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畅运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事迹材料 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13 19: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

 有权不能任性,用权必受监督。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释放了要以强大的监督力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强烈信号。明晰监督职责、突出政治监督、明确监督重点、压实监督责任、细化监督措施、健全制度机制为有力举措,把党章党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把实践中有效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性规范,旨在形成系统化的党内监督制度链条,着力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

 破解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难题,必须搞清领导。

 职责与监督职责的关系。《意见》首先指出了“要从政治上认识领导职责包含监督职责”。这样有助于改变那些割裂领导职责与监督职责的认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把监督职责有机融入领导职责,切实把监督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敢抓敢管,勇于监督。破解了“上级党组织如何领导和监督下级党组织”的实践难题,要求落实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责任,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的全过程。廓清党委(党组)的“责任田”。要求党委(党组)切实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措施管用、行之有效。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必须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要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所管理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重点解决中央和省级党委管理的“一把手”监督难题。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既要加强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又要督促省级党委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管理。这既能有效增强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监督的协同性,又能实际克服“上级监督太远”的突出问题。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要突出政治监督。在“一把手”党纪政务处分的通报中,“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问题频频出现。显而易见,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监督,至关重要。《意见》从 5 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强化政治监督的具体内容。其中,把“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情况”的监督摆在政治监督的首位,“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监督体现了政治监督的时代要求。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意见》突出了对“一把手”常态化监督的重要性,明确党委(党组)、纪检机关、党的工作机关要将“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等的重点。要让“一把手”成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这就需要

 中央组织部重点强化对省级党委、中央单位“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巡视巡察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紧盯“一把手”。巡视巡察组要重点强化对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

 加强对同级领导班子监督,要压实监督责任。同级监督一直是“老大难”。对领导班子中发现其他成员有违纪违法问题的,隐瞒不报、当“老好人”的,《意见》确立了连带追究责任制度,成为最大亮点。这既能有效防范“好人主义”“抹不开面子” “把自己当旁观者”的不良现象,又能实际克服“同级监督太软”的突出问题。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防止出现决策“一言堂”甚至“家长制”问题。《意见》强调,坚决防止以专题会议代替常委会会议作出决策,坚决防止以党委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决不允许领导班子成员将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变成不受集体领导和监督的“私人领地”。这就是要严格遵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基本原则,以有效的监督促使“一把手”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必须用刚性制度管住“关键少数”,确保“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以身作则,切实把接受监督作为一种工作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这样方能把中国特色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1 关于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十九届**纪委四次会会强调,重点完善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最有效,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联运、一体落实是关键。近期,**市纪委监委围绕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一、创新方式提升质效 (一)以谈心谈话督促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党建项目为依托,全面实行纪委书记同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制度,实现谈心谈话全覆盖。工作中,**市纪检监察机关要求,在县(区)纪(工)委书记开展谈心谈话的同时,市县两级派驻机构负责人和乡镇纪委书记也同步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以此实现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的常态化监督提醒。

 (二)以调研情况专报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及巡察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市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项工作队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摸清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针对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突出问题,要在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工作建议,推动市委压实压紧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及时解决问题。

 (三)以多方联谈实现责任贯通协同落实。针对“两个责任”联动不够、层层递减的问题,由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分别带头,重点跟进掌握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共同约谈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单位的党委(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及分管市领导,要求分管市领导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党委(组)书记履行主体责任、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履行监督责任。

 二、认真查找存在问题 (一)认识有误区,不愿接受监督。有的基层党委及领导班子认为“纪委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工作”,监督一把手就是找茬儿、捅娄子,有抵触监督的思想和情绪。有的一把手选人用人一句话、财务审批一支笔、事项决策一言堂,以各种理由逃避、拒绝接受监督。

 (二)思想有顾虑,不愿主动监督。一方面,党委全面监督责任履行不到位。

  2 有的党组织主责意识不强,对监督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党内监督是纪委的事”,自觉抓好监督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纪委的专责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基层纪委片面强调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出于“维护班子团结”的考虑,不敢或不愿主动开展监督。

 (三)能力有欠缺,监督有效性不足。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等对同级监督都有明确规定。但在工作实践中,有的地方没有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的制度和具体规定,对监督范围、内容、方式缺乏操作指引,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要求落实不够。有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政策规定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对同级监督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不熟悉不掌握,不同程度存在不会监督的问题。

 三、着力破解监督难题 (一)转变思想认识。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及时提醒,防止小问题拖成大错误。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请示报告、党内谈话、述责述廉等制度,经常同班子成员及下级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认真履行好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定期向同级党委通报相关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领导班子分管领域或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在监督中争取支持,推动履职尽责。

 (二)创新监督载体。进一步完善谈心谈话、情况专报、政治生态研判等方式方法,探索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充分营造“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乐于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督促同级党委领导班子落实好主体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良性互动、贯通协同。推动各级党委(组)健全完善议事决策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研究、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态等规定,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三)健全制度机制。围绕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党纪,加强对一把手和同级监督的制度建设,细化监督情形,明确监督流程,让监督有章可循。以严格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问责建议,严肃追究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督责任和直接责任,确保同级监督硬起来,切实发挥好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能作用。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落实好“两个为主”要求,推动双重领导规范化、具体化,切实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更好地支持和指导下级纪委聚焦主业、履行职责。

  3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公司纪委强化“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调研报告

 一把手是一个单位“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权力重大、责任重大。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但是,这个难题究竟难在哪儿,根源是什么,对策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xx 纪委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研究探索。

 一、“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在哪儿

 (一)“一把手”权力界限难以清晰明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称呼一个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党政一把手”,并赋予了相应的职责权限,但大多原则性较强,处于模糊和不确定状态。

 (二)“一把手”权力运行难以公开透明。有效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是知情,但是实际工作中许多情况参与群体有限,“一把手”在提议、酝酿、沟通、决定等权力运行环节,绝大多数人无法知情。

 (三)“一把手”监督制度难以落地实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力。有的“一把手”习惯于当领导、下结论、做决策,而班子其他成员则习惯于服从领导、听从决策,不愿制约“一把手”,使得有些监督制度落地困难。

 二、“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对被监督者接受监督而言,还是对监督者开展监督而言,“人”都是造成“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的内因,也是根本原因。

 (一)“一把手”不习惯被监督。有些领导干部由于认识不到位,不但缺乏自律,而且不习惯接受他律,一被质疑就觉得有损权威,一被批评就大为恼火,有的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避重就轻、推诿扯皮、态度消极。之所以不习惯被监督,其根源在于习惯于唯我独尊,不愿意权力被制约。殊不知,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一把手”往往较少犯错误,拒绝接受监督的“一把手”则容易走向歧途。

 (二)监督者不愿监督。这是造成“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的另一原因。纪委对党委名义上是同级监督,实际上更多扮演着下属的角色,即使有监督“一把手”的意愿,也不敢睁大眼睛监督,监督上级怕穿“小鞋”,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太狠怕被报复,监督太轻怕被问责。这也是造成“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无力的重要原因。

 三、“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对策探索

 (一)强化教育引导,增强“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一是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警示教育等机会,对“一把手”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二是加强党纪党规专题学习,使“一把手”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普及监督就是关爱理念,以案说法、以案明纪。

 (二)强化政治锤炼,忠诚履职严防监督出现“宽松软”。首先,纪委书记要认识同级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对党政“一把手”和党委班子成员,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带头营造监督氛围。其次,纪委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监督本领和水平,让“一把手”乐于接受监督。三是纪委要找准角色定位,正确认识到党委是主体监督,纪委是专责监督,不参与、不干预日常业务工作,做到“协助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三)科学配置权力,为监 督“一把手”权力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建议从顶层设计上探索制定党政“一把手”权力清单制度,便于进行监督。二是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评价制度,实行“一把手”权力清单执行情况年度自评、班子成员匿名互评机制,为“一把手”接受监督营造外部环境。三是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构架,建立科学的领导班子权力分配制度,在班子成员之间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

 (四)强化制度执行,保证“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效力。一是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党政“一把手”

  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让制度管用见效。二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一把手”要末位表态、决策全程纪实、领导干部插手重大事项记录、责任倒查等制度要求。三是注重日常管理监督作用,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纪委书记与“一把手”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四是前置监督程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员工代表参与重大制度、重要决策等酝酿过程,推动主体监督、专责监督和群众监督共同发力。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1 关于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调研报告

 近期,**省**市通江县纪委监委围绕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进行调研。

 调研发现,当前基层纪委监委开展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愿接受监督。个别党委(党组)书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自觉接受同级纪委监委监督的意识淡薄,虽在口头上承诺接受监督,却在思想上抵触监督,在行为上逃避监督。二是不敢开展监督。个别纪委监委干部存在“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思想,把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与服从同级党委领导剥离开来,过多地强调服从,而忽视了监督,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导致出现“上级监督鞭长莫及,同级监督软弱无力”的问题。三是不会开展监督。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认识不深刻,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等把握研判不准,能力水平不高、精准度不强,不能正确处理依规依纪依法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与服从同级党委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同级监督效果打了折扣。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厘清党委(党组)的权力和职责,明确党委(党组)一把手不直接管理各项具体事务,做到副职分管、正职监管,强化常委会(党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约束。对“三重一大”事项,由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共同研究决定,提高党委(党组)权力公开透明度,不断规范党委(党组)权责范围。二是落实监督责任。纪委要对同级党委(党组)的重要决策实时进行监督,确保党委能够按照议事程序依法决策和行使权力。制定和完善相关监督政策,确保纪委监督不受干扰,尤其是在一些腐败高发领域,党委(党组)行使决策权时要自觉接受纪委监督。三是严格“一案三查”。盯住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中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岗位、重点领域,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要查清当事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又要查清当事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

  2 督责任方面的失职失责问题,既查主体责任、又查监督责任,还查落实不力的直接责任。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关于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亮点总结

  市 xx 局根据市纪委《关于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xx 市 xx 局关于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任务清单》,逐步探索在本系统内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做好破解试点工作。现将工作亮点总结如下:

 一、勤检查抓谈话,践行监督自上而下 市 xx 局在接到市纪委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试点工作任务后,及时学习市纪委关于破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把握破解工作要领,并结合破解任务清单,制发了《中共xx 市 xx 局党组关于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实施方案》,突出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方法。同时,召开局党组会议,部署在局系统内开展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工作,要求局属各单位要按照局党组关于破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逐条对应实施,鼓励开拓创新,确保破解工作见实效,有亮点。

 二、创制度束行为,强化监督从下往上

 建立《xx 市 xx 局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约束局系统内担任副科级及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发电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人事安排、岗位调整、职级晋升、考录招聘、重要奖惩,项目安排、采购招标、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拨付、物资采购分配、资产处置,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执纪执法以及其他涉及权力行使中的行为,明确领导干部属于利用职务便利插手干预重大事项的五种情形,规定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每季度汇总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情况,鼓励各县(市)区水利局对市水利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干部职工插手干预本级重大事项进行记录报告,织密局系统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监督网。制定《对有干部管理权限的领导班子“一把手”建立问题直报的制度》,在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局属科级单位、发电企业实行“一把手”问题直报制度,明确局属科级单位、发电企业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把手”存在如党的领导弱化,“四个意识”不强,“两个维护”不力等七项问题,必须同时向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局机关纪委报告;存在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落实,党组织软弱涣散等十一项问题必须向局机关纪委报告,畅通从下往上监督的渠道。同时 完善了《xx 市 xx 局“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管理办法》,增加了监督条款,明确局属单位对未经集体决策就实施的“三重一

 大”事项,有关部门和人员知情后应及时向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局机关纪委报告;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按规定应当公开的,要按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接受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监督;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述职述廉时,要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自觉接受监督。

 (二)用好提醒谈话,管好关键人。

 市 xx 局“一把手”对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各单位“一把手”,一旦发现其存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或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到位、管党治党问题较多、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问题较多时,都及时提醒谈话,严肃批评教育,督促落实整改。2020 年,市 xx 局“一把手”共提醒谈话 11 人,覆盖所有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属二层单位“一把手”。同时,建立提醒谈话工作台账,谈话记录需载明谈话时间、对象、内容,谈话双方要签字确认;落实整改情况需反映被谈话人对提醒事项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确保谈话并非“一谈了之”。

 (三)建立“两清单”,建立健全制度,制约权力运行。

 一是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党组织“一把手”、行政“一把手”在议事决策、选人用人、工程建设等方面哪些能做、应做和哪些不能做的事项,理清“一把

 手”权力边界。按照“照单履责、全程留痕”的要求,监督和制约“一把手”行使权力。二是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决策监督,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一把手”不能以现场办公会、文件圈阅等形式决定。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工作,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做到班子成员明确表达意见,“一把手”末位表态并形成完整会议记录。

 (四)运用“第一种形态”,加强教育管理。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涉及局属各单位“一把手”的信访举报高度重视,优先处置,认真调查核实信访举报内容,对不构成或者免于处分的“一把手”,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充分运用批评教育、提醒谈话等“第一种形态”进行处置。2020 年,市 xx 局“一把手”运用“第一种形态”对被举报的 2 名局属单位“一把手”进行了批评教育。抓早抓小,及时教育“一把手”们在小问题上“踩刹车”,加强监督避免“一把手”们铸成大错前,有利于“一把手”们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五)紧盯关键节点,加大监督力度。

 一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选拔任用单位“一把手”前,由局人事科联合局机关纪委向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征求考察人选

 的党风廉政意见,并由局机关纪委认真核查意见中所反映的问题线索,出具考察人选任职廉政材料。同时督促上级“一把手”对拟任职“一把手”开展任前谈话,强调廉政要求,并做好谈话记录。“一把手”任职后,将单位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意见、反映问题核查情况、局机关纪委出具的任职廉政材料、任前谈话记录,综合“一把手”日常工作中的廉政表现,形成“一把手”的廉政档案,严把“一把手”的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围绕重要节假日开展廉政提醒教育。在春节、中秋等重大节假日,通过发送廉洁自律微信、印发文件通知等方式,及时开展廉政提醒教育,节后 5个工作日内,局属各单位要向局机关纪委上报本单位及单位“一把手”廉洁过节情况,并由局机关纪委对局属各单位、单位“一把手”在节日期间执行廉政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围绕违纪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将近期在全市范围内查处的违纪违规案例摆上台面,通过及时通报、以案说法等形式,由“一把手”向下,层层传导压力,强化遵纪守规的自觉性。2020 年,共发送廉政提醒微信 800 余人次,通报案例 80 个。

学习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的心得体会

 

 对巡视制度如何破解“ 一把手” 监督难题的思考 反腐败一直是执政党和政府面对的一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针对打击经济犯罪和干部腐败问题,他曾指出: “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为抑制滥用公共权力,保证正常的市场和社会秩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着眼于以制度抑制腐败,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一个集教育、监督和惩治三位于一体的惩防腐败体系。进入新世纪,为了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发展创新,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此为基础,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出了新的制度措施,如广东将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财产申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等。

 毋庸讳言,对于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在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历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都必须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其素质高低、形象优劣、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因此,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 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叹,对县、市、省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和“一把手”依靠同级监督往往乏力,而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又往往不到位,这就暴露了现行监督体制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克服了对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普遍薄弱、甚至处于虚化状态的弊端,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

 一、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 1.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战略目标表现为“中国梦”。因此, 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尤其是作为主管一方要务的党政一把手, 更应该模范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履行职责, 接受监督,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遵守党纪国法,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 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 为反腐倡廉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

 2.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需要。党政一把手是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 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领导功能, 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 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负有全面责任, 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 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早已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强调了要对班子负责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把手的监督。

 3.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需要。目前党内存在的一些贪污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对一把手监督乏力, 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可以说集一方兴衰、安危于一身。一把手一旦违法违纪, 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一般干部严重得多。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 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 给工作带来损失, 给事业造成危害。在上世纪 50 年代谈到这一问题时, 我党的第一代领袖毛泽东指出: 我们杀一两个腐败分子是为了挽救 20 个、200 个、2000 个、20000 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因此,不论任何人,,都要接受党的监督。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来看, 只有对干部实行有效的事前行为监督,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 使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二、当前一把手监督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经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努力, 目前一把手监督工作逐步加强,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同时问题也不少, 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首先, 大多数人对一把手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但也存在着少数人监督意识不强,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工作处于一般化状况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一些一把手问题的日渐暴露,绝大部分党委、政府和专门机关,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高度, 十分重视一把手的监督工作, 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了工作力度, 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认真查处了一些一把手违法违纪的问题和案件。这一工作的总体状态是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人对监督一把手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 有的认为一把手是百里挑一的好干部, 素质已经是很高了, 不需要监督; 有的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 监督一把手会削弱他们的权力、权威, 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有的认为一把手地位特殊, 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也不敢对其进行监督, 即使监督, 也是走过场, 搞形式; 一些一把手也认为监督自己是丢面子, 是组织不信任自己的表现。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监督一把手的工作还不到位, 有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搞表面上的应付, 有的对犯错误的一把手尽可能地袒着、护着, 造成了对一把手长期监督不力, 无人监督的局面。

 其次, 监督重点日益明确, 一把手的主要工作都已纳入到监督视野, 但也存在着内容不具体, 重此轻彼, 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国对一把手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经历了从比较模糊到逐渐清晰, 从比较狭窄到日益扩大的过程。过去, 原则内容与范围主要集中在廉洁自律方面, 现已扩展到重决策、组织人事,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和工程项目的确立等, 基本囊括了一把手所有主要工作和情况。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明确和拓宽, 扩大了监督视野, 减少了一把

 手工作的失误。但是, 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监督内容笼统原则, 重此轻彼, 或重点内容虽提出来了但尚未真正监督等问题, 使得对一把手的监督出现了看起来很全面而实际上留下了大量空白带和漏洞的状况。

 最后, 监督主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 一把手处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中, 但也存在着监督主体职能交叉重复, 责任不清, 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问题。经过 20 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监督权力的不断扩大, 我国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对一把手来说, 既有党内监督, 又有党外监督; 既有专门机关如人大、纪检、司法、监察的监督, 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 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 又有下级的监督。使一把手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 较为有效地防止了一把手滥用职权。但是, 目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由于其自身的属性, 往往停留在原则监督上, 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由于其没有一定的权威, 往往两种监督只能是句空话, 等等。再加上目前这个网络还没有一个适当的组织来有效地协调各监督主体的工作, 容易出现互相脱节、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这就影响了监督整体合力的发挥, 减弱了监督力度。

 三、巡视工作如何破解“一把手”的监督难题 巡视制度,是指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建立专门巡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2003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

 建立巡视制度并开展巡视工作,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创举。巡视工作采取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能够及早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问题;能够突出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防患于未然;还能够拓宽基层干部与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和范围,实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

 党委领导,服务大局,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依法依纪,是巡视工作的原则。把握巡视工作的原则,要让巡视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和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巡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举措,巡视工作的根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加强监督、推动工作。要敢于发现问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较真碰硬,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大胆揭露各种问题和矛盾,着力发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只有把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机结合,把“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原则贯穿于巡视工作全过程,巡视工作才能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对人和事物判断失真失实。巡视工作人员既要秉公巡视、从严监督,又要不断提高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巡视结果客观、真实、全面。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群众中蕴藏着积极支持巡视工作的巨大热情和无穷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不断改进巡视工作形式,端正向群众了解情况的态度,维护群众纪律,使巡视工作始终成为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有序实施党内监督的阵地。要把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深入了解被巡视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否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是否重视群众呼声、体察民情民意,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和隐藏着的腐败问题。

 三是把强化巡视监督和保护支持地方工作相结合。既着眼于加强巡视监督,又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既要找准问题,又要促进工作。注意强调开展巡视工作要依靠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党组织,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被巡视地区和单位也要把思想与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搞好配合,确保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

 四是要加强巡视组领导同志自身的素质建设。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权力过于集中,又缺乏对组长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容易出现问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要想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离不开一个优秀的一把手、带头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巡视组长的高度,决定了巡视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巡视组的形象和威信。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巡视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就必需高度重视巡视组长这个重要岗位的人选问题。

 总之,“一把手”监督问题历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目前“一把手”监督在监督客体、监督主体、监督过程、监督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巡视工作的全面开展,“一把手”监督的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和改进对“一把手”的监督,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保障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监督 同级 心得体会 着力 把手

猜你喜欢