儿和雄鹰展翅飞翔还不一样,而是在盘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教师:我们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在诗人看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冷清而凄凉的画面。

  教师:咱们再来鉴赏一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波涛滚滚,向东流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一想诗人能联想到什么呢?明确:无边的落叶,纷纷落下。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华就这样逝去,却没有建立功业。不由得使人悲上心头。

  教师:颈联中有一个字可以说很明显的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虑是哪一个字?明确:“悲”字。作客在外,已经是够可悲的了,却又是离家万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伤而愁苦。“百年多病独登台,年岁已大,却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登高台,作者的心情怎样,自然不难理解。

  登高台想到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一生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却已两鬓斑白,岁月已逝。壮志不得申,如果有酒来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办法,可是却已戒酒了,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种痛苦。

  教师总结:对于这首诗,它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八种景物,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悲凉的气氛。为本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在颔联中,一个“悲”字,把作者的悲伤感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是抓住诗中的意象的特点。不同的意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意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明显的“猿啸哀、鸟飞还、落木、长江滚滚。”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明显的为本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投影)其次,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字词,颔联中的“悲”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这个字,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投影)教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读几遍,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由学生齐背一遍。

  鉴赏《送友人》:刚才我们总结了学习诗歌的两点规律,现在大家就来鉴赏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投影)。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来鉴赏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发言。(略)教师略加指导、分析。

  总结本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学到大量的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本课只是为同学们学习诗歌提供点借鉴,知道些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及鉴赏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出一些规律,从而能更好的鉴赏诗歌。

  谢谢大家。下课。

  古诗《登高》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

  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

  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长江──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长江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长江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

  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

  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古诗《登高》教案三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掌握部分字词的意思;整体感受诗人的感情。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杜甫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养料。

  【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感情基调;2.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难点】

  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从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生已有很强的理解与自学能力。应加强学生朗诵,从而使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情感,更好的掌握情景交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言)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猜个谜语,“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这是一幅对联,大家猜到说的是谁了吗?提示两个词语:①诗史,②草堂。对,没有错,就是杜甫。

  二、关于杜甫

  杜甫,大家也不陌生了。(712-770),字子美,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我们也接触了他的许多诗,现在我说三句,大家来回答通过每句诗,你觉得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人?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理想、有抱负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爱国

  通过简单的三句诗,以及大家之前对杜甫的了解,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经大概

  知道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高》。接下来大家先听一段朗诵,听完之后,自己先揣摩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试着去读一读。我利用这段时间把这首诗先到黑板上。

  三、《登高》背景介绍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767年重阳节所写,之前我们介绍到杜甫卒于770年,这是他晚期作品。他通过登高远眺看到秋色萧条,自己已入晚年,衰老多病,悲从中来,乃赋此诗。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称这首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深沉又不失铿锵的《登高》。

  四、内容分析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风、天、猿、渚、沙、鸟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风急:风很大,速度很快,刮到人们身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冷!天高:高天阔远,天在无限的延伸,地也在无限地延伸,诗人一人站在那茫茫的天地之间,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孤独。

  猿啸哀:杜甫独在西南地区漂泊,对于西南地区的猿叫声,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听到如此的猿叫声心中倍感凄凉。

  渚清:什么叫渚?水中的小片陆地为渚。四周皆为水,只有一块是陆地,诗人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

  沙白:用一个冷色调的颜色来形容沙,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

  鸟飞回:回巢的鸟,这只鸟在急风之中,高天之下,伴随着阵阵猿叫声,在清渚和白沙之间寻找着自己回家的方向。作者又联想到自己孤单一人,看到这番景象更加悲从中来。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联很明显也是写景,写出了“落木”“长江”两种景物。

  落木:就是“落叶”,落叶意味着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就说明这一年即将结束,作者作这首诗时已是55岁,他想到自己的人生也到了秋天,不禁感叹生命是如此短暂!长江:滚滚而来,写出了生命的永久不息,写出了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短暂与不尽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人生命的短暂。

  ·前两联皆为写景,作者通过一系列描绘悲景的词,既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一切景语皆情语”。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首先,我先解释几个词语。

  1.作客:漂泊在外,客居他乡。

  做客:去亲戚家拜访。

  杜甫当时漂泊在外,故用“作客”。

  2.百年:①一生;②老年,晚年。

  3.登台:是九月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之前介绍《登高》这首诗时说到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且是一家人去,地点在自己家乡。而此时的杜甫,一个人,在他乡,登台。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这句诗十四个字写出了八重悲,我们一起找找。

  ①一悲→“万里”:诗人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

  ②二悲→“悲秋”:秋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③三悲→“作客”:客居他乡。

  ④四悲→“常”:客居他乡时间之久,悲上加悲。

  ⑤五悲→“百年”:一辈子,晚年。

  ⑥六悲→“多病”:百病缠身,病痛对身体的折磨。

  ⑦七悲→“登台”:之前说过是九月九的习俗。

  ⑧八悲→“独”:祈求长寿的竟是孤单一人。

  这就是“八重悲”,这联及首联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诗语言极为凝练。

  ·八重悲仅仅是因为作者独自在外吗?或者说是因为自己已入晚年且身体多病吗?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家。杜甫当时年事已高,无法为国家效力,看着战乱的国家却是无能为力。那么他心中的苦要如何消解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作者吟出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只能借酒消愁,可是为什么要新停浊酒杯呢?→①作者自己身体多病,不能够多喝酒;②“潦倒”,说明作者晚年在外的生活过得很贫困、很拮据。并没有多少钱用来买酒喝。

  ·杜甫在离家万里之地,没有一个好的社会背景,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更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条件。心中的烦闷与悲伤也无法借酒浇下去,看着自己的国家危难,自己却无能无力。可以看出尾联写出了作者的愁苦与无奈。

  五、艺术成就

  这首诗我们就分析到这里,我们回头看看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点?1.对仗工整,四联皆为工整的对仗;2.情景交融,把握意象对感情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根据情景交融的方法,试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附板书设计:

  一、杜甫(712-770),字子美,“诗圣”、“诗史”

  首联:风、天、猿、渚、沙、鸟

  颔联:落木长江景

  二、登高颈联:八重悲

  尾联:愁苦无奈情

篇四: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一、教学内容

  《登高》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诗四首》。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登高》一诗,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如“萧瑟”、“凋零”、“辽阔”等。

  3.诗句赏析:分析《登高》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体会,以及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寓意理解。

  4.诗人背景: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写作《登高》的背景和心境。

  5.主题思想:探讨《登高》所表达的忧国忧民、感慨时光的主题思想,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二、核心素养目标

  《登高》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诗句、理解意境,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美的追求。

  2.增强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了解杜甫及其诗作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3.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登高》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

  4.提升人文素养:通过感悟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人文素养,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拓展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

  诗句理解:正确理解《登高》中每句诗的含义,把握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诗人表达的主题思想。

  -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要理解“无边”和“萧萧”在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借此表达的孤独、悲凉之情。

  -

  诗歌朗读: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如节奏、重音、语气、情感等,以正确传达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

  -

  例如:正确处理“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节奏,读出长江浩瀚的气势。

  -

  诗人背景: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登高》的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

  -

  例如:探讨杜甫在流离失所中仍关心国家兴亡的情怀。

  2.教学难点

  -

  意象的把握:对于诗中的意象,如“落木”、“长江”,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

  例如:“落木”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识别和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等。

  -

  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对偶,表达了一种极致的人生境遇。

  -

  诗歌情感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诗人在特定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

  例如:诗人如何在表达个人悲苦的同时,融入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文化背景的融入:学生可能对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缺乏了解,难以完全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

  例如:杜甫的“登高”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蕴含着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直观演示、对比分析、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登高》的深层含义,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登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秋天的日子里,有没有感受过孤独和沉思的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登高》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杜甫在秋日登高时的情感与哲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登高》的基本背景和主题。这是一首杜甫在晚年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时局、个人境遇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体现,也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交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登高》这首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具体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我们可以理解诗人在萧瑟秋景中的孤独与悲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情景再现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登高》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悟。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登高》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杜甫的家国情怀,以及这种情怀在当代的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促进全班同学对《登高》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登高》的背景、主题、情感表达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古典诗歌,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与深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登高》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到杜甫的忧愁与孤独;而有的同学则对这种情感表达感到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大家对于“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景有了直观的感受,这有助于他们理解诗人的情感。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一些修辞手法和诗句深层含义的讲解,可能还需要更具体的例子和更生动的描绘,以便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中能够互相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尤其是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较好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有些同学显得比较沉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下次的教学中,更多地设置互动环节,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此外,在诗歌朗读环节,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够投入情感,但仍有部分同学朗读时缺乏感情。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组织一些朗读训练,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提高他们对诗歌韵律和情感的理解。

  总之,这次《登高》的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

篇五: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教学重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难点突破】抓住意象,透过知人论世、品字、比较、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同学们,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我们明白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齐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应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应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应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这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2、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3、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问题2: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3: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述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比较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O?@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问题2: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应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明白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内含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

  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十分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向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向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

  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情绪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齐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齐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应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阿!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情绪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情绪。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2: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就应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就应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个性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此刻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必须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但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样了却,怎样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状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但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能够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

  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束语(6分钟):

  这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齐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那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以前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齐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登高教案(二):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构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必须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必须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资料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透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透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明白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望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齐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取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此刻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述?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

  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述。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个性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十分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个性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色彩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长江──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长江构成了一组比较。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长江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是否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那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资料。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剑?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那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应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能够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明白。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之后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明白,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内含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明白它可悲,但不明白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齐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十分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情绪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此刻,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登高教案(三):

  杜甫《登高》教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将领、镇南大将

  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ぁ侗臼率?》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3、赏析全诗

  (一)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述。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根据是:①急风使人感到

  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述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情绪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

  注意。

  疑问:

  ①飞鸟,就应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能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能够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个性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渚:音zhu,上声。水中小块陆地。唐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之句。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应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D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比较、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唐代诗人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这种写法。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此刻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此刻的“做客”不同,那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那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向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向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齐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但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明白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情绪,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情绪必须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十分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联想到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停字,什么意思?)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样了却、怎样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近体诗总是把格律和资料结合的很好,即遵循格律的要求,又照顾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五、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资料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明代人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代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

  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诗薮内编》卷五评曰:“若‘风急天高’则一篇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六、板书设计: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学习了杜甫的诗歌,请同学们尝试评价一下杜甫其人其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登高教案(四):

  《登高》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深秋登高时有感而作。全诗透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全诗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1)学生。这个班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潜力强,积累了必须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潜力、鉴赏潜力和审美情感。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诵读文本,咀嚼字句,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用心引导学生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使其读而有其情,议而晓其义,思而明其理,说而动其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课件投影】回顾并展示已学过的杜甫诗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课件投影】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7岁学诗,15岁扬名,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

  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到达了思想资料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即透过深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课件投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务必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如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把自己化身为那个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鼓励一、二名学生主动范读,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大声齐读,要求把握诗脉,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透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透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潜力。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课件投影】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述?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述。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设计意图】透过简单的分析,整体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简单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化解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

  (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

  【课件投影】“三秋图,杜甫心”

  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1、寄意遥深“三秋图”。

  “秋”不仅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情绪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应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2、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那作者的悲情来自哪些方面呢?立足于文本,从诗中找出悲之因。

  诗人的“悲”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常客悲秋。

  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

  悲之五:独自登台。

  悲之六:多病独登台。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

  悲之八:生活艰难。

  悲之九:新停酒杯。

  (5)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

  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

  小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再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资料,透过层层递进的启发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潜力。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杜甫,不仅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能够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潜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与我”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杜甫的感悟。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潜力。

  备教手记

  这是我为我校高二(1)班(文科班)2008年9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教学《登高》而设计的。本设计立足于《登高》一诗的特点和这个班语文学习兴趣浓厚,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感悟潜力强等实际,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致力于“授人以渔”,透过引导学生用心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深刻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并从中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用心参与,思维活跃,沉浸于诗歌所创设的情景,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登高教案(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感悟诗源于生活并反应生活;

  2、品味诗句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激情导入————品味诗韵;

  2、设置情境————整体感知;

  3、探究赏析————感悟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必须品读诗歌的潜力,要想品出诗歌深层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点,就务必有更科学的方法。本课重在教会学生运用情感体验来鉴赏诗歌:激情导入,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创设情境,体验诗境、感悟诗情;比较探究,理解诗歌艺术手法。透过情感体验,拉近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与诗人对话,从而深入感悟诗人悲苦又博大的情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走进诗境,深刻体会诗人悲苦情绪;

  3、透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抑郁顿挫的特点

  2、感悟杜甫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明确:登高而悲。古人云“登高者处自卑”,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因登高之时,眼界开阔,应对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有沧海一粟的渺小之感。《世说新语》的王海登高叹曰:“我由来不悲,今日

  直欲悲。”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登上滕王阁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感叹道:“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所以我们极少能够望见登高而喜的诗歌。年轻的杜甫曾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里盛唐气象,但比较少见。这首《登高》将抒发老年杜甫怎样的情怀呢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提问2: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话里仿佛没有哪一个意象让我们感觉到个性的悲,我们来做一个换字游戏,老师把它改写成另一句诗:“枫红沙黄鸟飞来。”这句是否有凄凉的感觉?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提问3:另半句是这样说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老师改成“不尽大江滔滔来”,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大江”不如“长江”?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

  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

  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提问3:诗人前面首联写得凄清,颔联写得阔大,颈联交待原因,写得繁复,尾联似乎马马虎虎就结束了。我们想象中他的尾联就应发泄一下,“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就应这样的。但老杜没有,他前面的一腔忧愤,用最后一句话,活生生地把他咽回去了。为什么?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动乱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登高

  1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登高》

  时事造英雄,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途多舛,他一生终不

  得志。他是诗人,他历经战乱,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然而始终心系百姓,心忧天下。他是诗人,落魄潦倒,孤单飘荡,最终老病孤舟终结生命。然而历史却永久记住了他,千古诗圣——杜甫,这天让我们满怀激情共赏他的“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活动2【活动】《登高》

  二、激情朗读,感知登高的习俗

  师生齐诵《登高》,共同感知古代登高习俗。

  提问1:古代写‘登高’题材的诗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岳》、《登岳阳楼》、《登鹳雀楼》……

  提问2:古人为什么要登高?

  明确:为了望远而抒怀!陶渊明“登东皋而吟啸”,范希文临岳阳楼而忧天下,辛弃疾建康赏心亭怀古伤今。

  提问3:古人主要在哪些日子里登高?

  明确:主要是在重阳节,或情到非抒发不可之时。

  提问4:登高最容易引发人们哪些思想感情?

  明确:登高而悲。古人云“登高者处自卑”,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因登高之时,眼界开阔,应对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有沧海一粟的渺小之感。《世说新语》的王海登高叹曰:“我由来不悲,今日直欲悲。”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登上滕王阁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感叹道:“城上

  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所以我们极少能够望见登高而喜的诗歌。年轻的杜甫曾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里盛唐气象,但比较少见。这首《登高》将抒发老年杜甫怎样的情怀呢

  三、创设情境,感怀杜甫,走进作品

  展现杜甫各阶段诗作与画像,走进作者、作品,感知作者。

  学生动情明确,杜甫出身官宦世家,小时候个性聪明,才华横溢,“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志向也很远大。“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成年后遇上安史之乱,父亲去世了,生活相当困难,杜甫采草药以糊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去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诗人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诗。但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总是想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这也许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活动3【讲授】《登高》

  四、透过诵读,品赏诗意,体会表现手法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请学生把《登高》自由朗读两遍。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仿读整体感知诗歌。下面就一齐来鉴赏和探讨杜甫的这首诗。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展现此图,声情并茂再现情景,感悟体会,生疑质疑。

  提问1: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那些形象的词来描述?“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生:急风,使人感到十分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心寒。

  生:天高,天的高低是凭感觉决定的,而不是真实的距离。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也点明季节是秋天。人们常说“秋高气爽”。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十分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提问2: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话里仿佛没有哪一个意象让我们感觉到个性的悲,我们来做一个换字游戏,老师把它改写成另一句诗:“枫红沙黄鸟飞来。”这句是否有凄凉的感觉?

  生:没有。因为色彩变了。清白是冷色调,红黄是暖色调。冷色调往往让人感到凄清。如果改成暖色调,把诗的意境就破坏掉了。

  提问: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回”转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生:“回”说明鸟在盘旋。鸟为什么要盘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诗人的孤单无依。一个“回”字就传达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老师展现画面,动员学生去体验。然后比较鉴赏。把颔联也改写成另一句诗:“无边落叶飘飘下,不

  尽大江滔滔来。”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

  提问1:“落木”和“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生:“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貌,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色彩上,“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色彩枯黄。由此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

  提问2:那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生:实际上也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让我们感觉到风仿佛个性紧,在这种状况下,树叶仿佛往下掉。实际上我们明白,既然风这么急,叶子肯定是“萧萧”下,不可能是“飘飘”下。

  提问3:另半句是这样说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老师改成“不尽大江滔滔来”,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大江”不如“长江”?

  生:“大江”是说江水水势很大,滚滚东去,强调气势雄壮;“长江”则强调连绵不绝。

  师:那么杜甫在那里强调连绵不断,而不强调壮阔,大江广阔,杜甫的悲与愁难道不像大江一样广阔深沉?因为前面说“无边”,是着眼于空间而言的,前面讲大,后面就要讲长。否则就重复了。苏轼如果说“长江东去”就没有气势了。而在那里,前面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已经有气势了,下面就应往纵深发展了。而且大家明白,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时间。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因此在那里我们就能够想到杜甫的情绪:因为悲凉,他感到满世界仿佛都是落叶,落叶也染上了他的情绪。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有一种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不说“滔滔长江

  东逝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重新感情朗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

  小结:透过情境展示,感情朗读,比较鉴赏可知,诗的前四句登高所见之景,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首联写了六样景物,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表现了深秋的凄清景象,并透过清猿、飞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并传达出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这样阔大的景,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青春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这就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情景交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复展现杜甫晚年形象图,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深入体会,透过讨论探究来赏析。

  提问:透过前面景物描述我们已经明白诗人心中含悲。为什么悲愁

  生:前一句就写了四层意思。“常作客”,诗人沦落他乡,漂泊无定,心中本已很悲凉。而且不是偶尔作客,是“常”作客。“万里悲秋”,此刻不但作客异乡,而且正值秋天。秋天本已可悲,秋天,是草枯叶落,万物凋零的季节,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何况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自然生出无限悲凉情绪。

  生:下一句也写了四层意思。“独登台”,本来已经很悲凉了,还要去登高;不但登高,还没有朋友兄弟作伴,是“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百年多病”,不但是独登台,而且是多病之身。不但多病,而且已经到了百年,“百年”是一个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阿!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情到达顶点。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演示或表演此情此景,促使情境可感。

  提问1:这两句写了什么?

  生:结尾二句写了诗人的辛苦潦倒,两鬓已经斑白,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心中愁苦,正需要借酒浇愁,却又刚刚戒了酒,“新停”的“新”是刚刚的意思。“浊酒”是很薄的酒,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提问2:潦倒不堪的根源是什么?

  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国难家愁!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资料!这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此时,杜甫忧国伤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提问3:诗人前面首联写得凄清,颔联写得阔大,颈联交待原因,写得繁复,尾联似乎马马虎虎就结束了。我们想象中他的尾联就应发泄一下,“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就应这样的。但老杜没有,他前面的一腔忧愤,用最后一句话,活生生地把他咽回去了。为什么?

  生:似乎体现了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但是沉郁顿挫这几个字究竟怎样理解?(再深情诵读体会)

  师:沉郁多指思想感情,顿挫多指笔法,本来要吐了,又咽回去了。我们先看沉郁。沉郁多是指思想资料的博大精深,感情深沉深厚。杜甫身处动乱的时代,历尽坎坷,而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心里郁积了多少东西!一有感触,自然悲慨满怀。顿挫多指感情表达手法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以此诗为例,前面几句一向在蓄势,仿佛水库,已经聚了许多水,只要把闸门拉开,立刻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不拉,就聚在里面盘旋,这叫顿挫。还有一种风格叫豪放,代表诗人是李白苏轼。无论是沉郁还是豪放,都指郁结了许多东西。我们打一个比方,顿挫就好比是海底的潜流,在下面盘旋,而豪放好比海底的火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如果一腔的忧愤喷出来了,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痛快淋漓,这就叫豪放,喷不出来,就叫顿挫。所以杜甫的许多诗歌就是这样,前面写得很深厚,但是不完全地爆发出来,到最后往往绕了回去,就构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活动4【测试】《登高》

  1、背诵《登高》。

  2、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活动5【作业】《登高》

  配乐深情朗读,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像,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杜甫之悲》。要求:想像丰富、合理,资料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五百字左右。

  登高教案(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潜力迁移训练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黄昏的孤独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应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这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情绪一齐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知人论世:你所明白的杜甫?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现实主义称

  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44岁才获得参军(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职。(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见解未能采纳)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湖南耒阳、平江各有一座杜甫墓。)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

  1、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向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向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2、解诗题:你了解“登高”这一习俗吗?

  “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王维曾在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对这一习俗的描述,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亲人团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的习俗。

  然而杜甫登高,主要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本来约好一位友人一齐登高,但是友人有事没有来,他只好独自一人强打精神登高。那么,这位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他这次“登高”会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三、初步诵读感悟:全班齐读;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视频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播放《登高》音频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学生自由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1-2名学生朗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4)读出感情。

  四、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后提问,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感情基调)是什么?(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

  2、细品内涵:

篇六: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共3篇

  《登高》教案1《登高》教案

  一、教材概述

  《登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共四十四字,是古代诗文中的经典之作。教学《登高》除了能让学生领略王之涣的雄浑诗风,更能引导学生展开人生思考,体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为高中生,课时分配为一节,主要内容包含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和掌握《登高》的词义、韵律特点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探索人生的勇气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

  1、《登高》的原文和翻译

  2、教师亲自朗诵《登高》

  3、墙上挂上王之涣的简要介绍和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4、根据课堂学生的情况准备相关图表、资料、影音等一些课

  堂辅助教学工具

  5、预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三、课堂教学

  1、概述课文:首先,由教师亲自朗诵《登高》,让学生带着感性的去感受。然后,简要讲解课文的作者、题目和历史背景,并介绍王之涣的生平。

  2、词义解析:分段分句对《登高》进行词义解析,对学生们掌握语言知识起到关键的作用。

  3、韵律特点:讲解《登高》的音韵特点和格律特征,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标准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的引导,引导学生探讨《登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生活与思想的和谐统一。

  5、语文素养的拓展:借助语音美感和情感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关注点,使他们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和诠释来体味文学之美和思想之深。

  四、课后作业

  1、理解性练习:对于课文做一次完整的归纳总结,把自己对于《登高》的理解写入作业本中。

  2、创作性练习:根据自己的理解更改部分诗句,作为本节课的练习题。

  3、扩展性练习:自己选择其他一首与此篇有关的诗歌,作为生活中感性的表达,继续挖掘诗歌艺术和人文思想的沉淀。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材选择是经典之一的《登高》,不仅有下达了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任务,而且更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展现了文学的思想价值。通过课前朗诵、语言解析、音韵特征的介绍和探讨、思想精髓的勾勒和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思维、表达和追求精神的拓展等多个方面互相交织,形成了高效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成为意识到语言乃至文化的青少年,也能够培养他们面对未知问题,探索人生的能力,并展现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协作。

  总的来说,本节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通过本单元学习,加深了对于文学、语言甚至是人生的诸多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节课教学设计精心且实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登高》这一经典诗歌,让学生在语言和思想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时,本节课在教育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的同时,注重了扩展性练习的布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因此,本节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登高》教案2《登高》教案

  《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长诗,描写了他登高远望时所见所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将这首诗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呢?本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登高》教案的设计。

  一、阅读理解与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登高》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分为三步:

  1.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著名诗人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默读并理解诗意:让学生自行默读《登高》全文,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进行简要概括,并逐句解析,理解诗歌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形象;

  3.总结诗歌主题:通过对每句话的解析,让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这篇优秀作品,感悟杜甫的思想和人生哲理,总结出《登高》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二、诗歌赏析与欣赏

  其次,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登高》诗歌赏析与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透彻理解表象和深层含义:看似简单的诗歌表象下,杜甫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却意味深长,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字面意思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开启深层次的思考。

  2.品味诗歌的优美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杜甫的语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教师应指导学生欣赏杜甫的优美词藻、鲜明的形象描绘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3.探究杜甫思想与方法:杜甫是一个思想家,他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方法都值得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课堂讲述、小组讨论、写作等,引导学生思考杜甫的思想和方法,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三、写作拓展与应用

  最后,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拓展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阅读理解、诗歌赏析和欣赏的内容运用到写作

  实践中,如模仿写作、创意写作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深入思考杜甫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生活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登高》教案的设计,我们可以从阅读理解、诗歌赏析与欣赏以及写作拓展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杜甫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赏析和欣赏,深入理解杜甫思想和艺术魅力,将其挖掘和传承下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策略,为学生成就砥砺前行,传承文化贡献力量

  《登高》教案3《登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贺知章的背景和写作风格;

  2.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领受登高的意象;

  3.感受“壮志凌云”的激昂豪情,激发情感共鸣,增进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二、教学内容

  1.诗歌创作的背景;

  2.诗歌的情感表达;

  3.诗歌的艺术形式;

  4.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呈现图片,引发相关情感,例如:高山、云海、日出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引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2)播放音乐,让学生从声音中召唤各种感觉和想象,如欢快、悲伤、激昂等等。

  2.课堂主体

  (1)诗歌创作的背景:

  介绍贺知章的生平和写作境遇,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等,以便后面更好地理解诗歌。

  (2)诗歌的情感表达:

  结合诗歌中的语言和语气,解读作者的情感。展开情感交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发表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3)诗歌的艺术形式:

  逐一分析诗歌的篇章以及各个层次上的语言运用手法,比如意象、形象、语法、韵律等等,以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层面让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和音韵有深入了解。

  (4)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从主题和意义分析角度,引出诗歌所具有的哲理、思想、人生观等的含义以及对人类思考的启示,探究诗歌的深度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在理解和欣赏的同时,思考其内在含义。

  3.教学总结

  通过讲解、交流、解读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从生活、文化、哲学等多个角度深入理解该诗的内容,增强大家的人文修养、情感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评价,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这里的评价既可以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互动交流致辞,也可以是通过考试形式进行的评估。

  五、教学改进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不断听取学生对课堂和教学的反馈,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学设计主要以诗歌的欣赏与解读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以及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艺术形式和主题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素养。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本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在评价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篇七: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说课稿、好词好句、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And,thisstoreprovides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foreveryone,suchasworksummaries,teachingsummaries,teachingplans,teachingexperiences,teachingreflections,lecturenotes,goodwordsandsentences,lessonplans,essays,andothersampleessays.Ifyouwanttolearnaboutdifferentsampleformatsandwritingmethods,pleasepayattention!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梁启超《情圣杜甫》)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登高》一向被认为是杜甫写得最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向来“文无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板滞之感,非常地流畅自然,不见刻意为之的痕迹。

  从写诗的技巧上来看,《登高》的形式之完美,完全能使杜甫称得上是“诗圣”,写诗的圣手。

  引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总体的结构上看,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意象营造。

  二、品味意象

  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寓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找出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这些一项构成一幅宏阔的长江秋景图。大家仔细体会体会,笼罩在秋景之上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悲凉

  哪个字是关键?——“哀”,猿啸声给人的感觉总是凄厉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但是不是一味地悲凉呢?不是。这两句一句写天,一句写地,推开一个非常广阔的视域。由于境界开阔,拓展人的心胸,就使得秋意浓郁的萧瑟悲凉变成一种悲壮,这说明杜甫写景是大手笔,给人一种很强的力度感,很刚劲,这也是诗圣本色。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给人一种生命凋零的感觉,杜甫在写他的暮年多病,生命力衰颓。

  “萧萧”、“滚滚”一写声响,一写动态,使人如闻风吹木叶的窸窣之声,如见长江的波涛翻滚之状。它们与“无边”、“不尽”两个拓展时空的词语搭配,创构出一个宏大、苍凉、悲壮、指向无限的意境。

  结合首联和颔联来看,首联14字中包含6种意象,意象密集,节奏急峭,而随之而来的颔联却只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这一密一疏,既显示了句法的变化,又为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首诗——《九日齐山登高》。

  二、解题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按古人阴阳学说,“九”这个数字是阳数,九月九日含有两个阳数,所以叫做重阳。又因为“九九”谐音久久,日期数字很吉祥,古人认为宜于长久,所以古时候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登高饮酒,赏菊簪花,祈求长寿。

  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东南,是江南名胜之地。登高,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

  从这首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临齐山,有感而作,属于登高诗。(又叫“登临诗”)

  三、关于登高诗的主题

  “登高”成为传统文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而且这种意象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尤其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哀时伤世的传统主题,对中国文化人和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多悲秋伤春之感。这是登高诗歌的一大特色。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把登高的万千心绪与悲秋的无边凄楚交融在一起,给人以一种无尽的愁苦和深沉的悲凉之感。

  登高联系伤春的代表性作品有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以春之丽景衬托国之多难。以美景反衬愁思,数倍增添其哀愁。

  (二)多思古哀今之痛。登高是今古对话的最佳平台和途径。发“思古之幽情”,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并且兼以借古讽今。此类代表作品有王安石的《桂枝香》:“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蓑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作一扫五代旧习,摆脱纤细绮靡词风,雄浑开阔。

  (三)多登高怀远之思。登高怀远的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触目可见。怀远之作又可简单分为怀人作品和怀乡作品。

  登高怀人作品有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类作品或有所寄托或单纯怀人。但都是借用登高者登高感怀的文学意象来表达此类情感的。

  登高怀乡之作有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四)多家国身世之慨。“登高”也一度成为知识分子良知和责任感的一个展示平台。抒发家国身世之慨、忧时伤世是登高主题作品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家国破碎、怀才不遇、壮志难骋的古代知识分子

  《九日齐山登高》(备课人:武学斌)往往会借登高一啸尽抒愁怀。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等等都属于这类。

  四、作者介绍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称名家。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老杜的“文章憎命达”,成了小杜人生的偈语。

  杜牧的名句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杜牧《中秋》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九月刺池州,次年与其友张祜(hù)登齐山共度重阳,有名篇《九日齐山登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张祜,杜牧的朋友,较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但由于受到当政者排挤,终不见用,流浪各地。这次张祜从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他们都是失路之人,惺惺相惜。

  五、诗歌诵读

  诗歌是用来配乐唱的,可惜现在能唱的人已经不多了,还好,我们还能朗诵。六、疏通文意(小组讨论,合作)

  首联:大江包容了秋色的影子,鸿雁开始南飞;我与客人携带着酒壶上到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颔联:人世间难以遇到开口常笑的时候,今天一定要头上插满菊花回去。

  颈联:只有用喝醉酒来酬报这美好的节日,不用登临齐山怨恨早早沉落的夕阳的光辉。但:只,只有。酬:酬报。“登临”后省略“齐山”。

  尾联:古往今来只是如此而已,何必像齐景公在牛山上独自让泪水打湿衣衫。如此:指“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苦多乐少。“牛山何必独衣”是“何必牛山独衣”的倒装。我们再来集体朗诵一遍。

  七、诗歌鉴赏

  (一)首联

  1、作者登上齐山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①江涵秋影雁南飞翠微菊花落晖。

  ②“涵”字极有气势。从山上俯视数里外的长江,只见蓝天、碧云、青山、绿洲似乎都沉浸在江中,“涵”写尽江水之澄清,有包蕴秋色、鉴察万类的空灵秀美的作用。融成一幅和谐明媚的图画。(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二)颔联

  2、这一联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别高兴,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再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

  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是:愁闷,郁郁寡欢。

  “逢”反衬出往日不常见。诗人兴致勃勃的游行竟掩盖不住内心的郁闷,诗人以旷达的言辞,近于失态的举动来掩饰心中的失落。语虽达观但意含抑郁。

  (三)尾联

  3、齐景公为什么哭?晏子又为什么笑?

  齐景公有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永保。晏子却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对齐景公的落泪表示

  《九日齐山登高》(备课人:武学斌)嘲笑。

  4、诗人由自己临齐山兴感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这用的是什么手法?用典

  5、从字面上看,诗人赞同谁的观点?

  杜牧像晏子一样,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不必像齐景公那样为此而感伤流涕。

  6、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安慰自己,安慰朋友,自我解嘲。尾联以旷达的议论总束全诗。

  7、但结合颔联上句,他的内心真是这样的吗?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超然。

  (四)颈联

  8、由尾联可知,为什么不用恨落晖呢?(重难点)

  因为古往今来皆如此,自古圣贤皆寂寞,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面对牛山独自流泪呢?诗人在此引用齐景公的典故意在劝说友人不要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落泪伤怀,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我们只要坦然地面对现实。

  中间两联都是写旷达,但这种旷达却是从尘世的悲愁中引出。所以,这里的旷达,不过是悲愁中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可以说,这是故作达语。比起直抒悲愁来,更加含蓄、深沉。诗中的这种感情,正是杜牧一生潦倒、悒郁、怀才不遇的反映。

  9、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

  这些诗句中一面显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犹如那黄昏落日不可挽回,世事和人生都很难勉强,还不如在一时的良辰美景中沉醉,这正是哀中生喜。全诗感情痛苦低沉,愤愤不平,欣喜与抑郁交织,旷达与感伤交替。这是一种复杂心理的情感体验。

  八、主旨这是一首自我安慰、安慰朋友的抒情诗。诗中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抱负不得施展而引发的不平与感慨,同时也明显地流露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失意时所产生的消极颓废、放达自信的生活情·趣。

  九、艺术特色

  1、旷达中含有郁闷情怀

  2、叙议结合

  前半部分主要是叙述,后半部分主要是议论。诗人由自己登临齐山的感想,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由前面自遣自勉,到最后的自嘲,行云流水,联系自然。

  归纳鉴赏要诀

  1、看清标题;

  2、知人论世;

  3、以景入情;

  4、了解典故。

  十、当堂巩固

  熟读并背诵本诗,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附:板书

  悲愁——旷达

  《登高》教案4设计理念: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不单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在前面学过《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其三)》的基础上,再加上初中的《望岳》《春望》《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歌的学习,学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与诗歌风格已有大致了解,那么杜甫流浪夔州重阳登高而写的《登高》一诗,就要继续在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诗意,进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在朗读吟诵中提高对不同时期杜甫诗歌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从而进一步体味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对“急风”“哀猿”“落木”“长江”等意象的理解,疏通诗意,把握诗歌悲壮的情感基调。

  2.通过深入吟诵和小组合作交流,体味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揣摩诗歌意象,疏通诗意,把握情感基调,体味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难点是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分析法

  教学课时:

  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其三)》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杜甫晚年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本课《杜甫诗三首》的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2.请大家先看看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澄江一道月分明。)

  (2)“萧萧”“滚滚”有何艺术效果?

  明确:不只写出叶与水之“声”,也写出叶与水之“形”——“萧萧”显出落叶众多,“滚滚”显出江水浩大;不仅写出秋之“形”,也写出秋之“神”——既萧飒苍凉又寥廓壮大。在“落木”前面冠以“无边”,在“长江”前面加上“不尽”,又用“萧萧”“滚滚”两个象声词分别形容落叶声、流水声,这就使登高所见的秋景,十分寥廓,且声色俱现;而在景物中,寄寓着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自己一生功业的失望,对漂泊四方、寄食于人而又年迈体弱处境的无奈。

  (3)有人说“无边”“不尽”“万·里”“百年”等字是无用的“冗字”,你怎么看?

  明确:这些字并不是冗字,去掉这些字就丧失了阔大的时空感,并且丧失了悲凉感慨一唱三叹的意味。

  四、体味“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同学们,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吟诵和细读,疏通了诗意,把握了感情基调,也对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有了深入的体味,也许对胡应麟和杨伦对《登高》的高度肯定有了些许了解。接下来,我们先请同学们自读全诗,尝试背诵,我们再进一步来体味诗人“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PPT呈现:“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皋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对杜甫诗歌《登高》“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

  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首联颔联写景

  颈联尾联抒情

  作业设计:

  1.背诵全诗

  2.拓展阅读杜甫的其它诗歌作品

  《登高》教案5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

  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登高》教案6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课件#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好像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日在寒秋中单独登临高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常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白季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落,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通过沉郁而又昂扬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单独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准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孤独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困难”,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慨声中收笔,悲愤肤浅,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概博大肤浅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受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常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简单感情。而风格虽沉郁顿挫,却也大方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落,最终将时世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简单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答B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非常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颜色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纳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照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很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以下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登高》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为教学知识目标。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

  培养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方法:

  引导法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内容:

  对《登高》诗意的解析及对诗意境的赏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谁呀?是杜甫。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又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三、背景简介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的成就:

  1、对仗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总结: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喜欢画画的可以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用画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登高》教案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方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一、《登高》

  (一)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一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二、《锦瑟》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1、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甲嚼涵泳,品味语言。

  2、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篇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登高》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登高》教案

  篇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3、赏析全诗

  (一)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根据是: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⑥清渚和白沙是冷色调的。⑦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疑问:

  ①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渚:音zhu,上声。水中小块陆地。唐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有“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之句。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唐代诗人陈之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这种写法。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联想到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停字,什么意思?)(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四、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优秀的近体诗总是把格律和内容结合的很好,即遵循格律的要求,又照顾充分照顾到情感的表达。

  五、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明代人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代胡应麟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诗薮内编》卷五评曰:“若‘风急天高’则一篇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六、板书设计: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2.学习了杜甫的诗歌,请同学们尝试评价一下杜甫其人其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杜甫《登高》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

  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长年飘泊常作客

  老病孤愁繁霜鬓、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忧国伤时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

  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杜甫《登高》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

  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杜甫《登高》教案

  篇4一、学习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听写:

  江渚潦倒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

  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6、小结

  请学生总结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教师点拨:情景交融,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让景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本诗描写了……的景物,塑造了……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三、随堂训练

  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素质日日升”,找同学回答问题。

  四、作业

  1、完成《雨霖铃》学案。

  2、《导学练》49页1—6题。

  杜甫《登高》教案

  篇5【教学过程】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在“”的时候,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评述】

  整体设计美玉含瑕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

  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

  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这个字必须是“悲”)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杜甫《登高》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苦恨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六)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板书: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杜甫《登高》教案

  篇7知识目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杜甫《登高》教案

  篇8【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

  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河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

  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河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河──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河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河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

  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河”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篇九: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4篇

  登高教案

  篇1知识目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案

  篇2【教学过程】

  一、由杜甫诗句导入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四、品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读

  生1: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再读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生读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无人回答)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鼓掌)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生齐读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配乐抒情一段话)“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在“”的时候,,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评述】

  整体设计美玉含瑕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

  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

  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这个字必须是“悲”)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

  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登高教案

  篇3【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河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

  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

  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河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河──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河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河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河,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__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

  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河”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

  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登高教案

  篇4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4、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

  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推荐访问:登高教案 登高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