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4篇

时间:2022-09-05 15: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4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篇1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篇2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98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2007年,陈逸飞成名画作《黄河颂》经过多轮争夺,最终以40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这不仅是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价,也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纪录。

他还曾进军影坛。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2002年开始筹备个人第二部电影《理发师》,次年发生了“《理发师》停拍事件”。

2005年4月10日早上8点44分,因胃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篇3

宁财神爱美女,出手也大方,所以身边没缺过漂亮姑娘。程娇娥本来也属于宁财神交往过的姑娘中的N分之一。两人认识是在饭桌上,宁财神觉得这个姑娘很白,养眼,见了就想交往。其实,一看宁财神那副坏笑,程娇娥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两人就此开始了接触,宁财神的目的是在不给任何的前提下赚取限度的亲密,程娇娥的宗旨是在付出自己作为代价之前让宁财神无意识地向自己求爱——两人表面上你恩我爱,背地里都在算计谋划。

刀来剑往一个多月,势均力敌,宁财神最多只是牵了两次程娇娥的手。正面交锋陷入僵局后,程娇娥实施了突袭,进攻目标是宁财神在上海的父母。趁着宁财神闭关,她跑到宁财神家,自我介绍说是宁财神的朋友,来上海出差,受他嘱托来看看家人。

宁财神的父母心花怒放——程娇娥的表现那叫一个优秀:说话细声细气,端庄无比,充分显示出一个知识女性应有的素质和品位。

一顿饭后,老爷子把儿子的性格在程娇娥面前剖析了一番,临出门前,宁财神的母亲还抹下自己手上那个儿子孝敬的玉镯,硬给程娇娥戴上当作上门礼物。程娇娥大获全胜。

接到父母的电话,宁财神觉得很冤枉,自己啥事都没干,父母就开始在电话里警告自己不得欺负程娇娥了。

他跑去找程娇娥质问,对方满脸无辜:“我没说是你女朋友,只说是一个朋友,你这么着急上火干啥?手镯还你,我没打算要,是怕你妈下不来台才顺势收下的,一直琢磨要还给你。”

和手镯一起塞到宁财神手里的,还有一个样子很古怪的木头器具,油光水滑的。“这什么东西?”“你妈说她偏头痛,我打听到农村有个偏方,用穿牛鼻子的木头煎水喝,特别有效,周末刚去郊区奶牛场找来的。”宁财神的满腔怒火化为乌有——母亲随口的一句话,她放在了心里,还到处打听寻找,难道这就是爱屋及乌?

冲动之下,宁财神在几秒钟的沉默和感动后,拉起程娇娥的手:“吃饭去!”

婚前协议书

宁财神暂时把“占了便宜就溜”的龌龊念头扔到了脑后,真心实意与程娇娥交往起来。只是,他已经习惯了游戏人间,实在不能接受将来与一个女人厮守终身,再不得对第二个女人有非分之想的婚姻生活。

宁财神的这点儿心思程娇娥拿捏得很准,当两人关系终于发展到即将发生本质变化的时候,她说:“娶我吧!”宁财神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脚底抹油。

“我要和你结婚,但我随时愿意离婚!”宁财神后撤的脚步又回来了:“你的意思是只要我提出离婚,你决不反对?”“只要你说离,我马上签字。但是,在和我结婚期间,你不许做对不起我的事情。”“ok!”一桩婚姻就此成交。

两人签署了一份共同起草的《婚前协议书》,明文规定:“甲乙双方均拥有随时提出离婚的权利,当其中一方提出离婚时,另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拉,并应配合对方在离婚申请提出一个月内办理好离婚手续……婚前财产根据附件确定的实际所属权分配,婚后添置的财产,本着谁购买谁拥有的原则,根据购物发票以及相关产权证明确定所有权……”

程娇娥还请了3位宁财神也认识的朋友来当公证人,签名保证该份协议是在双方意识清醒、自主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的——这份协议书于是具备了法律效力。

单方面毁约

宁财神就这样稀里糊涂结束了单身生涯,成了程娇娥的法定配偶。那时宁财神正在一个剧组忙活,程娇娥飞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第一夫人”的名义正式进驻,身兼宁财神的秘书、保姆、经纪人、接线员……

为了节约资金,拍摄场地是在郊区一个山上搭建的,到了吃饭的时候,一辆面包车从山下的饭馆拉盒饭上来。程娇娥添置了一套煤气灶和炊具,给宁财神开小灶。她不会开车,就找了辆摩托车,一阵风似的下山采购。剧组在拍摄,她在后院热火朝天地煎炒烹炸……

基本上,作家、编剧们的作品都不会署上自己老婆的名字,但宁财神认为自己结婚后的每一部作品程娇娥都参与了,或许不是以贡献文字灵感的方式,但能让自己吃得饱,那也是贡献,于是把她的名字也署上了。所以,在婚后拍摄的那些电视剧演职员表上,都会写着“编剧:宁财神、程娇娥”。

慢慢地,宁财神越来越有名,也越来越有钱了。他买了一套很大的房子,得意地宣称是超级豪宅,一番装修后,两人在北京也算有了自己的家。婚前协议被宁财神单方面毁约了——虽然钱全部是他掏的,但在房产证上,赫然写着“程娇娥陈万宁”。程娇娥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在看到房产证的时候发出了一声尖叫。

有了大房子之后,程娇娥将宁财神的父母接到了北京,一家人住在大房子里,程娇娥偶尔跟公公学几道上海菜,小日子过得很美满。

什么是爱

在结婚5周年的时候,宁财神把那份有法律效力的《婚前协议书》拿出来,打算当着程娇娥的面塞进碎纸机,自愿放弃后半辈子随时重获自由的机会。让他想不到的是,程娇娥把协议书抢了下来。她告诉宁财神,就算他一门心思跟自己过日子,自己还得好好考虑考虑。真想要废除那份协议书也简单,给她一个能说服自己的文字性理由。

宁财神老老实实地写了一篇剖析自己婚姻的命题作文:“和睦的家庭几乎不谈爱情。维系家庭稳定最重要的要素,往往是条件般配、情投意合以及责任感强等所谓世俗和传统的东西。像我与老婆的婚姻,以契约开始,身在围城却随时都有出城的许可证,我们考虑的不是有没有爱情,而是如何能让自己感动对方,适应对方,让这种相守变成一种习惯,最后变成谁也离不开谁——说我俩没爱情?我们会比那些因为爱情结婚的男女走得更远。衡量一段婚姻是否完美,不就是看两人能在一起默契地生活多久吗?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娶个随时愿意离婚的女人却不离婚,这才是爱……”

可惜,这篇作文程娇娥只给打了60分,她建议宁财神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重写一篇,哪次的作文她给了满分,才是将协议书扔进碎纸机的时候——或许,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也或许永远都不会来,但是,不管协议书在或不在,婚姻此时的状态是——不离,不弃!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篇4

深蓝的夜空,因为有了繁星的点缀,显得格外灿烂;金黄色的沙滩,因为有了贝壳的装点,显得格外美丽;而我的回忆,有了新春佳节,显得格外珍惜。

春节期间的热闹与喜庆,我仍然记忆犹新……

除夕一大早,阳光明媚,门外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大人都忙着贴对联、贴年画。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跑出门外嘻戏着、打闹着,更多的时候是拿着不同的鞭炮燃放着。临进黄昏,夕阳像一个醉汉踉踉跄跄的跌倒了山那边,溅起一片片橘红色的晚霞。而此时,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夜饭了,饺子的香味弥漫着整个胡同。夜幕降临,天空被涂鸦成了黑色,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晚辈则要向长辈说些健康长寿、寿比南山的祝福词。

月亮悠悠地升了起来,倾泻下一片清辉,给窗户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快、喜庆的歌声中开始了,妙趣横生的小品、婀娜多姿的舞蹈、寓教于乐的相声、扣人心弦的杂技、神秘莫测的魔术……丰富多彩的节目,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门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增添着节日浓浓的味道。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全世界好像都沸腾了起来,鞭炮齐鸣、礼花齐放,看!天空中绽放着“笑脸”和各种各样的“鲜花”,精彩异常,美轮美奂。

大年初一一大早,鞭炮声陆续开始响起,街坊邻居也都开始相互串门拜年,彼此说几句祝福的话,小孩子则是最快乐的,他们不仅能收到鞭炮,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收到长辈们分发的红包。初二以后,各家各户开始了串亲戚,给忙碌了一年的亲人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到了初五(俗称破五),鞭炮声没有大年初一的那么热烈,很多人都在返厂的路上,预示着人们节后即将开始工作了。

春节过完了,我也开始重新调理状态,检查一下哪些作业没有写完,开学还需要准备什么。新的一学期,我将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中国人 心得 精神 中国精神读书体会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笔记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报告 读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中国人读书报告 中国精神·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读书心得 中国精神的读后感 读中国精神中国人有感 中国精神中国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