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50字
中国陆鸿事迹概括:
中国陆鸿是一位改变千家万户生活的普通人。他在互联网行业中不断努力探索,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他创立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陆鸿出身贫寒,但他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次国际商业研讨会,这次经历使他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陆鸿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并投身于电子商务业务的实践。在数次尝试后,他于2000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以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陆鸿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他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创新的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他坚信电子商务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他的公司通过强大的物流系统和全面的产品线,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方式,也为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和便宜的购物体验。
陆鸿还致力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合作和发展。他积极提议政策改革,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他努力促进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他还鼓励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陆鸿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忘记社会责任。他积极参与慈善事
业,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改善生活条件。他捐赠巨资支持教育事业,努力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陆鸿的事迹可概括为:一个贫寒出身的年轻人凭借创新和坚持,发展了一家世界顶级的电子商务企业,并大力推动了中国和全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他以用户至上的理念,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篇二: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如下:
陆鸿,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身患残疾,但从不气馁抱怨,通过摆地摊修自行车、开报亭、电话亭和碟片店等,收入却依然微薄,直到开照相馆,凭借技术与认真打动顾客,照相馆生意越来越好。
后来开办工厂,招残疾人工作,他的工厂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30多名是残疾人。央视演播大厅内灯火明亮,陆鸿一瘸一拐、慢慢走向舞台中央,他步伐不稳,腿脚似乎有些畸形,脸看起来也略显怪异。但当他露出灿烂笑容,毫不怯场地开始发言时,人们不由自主地被他阳光、自信感染。
篇三: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先进事迹篇1肩负责任,又怀揣感激,在拥有这样的心态之前,陆鸿也曾经历过一段他称为黑暗的时光,10个月大时的一场高烧引发的中毒性脑炎给陆鸿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影响了肢体和表情的控制。
现在的陆鸿从肢体动作到语言表达,都是经过长期练习的结果。伴随着陆鸿的成长,外人的指指点点总是难以避免。小陆鸿走到哪里,很多人都盯着他看,小陆鸿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在看他,每当这时,妈妈就会告诉他是因为他们都喜欢他。
小时候妈妈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他,长大以后,和别人的不一样,让陆鸿更切实地感受到了痛苦。
上不了体育课,被同学孤立……陆鸿渐渐开始厌学,但妈妈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反正我性格也比较孤僻,不想见人,也不想跟人家说话,慢慢读到了初中毕业。”
尽管成绩达标可以上高中,但陆鸿的父母选择让他进入一所毕业后包分配工作的中专。毕业后,同学们都有了出路,陆鸿再次因为身体原因被“剩”下。去学校挑人的负责人对陆鸿的妈妈讲:“你看看你儿子,实际上我养一只狗都比他要好多了,他连狗都不如。”
陆鸿就在一旁听着。尽管是夏天,他的汗毛还是立了一身,冷意很久消散不去。
半年时间里陆鸿意气消沉,当时他的父亲得了严重的气管炎,久治不愈,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越发窘迫。
找工作屡屡被拒之际,他的叔叔给他介绍了一份去25公里外的地方跟着学敲白铁皮的营生。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陆鸿决定学习骑自行车上下班,但要实现这个想法,先要学会控制自行车。
摔了多少跤?陆鸿自己也不记得了,只是当妈妈问他怎么搞得全身都是泥时,他要编出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最后,陆鸿做到了,他不仅可以控制自行车,而且可以每天骑车往返50公里的路程。他的收入不足以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帮助,但足以让他快乐。
这份工作持续了两年,因为生意并不景气,陆鸿主动提出离开,想自己创业。
比起微薄的收入和骑自行车的技能,这段经历带给陆鸿的最大收获还是让他意识到:既然我能挣钱,能控制住自行车,那我也一定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感动中国陆鸿先进事迹篇23月4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播出后,陆鸿收到了更多网友的反馈。仅半天的时间,他的网店后台就收到上千条私信,因为无法一一回复,他干脆写了感谢信挂到了店铺首页。
陆鸿说,厂里运营时间最短的网店平时一天的营业额大约3000元,但目前不到半天时间营业额就达到了两三万元,是平时的十几倍,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可能无法持续,他做生意追求的是循序渐进,这样也能保障员工的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感谢大家关注和鼓励,但我们还是希望大家理性消费,真的需要才下单买相册,不需要的不用买。”
对话
“残疾员工做错了我也说”
残疾员工和正常员工待遇一样
工资五六千或更高
北青报:您工厂的员工有正常人和残疾人,两者的工资待遇会有差别吗?
陆鸿:在我工厂里,残疾员工和正常员工工资待遇都是一样的。残疾人来到我厂里,我都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正常员工做错了我会说他们,残疾员工做错了我也说,需要他们互帮互助厂子才能好。正常员工中,跟我最久的已经在厂里干了快10年了,工资一个月五六千,比较稳定,但像有的残疾员工做客服,有提成,工资更高。
我们工厂运行已经很成熟了,残疾员工也都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像肢体残疾的员工可以做客服或者手工,我们工厂也制作文创产品,像皮本子、明信片,就会用到手工;像聋哑的员工可以做体力工作,也可以做手工;有智力障碍的员工可以负责包装,视障员工也可以套袋子。
有残疾员工
从不会电脑做到电商主管
北青报:残疾员工中有没有干得特别好的?
陆鸿:我们有个员工叫陆志诚,从我开始创业就跟着我,已经11年了,也是所有员工中跟我时间最长的。他双腿残疾,平时走路需要拄拐,他刚来的时候连电脑都不会用,但我们俩通过努力,慢慢就做起来了。现在他是电商主管,带着一个5人的团队,负责十几家网店运营,他一年工资能有二十几万元。
但我有个心结,陆志诚跟着我的时候23岁,他把青春献给工厂,耽误了他的终身大事,他这个事我比生意还操心。他也是我们苏州本地的,现在也有车有房了。他在谈恋爱上比较不会说,希望也能借此机会帮他征个婚。
北青报:您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后,家里人是什么反应?
陆鸿:节目播出后,我妈妈是第一个祝贺我的人。我在颁奖典礼上说,我很想对天上的爸爸说一句话,我能养活我自己,我也能为家里赚钱,我更能帮助更多残疾人。我爸爸如果看到我这样,应该也是满意的吧。在我们的家族群里,大家也说爷爷和我爸爸看到我这样也会为我高兴,能放心。我爷爷生前是我们当地一个酱菜品牌的创始人,他是个企业家,也是后辈的榜样。听到大家那样说,我觉得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感动中国陆鸿先进事迹篇3陆鸿今年45岁,是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被称为“阿甘厂长”。不满一周岁时,一场中毒性脑炎让他成了一名脑瘫患者,他的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影响了肢体和表情的控制,头也常不受控制地晃动。身体上的“不一样”让陆鸿在找第一份工作时碰了壁,职高毕业时,本该接收他的工作单位拒绝了他。后来,他在叔叔的工厂里学习“敲白铁皮”的手艺,还学会了骑自行车,正是那段骑自行车上班的时光,让他的体态更接近了正常人。
在叔叔的工厂干了两年后,陆鸿辞职了,并从2002年开始创业,他修过自行车,开过报刊亭、电话亭和碟片店,开过专门出售视频素材的网店,又跟店里的顾客学了摄影。20XX年,他终于开了自己的照相馆,并苦练修图技术,凭着这一绝活儿,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不少顾客总向他要和照片配套的相册,陆鸿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自己制作相册,从家庭作坊做起,一步步发展成了如今营业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
3月5日,陆鸿告诉北青报记者,多亏当地政府帮他解决了厂房问题,他的相册工厂才能做起来,甚至在疫情期间还新增了外贸业务,目前工厂各个渠道的网店有十几家,厂里的48名员工中,有35人是残疾人。2022年,工厂的营业额达1300多万元。
感动中国陆鸿先进事迹篇4在苏州吴江区平望镇的一家相册工厂,这里的43名员工中,有30多名是残疾人,老板陆鸿也是一位脑瘫患者。就是这样一家残疾人居多的工厂,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冲击,营业额不降反升。
陆鸿:2022年营业额我们算出来是1400万,2021年大概是1000万。疫情发生之前基本上都在七八百万。
陆鸿:我这个人喜欢坚持,办一件事情,我再怎么样也要把它办成功,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残疾人的工作效率要比正常人慢得多,但陆鸿的工厂招人,残疾人优先,这都源于陆鸿的一个心愿,他就是想证明残疾人是有用的。
陆鸿:残疾人找工作是那么不容易,真找到的话,也只不过是扫扫地,不会找到自己能发光的工作,我最好是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
陆鸿的心愿始于他自己的经历。陆鸿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脑瘫。
陆鸿:每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会去操场上面开心地跑,开心地跳,只有我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老师从来也不会让我去。
我去找工作,找一个失败一个。最严重的一次,厂里那个人就跟我妈妈说,他说你看看你儿子这副样子,他能干什么。我埋怨天,埋怨地,连我妈妈我都埋怨,为什么要生我下来呢。
万般无奈之下,陆鸿只能去叔叔的厂里学敲白铁皮。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陆鸿学会了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往返50公里。渐渐地陆鸿的手艺越来越
好。但由于父亲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陆鸿的收入不足以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帮助。
陆鸿的妈妈:他爸爸不在了,影响也蛮大的,他说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要撑起这个家。所以自己要创业了。
陆鸿:我不愿意当家里面的累赘。
陆鸿的创业是从摆地摊开始,他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电话亭和碟片店,收入却依然微薄,直到他开照相馆。
陆鸿:因为我这个人拍照,永远也拍不好,因为我头会晃晃。
刚开始,顾客看见是一个脑瘫患者给他们拍照,10个人里有9个都会转身离开。为了留住顾客,陆鸿承诺不满意就免费,并苦练修图技术。
陆鸿:我通过修图软件练了一手绝活,就是可以把我的头给摆正,可以把我所有的缺点都给掩盖,然后这个绝活也让我直接就火了,连上海、杭州顾客都慕名而来,找我拍证件照,有好多的顾客都问我,他说你有照片,怎么没有相册,然后我就开始想到了相册。
20XX年,在吴江区残联的帮助下,陆鸿开了相册工厂,开始吸纳残疾人就业。
相册厂员工:因为说话交流困难,找工作很困难,我才来两个月。只要我不会的,他都会教我。我目标肯定想跟老板一样的,想做一个老板,和他一样帮助更多人,我有自信。
相册厂员工:老板他各个方面都是全能的感觉,他蛮厉害的。
疫情期间陆鸿动脑筋增加投入,购置了近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在疫情管控,员工们不能来上班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机器派上了用场,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为了让员工保证收入,陆鸿也是想尽了办法。
陆鸿:因为疫情的原因,前面真的是一点生意都没有,(旅游)景点大概少了百分之七八十。我就开始带他们做自媒体,做淘宝店。大的那些相册厂都无法开工,外贸经销商就来找我们做,所以外贸大概翻了有两三倍。
在陆鸿的带领下,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篇四:陆鸿事迹
陆鸿事迹及颁奖词
陆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曾多次执行空中侦察、轰炸任务,表现出色,被誉为“抗美援朝英雄飞行员”。
陆鸿的最为著名的事迹是在1952年11月23日,他驾驶一架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时,遭遇美军战机的攻击,飞机被击中,起火坠毁。在这种情况下,陆鸿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保护飞机上的炸药,以免炸药在坠毁过程中爆炸,造成更大的伤害。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炸药,最终牺牲在了这次任务中。
陆鸿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崇敬,他被追授“一级空军英雄”称号,并被授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此外,他还被授予了“独立自由勋章”和“金星勋章”。
陆鸿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陆鸿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优秀飞行员,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他在执行任务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保护飞机上的炸药,最终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篇五: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
陆鸿是一名坚强的残疾人,在中国河南洛阳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他成为了他所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从小,他就留起了一缕青丝,因肌肉萎缩失去了神经活动,很多地方都不能动,只能依靠轮椅和双拐走路,却依然坚持梦想。05年以全面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中山大学书院,06年考取全科第三,08年获得学士学位,09年成为中山大学考取硕士研究生中的唯一残障学生。陆鸿坚持不懈的学习,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证明了残疾人也可以完成登峰造极。他说“学习使我独立,使我更坚强”。他用自己艰苦勤奋的精神诠释着“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让我们感动不已,向他致敬。
篇六:陆鸿事迹
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人物事迹及作文运用角度
1、陆鸿:身体的缺陷,并没能挡住他人生的光亮
(1)
10个月大时,一场高烧引发的中毒性脑炎给陆鸿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指挥神经失常,影响了肢体和表情的控制,正是这样患有脑瘫的陆鸿成为了一家纸制品厂的厂长,并带领多名残疾人员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2)
真正改变陆鸿命运的,是一台二手电脑。借助电脑,他学会了相册制作和影视后期。陆鸿尝试为表弟的婚礼制作了电子相册,没想到效果很好,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
一位老人找到陆鸿,想请他为妻子做一本电子相册,来纪念金婚。看到老人衣着朴素,因为年迈而行动不便,陆鸿怎么也不肯收下制作费用。老人,其实是苏州老年大学的摄影教授,他得知陆鸿想开一家照相馆后,被他身上的这股劲儿深深打动,当下提出:“我愿意教你学习摄影,完成梦想!”在老教授的指导下,陆鸿没日没夜地刻苦钻研。
梦想走到他跟前,“天使乐园照相馆”终于开业了。照相馆的生意越做越好,互联网的红利之年他迎头直上。陆鸿,再一次绝地反击。2020年双十一,公司的盈利达到1000万。
可陆鸿觉得还不够: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陆鸿的工厂里的42名员工,其中25名是残疾人。在这里,他们不再是被遗弃的人,而是顶天立地的普通人。
身体的缺陷,并没能挡住他人生的光亮。
2、梁启超:教育子女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不仅自己做到了敬业与乐业,还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子女的教育上,成功地使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一门三院士,一时成为佳话。
在治学方面,梁启超勉励子女:“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他劝诫梁思成在学业上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无论是治学还是在生活上,梁启超都主张趣味和乐观,他自己是“学问趣味
方面极多的人”,所以希望子女们也能在这方面学习他。他怕梁思成所学太专,把生活也弄得过于单调,建议他“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对于次女梁思庄,梁启超也有同样的建议:“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听闻思庄不喜欢自己建议她学的生物学,梁启超赶紧写信去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后来,梁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虽然是学识渊博的大家,却从不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他在儿女面前亦师亦友,亦尊亦亲,不仅是生活中的好父亲和心灵上的好朋友,更是学识上的好老师和人格上的好榜样。
3、汪志林:工科生的浪漫
在白鹤滩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庆功会上,中国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汪志林,亲切地与大家分享着一个个他和白鹤滩水电站的生动故事。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激动之余实话实说了自己的烦恼:“汪主任您好!我是学水利工程的,很多人都会觉得,学这个专业的男生,又土又木,不懂得浪漫。想问一下,您怎么看?”
汪志林笑了笑说:“这个浪漫不浪漫,完全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文人有文人的浪漫,我们理工科有理工科的浪漫。我同你一样,也是学水利工程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去体会浪漫,比如说,我们搞白鹤滩工程,看着大坝一天天长高,内心就觉得它就像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比如说,我们的大坝建成了,就相当于这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投产发电就相当于孩子开始工作了,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这些不就是浪漫吗?所以说,在工作生活中,只要你拥有阳光心态,那么你就会觉得处处都充满了浪漫。”
4、许渊冲: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翻译家许渊冲最喜欢看月亮。17岁时,他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在日记中兴奋地写道:“今夜月很亮,喝了两杯酒,带着三分醉,走到操场上,看着半圆月,忆起往事,更是心醉神迷。”
96岁高龄时,许渊冲做客《朗读者》。董卿问:“您为什么喜欢看月亮啊?”许渊冲说:“嘿,月亮美呀!人生就是追求美呀,美好的东西不看,看丑的东西呀?必须要看,不看怎么能翻得出《静夜思》呢,所以别人都翻不好,我翻得好啊!”
一个中秋夜,97岁的许渊冲骑着自行车出去看月亮,路上有坡,他不慎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导致其右腿骨折。老伴埋怨他不小心,许渊冲却说:“月光如水,那条路在月光下很美,我只顾着看景,忘记了看路。要不是为了走这么美的路,就不会摔了。欸,这么一说,这一跤,还摔得挺美的。”
真的是“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许渊冲从联大少年到翻译大家,沉醉于月色之美,培养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5、杨振宁: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确
在华师一附中,有学生问:“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杨振宁说:“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确。从一生的长远发展着眼,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所学到的这个技术、那个技术,或者这个定理、那个定理,关键是要走对方向。所谓正确的方向,就是指你20年、30年、40年之间大有发展的空间。走到了正确的方向,几乎可以用遍地黄金来形容能遇到的成功机遇。走到不正确的方向,你再聪明,再努力,也是做不出成果来的。如果走到合适的方向,那么你在其中就可以大有发展,可以得心应手,可以事半功倍;假如你走的方向恰恰是一个新的年轻方向,是一个可以和它一起成长的方向,那么你在这样的事业里做一些工作,自己也可以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选对了方向,越努力越幸运,越努力越优秀;选错了方向,越努力越不幸,越努力越离谱。
6、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袁隆平和丰子恺都为子女创造了好家风,而好家风是子女成才的基础。
(1)袁隆平
在教育孩子上,袁隆平不喜欢太过严苛的教育方式,他总是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在袁隆平对农业执着坚守的影响下,孩子们对农业领域也有了更多关注。长子袁安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种子公司工作。后来,他跳出舒适圈自主创业,凭借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那股韧劲,先后创办了多家农业、科技、种业公司,成为农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家。次子袁定江,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到珠海工作,是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小儿子袁定阳从小在稻田里一脚泥一脚水地踩着,他最大的志向就是像父亲一样,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受父亲影响,袁定阳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2)丰子恺
丰子恺一生养育有7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欢喜。他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7、欧阳自远的干净纯粹
有一次,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演讲时说,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知道在爆炸压力下能产生钻石,所以就提前往里面放了石英。爆炸结束以后,他们穿着防辐射的衣服进去,然后发现那个钻石真的非常漂亮,比市场上卖的不知漂亮多少倍。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拿出来,他说不能拿出来,因为有辐射。他还说,这只是他们在枯燥的科研中找的一点小乐趣,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儿,因为他们的实验并不是为了这个。欧阳自远童心未泯,干净纯粹,令人羡慕。
8、侯孝贤:时间的艺术片
在中国的导演里,侯孝贤以长情著称。他在电影《最好的时光》里讲道:“所有被辜负的时光都会成为最好的时光。”人活一世,终究无法不辜负别人,也无法不被他人辜负。辜负和情深,都是人生的课题。
侯孝贤从1980年开始拍电影,1989年拍出了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悲情城市》,编剧是朱天文、吴念真,美术指导是刘志华、林崇文,摄影是陈怀恩,剪辑是廖庆松。到2015年,侯孝贤拍《刺客聂隐娘》时,身边站着的人里还有他们。
只是,当年三四十岁的人,转眼都过了60岁,侯孝贤用了他们近30年。在时间里,他们互相成全,成全了人生,成全了电影,也成全了时间。这些最有才华的人,30年来,拍了《恋恋风尘》《戏梦人生》《南国再见,南国》《风柜来的人》。最终每一部电影,都获得了时间的奖赏,他们一起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拿下了洛迦诺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他们的人生,就是一部时间的艺术片。
9、浦赛红:“灭霸”阿姨
(1)
上海静安区一家大润发超市的清管员浦赛红在网络上走红。她在十几年如一日地与蚊虫斗智斗勇中,积累了丰富的驱蚊经验,制作出《蚊虫作息表》。她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还获得了“灭霸”的称号。
2021年9月3日上午,她参加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学生迎新会,分享了她灭蚊工作的经历,现场受聘为校外导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亮说:“浦阿姨能够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去钻研、掌握工作的规律,同时服务社会,这与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高度契合,而且我们现在提倡‘追卓越、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院方认为让浦阿姨来给同学们现身说法,也是打破了钱伟长老校长讲的社会和学校的围墙,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大学外的生活,了解上海城市的生活。”
(2)
清管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卖场里做清洁管理。浦赛红的工作太普通了,普通到只是一件蚊虫大小的小事。可她把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了极致,成了“专家”。
我们震撼于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专业力量,更钦佩于阿姨的聪明。这种聪明,不是说她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她懂得,怎样拉开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10、王亚平
(1)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王亚平在电视机前也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她萌生一个想法:“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也是从那时起,一颗“航天的种子”开始在王亚平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2)面对苦难,梦想从未放弃
2009年,王亚平成功进入预备宇航员的行列。然而,这离成为真正的航天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太空环境是失重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都会降低,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退化等现象。由于生理特性,女性在太空环境中更加敏感,所要面临的挑战也更大,要想克服先天的弱势,就意味着要比男性做出更多的准备和努力。
面对这些困难,王亚平并不惧怕,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到。”
“天上5小时,地面要做50小时水下训练、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两公斤……”
为了让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王亚平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些刻苦的训练过
程。每次结束后,手抖得连吃饭都拿不稳筷子,可即便如此,她从未想过放弃。
11、鲍硕:“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
2021年5月15日清晨,“天问一号”平稳着陆火星。
那一刻,一名女调度员以平稳的语速,准确而坚定地发出一条条指令。这名沉稳的女性就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29岁的鲍硕,她也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第一位女性总调度。
2010年,18岁的鲍硕考取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毕业后,鲍硕进入航天系统工作。此后5年的努力,使得她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上都达到极佳状态。身体上,要练到连续工作后还能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心理上,要在高强度的状态下,保持平稳的心态,以应对突发事件。
2019年,鲍硕第一次担任首席调度员,并担任“嫦娥四号”的指挥。一年后,2020年,28岁的鲍硕被任命为总调度。训练是艰苦的:每天只能睡3小时,就是为了在指挥时能坚持30小时不休息;而为了保持体能,鲍硕一直坚持每天早上5点晨跑。
2020年11月24日清晨,“嫦娥五号”探测器一飞冲天,鲍硕用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调度口令,开启了“嫦娥五号”25天的旅行。就这样,在执行任务期间,鲍硕连续20多小时没有休息,并以“北京”为代号,密集发出上千条沉着有力的指令。
同事如此评价鲍硕:“只要一进飞控大厅,她就像变了个人,成了钢铁侠,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休息。”
那根弦在鲍硕的心中始终绷着,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这个岗位上40年来都没有过女生,自己一定要开个好头”。
12、周承钰:“火箭少女”
年龄小,却被称为“大姐”;身材小,却能撑起航天梦。
周承钰被网友称为真正的“火箭少女”,又被同事称为“大姐”。其实这位“大姐”是95后,身高只有1.58米,但工作能力很强,这让她足以胜任“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的工作,并成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指挥员。
在工作中,“大姐”周承钰能吃苦,肯吃苦,是有名的硬角色。“大姐”的称号不是空话,而是用实际行动获得的。在一次3公里测试中,看似娇小的周承钰战胜了超过一半的男同胞。“大姐”这一举动打破了单位同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周承钰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度的180级钢铁台,因此,很多地方难以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好似“天梯”。正常人跑一趟都很困难,而周承钰有时一天往返四趟。
15层的工作环境,空间不到8平方米,没有空调,足以让人心惊胆战——测试间里设置了2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虽然只有3个人在里面工作,但大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并且要时刻忍受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在这样的环境中,周承钰坚持干了60天,一天都没有迟到。“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留下了周承钰的艰苦足迹。
同时,她还是文昌发射场动力系统队伍中换岗最频繁的人。每一次换岗,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同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差别巨大,这需要周承钰始终坚持学习。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她尽快适应不同岗位。
周承钰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嫦娥五号”任务,并成为整个发射场的首位女指挥。她看上去淡定,背后却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连接器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复杂,且设备分布广、协调接口多,稍微不小心就会踩“雷”。周承钰必须时刻紧绷神经,一丝一毫马虎都不能出现。
篇七: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50字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50字:
陆鸿是一名普通的交警,他在执勤过程中,坚守公正、勇敢有担当,多次为民服务,不怕艰险。其中,他多次出手解救被困群众,化险为夷,经常献血救人,用行动彰显了中国交警的担当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
1.执勤过程中坚守公正、勇敢有担当。
-陆鸿在工作中始终公正处事,不偏不倚,严格执行交通规定,为维护交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困难和危险,陆鸿总是毫不畏惧,果断行动,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多次挺身而出解救被困群众,化险为夷。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陆鸿迅速组织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的司机,化解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在遇到车辆火灾时,他冒着浓烟和高温,奋力救出被困的乘客,挽救了无辜生命。
3.经常献血救人,展现担当精神。
-陆鸿积极参与献血活动,并多次成为无偿献血的先锋,为患者输血提供了帮助。
-他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交警爱民、敬业、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感动全国人民,成为榜样。
-陆鸿的事迹广为传播,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关注焦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交警队伍的楷模。
-他的行为激励着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了正能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总结:陆鸿是一位普通交警,但他以勇敢有担当的精神,多次挺身而出解救被困群众,经常献血救人,用行动展示出中国交警的担当精神。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并成为社会的榜样。陆鸿的行为向人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着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篇八: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
摘要:
1.陆鸿的人生经历
2.陆鸿的创业历程
3.陆鸿的成就和影响
4.社会对陆鸿的评价
正文:
陆鸿,一个生活在苏州的脑瘫患者,从小就面临着生活带来的种种挑战。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所打倒,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和坚韧的毅力,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陆鸿的创业历程始于摆地摊。尽管收入微薄,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后来,他开设了报刊亭、电话亭和碟片店,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决定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相册制作。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陆鸿面临着许多挑战。然而,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相册制作的技能。他的相册厂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正式企业,营业额也达到了
1300多万元。
陆鸿的成就和影响不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还体现在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他主动为上门求职的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为
30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成为了
2022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社会对陆鸿的评价普遍很高。人们称赞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善举表示感激和敬意。
篇九:陆鸿事迹
陆鸿事迹感悟
陆鸿事迹感悟
陆鸿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在教育领域贡献卓著,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态度,这不仅对教育者有所启示,更对每一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陆鸿事迹的回顾和分析,探讨他的品质和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陆鸿生于1927年,祖籍湖南省岳阳县,1937年随父母流落在上海,1942年考入沪上私立横沙中学,1945年随学校转入江苏南京金陵中学,1947年参加南京大学物理系入学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后,陆鸿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曾任中国物理学会会长、国际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务。他以杰出的学识和略带幽默的风格,深得学生和同仁的喜爱。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勤勉,陆鸿以一生的潜心付出和奉献,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一、品质
1、审问自己的动机
陆鸿的人生是奉献之路,他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敬业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常常审问自己的动
机,总想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教育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过程,没有人能够孤独奋斗。陆鸿注重个人动机的反思,不断努力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尊重知识,探索真理
陆鸿毫不掩饰地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他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真理改变世界”的道理。他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岁月留下了陆鸿笔耕不辍的足迹,他积极投身于知识的追求,注重在学术研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3、勇于担当,不断创新
陆鸿作为一名在教育实践中多次担任领导职务的教育家,更是认真思考过教育教学的改革。他善于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面对各种教育难题,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倡导探究式教育,开展各种示范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不懈追求,不断进取
陆鸿的人生就如他一生倡导的“终身学习”一样,永不停歇。作为一位已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熟悉的教育领域,不断享受学习、探究和创新的乐趣。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物理学、教育学、科技行业和社会科
学学科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这种不懈追求、不断进取的品质,给人以无穷动力。
二、感悟
通过对陆鸿这位优秀人物的事迹回顾,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事业,因此奉献精神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文化内涵,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方兴未艾,仍需不断地拓展教育思想,并引导新时代青少年注重学习、认真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断追求伟大的人生。所以,我们不仅应该秉承终身学习的观念,更要发扬教育家的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坚持不断进取。今天的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过去更丰富的信息和文化资源,希望我们能够学会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有益于社会的财富。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以及为此奋斗的时光,我们也一定能取得自己的成功,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陆鸿这位中国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以其崇高的品质、独具特色的人生经历和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传承着我们中国教育的文脉,使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益匪浅。我们要不断发扬教育家的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同时也不断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十:陆鸿事迹
感动中国陆鸿事迹概括
陆鸿,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大学生,却因为一次感人的举动而被人们广为传颂。陆鸿是一名来自广西的大学生,因家境贫困,他在大学期间一直过着艰难的生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陆鸿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品质和勇气。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中,陆鸿毅然决定无偿献血,尽管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他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许多人,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他的事迹,称他为“感动中国”的代表。
陆鸿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更多的人。在接受采访时,陆鸿表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陆鸿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传播。在这个物质社会,人们往往更关注金钱和物质,而忽略了精神的力量。陆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份无私的奉献,远比金钱和物质更有价值。
陆鸿的事迹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关爱他人,去传递正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正是这种爱的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和美好。
陆鸿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让人们看到了善良的一面,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更加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与温暖。
陆鸿的事迹,不仅仅是一次献血的经历,更是一种对人性的赞美,一种对社会的呼唤,一种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传递。他的善良和勇气,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永恒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感动中国的陆鸿,值得我们永远的尊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