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时间:2022-07-12 0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供大家参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党课材料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为民服务走心走深走实,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同群众的“鱼水情”,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用心倾听民声、用情体悟民意、用力化解民困,着力破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实惠。

  善说群众话,用心倾听民声。“言为心声,语为人镜。”毛泽东同志有个精辟总结:“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自己。”要根植群众情怀,以百姓心为心,带着感情、带着真情、带着深情、带着热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工作做到心坎上。要站稳群众立场,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了解群众意愿,征求群众意见,听从群众想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走好群众路线不动摇。要尊重群众观点,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把“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禅”,讲群众话、唠群众嗑、叙群众情、道群众事,在与群众促膝谈心中摸准所思所想、所盼所愿。

  善察群众脸,用情体悟民意。群众脸色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或忧、或乐或悲、或晴或阴,可以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参考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要把群众表情作为第一信号,

 入村头、下地头、上炕头,从群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急难愁盼中察言观色、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忧民所忧,找准群众关注的切入点、兴奋点。要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当好群众的“勤务员”,无论大事小事、急事难事、苦事烦事,都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团结奋斗,不轻视群众、不淡视群众、不漠视群众。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群众期盼作为参考坐标,以造福群众作为最大政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准堵点、破除卡点、找准切点、攻克难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善解群众忧,用力化解民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要顺势而为提纯战斗力,崇尚实干实践实效,遵循规律看问题,真刀真枪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摒弃明哲保身、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取悦于民。要勇于创新提炼执行力,积聚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通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突围”,在改革上“发力”,以更多创新成果承载时代之盛、把握发展之机、开辟未来之路。要驰而不息提聚亲和力,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答好发展“必答题”、民生“综合题”、赶考“附加题”。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以崇高信念坚守初心,以淳朴情怀滋养初心,以公仆本色践行初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政德刻在山川大地,把政声留在群众心间。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解决“急难愁盼” 回应群众关切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紧盯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开展监督检查,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脱贫攻坚后续工作不断跟进、发展短板不断补齐,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近期,随着表现“脱贫攻坚”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西海固、闽宁镇。作为曾经“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曾是在联合国榜上有名的穷地方。如今的西海固,早已不是漫天黄沙、遍地黄土,一眼望去,到处瓜果飘香、绿树成荫。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李敏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村民,2012 年从固原市隆德县搬迁到闽宁镇。搬迁之前,她家种的粮食仅能解决温饱,一旦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都照顾不了。现在,李敏幺在闽宁镇红树莓产业园工作,步行回家只需十几分钟。“闽宁合作真正帮助我们走出贫困山区,实现脱贫致富。”李敏幺如今每年收入在 10 万元左右,家里老人上了养老保险,还有村里的土地分红。

 西海固的故事,体现着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832 个贫困县摘帽,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的背后,更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的电商直播间,带货主播李旭瑛像往常一样热情推介当地的木耳。通过互联网,柞水木耳飞往全国各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金米村是个缩影。在全国范围,随着后续工作不断跟进、发展短板不断补齐,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搞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政策长远有效,就要通过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做好机制、产业、项目、政策、规划等方面的衔接。”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毛中明说。

 年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提出,在西部地区已经脱贫摘帽的县中再选择一部分困难的县,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同时,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对脱贫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进行完善调整。

 “十四五”规划《建议》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目标就是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特别是在 2035 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在河南省内乡县,通过脱贫攻坚,当地经济总量连上台阶。在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全县 1.6 万余户脱贫户、97 个脱贫村嵌入养殖产业链,脱贫户年均增收 3200 元以上。

 不光是河南内乡,甘肃定西的土豆、江西赣南的脐橙、陕西洛川的苹果……脱贫地区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拔节成长,电商、光伏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十三五”期间,脱贫地区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 7 个百分点。

 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陆续出台,精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1 月 17 日,浙江省义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中英双语的形式发布一则通告,引来众多点赞。根据通告,义乌给就地过年人员一系列硬核而暖心的福利,包括每人 500 元的“新年红包”、20G 免费流量、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免费使用、免收门诊急诊挂号费等。

 临近春节,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疫情防控形势尤为严峻。从防控全局考虑,全国已有 29 个省区市先后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超过 2.9 亿。如何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要有理性的防控政策,也要有温情的精神关怀和精准的保障措施。

 在用工大省广东,各级人社部门早早发出“致务工朋友们的信”,建议大家“过节不回家,把平安捎回家”,各级工会计划向留下的工友们赠送 18 万份以上慰问年货或新春网购券;在浙江杭州则针对在杭务工、非浙江户籍并在杭缴纳社保的春节在杭务工人员,通过企业申报向每人发放 1000 元现金补贴,“一键直达”务工人员银行账户;福建泉州将给外地职工发放每人 200 元网上红包,困难职工家庭每户给予1000元补助,春节期间取得职业证书的最高还可获得3000元补贴…… 综观各地发文可以发现,对“就地过年”的政策,总体方向是引导,而不是限制和不允许,这恰恰反映了各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同时,各项暖心措施的出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过程中,丰富了治理手段、保证了治理效果。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各地关于‘就地过年’所采取的举措,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应时之举。”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许志端说。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应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已经让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发展领域的物质成果转变到了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层面。这些层面真正地实现靠什么?靠通过社会建设来一步一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 在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栗坪村,贫困户许五祥收到了来自通城县减贫防贫服务中心的 38402 元的“防贫保”理赔救助款。不久前,许五祥养的 100 多只羊被野猪咬死 47 只,损失五六万元,当地的“防贫保”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37 个贫困县全部出列,581 万贫困人口摘帽后,湖北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2020 年,湖北省聚焦保险扶贫,大力推广“防贫保”。2021 年,这项工作将会继续加强。

 健全保障体系的理论原点,就是为了人民。不管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还是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衡量其好坏的重要一点就是看它有没有达

 到“公平统一”。写好这些答卷,要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2021 年岁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再度推出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这几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每到年初就推出一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主题的专题片。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风肃纪反腐,关系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村头空地长期有人乱倒垃圾,能不能整治一下?”“国家发放的补贴村里公示得不细,有的看不清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每月一次的“村民说事日”如期举行。以村民为主体,县、乡两级干部沉到村里,面对面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困。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收集群众诉求超过 9000 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好转和干群关系融洽。

 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方面,与群众生活相关、利益攸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些领域开展扎实整治,一方面搬开“绊脚石”,监督保障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一方面整治“微腐败”,持续纠治腐败和作风问题,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每个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上个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中,都有一项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2020 年 1 月至 11 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此类问题 2973 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 4305 人。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委常委、原副县长黄维违规收受礼金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物业处原副处长侯全福公车私用问题”……元旦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以此提醒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自省自律,同时释放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

 干部作风好转,群众获得感增强。2020 年 1 至 11 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117698 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 170839 人,其中县处级及以上干部 9940 人,党纪政务处分 100323 人。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正风反腐力度越强、品质越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越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特聘研究员吕德文说。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把“打伞破网”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以惩腐除恶的扎实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基层干部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课材料

 基层工作要“身入“行至”“情到”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干部,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身入”“心至”“情到”中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身入”就是要走村寨、入农户。“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能否在调查研究中获得一手资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干部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脚力”,迈开步子深入困难较多、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矛盾尖锐的基层一线获取最真实、最全面的一手信息;要增强调查研究的“眼力”,学会在错综复杂、诉求较多的调研材料中深入细致观察、认真研究分析,弄清事情缘由,理清时间脉络,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脑力”,坚持问题导向,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确保每一次调研工作都能够取得实效。

  “行至”就是要解民忧、暖民心。如果基层工作中的“身入”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话,那么“行至”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是要扎扎实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要在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期盼的问题中找到基层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基层干部要立足自身岗位,坚决克服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用忠诚干净担当品格和勤政为民务实作风,做好基层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要立足群众需求,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民群众在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存在的操心事、烦心事,把为民服务的职责落实好、操心好,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情到”就是要有温度、讲情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是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只有在情理上真正地尊重关注人民群众,才能在行为上谱写出鱼水情深的动人诗篇。在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老百姓倾尽所有、义无反顾地跟随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时时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刻刻都想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干部要对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涵养“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把基层群众的每件小事当自己的“家事”,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地落实;要养成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群众多些情真意切的问候,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真正把为民情怀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评论 高速公路上,执勤交警日夜驾车巡逻,确保公众出行安全;医生坚守岗位,“无假日”门诊全天候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服务“一老一小”,社区党员干部为居民解决困难事、烦心事……国庆长假期间,各地各单位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取得良好活动成效,收获群众广泛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就是我们党千方百计要解决的。《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守初心、担使命,在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必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前不久,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疏属山下九真观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了出来,并说道:“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一个“端端地”,道出了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

  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小区停车难问题如何解决?怎样更好满足适龄孩子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门诊慢性病患者取药、报销如何更方便?“小切口”里面有大民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天的中国,人民过上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心中常思的是百姓疾苦,脑中常谋的是富民之策,群众自然把党员、干部当作贴心人。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谷文昌任福建东山县委书记时,每次下乡至少交三个朋友:一个老贫农,一个生产队队长,一个困难农民,为的就是摸清群众所需所盼。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就能不断通过化解民生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课讲稿

 基层工作要“身入“行至”“情到”

  同志们: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干部,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身入”“心至”“情到”中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身入”就是要走村寨、入农户。“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能否在调查研究中获得一手资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干部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脚力”,迈开步子深入困难较多、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矛盾尖锐的基层一线获取最真实、最全面的一手信息;要增强调查研究的“眼力”,学会在错综复杂、诉求较多的调研材料中深入细致观察、认真研究分析,弄清事情缘由,理清时间脉络,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脑力”,坚持问题导向,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确保每一次调研工作都能够取得实效。

  “行至”就是要解民忧、暖民心。如果基层工作中的“身入”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话,那么“行至”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是要扎扎实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要在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期盼

 的问题中找到基层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基层干部要立足自身岗位,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用忠诚干净担当品格和勤政为民务实作风,做好基层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要立足群众需求,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民群众在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存在的操心事、烦心事,把为民服务的职责落实好、操心好,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情到”就是要有温度、讲情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是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只有在情理上真正地尊重关注人民群众,才能在行为上谱写出鱼水情深的动人诗篇。在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老百姓倾尽所有、义无反顾地跟随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时时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刻刻都想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干部要对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涵养“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把基层群众的每件小事当自己的“家事”,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地落实;要养成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群众多些情真意切的问候,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真正把为民情怀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X XX 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 XX 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市第 XX 次党代会报告分解立项的通知》要求,做好“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我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现对我镇未来五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总体方案,按年度分解具体任务如下:

 一、全力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宽度不低于 6 米、沥青罩面的标准,分批次改造提升连村路。

 2022 年:高标准完成 XX 村、XX 村、XX 村-XX 村等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 2023 年:在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管好、护好、运营好,建立健全路长制,完善专管员、护路员的多级道路养护管理,防止各类破坏、损害农村公路的行为,实现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全覆盖;, 2024 年:更加注重路况水平的提高和管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乡村旅游直通车、定制班线、预约接送等个性化客运服务,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现代化交通服务水平。

 二、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2022 年:开展“脏乱差”等薄弱环节全面清底,积极组织机械,清理河道沟塘、农业生产废物、垃圾、三大堆及影响村容村貌的张贴

 物、悬挂物等“牛皮癣”,拆除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基础; 2023 年: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巩固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加快设施配套,合理配置农村垃圾转运箱,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探索垃圾填埋和中转场建设运营,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2024 年: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强化广大农民群众卫生健康教育管理,引导群众养成自觉的良好卫生文明习惯; 2025 年:激发良好人居环境的综合效益,发展特色产业,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明确村集体、村民的人居环境整治与保护义务,助推乡风文明; 2026 年:进一步集中人员、资金、设施等要素资源,健全现代化管理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干净、秀美、和谐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三、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探索引入第三方,完善后续管理。

 2022 年:在已完成 XX 个村污水管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开展其他 XX 个村污水管网建设,做好全过程质量管控,保质保量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污水横流的情况消失;

 2023 年:做好污水收集和处理工作,探索引入第三方,完善后续管理。进一步发挥镇污水处理厂作用,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4 年:全面清查污水管网建设运行情况,开展老旧管网修复改造,查漏补缺。清查工业污水、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全镇各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025 年:探索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动构建绿色生态、系统协调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回收利用格局; 2026 年:全镇污水得到安全高效处理利用,治水成果巩固提升,全镇人民共享绿色、生态、安全的水生态环境。

 四、实现农村厕所改造全覆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改厕建设、维护、管理一站式服务机制。

 2022 年:严把改厕质量关,完成 XX 户改厕任务。继续摸排农户改厕情况,持续开展改厕宣传发动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改厕服务站正规化运营。完成化粪池建设,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3 年:彻底改变农村旱厕乱搭乱建的陋习,统筹安排粪污收运、处理及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鼓励采取使用农家肥等举措,解决好粪污的“出口”问题; 2024 年:开展已改厕所质量问题排查,通过科学指导,引导农户参与厕具检查检修,建立健全改厕维护、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2025 年:合理处理、利用废污,有效分解粪便,改善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升农村文明化程度; 2026 年:改厕及相关服务惠及全镇人民,农民环保意识增强,农村生态环境转好,树立起新农村和新农人形象。

 五、及时处理“12345”工单,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2022 年:将“12345”工单作为考核管区区长的重点内容,要求各责任人接到工单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对属实、合理的需求第及时解决,对其他诉求深入研究解决; 2023 年:充分发挥窗口部门的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做好初信初访件化解工作,部门协作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全面降低“12345”工单总数和重复访问题; 2024 年:在处理好“12345 工单”的基础上,强化日常服务工作,在平时下乡过程中,通过网格化入户走访,主动倾听群众声音,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2025 年:依托“12345 服务热线创新社会治理,为全镇群众提供综合服务平台,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为民排忧解难; 2026 年: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信息预报工作,关注网络舆情,预防和减少全镇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六、提高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水平,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2 年:提高新农合参保率,加强政策宣传,对照 2021 年参保名单,鼓励群众积极参保,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常态化开展低保、五保、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帮扶,落实政策兜底; 2023 年:与卫健局协调配合,提高镇卫生院、卫生室标准,增配硬件设施,提高卫生标准,努力改善就医环境; 2024 年:关心关爱青少年群体作,高标准、高规格定制专门校车,完成校车运营筹备工。协调教育、交通、交警等部门全力做好校车运营管理,优化道路安全环境,强化驾驶安全管理; 2025 年:关注老龄人口问题,为农村老人幸福院增添硬件设施,丰富老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数,保障老年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026 年:提高全镇群众健康水平,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面对 XX 市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XX 镇将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聚焦群众关切真抓实干,沉下身子走访排解民忧,下足“绣花”功夫温暖民心,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对照目标任务逐一抓好落实,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贡献。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得

 

 2021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心得党课讲稿

 “急难愁盼”问题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高效催化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 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是事关人民群众的最大、最迫切的实事,它阻碍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轻干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不断地打磨,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打磨年轻干部的最好方法。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年轻干部既可以全面认清自我,更能够不断拓宽思维、强化本领、增长才干、守住初心,真正做到快速、茁壮地成长。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更多心思,可以促进年轻干部拓宽工作思维。“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很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仅仅被动地依靠往常经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是做不好的。年轻干部必须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有下好“先手棋”“多手棋”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对问题想得深、看得准、分得清的思辨能力,要多到基层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不断优化工作方式,真正做到在摸准群众脉搏和把好群众工作大局下开展工作,不断拓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维。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更多精力,可以促进年轻干部提升个人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很多年轻干部都缺乏群众工作经验。

 随着年轻干部高学历化,看似具有较强的“纸面实力”,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不是读一两本书就能做到的,年轻干部要敢于走向最基层,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舍得花费精力,在各种应急处理、攻坚克难、工作落实等过程中总结自身经验与不足,全方位补齐自身短板,推进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更多耐性,可以促进年轻干部守住为民初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年轻干部要把顺应民心做工作落到实处,全身心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期盼为念。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能耐得住性子、顶得住压力,有走断腿、磨破嘴的办事毅力,要让群众在细微处见真章,真正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既要顾全大局,更要注重好细节,要沉得住气,受得了委屈,要时刻牢记为民初心,用心用情用力地去办好人民群众的每一件事情。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更多时间,可以促进年轻干部强化干事定力。“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舍得花时间,要磨砺久久为功的心态。对一些由来已久、历史因素复杂的问题,要有打好“持久战”的准备。要持续锤炼自我心志,练就好把群众的小事做精致、大事做稳妥、涉及最根本利益的事情办漂亮的强大魄力,真正强化好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稳得住、干得了、办得好的强大干事定力。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年轻干部要心里装着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高高举过头顶,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第一时间去解决好、处理好,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真正成长为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新时代人民满

 意的优秀年轻干部。

推荐访问:急难 解决群众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